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蜀山懸劍傳

第六百四十七章 七海之王

更新時間:2022-05-30  作者:大明終始
元帥樓般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

千帆日助江陵勢,萬里風馳下瀨聲。

殺氣曉巖波上鷁,凱歌遙駭海邊鯨。

促宣一作從軍詠,回雇儒衣自不平。

——《和元帥書記蕭郎中觀習水師》徐鉉〔宋代〕

幾人來到碼頭上的一處涼亭,涼亭建在防波堤上,四處空曠無人。侍從準備好酒水茶點后退下。

摒棄旁人,

長孫晏行這才將白復和自己商議的計劃合盤托出:“新羅和扶桑水師,兵分兩路入侵大唐。與之對應,我方水師也有應敵之策。

鴻鵠將軍率領大唐水師從揚州北上,駐扎在登州一帶。

一旦新羅水師從登州撤退,在其登船之際,大唐水師可在中途海域將其攔截,

與陸地唐軍水路夾擊,全殲來襲的新羅水師。

阿爾伯茲將軍率領大食船隊從杭州灣出發,埋伏在儋羅南端(今濟州島)。

扶桑水師想穿越東海,

從杭州灣登陸,必走這條水道。屆時,大食戰船可從身后包夾,讓扶桑水師有來無回。

這一戰,務必全殲扶桑水師,以保大唐海岸線五十年安定!

這兩場海戰之后,復兒會效仿秦國破六國合縱連橫之策,想辦法挑起新羅和扶桑之間的矛盾,讓這兩個番邦結下百年世仇,再無聯手攻唐的可能!

倘若一切順利,這兩場海戰將為大唐海疆打下個百年盛世!”

眾人聽罷,熱血澎湃,恨不得現在就甩開膀子,大干一場!

在眾人的推崇聲中,長孫晏行嘆道:“以上策略,皆出自復兒謀劃。徐太傅從未將兵法傳與復兒,也不知復兒的兵家謀略從何處習得?

老夫沒有看錯人,

復兒天生戰神之骨,越是曠世大仗,越是冷靜沉著,深謀遠慮,算無遺策。

老夫唯一擔心,復兒一旦嗜血,殺性大起,收不住手,難免重蹈殺神白起的覆轍。

太傅將他留在弘文館晴耕雨讀,空見方丈用佛法悉心開釋,都是希望能化解他身上的戾氣。

若他只是醉心于武道一途,即便桀驁不馴,最多也就是另一個劍魔獨孤素。

可偏偏造化弄人,不知誰傳他絕世兵法,又讓他趕上安史之叛這個大亂世……

說了這么多,就是希望諸位屆時能竭盡全力勸阻,避免白復坑殺降卒,防止其殺心失控。”

長孫晏行言之戳戳,

眾人惴惴不安,

唯有陳鴻鵠不以為然,他笑道:“我自幼與復哥兒相識,

他天生單純善良,酷愛游山玩水、琴棋書畫,最看不慣仗勢欺人、為虎作倀之輩。只要不去招惹他,他將來定是閑云野鶴、寄情山水之人。”

長孫晏行撫髯一笑,對陳鴻鵠道:“陳將軍之言也有道理,希望是老夫多慮了。”再不多說。

眾人策劃完畢,陳鴻鵠道:“諸位大人請隨我來,我帶諸位前輩參觀一下我大唐的水師。”

大唐水師被譽為海上長城,統御七海,眾人聞名已久,欣然前往。

大唐水師,船塢里停泊在大小戰船數不勝數,浮海萬艘、旌旗招展、帆幔蔽江、帆如壘雪、檣若叢蘆。

大唐水軍服飾與陸戰士卒不同。由于五行中,土能克水,為取克服波濤的祥瑞之兆,大唐水軍頭戴屬土的黃色冠帽,故又稱為“黃頭”。

數以萬計的水師戰船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彩繪獠牙虎頭的樓船了。最大的樓船可以容納八百棹卒(水兵)。船上建樓三重,列女墻、戰格,樹幡幟,開弩窗矛穴,置拋車壘石鐵汁,狀如城壘。船舷常懸掛浸過泥漿的繩網拒敵。

樓船噸位大、吃水深、航行穩,搭載的棹卒數量也多,水戰時高樓不僅能瞭望,更能居高臨下射箭。

船身中艙密閉,是棹夫(槳手)合力劃船的座艙;底艙是壓艙的土石袋,減低風浪顛簸。

樓船戰力驚人,是一種強大的火力平臺,裝載了大唐各種強大的水戰武器,厚實的裝甲,致命的武力,兼顧運輸兵員,奠定了樓船在水師中的主力地位,威嚇四海。

作為一只龐大威武的水師艦隊,大唐水軍中不只一種主力艦船。比樓船稍次一級的是“斗艦”。

斗艦廣受水軍喜愛,是戰斗中的主力艦種,因而得名“斗”。

斗艦,采取了梯級復式船體結構,水兵們梯級分布,戰斗時能夠充分發揮人員優勢,同時為操作船只的水手們提供了良好的保護。

斗艦沒有樓船的層層高樓,個頭要小些,戰力較遜,但輕便靈活,在不利天氣下也能保有一定的航速,而不似樓船逆風便一籌莫展。

為提高防御能力,許多斗艦會在船身蒙上生牛皮來強化,這類船又名“艨艟”或“蒙沖”。

所謂“蒙”,指蒙上牛皮。

至于“沖”?

