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大同這種明朝最重要的軍鎮生活過多年的孫承宗,如何不知道大明今天這炒蛋的后勤制度。所以,劉綎說三個月內絕對趕不到木邦,他當然不會做惱,反而是輕輕的點了點頭。
“呵呵,劉帥,本官這次來,還給劉帥帶了一點小禮物。”
“喲呵,稀罕啊,庶吉士給末將送東西,本朝沒幾個總兵能享受到這種待遇啊。”
“劉帥可能剛才沒聽清楚,本官是帶東西的人,送東西的人,是太孫殿下。”
咋然聽到太孫殿下四個字,劉綎立刻收起了剛才戲謔的表情,很是鄭重的站起身來:“末將的賤名,太孫殿下也知道么?”
“呵呵,不但知道,應該說還很了解。劉帥想聽聽殿下是怎么評價劉帥的么?”
“末將洗耳恭聽。”
“殿下說,劉帥這個人,對國家是忠誠的,打仗呢,個人武藝很厲害,也極得軍心,所以他率領的部隊上了戰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不過呢,劉帥的兵啊,這軍紀實在是糟糕了一點,以前援朝抗倭,著實把朝鮮的百姓禍害得不淺……殿下還說,一支軍隊要保持士氣,縱容士兵禍害百姓當然不失為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往往很難持久。而且這樣的軍隊,一旦陷入絕境,往往就會突然崩潰……”
“殿下,殿下所言……實在是讓末將,惶恐~”
“呵呵,劉帥請安坐。還請劉帥下令,把本官帶來的那個鐵皮箱子搬進來。”
……
“劉帥,這是太孫殿下送給你的望遠鏡。”
“望遠鏡?”
“呵呵,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看到很遠地方的鏡子,劉帥要不要試一下?嗯,對,就是直接把眼睛貼上去就行了。”
生澀的把眼睛貼到鏡筒之后,劉綎迅速的把望遠鏡放了下來。然后再一次貼上去看了一下,又放了下來。之后他眨了眨眼睛,稍稍思考一下后,迅速的起身,跑出了正廳,在廳堂外的空地上用望遠鏡四處觀察后,方才一臉狂熱的跑了回來:“孫大人!神器!神器啊!有了此物,敵軍休想隱藏,也休想伏擊我軍!”
說完這句話后劉綎又匆匆的辨別了一下方向,找到東北方北京城的方向后干脆的直接大禮跪拜:“末將感謝太孫殿下如此體恤我等武人,殿下厚愛,臣實在無以為報!唯有奮力殺敵,不負太孫厚望!”
然后劉綎就把這支單筒望遠鏡交給了宴席上的幾位麾下大將,頓時又是一片驚嘆和拜謝聲。
“孫大人,這次太孫賜下的這個,呃,這個望遠鏡有多少?”
“不多,只有三架,這已經是本官從京師出發前,紅河莊的所有合格產品了。”
在歷史本位面,西方人先拿出了可以工業化生產的玻璃,然后磨鏡工人這個職業應運而生,到了17世紀初期,西歐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的相關產業人,能夠制作各種度數的凸鏡和凹鏡。但是,一直到了1608年,才由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西歐的工匠們認識到,把兩塊透鏡重疊在一起,可以看得更遠或者看得更微小。由此,望遠鏡和顯微鏡才得以發明。
在這個位面,西歐的望遠鏡和顯微鏡肯定會提前出現。不過朱由棟管不了那么多,他在得到利瑪竇給他找來的磨鏡師傅后,立刻讓他們開始研磨各種透鏡,然后再將其組裝起來。不過到底是時間有限,所以一直到孫承宗出發那天,才堪堪裝配好三支望遠鏡。
“為了這三支望遠鏡,殿下可是花了大價錢啊。請耶穌會給紅河莊運送泰西匠人,先后貼進去五六千兩白銀。這兩名泰西匠人來到莊里后,太孫又開出了高額的傭金。不如此,本官南下的時候,可拿不到這樣的東西。”
“末將等感謝太孫如此關愛我等,此去木邦,定要掃清緬賊,揚我大明國威。”
“呵呵,劉帥,諸位將軍,這望遠鏡呢,產能有限,只有三支。不過這偃月刀嘛,可是足足三十把,足夠在座諸位使用哦。”
“偃月刀?”
