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志很欣賞他的才能,但也認為他的舉動太超前,積貧積弱百廢待興的大漢,還養不起一個超級金融集團。
因此當年他借著單超病逝的契機,故意將單威放在商部任職,一來是為了讓他發揮自己的才能。
二來嘛,劉志早已明文規定,朝廷命官不得經商,因此單威不得不解散了這個商貿聯盟。
其余的人即便想抄襲他的模式,但卻沒有他的魄力和背景,而且劉志也不允許短時間內再出來一個單威。
正所謂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像單威這樣的人,不管放在什么位置上,都會出人頭地。
這次劉志將他升為御用顧問,就趁機再給他提了提品級,從正六品擢升為正五品著作郎,連跳兩級,這升官速度,也是沒誰了。
雖說他的品級還是不算很高,但架不住能常侍皇帝左右,再說了,很明顯陛下的舉動是打算重用他了,此人未來前途無量也。
劉志用人有個特點,喜歡先將人放在基層磨一磨,如果政績出色,后期就會大膽啟用。
如陳蕃、李膺、董班、陳和荀爽等等,莫不如此,人人都是從七八品的官職一步步爬上來的。
因為對下面的人事不太熟悉,劉志便全權讓單威去商部和工部挑選人才,組成一個商貿顧問團。
當然,這些人未來也是商學院的骨干,負責學院的組建籌備。
單威本就長袖善舞,人緣特別好,從上到下,無論是達官仕宦還是販夫走卒,他都有朋友,可謂是三教九流都吃得開。
有他出馬,事情自然是十分順利,沒過多久,便挑選了二三十人。
這些人的成員十分復雜,并不全是官員,其中還有一些商人,甚至還有素無名望的隱士。
名單交上來以后,君臣二人詳談了一日,單威對于他選擇這些成員的理由進行了解釋,又對每一個成員的才能,做了單獨的介紹。
聽了他的解釋,連劉志都不得不佩服,可以說單威為了商學院的事情,是操碎了心,
他將每一個方面都考慮到了,因此在選擇人才的時候,也是涵蓋了商業的各個方面。
無論是商貿管理,還是作坊管理,或者是貿易規劃,甚至是算賬特別厲害的人之類,這讓劉志也興起了一個念頭,想在商學院中普及現代的各種表格。
早在多年前,他就已經在算術領域普及了阿拉伯數字,以及各種簡單的數學公式,使得大漢的數學突飛猛進。
像乘法口訣這種小兒科的基礎數學,自然也不在話下,數學的發展,也影響到了會計這個行業,算賬的方式也在不知不覺間跟著改變了。
但劉志要忙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事無巨細一點一滴都想到,因此對于倉儲管理這個行業,便很少涉及。
現在想來,這的確是他的一大疏漏,畢竟統計學涵蓋了大漢的方方面面,涉及到許多重要的部門與行業。
但這一次他不打算直接生硬的推出各種表格,而是想和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商量之后,再進行歸納總結,以符合大漢目前的習慣。
至于商學院的科目,他也考慮了很久,后世的什么酒店管理、旅游管理、電子商務、國際商務之類的學科,肯定是沒辦法照搬的。
其他的學科,也不能直接照抄,必須要進行改頭換面,如工商管理,可以改成工坊管理,市場營銷,可以改成貨物銷售……
另外,正式將統計學和物流管理拉上日程,這兩個學科,對將來的商業發展,可以起到很好的推進作用。
因此,劉志召集這些人,一起進行了多次會議,一步步讓商學院的架構清晰起來,統計表格的規劃十分順利。
一些做了一輩子帳的老管事,也參與了這個項目,他們其實都有一套自己的簡便方法,五花八門什么都有。
其中部分人的方法,也已經接近他心中所想,只要將他們的方法歸納起來,再稍加點撥,很快一批統計表格就新鮮出爐。
統計表格的出現,大大簡化了做賬的過程,使得賬目更加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至于物流管理學科,最有發言權的人,其實還是單威,他當年的貿易聯盟,就充分利用了這一點,簡化了貨物的運輸過程。
同樣的,劉志也沒有直接灌輸,而是在談話中一點點引導,如今的他,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那個劉志,做事簡單粗暴。
今時今日,他已經明白,生硬的照本宣科,未必能起到好的效果,他當年抄過的行業何止上百種,迄今為止,成功了的并不多。
只有讓他們自己明白,自己總結出來的道理,才具有廣泛的基礎,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為了商學院的籌建,劉志與單威這些人忙碌了整整三個月,大部分都是理論方面的總結,畢竟校址和資金方面根本不用考慮。
只有把商學院的各個科目理論捋明白了,這個學院才能開課,不然的話,這個學院即便是正式開張,也走不了多遠。
在此期間,劉志將商業法的事情暫時擱置下來,畢竟事情也得一步步來,貪多嚼不爛。
何況他本人也對商業法不太了解,必須在與各種人員的接觸中,一點點總結歸納。
三個月后,他交給顧問團一個任務,編撰教學課本,就是為了將他們腦中的知識和經驗,白紙黑字地總結出來。
雖然他對商學院寄予厚望,但也急不來,必須把前期準備工作做足了,才能保障未來的商學院,能夠一戰成名,驚艷天下。
編撰課本期間,凡是有什么疑問,都可以先攢著,再定期召開討論會議,群策群力進行解決。
著書立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整半年的時間,在這么多人的集體努力下,十幾本關于商業貿易方面的專業書籍,終于問世了。
劉志對書本的內容很滿意,盡管沒有后世那么專業,但在這個朝代,這些理論知識,已經是十分超前了。
在最終的修訂完成之后,劉志讓印刷作坊,每套印刷了上千冊,但暫時不打算對外開放,專用于商學院的教學之用。
快到年底的時候,籌備了整整一年時間的商學院,終于開始對外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