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不要啥送貨的錢。”小叔也擺擺手。
李樹只好說到:“我先這樣定下來,等以后找到專人送貨了就按這個來算。”
“對了,小叔,這段時間你送貨的時候,跟店家拉拉關系,等我們有專人送貨了,你就專門去送零食,增加店里的營業額,反正年后會有一段時間的淡季的。”
李錚神色一動,點點頭,年前跟著李樹跑了三天,發現送貨的總銷售額比店里還要高一些,本來想的是幫李樹好好經銷白鴿,但他既然決定招人,那自己就可以去做零食了,不在這里跟著他摻和,自己做個股東也挺好。
“李樹,你買東西花的錢都記一下,這都是成本,私事公事一定要分開。”
李樹知道小叔的意思,他也是這么想的,要想做大,賬目一定要清晰,如果賬目混亂,哪怕再掙錢也會出問題。
“哥,我在上一學期就要實習了,到時候我回來幫你吧,你只要在實習報告里好好夸我就行。”
李苗現在大三,在省財經學會計學。
“歡迎,我一定好好夸你!”
五點,大家就都散了,李樹要去搬電腦和弄打印機,錢正磊要給領導匯報今天的事情。
到了家,裝上電腦和打印機,他將陳列協議和累計卡分別打印了一百份,準備這段時間用。
“老板你好,我們是白鴿運營中心的,白鴿您聽說過吧。”
他帶李洛來的是CD區最大的小區,叫亞華社區,就在央村的西邊不遠處。
這個小區是世紀初建的,當時市里想往東發展,拉近黃源和省城的距離,有個開發商得到消息后就在這里建設了一個超大社區,一共八十八棟六層樓,一棟五單元,一單元十八戶。
不過銷售的情況很不好,為了救活這個小區,市里在這里建了實驗小學和實驗中學,建了市第四人民醫院,這幾年隨著城市的發展,這里從市郊變成了市邊,小區也住滿了人。
后世這里的所有流通店都是李樹的客戶,每個老板他都認識,關系處的很好,并且這里由于人多,所以銷量很好,
李樹的計劃是由近到遠,從亞華社區出來,往西到東二環,然后往北到北環,再往西到人民路,再往南到新區繞上一大圈。
“白鴿?就是這段時間在省衛視打廣告的白鴿?”
這為胖胖的老板姓康,整天笑呵呵的,愛占小便宜,但整體來說人很不錯。
他開的“老康超市”位置在亞華社區的大門口,位置很好,生意當然也很好了。
“對,就是那個白鴿,我是咱黃源運營中心的銷售總監,這是我的名片。”
李樹雙手將自己的名片遞了過去。
“這天氣還不到熱的時候啊,現在進貨早了點吧。”
老康接過來名片,看了一眼后說到。
“老板,對于其他品牌來說有點早,但對于白鴿來說,這時候已經不早了,你想想,不光你看到廣告了,許多人都看到了廣告,如果有客人在你這里看到了白鴿的飲料,我覺得會有人愿意嘗試的,他們回去也會跟別人說是在你這里買到的,這不是宣傳嗎?”
“你說的也是,那啥價錢?”老康想了想,是這個理。
“一件二十,十件送四件水,如果你要一百件,那送五十件水。凈價十七左右,咱賣兩塊五,一瓶能掙一塊三四的。”
老康的頭像撥浪鼓似的:“一百件太多了,那樣,十件送五件水的話給我送十件。”
“老板,這不行的,公司有制度,倉庫不會這樣出貨的。”
“那我就不要了,一百件太多了,我要不了。”
李樹笑了笑:“老板,我們考慮到了這種情況,所以現在公司有個方案,就是累計,每次進貨不低于十件,十月一日前進夠一百件的,我們給你補齊五十件水。”
“那就是我一次十件十件的要,第十次一次送十四件水?”老康瞬間明白了過來。
“對!”
“不過現在天這么冷,飲料賣不動啊,那樣,我一次要五件行不行?”
“老板,我們公司現在有個活動,那就是對于首次進貨十件以上,且每次進貨都是十件以上的客戶,按照我們的要求在貨架上擺飲料,我們一個月送兩件到四件水。”李樹又拋出去了陳列獎。
“還有這好事?”老康有些不相信。
李樹當即拿出了陳列協議:“老板你看,公司已經將協議都印好了。”
老康還是不相信:“不會是騙子吧?”
“這樣說吧,現在是淡季,你進十件貨先賣著,到一個月了,你看我們送不送,如果不送,以后你不再賣白鴿就行,你還可以打投訴電話。”
“對啊,現在是淡季,他們如果不送的話,到旺季不賣他們的東西就行了,對自己來說又沒啥損失。”老康暗自想到。
“你給我好好說說,啥是個陳列獎。”
“為了讓咱中小超市掙錢,我們公司將一部分宣傳費用拿出來用咱的貨架打廣告,我們送的水其實就是廣告費用。”
聽李樹這么一說,老康明白了,原來是用我們的位置打廣告啊。
“不過有兩點需要給你說到,一是我剛才說的每次進貨不能低于十件,二是公司會有人明訪或者暗訪,如果有發現咱沒按要求擺放,那會給公司報備,如果發現兩次,那不好意思,這獎我們是不給的,這點你能理解吧。”
李樹講完,老康立即接過話頭:“理解,肯定理解啊,你們出費用要的就是效果,我一定擺放好。”
拿著老康和李樹簽過字的為期三個月的陳列協議,他們兩個走出了這個店。
亞華社區大大小小的超市一共十七家,一上午的時間,李樹就帶著李洛跑了一圈,共定出去了一百五十件貨,簽訂了十五份陳列協議。
下午,當李匯騎著摩托車帶著錢正磊到家的后,他們一起統計了下,發現今天就定出去了四百四十件貨,簽了四十四個陳列協議。
可謂是完美開局,晚上大家在倉庫喝了一頓慶功酒,喝完酒的他們又將昌河車塞滿了,一共裝了九十件飲料和四十件水,省得明天早上裝車了。
第二天,李錚送貨,他們四個人繼續拜訪客戶。
不過,中午錢正磊打來了電話,說想碰個頭,說下獎蓋兌獎的事情。
李樹想起來自己把“以獎鋪貨”的手段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