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得也太清貧了些,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這個皇帝虧待了你呢。”
劉志出言半是調侃,半是慨嘆。
另一個家無余財的臣子,是巡查御史王暢,據說家中空蕩蕩的,連家具都沒有兩件,錢都拿去幫助了家鄉的貧寒學子。
而董班呢,他的俸祿卻是用來改善武陵夷族的生活條件了,甚至是制糖的收入,在取得劉志同意之后,也挪用了部分投入。
武陵郡的夷族,其實就是苗族人的祖先,自稱為蚩尤的后代,漢代一直統稱為蠻族。
荊州地區的苗族主要分為兩個部分,荊楚蠻和武陵蠻,武陵蠻就是如今湘西的苗族。
自從劉志取消蠻族的貶稱之后,就改為武陵夷了。
他們在東漢時期的地位十分尷尬,基本上就是二等公民,不僅在政策上被排擠,一旦開戰,就會被無條件征調去打仗。
甚至是戰死后,也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點撫恤金,戰爭結束再次成為被人瞧不起的野蠻人。
受到朝廷和頭領的雙重盤剝,苦不堪言。
董班擔任武陵郡太守的時候,周圍的大多數盜匪,都是苗族人,因為不堪忍受壓迫,寧愿落草為寇了。
所以董班通過歸順的周舉和高密,與武陵夷族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也更深入的了解到他們的疾苦。
后來他征調大軍北上討伐賊寇公孫舉時,對手下士兵不分種族都愛護有加,戰死者也按照統一標準發放撫恤金。
此舉贏得了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新的土地政策和民族政策頒布之后,董班一直嚴格執行,一視同仁。
又自掏腰包在荊州偏僻鄉間興建學校,除了教授文化知識之外,還會因地制宜教導各種手工技能。
比如釀醋、打豆腐、農具制作,紡織印染、燒磚燒瓦等等。
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他們去考科舉,而是改善生活質量。
荊楚之地向來文風鼎盛,漢民中讀書的風氣比較濃厚,所以大部分的新學校都在苗漢雜居地。
本是一片好心,奈何這些鄉民們生活貧困,根本不肯把子女送來上學,寧愿把他們留在家中干農活,貼補家用。
董班沒辦法,后來想出了一個招數,就是免費提供一頓午餐,沖著這頓免費的午飯,這才有部分人將孩子送進了學校。
這兩年,董班各種貼補學校,弄得自己一貧如洗,結果還是入不敷出,難以為繼。
最后只能通過龍麟衛向劉志求援,這才解決了根本問題,如今這些苗民已經漸漸接受了學校,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入學了。
此時見劉志調侃自己,董班也禁不住哈哈一笑,數年離別帶來的生疏感頓時沖散了許多。
“只要國家富裕起來了,臣還擔心自己沒錢花嗎?”
說著又起身鄭重其事地下拜,“謝陛下對臣之家人的照顧,受之有愧啊。”
原來劉志聽龍麟衛上奏,說董班在南陽的家人,也是清貧度日,其母親年紀大了,還要親自紡織下田,甚是辛苦。
于是專門賞賜了十萬錢,一百畝良田和綢緞絹帛若干。
數量并不多,比不上當年梁冀在時的千分之一,作為皇帝,這點賞賜說起來很小氣了。
但劉志考慮到董班的性格,太多了他一定會誠惶誠恐,不肯接受,所以便算計著只給了改善生活的數量。
董班接到消息,立馬就明白了劉志的意思,畢竟當年一眾聯合推翻梁冀的功臣中,他是第一個與劉志結交的人。
兩人也曾為摯友,可以說董班還是比較了解他的性格,因此這份感激也是發自內心的。
無論如何他都愧對家人,忠孝不能兩全時,但劉志卻為他彌補了這個遺憾。
劉志命人上了酒菜,兩人邊吃邊聊。
