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武十八年的那個夏天,太陽有些慵懶,仿佛讓整個魏國都跟著有些慵懶了,從開年一直到盛夏,魏國都處于一個平靜時期。
朝堂風平浪靜,或者說是一帆風順,沒出什么大事件,民間也是國泰民安,欣欣向榮,連一向不太平靜的江湖都風平浪靜。
可在那個盛夏時,
突然一夜之間,一則消息席卷天下,
當年曾曇花一現,震驚天下的天之驕女,后來被稱為世家之恥的天下第一才女李知否,封侯了!
舉國祝賀,
各地政府都在宣傳這件事情,
定武十六年夏,陳國大亂,黃巾起義,陳國皇室向魏國求援,魏帝派李知否為使前往陳國。
李知否以女兒之身,孤身奔赴陳國,
花了兩年時間,以一己之力,建立逐鹿盟,平復黃巾之亂,保陳國皇室,此后,陳國舉國上奉魏國,尊為宗主國。
李知否一介女流,立下不世之功,盡顯大國風采,率領三萬逐鹿軍班師回朝,受封安侯,意為太安天下之意,封地——弘農涼郡十二縣!
同年夏,安侯李知否離京,回歸弘農。
霎時間,魏國各方勢力風起云涌。
因為弘農涼郡一直以來都是弘農李氏的封地,這一次皇帝卻從涼郡三十六縣里分出三分之一分給了李知否,而李知否更是直接率領逐鹿軍直奔弘農。
所有人都能嗅到一絲殺氣,
因為李知否雖然也是李氏的人,但她與李氏的貓膩,也算是天下皆知,這可不是一門雙侯,青出于藍的大喜事,而是你死我活之局面。
同年夏,
魏國第一江湖勢力,十萬大山武林盟突然得朝廷允許,改辦武道學院,取名第一武院,首任院長便是當今天下第一高手,文道圣人姜子白。
這一個消息,也在天下引起一陣轟動,更轟動的是,第一武院在宣布成立之日,更是直接宣布與逐鹿軍建立同盟合作,第一武院的學生在達到武院檢驗要求合格之后都將送入逐鹿軍進行歷練,歷練合格者將會留在逐鹿軍,失敗者,回歸武院,繼續深造。
第一武院的副院長,原天墉城掌教燕伯傾說與逐鹿軍的合作只是第一武院的第一步,如果進展順利,將會與魏國各大獨立軍隊建立廣泛合作。
這個事情,也是得到朝廷允許,并且大力支持。
同年,第一武院第一屆學生,以年輕一輩俊杰鄭唯一為首的六百七十二名學生順利進入逐鹿軍。
同年,夏,
逐鹿軍元帥,安侯李知否率軍進入弘農地界,魏國各方實力緊隨。
第一武院兩位山長姜拾一和姜初九代表第一武院前來祝賀,近一千武院弟子也進入弘農。
這件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就在逐鹿軍與第一武院進入弘農不久之后,天下第一書院,稷下學宮,突然宣布,重建之后的稷下學宮,第一位天下行走入世。
入世之人,乃是后山二先生季路。
這后山二先生,如今可以說是整個稷下學宮中除了院長姜子白之外最負盛名的人。
因為,自定武十七年開始,
這位后山二先生就頻頻出現在世人眼中,天下十六國中,有近一半都有過這個二先生的身影,這位二先生到一個地方之后,也不做多余的事情,就只做一件事情,挑戰高手。
如今,
二先生挑戰的高手到底有多少,已經沒人記得,但是,能夠數出名號的有十二個,其中八位天人境高手,三位宗師,一位大宗師。
只失敗過一次,敗給了西蜀劍閣副閣主,而后,時隔一月,二先生再一次上劍閣,以先天之境,與劍閣副閣主,一尊大宗師,力戰三天三夜之后,以二先生險勝半招結束。
之后,二先生與劍閣閣主,劍仙李青冥約定,
三年之內,二先生戰敗十位大宗師,
方有資格挑戰李青冥!
就在這年夏天,
安侯李知否率軍回歸弘農之時,
已經是稷下學宮天下行走的二先生對外宣布,三年之約,第一個挑戰的大宗師便是弘農李氏家主,鄴候李泌!
隨后,二先生奔赴弘農。
對于二先生挑戰鄴候李泌,以三年之約為理由,都被天下人笑稱是學宮的借口,也稱是姜圣的借口。
因為,安侯李知否與姜圣兩人的關系,早已經是天下皆知,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以姜圣的身份,不能插手李知否復仇一事上面來,所以,二先生季路來了。
季路說,為挑戰李青冥而戰,
世人笑道,為護師娘而戰!
在二先生出現在弘農不久之后,
青藤書院院長子俊先生劉奕與原稷下學宮院長,大儒齊先生雙雙進入弘農。
至于這二位進入弘農,只說是看熱鬧,
但是,帶來的轟動卻比二先生大多了,甚至比安侯李知否帶來的轟動更大,
因為,緊隨兩位之后,
梁國大儒船山先生也出現在弘農,而后晉國大儒明淵先生、齊國大儒雛田先生……等等,一共十位大儒,駕臨弘農!
沒有人知道怎么回事,
明明就只是一個復仇的故事,
居然在突然之間變成了文道盛事,十位大儒匯聚,這上數千年都是未曾出現過的大事,也只是一千五百多前,最后一位文圣離世時有過十位以上的大儒匯聚。
一時之間,
不僅僅是涼郡李氏,是整個弘農各大門閥都在一瞬間感覺到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壓迫,
畢竟,
不論是誰,即便是魏國皇帝也架不住這種壓力,
這是十位大儒,可不只是十位大宗師那么簡單,
十位大儒帶來的影響力,那是絕對可以讓一個王朝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更何況,所有人都還在猜測,其實虛圣姜牧和稷下學宮的另外一位大儒明山先生其實也在弘農,只是沒有現身而已。
一位虛圣,十一位大儒,
這份壓力可想而知,
畢竟,號稱文道千年盛事的一九劫難,也不過才一位虛圣三位大儒,就已經以陳國一國為棋局了,雖然陳國只是一個偏隅小國,那也是一個國家,一個王朝。
那如今,十一位大儒,一位虛圣,駕臨弘農,那些門閥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