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唐禹凝神,睜大眼睛看著剩下的小半截箭塔,正懸浮在半空,一股精神力化作橋梁,與半截箭塔聯結。
他思索著,忽然將精神力撤去,下一秒,半截箭塔從空中掉落,下落至一半時,潰散消失。
“不完整情況下建筑很不穩定,一旦失去了精神力維持,很快便會潰散。”
一抬手,
又一座箭塔被凝結出來,這次唐禹直接凝聚出上小半截,速度比起一整座箭塔,果然快了許多。
他嘗試著繼續縮減箭塔體積,但到了一定程度,繼續縮減,將影響箭塔的攻擊力,最后包括射擊口在內的箭塔,變成了直徑約一米的圓球,森寒的射擊口指向前方。
依樣畫葫蘆,唐禹又依次嘗試并修改其它建筑,主要是火炮,法師塔,超魔棱鏡塔等幾個主要建筑,以及防空用的高射火炮,近距離攻擊用的炙炎噴射器……
火炮只剩下碩大的一個炮口,法師塔、棱鏡塔主要部位是塔頂部的懸浮水晶,相比起完整的建筑,無疑是小了許多倍。
防御建筑被他魔改得面目全灰,由于不太穩定,原本能支撐三分鐘的臨時建筑,也只剩一分鐘或半分鐘,但他不在乎,魔改后大大縮減了凝結時間,戰斗時才能發揮出更大效果。
半分鐘,在高強度戰斗中,也完全足夠……即使不夠,他完全可以再度凝結建筑,所耗費的,不過是一些源晶。
反正氪晶強者,無所畏懼。
前期工作準備完畢,唐禹目視前方,雙手張開。
“起——”
身后,陣陣波紋擴散,箭塔圓球,火炮炮口,法師塔水晶……剎那間出現,懸浮在半空,所有攻擊都隨著他的意念,指向射程內任何地方。
大炮射程之內,遍地真理!
練習空間中出現了大批敵人,箭塔圓球,火炮炮口,法師塔水晶等等魔改版防御建筑,連連開火,眼前一片火海,冒出來的大群魔化獸被轟殺成渣。
“這威力。”唐禹都忍不住贊嘆,“體積減小,又懸空,防御建筑得以更加集中,集火時,威力自然更大。”
“不過……”
感受到精神力急劇消耗,唐禹皺了皺眉。
現在他最多只能同時維持五六十個,還是遠未達到他心中想的“雙臂張開,背后遍地星辰”那樣的畫面。
“這套體系威力和速度,倒是足夠,但還有一個致命缺點,防御力。”
身為體系的核心,也是弱點,他清楚自己還不夠肉,很容易被人突臉擊殺。
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持續輸出。然而防御建筑中,似乎沒有專門用以保護的建筑。
唐禹皺著眉,在防御建筑列表上翻找,忽然眼睛一亮。
超凡階環繞在體表的,也是一種力場,雖然并不一樣,但能壓方尖碑的力場,未曾沒可能轉化成類似超凡階的防御力場。
至少是一個思路,比其它防御建筑靠譜。
接下來幾天,唐禹一邊修煉,一邊完善自己新的戰斗體系。
「試煉之塔」成了這幾天最熱門的話題,很多冒險團招新,甚至以「試煉之塔」層數為基準,層數太低的,哪怕覺醒層次稍高,也是中看不中用。
外界,
自從那天海市蜃樓出現,景城一帶便鬧得紛紛揚揚,越來越多勢力朝著山脈虛影出現的方向探查,最終證實……
海市蜃樓呈現的山脈,確確實實存在。
就在景城往北數十公里!
那地方,原本只有一座小山,現在卻突兀和一片不見邊際的山脈相連。山脈也并不是完全出現在地球上,就仿佛折疊空間,景城北部,只是與山脈相連接的入口。
山脈到底有多大,無人得知,只是從當日的海市蜃樓,人們都能猜測出,其面積,絕不會小!
這座充滿謎團的未知山脈,也被命名為蜃景山脈!
景城很多傭兵團,官方高層勢力,都派了不少人進入山中探索,目的不言而喻。
然而進入蜃景山脈的隊伍,卻死傷慘重!
有的整支隊伍覆滅,有人逃了出來,卻從此變得瘋瘋癲癲。
蜃景山脈極度危險,不論是里面的怪物,還是詭異的環境,大多數探索隊伍,在山脈中都只待了不到一天,再出來,隊伍人數十不存一。
饒是如此,仍有覺醒者前仆后繼,進入蜃景山脈探索。
當日看見的恢宏建筑群,令很多人眼熱,這些奇特建筑,雖然還未被覺醒者發現,卻還有其它一些奇遇,被少數覺醒者得到。
有的覺醒者吃下一顆奇異果實,頃刻間便覺醒了特殊能力;有的人從山脈中走出,暴增了好幾個小等級;還有人得到某些寶物,可以淬煉,增長精神……
諸多奇遇,刺激著其他覺醒者,讓他們前仆后繼進入蜃景山脈探索,然后…撲街在其中。
這段時間,唐禹同樣將蜃景山脈列為關注重點,洛琳在景城一邊經營著她的夜色酒吧分店,一邊以酒吧為據點,發展景城情報部,將消息源源不斷送至領地。
蜃景山脈,唐禹也派人探索過,梵妮的三人小隊,便多次進入山中。
然而,哪怕是梵妮具有覺醒十三重實力,其她兩人也有十一十二重,遠超景城覺醒者,在探索蜃景山脈時,仍多次遇到致命危險,不得不通過回城卷軸逃脫。
山脈中,存在著多處絕地,時不時就可能撞上出沒的超凡生物,覺醒高階的魔化獸,異化獸,更是遍地都是。
唐禹忽然有些同情景城的覺醒者。
情報不足,只知曉里面危險,卻不知道有多少可怕,一群普遍只有五重,最多七八重,九重實力的覺醒者進入山脈探索,能討得了好嗎?
景城。
蜃景山脈探索隊伍損失慘重,一些中小型傭兵團,漸漸打退堂鼓,景城官方也覺得必須改變策略。
“不能再派零散的隊伍送死了,我們必須集中人手,打造一支精英小隊。”
“或許還可以邀請其它官方庇護所,多一點人分擔風險,更穩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