“你在荊州的局面才剛剛打開,我想把你留在那里再多干幾年,而且荊、揚兩州的情況有些相似,你和陳蕃也可以守望相助。”
董班頻頻點頭,“臣也是如此想。”
此次回京他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向劉志匯報工作,然后與他一起商議今后的計劃路線。
當然也有與劉志聯絡感情的意思,畢竟有些事情寫信匯報和當面請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席間,董班將這幾年在荊州那邊的所作所為和見聞,都詳細的與他說了一遍。
在促進農業生產,進行土地改革和促進民族融合等方面,他都做得很好。
現在他最傷腦筋的,便是對于水患的治理,荊州有長江橫貫而過,支流甚多。
再加上有洞庭湖和洪澤湖兩大湖泊,所以一遇到雨水多的年份,便很容易發生水災。
這是地理環境所決定的,非人力可以徹底解決,在生產力底下的東漢時期,治理長江水患實在是不可能完成的命題。
“我準備把火藥運用到水利工程和開山修路之上,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光靠鋤頭鐵鍬,肩挑手提,確實難以開挖大工程。
在現代化機械先進的后世,火藥在工程中依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劉志當初研發火藥,其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戰爭。
“陛下圣明,這樣的話,江堤修筑和云夢澤的治理,假以時日,也不是不能完成的了。”
董班眼睛一亮,看來這趟回來得太值了。
提起興修大型水利設施和道路,劉志也開始挖空心思地回憶,在無法復制挖土機、鏟車之類現代化機械的情況下,還能怎樣提高工程效率?
唔唔,還真讓他想起一樣,以前鄉村常用的獨輪車,雖然歷史悠久,但此時還沒有出現。
傳說是三國時代諸葛亮發明的,但無法得到考證。
獨輪車輕便靈活,很適合古代的路況,總比用肩膀挑強多了。
還有簡易的滑輪,也能起到很多作用,這么一想,立馬就解決了不少問題。
果然什么事情都要商量著來,這樣思路才會開闊。
作為皇帝,還有一個好處,無論拿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發明來,也可以假托是外邦傳來的,或者是奇人異士獻上來的。
不用考慮會被人質疑的問題,甚至直接一個概念扔過去,讓手下人自行去研究。
當下劉志就提起筆,給董班把獨輪車和滑輪的大概樣子畫了一遍,又詳細地解釋了其原理。
“哈哈,真乃天助我大漢,能得到如此厲害的器械,長江水患,終于有了解決的希望。”
董班看得眉飛色舞,這些東西完全在他的期望之外,令得他驚喜交加。
“這些東西制作起來都非常簡單,我讓工匠們把圖紙畫好,你帶回去自己制作就行了。”
之前劉志的思路被自己給限制住了,總覺得自己高中都沒畢業,文化程度太低,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但九年義務教育不是蓋的,而且現代人哪怕沒讀過書,光是見識就已經遠超古人。
只要發揮得當,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水患要如何治理,水利工程要怎么修才能發揮最大的用處,還得好好地合計一下。
我給你派幾個治水的能臣,隨你過去實地考察一下,先把沙盤做出來,再仔細謀劃。”
之前在北疆戰爭時,劉志就已經將沙盤折騰了出來,其實他的作用就相當于后世的3D模型,能用到的地方多了去了。
董班不由佩服的五體投地,還是陛下思路清晰,隨便聊一聊,便解決了許多積壓已久的問題。
“我的意見,還是要和益州與揚州聯合起來,共同治理,可以把沿江的幾個大湖泊當做泄洪湖……”
“等等,陛下方才說把沿途的湖泊當成泄洪湖?”
