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希臘赫拉神廟遺址上,北京奧運會圣火取火成功。
四月,火炬接力第一站傳遞活動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而后傳遍全球。
五月,奧運圣火順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七月,位于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奧運村開村,京城迎來共204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多名運動員,將在未來一個月的時間內展開高水平競技。
承辦帆船比賽項目的琴城早就遍布奧運色彩,隨處可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宣傳口號。
進入七月份街上出現大批紅帽志愿者,為這次歷史性的盛會助力。
對于整日三點一線的高中生而言,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僅限于周末回家,因此消息多少有些滯后。
不過這一切隨著暑假來臨而改變,大伙可以盡情在家享受一個有冰棍西瓜和奧運會組成的夏季。
就像02年國足打入世界杯決賽圈時大街小巷到處是足球元素那樣,08年奧運會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的沖擊力更大。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談論,展望獎牌,比如今年中美俄三國誰會笑傲金牌榜和總獎牌榜第一位。
作為過來人李揚是知道結局的,我們最終以51枚金牌笑傲全球,守住了家門口的榮譽。
經歷了完整的一學年,李揚即將蛻變成為高二學生。
這一年過的著實快,沒有初中時那種整天掰著手指過日子的感覺,“三點一線”帶來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讓人們有時候會忘了時間的存在。
每天都是昨日復制,學生像是上了發條的機械人。
進入七月意味著琴山一中又送走了一批高三畢業生,也意味著又有一批即將升入高三。
鐵打的琴山一中,流水的學生。
風吹日曬,時光如白駒過隙,然而學校的幾棟大樓始終矗立在大地上,如同一個悶不吭聲的老婦,哺育著一批又一批孩子。
升入高二意味著文理分班,不過那都是九月份開學之后的事情。
期末考試李揚繼續穩定發揮,維持了自己班上第二名的位置,而且級部上升到了第四。
邱博就像是一座豐碑,只可遠觀不可近玩,他的成績很穩定,標準的理科生,數理化三科吊打所有人,然而語文英語卻會拖后腿。
李揚覺得納悶,邱博經常熬夜看玄幻小說,居然沒悟出點寫作文的門道?
作為一名有腔調的級部第四,李揚現在成了一中路人皆知的存在,通吃黑白兩道,這要托小太妹的福。
說起腔調沒有人比得過小太妹,她的成績穩定在二班前二十,甚至可以沖擊下前十五,沒有她口頭描述的那么厲害但也差不多。
提起彤姐,整個高一級部都要顫上一顫。
關于文理分班,學校決定形成六個理科班四個文科班的景象,其中一二班仍然是理科重點班,七班晉級為文科重點班。
隨之而來的是大洗牌,也就是全面重新分班。
不過一班二班風平浪靜,根據大班長高曉曉的不完全統計,他們班將會有八個人選擇文科。級部決定從普通班升級兩人進入二班,讓總人數從48個人頭精簡為42個。
這樣做的原因是保持重點班的“優越性”,因為另外幾個普通班里也只有那么四五個學生的成績達到了重點班平均線。
小冉選擇了文科,李揚認為是明智的。以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很難繼續跟隨老師探討數理化的奧秘。
暑假聚在一起討論時,她的這一明智選擇得到了親姐的嘲諷,說小冉從小腦袋不好這件事得到證實了。
韓露和李揚姐弟倆都是理科生,而且數理化成績很好,小冉像是個拖油瓶,不過她在文科方面比較突出,喜歡看歷史劇因此這門功課不錯。
文理分班至少是高二正式開學后的事,他們有一個完整的暑假可以痛快地玩。
李揚跟老姐在超市幫忙,最近老爸老媽可忙的夠嗆,“玲安家”的生意做到了大莊鎮相當于開了分號,那一塊現在交給表哥打理。
另外家里養了兩輛小貨車,另外雇了司機每天跑貨。現在說是超市,其實主業務是啤酒經銷商,這部分的利潤要比平時賣貨掙的多的多。
為了更好的收看奧運,老爸在一層收銀臺斜上方吊了一臺壁掛式電視機,琴城當地的品牌,花了五千多,就為了到時候兩口子能坐在收銀臺里輕松收看奧運會。
進入七月以來天氣慢慢變熱,今年的夏季似乎來的比往常都要早。
電視里時不時就會播放關于奧運會的節目,為即將到來的盛會預熱。另外,琴城啤酒是本次奧運的贊助商之一,廠家特意出產了一款奧運特別啤酒,看上去特別喜慶。
為此玲安超市的招牌也順理成章做成了奧運特色,掛在外面很顯眼,即使是商業街路口也能看到。
李揚跟老姐整天在店里忙活,這讓老媽很心疼,怕累壞了兩個優等生。明年李玲安將參加高考,再過一年就是李揚,兩口子現在的心情即激動又緊張。一方面想著按照目前勢頭倆孩子都能上所不錯的學校,另一方面擔心萬一出現點小插曲,那種事情往年又不是沒有。
想也沒用,那就不想,李建民跟羅彩云干脆就把心思放在超市上,偶爾看看新聞關心下國家大事挺好。
韓露憑借自己的能耐在田鎮一家托兒所當老師,主要任務是幫孩子們完成寒假作業。她也是那所教育機構里唯一的高中生,其他人最低的也是在讀本科生。
韓東海說起自己大女兒總是雙眼有光,有這樣一個女兒的確是令人驕傲的事情。
相比之下韓小冉同志繼續著自己的“快樂暑假”計劃,隔三差五跟小閨蜜們聚會,要么就是待在家里吃西瓜看電視劇,生活悠哉。
李揚沒再見過小太妹,從qq空間看她好像也挺忙,穿著清涼衣服到處拍美照。
小太妹在二班群里不怎么說話,倒是被“掃地出門”的朱凱挺活躍。由于是同學之間自己建的群,朱凱被調出重點班后仍然把他留在群里,平時也能活躍活躍氣氛啥的。
李揚跟小太妹偶爾聊qq,她鼓動李揚買部手機,這樣就能擺脫電腦的束縛隨時隨地玩qq了。只是李揚后世充分體驗過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現在適應了沒有手機的日子感覺良好,也沒覺得多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