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7年四月初十,東林理工大學籌備處,在松江特別府掛牌成立。黃宗羲和其它東林人士,興致勃勃的舉行了掛牌儀式。
“太沖、等會知府大人確定會過來?”
“王知府已經答應了,他那邊將博覽大會的開幕式主持完后,自會過來,各位無需擔憂。”
將東林理工大學的地址選在松江府,且選在今天開業,并不是黃宗羲這些人瞎選的,而是在這里能獲得當地官府的支持。比如大學的教學用地,就是松江知府王文強答應由官府免費提供的,舉行掛牌儀式的日子也是特意定在松江港萬商貿易博覽大會開幕的日子。
搞貿易博覽大會是近幾年大明各地官府最喜歡干的事,自從天津港弄這事取得了空前成功后,其它地方就爭相效仿。最先效仿的是登州港、接著青海港、松江港、廈門、廣州都開始辦,現在不但港口城市辦,連內陸的大城市也沒落下,比如長安城,每年都要弄個工業產品博覽會。這事弄的連李振新都覺得有點太過泛濫了,可又不好去制止,只能由著地方官府去整。
在眾多貿易博覽會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天津港、登州港、松江港、廈門港、廣州港這些大的港口城市舉辦的。內陸城市中,也就長安和洛陽兩城的博覽會像個樣子。
過了中午,王文強才在東林群賢翹首期盼中,不急不慢的來到了東林理工大學籌備處,與這些賢人們親切會面。
“知府大人能親身來我東林理工大學,實屬我等的榮幸,下邊我等就向大人匯報一下,目前學校籌備的進展情況,以供大人指正。”
“黃教授客氣了,辦大學這事,我也不懂,治學之事今后還得靠在座的諸位努力。我能做的事,也就是一些錦上添花的小事而已。當然今天我也代表松江府各級衙門,給各位表個態,在政策容許的范圍內,官府一定全力支持貴校辦學事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貴校能為咱們松江府,乃至整個東南輸出更多高素質的可用之材,為社會發展和繁榮做出貢獻。今天對我們松江府來說是個大日子,貿易博覽大會順利開幕,東林理工大學正式籌備,這是雙喜臨門啊。”
雙方客客氣氣的互相恭維著,一副其樂融融共襄盛舉的景象。在這幅官民同樂的畫面背后,卻充斥著各種利益算計。
放到從前,東林人絕對不可能如此恭維一個小小的地方知府,即使是南京城的江南巡撫,他們可能都不會如此低聲下氣。
剛開始東林人心儀的辦學地址并不是松江府,他們最想把大學辦在南京城,最次也得是蘇州府或者是杭州城。松江府這種新興起的城市,并不是理想的辦學之地,因為首先文化氛圍就不夠,這地方的中小學就學人數,根本沒法和另外幾個城市比。
然而他們在南京等城,根本就沒被人搭理。南京城中已經有兩所大學了,杭州城同樣也有兩所,再去辦一所大學也可以,但官府不會給任何優惠政策。比如辦學用地,就得花重金去買。就業和招生,也不會得到特別的照顧。在這些官府看來,自己的地盤上根本不需要弄一個私立大學來和官方的大學搶資源。把這些資源用來照顧官辦大學,豈不是更好?
蘇州府倒是沒有大學,但當地官府覺得招惹臭名遠揚的東林人在政治上風險太大。蘇州本來就是東林黨人的老巢,現在再讓這些家伙辦大學,很容易惹出是非。同時作為一座府級城市,擁有一所大學似乎作用不大,大學畢業生眼高手低,當地提供不了好的就業崗位,一般的就業崗位他們也看不上。以后說不定城里會聚集起很多無業的大學畢業生,這些人就是禍害,當年士子們動不動搞罷市的前車之鑒不得不防。因此這些爺還是哪里涼快去哪里的好,有哪閑心還不如辦幾所職業學校劃來。至少職校生要求低、毛病少。
接連被心怡的城市婉拒后,黃宗羲他們才跑到松江府試試運氣。看看這座新興起的城市,能不能接納他們。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松江府也不怎么待見這些家伙。主要是嫌棄他們的名聲太臭,又帶不來直接利益,眼下的松江府重點工作是招商引資,你們這幫青蟲跑過來湊什么熱鬧?
好在后來知府王文強知道了這事,并力排眾議、表示接納東林理工大學在松江辦學。王文強給這所大學的政策相當好,在港口產業園外圍劃了好幾百畝地,供他們免費使用。同時承諾,今后東林理工大學的理工科畢業生,若是朝廷解決的職位不足五成,剩下的松江府補齊。另外,松江府還會拿出一部分資金和大學共同搞項目。
這樣的政策讓老黃他們喜出望外,總算是有地方政府沒有嫌棄他們了。這也是這些人一個勁兒恭維王文強的原因,像他這樣的好知府可是不好找。
小王同學可不是一個糊涂蛋,讓東林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辦學,他打的算盤精著哪!松江府是新起的城市,各種底子都很薄,尤其是科教這一塊。引進一所大學,勢必會改變現狀。要是條件容許,他當然希望在松江有一所正經官辦大學,可問題是朝廷短時間內沒有再辦大學的打算。現在有一所大學送上門來,私立就私立吧,總比沒有強!接受東林人在這里辦大學,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的,首先在科目上有要求,必須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實務科目,絕對要減少亂七八糟科目的設置。
在延川和天津兩地主政的經歷讓王文強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沒有大學就沒法自主培養高端人才,以后城市發展必然受限。現在東林人把這么好的機會送了過來,他準備來玩一個借雞下蛋的招數,借東林人的雞給松江府孵蛋。東林人會乖乖的聽他的話?王文強一點不擔心!只要牢牢把握住經費供應,他們想不聽話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