一向恪守禮儀的董班,竟然失態到打斷了劉志的話。
劉志一愣,旋即才反應過來,自己到底說了什么。
將洞庭湖和鄱陽湖當成泄洪湖道,是后世人民在治理水患的過程中,摸索出的有效方法。
雖然也有后患,就是使得洞庭湖被泥沙淤積,面積迅速縮小,直到建國后才專門進行了清淤工程。
但八百里洞庭湖,已經縮小到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從中國第一大湖的位置上跌落下來。
鄱陽湖的水位也只剩四米左右,蓄洪能力大打折扣。
但如今也只能先治住水患再說,只要把湖泊清淤重視起來,相信兩大湖泊的使用壽命,能夠延緩多年。
沒辦法,明知后患無窮,但劉志仍然不自覺地想到了它。
而且自己之前也沒想到,此時聊著聊著就自然而然的帶了出來。
“陛下真神人也,怎么就想到如此神來之筆,哈哈哈……臣知道該如何做了。”
得此一語,董班茅塞頓開,一時竟然高興得語無倫次,手舞足蹈。
見他如此開心,劉志也不禁跟著會心一笑,董班雖然已經三十多歲了,而且歷經滄桑,卻難得的有一顆赤子之心。
他秉承了老師李固的正直無私,卻又比他更懂得變通,做事的手段也更靈活多變,不會拘泥于一格。
知世故而不世故,就是劉志最欣賞他的地方。
向李固和杜喬這樣的直臣,雖然有能力,也足夠忠心,卻過于剛烈,容易折損。
他很敬佩這種人,但卻決不提倡。
“臣晚上回去,連夜寫一封方案出來,明日與工部的人討論一下,臣覺得應該可行。”
此刻董班腦中的靈感如噴泉般咕嚕嚕往外冒,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去構思了。
見他躍躍欲試的模樣,劉志也有些好笑,本來還打算留他吃完晚飯,再抵足夜談暢談一番。
現在看來是泡湯了,不過國事要緊,過幾天再聚也不遲。
“就知道你坐不住了,去吧去吧,你寫好了,我可要第一個看到。”
“哈哈……一定一定,那臣就先告辭了。”
看著董班喜滋滋地去了,劉志也很高興,得良臣如此,夫復何求。
要是朝中的所有臣子,都能像他一樣,那他也就不用發愁了。
當晚董班回到住所,只覺得文思泉涌,荊州的水域地形圖,早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中,只要思路對頭,計劃起來十分順利。
天明之后,一夜未睡的董班,趁著熹微的晨光進了宮。
今日沒有早朝,昨晚他興致好,去一名妃子那里廝混得很晚,因此才剛剛起床,正在吃早餐,董班便來求見了。
他是皇帝器重的人,那些個守衛和內侍,最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對于董班這樣的寵臣,自然是不管何時都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了。
見他匆匆進來,劉志便知道有了結果,一邊招呼他坐下一起吃,一邊接過他手里的文案看了起來。
董班在荊州三年,日夜琢磨如何解決水患問題,積累了相當深厚的經驗。
文中提出了全套的預防和治理方法,第一便是常規的修筑江堤,第二是提出在枯水季節疏通江道,清理江中阻塞的淤泥。
第三便是在洞庭湖和鄱陽湖修建入水閘,使得兩湖能夠自由蓄水和放水,雨季來臨之前,盡量排掉湖里的蓄水。
等到雨季,上游洪峰壓力大的時候,就盡量多關水泄洪,以此方法來調節水位。
其他的諸如湖泊修堤保護,各支流疏通河道,加固河堤等等,都屬于常規做法了。
董班的上疏中,著重敘述了如何清理江道,和怎樣為幾大湖泊修建閘門。
劉志看得頻頻點頭,董班原先對治水一竅不通,數年的時間之內,便儼然成了專業人士。
可見他平時下了多少苦工來研究。
“很好,這個閘門的想法非常難得,只是設計起來恐怕會很麻煩,你與工部的大匠們好好琢磨琢磨。
先找個地方做個小的實驗一下,成功了再修建也不遲,務必要求萬無一失。”
蓄洪可不是個小事情,萬一閘門不過關,經受不住洪水的摧殘,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都是小事情。
最怕到時候會牽連下游的萬千百姓。
“諾,臣定然會小心謹慎,決不敢貪功冒進的。”
董班放下手里的食物,拱手鄭重應諾。
此人是個信守承諾的君子,言出必行,當初劉志便是因為欽佩他千里迢迢來看望失勢的老師,所以才臨時起意,折節下交的。
事實證明,董班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品質難能可貴,他辦事,劉志一向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