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悝的事情在朝中并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如今的朝堂,與當年趙戒造反時相比,格局早已完全不同。
肯跟著謀反的人,基本都是些拎不清的家伙,陛下威勢正濃,正常人誰會自取滅亡。
何況現在的朝廷重臣,基本上都是劉志一手提拔起來的,吃飽了撐的才會自斷前程。
如果不是因為郾太后太過于傷心,劉志自己都沒當回事。
沒辦法,只能讓益陽公主帶著孩子回宮來住了一陣子,又囑咐幾個小公主和皇子,這段時間盡量逗他們的祖母開心。
到了夏天,太后的身體有所好轉,劉志便帶著她去了廣成苑避暑散心。
因為郾太后擔心平原王劉碩會心中不安,又特地讓劉志下旨賞賜了許多東西,以示安慰。
也用這種方式告訴他,劉悝的事情絕不會牽連到他身上,讓他放心。
這年夏天,劉志正式組建了科學院,聘請已經退隱的房植任院長,與早先創辦的醫學院,農學院,成為三大獨立于太學之外的高等教育機構。
對于朝政,他現在已經不怎么花心思了,主要是因為已經有了成熟的運作模式。
各項制度都比較健全,不管什么事情,都有法可依,有規矩可循。
幾大中樞機構也形成了內閣的雛形,基本上稍微小點的事情已經用不著他來掌眼。
即便是大事也先通過了七部、秘書省和中書省的初步商議,將結果送呈到他面前來進行最后裁決而已。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還是因為他與朝廷之間達成了信任,更因為他能夠掌控朝廷。
親政十幾年,他終于能夠從繁重瑣碎的政務中解脫出來,可以開始自由支配時間。
這讓他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也有了大把的空閑時間。
很顯然,狩獵這種娛樂方式,他已經厭了,需要尋求新的消遣。
于是他便把眼光轉向了趣味性和競技性更強的蹴鞠運動。
蹴鞠在華夏的發展源遠流長,可上溯到約十萬年前丁村文化中的石球。
在四萬年前的許家窯文化遺址,曾大量出土可供游戲的石球。
據說石球最早是狩獵工具,到了原始社會后期,出現了用腳踢的石球及鏤空的陶球。
蹴鞠傳說為黃帝所作:“蹴鞠,傳言黃帝所作(劉向《別錄》)”。
明《太平清話》也記載:“踏鞠始于軒后,軍中練武之劇,以革為元囊,實以毛發”。
就是說蹴鞠始于黃帝,開始用于軍事訓練,鞠是用皮子做成圓形,里面裝滿毛發。
戰國帛書有黃帝殺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的記載。
而蹴鞠一詞,最早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書中記載:西漢時身為“安陵阪里公乘”的項處,因迷戀“蹴鞠”,雖患重病仍不遵醫囑繼續外出蹴鞠,結果不治身亡。
其后蹴鞠一詞在《漢書》中多次出現,不過,漢以前的戰國,稱古代足球為“蹋鞠”。
《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時說:
“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
這段話后來也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出現過。
是說富裕起來的臨淄人,有很多文體活動,包括吹奏、擊打、彈撥樂器,斗雞、賽狗、下棋和踢球。
這些史料表明,戰國時期的齊國都城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在民間廣為盛行的娛樂方式。
兩漢三國時期,蹴鞠發展較快,首先,娛樂性蹴鞠得以繼承。
有“康莊馳逐,窮巷踏鞠”,“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的記載。
其次,出現了表演性蹴鞠。表演性蹴鞠是在鼓樂伴奏下進行以腳、膝、肩、頭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
從漢畫像石上所描繪的蹴鞠表演看,有單人蹴一鞠、單人蹴二鞠、雙人邊擊鼓邊蹴鞠等形式。
還有足踢、膝頂、雙腿齊飛、單足停鞠、躍起后勾等技術動作。
當時人稱之為“蹴鞠舞”,是百戲中的重要節目。
第三,出現了競賽性蹴鞠。
這種蹴鞠一般設有鞠場,鞠場呈長方形,一般為東西向,設有坐南面北供觀賞的大殿,四周有圍墻,稱為“鞠城”。
具體的蹴鞠方法在東漢李尤的《鞠城銘》有所說明:
“圓鞠方墻,仿象陰陽,法月沖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猶然,況乎執機!”
