嘩啷一聲,進貢的西洋穿衣鏡瞬間跌碎成千萬片,似成群的銀魚躍出水面。
西洋鏡不同于銅鏡,照人纖毫畢現,且不會生銹。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易碎。
木惹兒房中的這塊西洋鏡有一人多高,遠渡重洋運到大夏,不是一般的珍貴。
然而木惹兒公主猶不解恨,又一口氣摔了四個前朝的曜變盞,碎瓷灑落一地。
緊接著一雙玉臂橫掃過去,將梳妝臺上的所有東西都掃到了地上,描金梳妝匣跌散了,里頭的珍珠玉石爆豆子一般四處迸濺。
這一地碎珠亂玉,少說也得幾萬銀子,當真是罪過可惜。
但眾人誰也沒阻攔,都在一旁靜靜站著,知道公主是氣狠了,需得發泄一番。
木惹兒公主瘋砸一氣,直到精疲力盡了,猶氣哼哼地大罵道:“馬叉叉,狗畜生!你別得意!老娘早晚弄死你!”
然后就大聲叫二管家,說道:“你快給我去找殺手去!找手段利落嘴又嚴的。那畜生不是要回南嗎?半路上給我殺了他!把他那玩意兒割了喂狗!”
大管家去追那個假公主還沒回京,二管家一臉為難地望著蘇好意求助。
蘇好意上前婉言姐勸到道:“公主千金之軀,千萬息怒。那馬駁十分狡猾,他一定防著這招呢!倘若您真的派人去刺殺他,一定會把他被反抓到把柄,變得被動,那就不好了。”
木惹兒公主美目圓睜,嘰里咕嚕說了幾句本族話,大叫道:“沒天理!沒天理!我從小到大沒吃過這樣的虧,真是咽不下這口氣!憑什么他說什么就是什么!那么多人竟然證不死一個他!”
不怪木惹兒發怒,前一日權傾世向永王請示之后,永王說因為事涉兩家王爺,有關乎公主的名節,最好還是私下審理,不上公堂。但為了顯示公正,叫上了大理寺和刑部的人,滇南王也在場旁聽。
木惹兒公主原本以為勝券在握,一定能將馬駁置于死地。畢竟有那么多證人,況且還有人親眼看到他行兇。
哪想那馬駁竟然死也不肯認賬,證人帶上來之后,他一概否認。
他說不管是那兩個丫鬟還是車夫,都是公主府的人,自然是合起伙來陷害他的。木惹兒是主子,自然叫他們怎么做都成。
那個女尼倒也沒有翻供,但馬駁說:“你說我買通了你,我還說是公主買通了你呢!你可有證據是我給你的銀子嗎?那銀子又不會說話,還不是在誰手里就跟誰的姓。”
輪到優幽犖和蘇好意作證那天在地窖里看見了他凌虐木惹兒公主,馬駁更是不屑,說道:“你們一個是龜奴,一個是獨眼龍。你們的話豈能信?且又跟公主親密,自然會幫著她一起來誣陷我。。”
而其他能找到的線索目前也都斷著,相關的人不是死了就是不見了。
其實如果想查個水落石出也不是不能,畢竟哪個人會乖乖承認自己犯了罪呢?
要命的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幾位官員也跟著和稀泥,一個勁兒的打太極。
最后竟然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確鑿證據,不能判馬駁有罪。綁架公主的應是另有他人,會繼續查下去,等到有了消息,自然會給公主一個交代。
宣布完就當著木惹兒公主的面把馬駁給放了!這實在讓木惹兒公主難以接受。
但永王為了表示安撫,派人送了許多珍寶首飾給公主。結果被暴怒的木惹兒公主當場揚了,指著那幾個人的鼻子大罵了一通,怒沖沖地回府來。
此時木惹兒猶不解氣,說道:“永王那個老狐貍!一定是他指使那幾個當官的糊弄我。否則就憑刑部和大理寺的幾個人絕不敢對我如此。哼!他滇南王不好惹,難道我們塞北王就好惹了嗎?!回頭我就叫我父王帶著本族的鐵騎從草原殺過來,砍了那老狐貍的頭!再把馬家殺個雞犬不留!”
二管家聽了,嚇得跪下說道:“公主殿下,快別說了!這話要是傳出去,可是會惹禍的。”
蘇好意也安撫了半天,等到木惹兒稍微氣消些才離開。
幽犖沒敢跟著蘇好意到公主府來,怕公主盛怒之下拿他發泄。
永王府書房內。
權傾世筆直地站在那里,他身形勁瘦,整個人像一把玄鐵利刃。
永王爺坐在太師椅上,正在觀賞紫檀書案上的一盆素心荷瓣蘭。
那花十分稀有,從來都是有市無價。
過了許久,永王才開口道:“公主府的那幾個下人,你想辦法都慢慢處理了吧!手段要干凈一些,別讓人抓住把柄。免得不好交代。”
“王爺”平日里冷卻桀驁的權傾世在永王面前也不敢造次,只能欲言又止。
“怎么?難道你還想查下去?那羞花公主平日里是個什么樣子,京城盡人皆知。為這樣一個女人犯得上得罪滇南王嗎?”永王爺看了權傾世一眼。
他生了一雙象眼,本來顯得十分和藹,但那眼神卻冷冰冰的,仿佛不是在看一個人,而是在看一條狗。
“凡事都應以大局為重。難道為了捉個虱子,要把整件袍子都燒掉嗎?”永王的口氣輕描淡寫:“當然了,羞花公主那邊該安撫還是要安撫,畢竟她是塞北王的愛女。這些都不用你操心,你只要把我交代給你的事做好就是了。”
權傾世微微垂下頭,答應了個是。
這個字,是他在永王面前說得最多的字。
“玉山的生辰快到了,”永王望著墻上掛著的一幅荷花說道:“你手下的人腳程快,讓他們替我去送一趟壽禮吧!”
永王口中的玉山,是他的妹妹、當朝皇帝的姑姑,玉山公主。
她與永王不是一母所出,年齡相差甚大,但永王對這個妹妹卻自幼偏愛有加。
玉山公主幼時便去了靈臺山清修,為太后,也就是永王的生母祈福消災。
如今已經過去八年,再有兩年就要回京了。
永王總攬朝政,日理萬機,但他每年都一定會去一趟靈臺山探望玉山公主。
因此,這位公主雖然長期不在京城,但名聲最盛。
主要是因為太后和永王都寵愛她的緣故。
還在找"玉金記
:""看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