所謂偃月刀,其造型和明代普通偃月刀的是差不多的。但得益于溫度計的使用,新式高爐的建立,水力機械的普及,以及不計成本的投入,紅河莊出產的偃月刀其鋒利程度、堅硬度以及防銹度,都達到了很高的高度。
當然,紅河莊現在要打造板甲其實也就跟玩兒一樣,但是一方面朱由棟到底只是太孫而不是皇帝,打造軍用物資還得顧忌一下皇帝的反應,紅河莊的刀具、鎧甲更多的是科研性質,只有少量樣品而不會批量生產。另一方面則是,劉綎是要率軍去熱帶雨林里作戰,你給人家配板甲?怕不用緬軍來打,個個都成了鐵板燒?
所以,送點高質量的刀具也就是了。南方軍隊還是穿皮甲或者布甲比較好。
“哎呀,這刀,真是好刀!”在座的武人都是跟著劉綎身經百戰的,刀好不好自然一上手就清楚了。
“殿下如此厚待我等,照理末將是不該再提什么困難了。只是孫大人,這國朝的法度如此,末將麾下的本鎮兵每日能行三十里已經是很不錯了。便是為了太孫殿下,每日行四十里呢?三月之內,還是趕不到木邦啊。”
“呵呵,劉帥勿憂。本官先請問,若是一路上不必擔心吃食,那劉帥的兵每日能行進多少里?”
“嗯,這次朝廷要末將統御滇黔蜀三地一鎮三衛共一萬兩千人南下。本將的本鎮兵若是不考慮糧食,每天可以行進六十到八十里。重慶衛出兵主要就是馬宣撫(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的石柱白桿兵吧,每天也可以走這個里程。至于廣南衛和洱海衛嘛,他們離木邦比末將近得多,便是每天爬二十里,三月之期,也是足夠了。”
大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對全國軍隊實行的是衛所制度。其基本組織架構為:小旗、總旗、百戶、千戶、都指揮使。衛所兵平時耕耘軍屯,戰時由朝廷派遣高級軍官,在衛所各級官員組織下,集中起來出兵作戰。按照老朱的構想便是,一方面是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糧,可以大大節約經費。另一方面則是防止武將長期鎮守一方,從而形成藩鎮。
但是大明朝運轉了兩百多年,衛所制度其實已經瀕臨崩潰。先不說衛所的官員紛紛由中下級軍官退化為地主老財,也不說衛所兵要么逃亡要么淪為佃農。單是外敵入侵,朝廷才臨時派遣高級將領這一條就在北方邊境不適用。
所以到了宣德年間,面對恢復了元氣的蒙古,明朝政府就不得不在陜西、山西設置常任總兵——這是明朝軍鎮制度的發端。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肆虐東南沿海,幾十個衛所一片糜爛,完全無法有效抵御倭寇。明朝政府不得已在東南沿海也推行軍鎮制度。
所謂軍鎮,其兵源,一部分來自衛所兵,一部分來自招募。軍鎮兵和衛所兵最大的區別是:衛所兵是自帶干糧去打仗,而軍鎮兵國家是要發軍餉的。而且軍鎮的各級軍官:守備、都司、游擊、參將、副將、總兵等。其將領是常設的。
這樣做,戰斗力是提高了,但是國家的負擔也增加了,同時,也容易形成兵為將有的局面。
(附帶說一句,天啟年間,由于東北局勢越來越惡劣,國家財政越來越吃緊,九千歲為了收支平衡,就把東南方的軍鎮給取消了。然后這些軍鎮里的精兵悍將全都去做了海盜,成就了鄭芝龍的威名。)
總體而言,現在的大明,是軍鎮與衛所制度并存的。一般情況下,軍鎮兵比衛所兵的戰斗力要強一些。
但是衛所兵也有例外,比如石柱的白桿兵。
但是不管怎樣的強兵,總是要吃飯的。在持續長時間的強行軍中,更要吃飯。
“劉帥,還請讓諸位將軍暫且在帳外等候,本官有密語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