第四、蹴鞠開始用于軍中練兵,劉向《別錄》中說:“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
蹴鞠除象征“兵勢”、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
“今軍無事,就使蹴鞠”,就是后者的反映。
漢代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類,并稱:“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唐朝顏師古注云:“蹴鞠,陳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
可以說,蹴鞠在東漢已經達到了,成為集娛樂與訓練為一體的項目。
之前劉志實在是事務繁忙,因此很少參加這種運動,現在既然有了興趣,便想著改革一下。
此時的蹴鞠大部分都是皮革所制,里面填充毛發,貧窮人家的子弟也有用藤條編織的。
這時代既沒有pvc材料,也沒有pu材料,但真皮卻是大把,只是鞣制技術沒有后世先進。
中國古代的皮革技術發展很早,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大量運用。
到了戰國時代,由于皮甲的興起,使得皮革技術開始迅猛發展。
到了兩漢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興起,北方游牧部落的皮革制造技術傳入了中土。
后來,又融合了古羅馬的皮革技術,使得技藝更上層樓,達到了新的高峰。
重開絲路之后,在劉志的倡導下,皮革制品越來越精湛,樣式精美復雜的馬鞍、皮甲、皮帶、皮囊和皮包以及皮衣等等,都刷新了當時人的觀念。
大漢的皮革制品也暢銷海內外,成為新興的產業。
但在鞣制技術上,仍一直沿用著芒硝煙熏明礬樹皮等土法,生產規模也長期停留在手工作坊階段。
這些方法在當時已經算是最先進的了,卻耗時耗力,一件皮貨,需要經過長達半年的時間,才能鞣制成功。
而鞣制出的皮革質量,與現代根本無法相比,比較硬挺粗糙,不夠柔軟細膩。
為此劉志召集工匠,與他們商量如何改進。
首先他注意到,古代的皮子是不分層的,全皮鞣制后雖然厚實,但卻過于厚重了。
而且,雖然目前來說,由于地廣人稀,牛羊豬以及野生動物的皮毛,來源比較廣泛。
但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皮毛也會變得緊俏起來,事實上,高檔皮革在任何時代都屬于奢侈品。
所以將皮革分層可以合理運用,節約原材料,減少對于皮革的浪費。
在現代,真皮分層早已是常規操作,普通的分為兩到五層,據說意大利那邊更是登峰造極,越分越多,最厲害的可以分到十六層了。
就連邊角料都可以打碎了,重新壓制,真可謂利用到了極致。
但現在沒有如此精密的分層機,純手工分層的話,最好還是從兩層開始吧。
其次便是皮革處理工藝上的改進,前世他曾見過爺爺將自家養的家兔皮,鞣制后再拿去賣,因此多少有點印象。
雖然這種家庭土法很簡陋,但很明顯在鞣制所用的時間上,確實比漢代要縮短許多。
劉志仔細的詢問和觀察了此時的鞣制工藝,然后和記憶中相對比,尋找兩邊的差異。
發現從前期處理開始就差別明顯,土法處理皮草,會先進行腌制,然后用溫水浸泡,去除臟污。
而此時大多數都不是鮮處理,而是用風干的皮子泡軟了再制作。
接著用彎刀細心地刮除皮子上多余的殘肉和脂肪,這一步倒是一樣的。
第三步是脫脂,這一步非常關鍵,毛皮成品的好壞決定于脫脂是否徹底。在脫脂過程中,應當脫掉脂肪,又不損傷毛皮。
在現代土法中,這一步采用肥皂和純堿,把肥皂切片,按比例加入純堿,在兌上溫水,然后攪拌。