由于這類船有一定戰力,靈活性又較樓船高,常負責沖鋒破敵、沖散敵陣,故而得名。

陳鴻鵠所在的江淮水師為了強化“沖”的效果,部分艨艟更改了船體構造。將船體改得細長如梭,以增進速度,并在船首處伸出鐵制的沖角,形如大鋼錐。

若有老練水手操舟駕馭,此船順流(順風)而下,利用速度上的優勢,伺機挨至敵艦側面,將敵船撞出一個大洞,如同攻城用的沖車或破城錘。可謂“戰船殺手”,連樓船也要忌憚三分。

可以說,斗艦是樓船的良好補充,這兩種戰艦構成了大唐水師的主力戰艦。

一支優秀的水師,勢必需要由多種大小功能不一的船只組成,彼此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大船宛如城樓,載運量大、戰力強,但不夠靈便;小船則似車馬,輕巧迅速,然攻防能力有限且畏風浪。

因此,在樓船和艨艟斗艦之外,大唐水師中還有另外幾種極具特色的艦種。

第一種是“走舸”,也稱“海鰍”。

走舸為求航速,犧牲防御功能,把箭樓之類的防御體系全省,僅在船舷上建有女墻,勉強供士兵擋箭掩蔽。

船體更小、重量更輕,構造精簡、航速極快,類似馬戰中的輕騎兵。

憑借迅往返如飛的航速,在主力戰艦的掩護下,走舸能夠在海戰成焦灼的狀態之下,出其不意、神出鬼沒的迅速接近敵軍主力戰艦,通過閃電奇襲,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第二種是“赤馬”。

赤馬是船身狹長的小船,每艘僅能載五人左右,因船身漆紅且速度極快而得名。

赤馬的角色相當于傳令兵,是艦隊中負責往來傳遞信息的使者。主要用于指揮調度,傳達軍令,協調水師艦艇進退,是水師中少有的不具備交戰能力的專業船只。

然而,話雖如此,正因赤馬個頭小,毫無戰力,有些將領反其道而行之,將其用于特戰:特選善泳的死士以幾艘赤馬分別載運,趁天氣不佳、天色昏暗等敵軍不易發現的場合,偷偷潛入敵陣,進行敵后破襲。

此時,赤馬搖身一變,成了神出鬼沒、防不勝防的刺客,要么鎖定敵方主將刺殺斬首,要么直接鑿穿敵船,讓全船敵將葬身水底。

赤馬此計,連老練的水軍也感到棘手。好些戰艦甚至會在船底裝上刀刃,號為“戈船”,用以提防敵軍利用赤馬,從水底偷襲。

還有一種被稱為海鶻。這是一種特殊的戰艦,頭低尾高,前大后小,便于平衡與轉向,更特別的是船身兩側設有浮板,形似海鳥展翅飛翔而得名。

加了浮板的海鶻,其浮力與穩定性都更勝其他戰船,提升了整艘戰艦的抗風浪性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海上作戰中能夠體現出巨大的優勢。

除此之外,大唐水師中還有橋虹、突冒、艅艎、門艦等諸多類型的艦種。大中小各式戰艦搭配合理,配備各色專業指揮,讓大唐水師不容小覷。

然而,大唐水師的優勢還不止于此,水師的艦載武器也是遙遙領先于沿海諸國。

大唐水師的大型戰艦上有一種神兵利器,叫做拍桿。

所謂拍桿,是架設在戰艦上的武器,可視為投石器的一種,要將巨石縛定在拋桿之上,如同繩鏢一樣,是一種可重復使用的武器。使用時,利用杠桿原理的反推之力,猛拉、猛放之間,那縛有巨石的長桿便向敵船劈頭砸去,威力非同小可,轟在敵艦上,瞬間就能將敵船砸出一個巨大的窟窿,讓海水倒灌,毀沉敵船。

隋朝楊素滅陳時,就有四艘五牙艦擊沉十余艘后陳戰船的記錄。

陳鴻鵠所乘的旗艦,就是名為“五牙”的大型戰艦。這種五牙艦上建高樓五層,高百余尺,前后左右計有拍桿六支,船艦可容八百余人,戰力之強可見一斑。

眾人乘坐“五牙”戰艦出海,憑海臨風,意氣風發。

此時,正值黃昏,水天之際,殘陽如血。落日的余暉,將海面灼成一片金黃,波光粼粼,像無數亂竄的金蛇。

大唐水師,軍容壯盛,竟有江神降世之感。

長孫晏行手縷長髯,由衷贊嘆:“沒想到老朽一把年紀,竟能看到大唐水師回爐再造,重煥生機。

就這一點,鴻鵠將軍可謂居功至偉。

殲新羅,滅扶桑,此戰之后,我大唐水師必為七海之王!”

地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蜀山懸劍傳 龍之谷中文 或者 "蜀山懸劍傳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蜀山懸劍傳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