如果沒去干凈,還要再重復一遍,然后清洗晾干。
而在漢代,這一步用的硫磺和草木灰,效果大打折扣,費時也比較多。
然后就是鞣制過程,土法一般用的明礬,加上食鹽,水,按比例兌好,然后放入皮毛攪拌。
他記得這一步是最費時,差不多要七到十天,鞣制好后續還有許多步驟,如加脂,回潮,刮軟,整形等等。
漢代其實也有用明礬鞣制的方法,主要用于皮毛,另外還有植物鞣制方法,主要用于皮革。
后續的過程都差不多,區別不是很大。
劉志發現漢代耗費時間如此之長,主要的原因竟然是在第一步。
當時是先用刀刮除碎肉,然后灑點老石灰水防霉去蟲,再掛到樹上,長時間陰干。
這一過程十分之漫長,需要三四個月之久,然后進行回軟和物理鞣制,再用藥液鞣制。
其中物理鞣制,就是用鼓槌慢慢敲打,使皮子結構改變,變得柔軟起來。
這一步也需要耗費一二十天的時間,零零碎碎加起來,就比現代的用時長多了。
劉志對前期處理工藝,進行了指導,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提示多試驗,多摸索,尋找出最合適的方法。
而去脂這一步,也不是很難,肥皂他早就搬運過了,如今成為中上流社會的必需品。
純堿的提煉也有進行,雖然工藝簡單,無法得到純度特別高的碳酸鈉,顏色也發紅,但用來制作皮革還是可以的。
要制造一個富有彈性的充氣皮革足球,單單有皮革制造技術還是不夠,還需要有氣嘴和打氣筒。
實際上只要有了橡膠,這兩樣完全不是問題,結構十分簡單。
鄧演從南美洲帶回來的橡膠樹種子,育苗后還沒開始移栽,要想獲得天然橡膠,需要等很多年。
幸好用皮革也可以暫時代替,對于一個現代人來說,打氣筒和氣嘴實在是司空見慣,太容易了。
整整一個夏天,閑暇時劉志都在和工匠們鼓搗著,到了初秋回宮的時候,他已經帶著第一批新式蹴鞠來到了京城。
充氣的蹴鞠,彈性遠遠優于填充毛發的蹴鞠,使用起來感覺更好。
他更是親自下場,結合當時的蹴鞠規矩,重新制定了對抗賽事規則。
有皇帝的大力提倡和親自出馬,新的蹴鞠玩法,很快就風靡一時,成為軍中和民間的新寵。
東漢時期人們的觀念與明清不同,他們崇尚武力,喜歡各種健身運動。
蹴鞠、角力、擊劍和騎射是最受歡迎的幾大項目,在這種風氣帶動下,當時的人大多都身體強壯,孔武有力。
正因為有此基礎,大漢才能做到減少常駐軍隊,節約軍事開支的做法。
因為全民身體素質高,戰時臨時征兵,也不會出現毫無戰斗力的情況。
這其中蹴鞠是最受軍隊歡迎的大型運動了,當時的比賽場地與規則與后世的足球大不相同。
蹴鞠有專門的鞠城,四面有高墻防止球飛出去,兩頭有高臺可以觀看比賽。
在鞠城中央豎立兩根高三丈的木桿,拉一張網,網中央有個直徑約一尺的圓洞,稱之為“風流眼”,也就是類似于后世的球門。
玩蹴鞠的人分為左右軍,衣服顏色不同,分站兩邊,每隊十二或十六人,按職能分別稱為球頭、驍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
球頭與隊員的帽子亦稍有區別。
蹴鞠比賽時擊鼓為號,左軍隊員先開球,球都由“球頭”開出,傳給“蹺球”。
然后按規則在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之間傳球,傳球過程中,手不準觸球,球不得落地。
最后又傳回“球頭”,由“球頭”射門,即將球射過“風流眼”。
如果球觸網彈回,只要不落地,本隊球員可以將球接住,繼續傳球、射門。
球射過“風流眼”,過者為勝。
對方接球,也是按規定的傳球路線完成傳球,再傳給“球頭”射門。直到球落地為一籌,以進球多寡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