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座村子叫做鳳陵村。”
“這我知道。”碧華點頭。
“別打岔,聽我說!”張靈兒瞟了她一眼,用一種沉重的語氣緩緩道:
“我們村子的先祖,是好幾百年前因戰亂避禍的難民,當年有鳳陵山庇佑,才得以保全。”
“而后先人世代在此繁衍生息,才漸漸有了鳳陵村,雖然深居山中,卻也如世外桃源一般安居樂業。但自從三十年前,鳳陵山的山道一開,壞事便發生了,不但山上從此變成了不毛之地,后面那座青龍山還出現了一尊惡山神。”
“惡山神一經現世,便要求村里的人為他立廟祭祀。”
碧華靜靜地聽著她的話,眼中神彩燁然一閃。
沒來錯地方啊,這位山神既然要求立廟祭祀,想必懂得如何運用香火愿力,她明日必定要向他虛心討教一番。
“不過就是立廟祭祀而已,為何要加一個惡字呢?”碧華好奇。
“我還沒說完呢。”張靈兒壓低聲音,繼續道:
“山神爺顯靈,村里人自然欣然應許,集全村之力給他立了廟,不少人還爭著要做廟祝呢。”
“可是很快,山神爺便圖窮匕見,村里人上供祭品,他一概不要,而要求我們村子獻祭年輕美麗的少女給他做新娘。”
“村里的人當然不同意啊,然而那惡山神,在被拒絕以后,勃然大怒,當晚就發起大風驟雨,召來山洪泥流要將村莊淹毀,傷人家畜,拆毀房屋無數,那時候正好是秋收之時,因為此事,田里顆粒無收,餓死了不少人。”
“這一番下來,村里人嚇得心驚膽戰,生怕山神爺再動怒,第一次拒絕只是毀壞房屋田地,下一次拒絕,說不定就要取走村人性命了。”
“受山神所逼迫,以村長為首的眾人,只好無奈地答應了他,萬分悲痛地將村中一位少女盛裝打扮,送予了他做新娘。”
“果然,在少女被獻祭之后,惡山神終于不再興風作浪,那一年,雖然六谷豐登,卻沒有一個人高興得起來。”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山神爺娶到了新娘,總該消停下來,但是第二年,那惡山神故態重萌,又要求祭祀,否則便要重新鬧得鳳陵村不寧……”
“……年復一年,鳳陵村形成了每年獻祭一位少女給山神爺的習俗,還要求是未出嫁的少女,只要一年斷祭,村莊田地里便寸草不生,捕獵無獲。山里人要想活下去,不就是靠著種田捕獵為生么,有此一尊惡神,除了獻祭,村里人也束手無策。”
“既有山神作祟,不如舍其舊而新是謀,你們何不遷走?”碧華問道。
“村莊定居于此,距外界遙遠,不知哪里有地方能容下整個村子這么多人呢?何況,我們還有祖訓。”張靈兒嘆了口氣,道:
“當年戰亂,全靠鳳陵山護佑,先祖才能夠幸存,祖上有遺訓,令我們后輩世代守護鳳陵山,不得遷離故土,而且雖有山神作惡,但只要每年獻祭一次,便可保全年風調雨順。”
“因此,村里人只好忍氣吞聲,遵從了這個習俗,從第一年起到如今,算起來差不多有二十八位新娘了。”
“那些被獻祭的女子,嫁予山神后,難道便不可與父母相見?”碧華又問。
“這你有所不知,既名獻祭,那些送出的新娘,進入山神廟后,第二天便再也沒有出來過,山神廟那么小,哪里容得下如此多的人,因此村里人猜想,她們很可能是被山神爺活生生地吃掉了。”
“曾經有人膽大,趁著為新娘送親的時候,藏在廟門后,偷偷看到了山神爺的模樣,據說十分猙獰,生得兇惡無比,可不就是吃人的么。”
“因為山神祭祀,凡是家中有女兒的人家,由于害怕被山神選中,這些年里,已有許多戶瞞著村人逃離了此地。”
“你跟我爹進村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山前那些荒廢的田地,就是因為偷偷搬離此地的人太多了,才荒廢的,幾十年前,鳳陵村還有兩百多戶人家,如今,只剩下七十多戶了。”
“至今沒搬走的人,大多都是不愿意違背祖訓,或是無處可投。”
張靈兒說到這里,碧華終于弄明白了張樵夫騙她來家中的緣故。
“事情大致就是這樣,你答應我不準追究我爹娘的,我已經說完了,你快些離開吧。”張靈兒擔心萬一爹娘進來看見她們,催促碧華道。
“我若離開,靈兒姑娘你明日又該如何處之?”
“我身為女子,出生于此地,早就做好了為鳳陵村犧牲的準備,不過就是一死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
其實張靈兒嘴上說著不害怕,但畢竟還只是個少女,怎會不畏懼死亡,她眼中難以掩飾對山神的畏懼,面上卻做出一副舍身取義的無畏神情來。
“有勞靈兒姑娘告知,不過,明日一早,還是由我去便好,我還沒有見過神靈長什么模樣呢,若是能借此機會,除去作惡的山神,豈不是可以永久地為鳳陵村解決后患。”
這女子當真不識好歹,就算她武功高強,也只不過是凡人而已,山神爺可是神靈!凡人再厲害,豈能與神靈對抗!
張靈兒一急,怕她不知道惡山神的厲害,道:“那山神爺很厲害的!村長以前上表官府,請過縣城的高手來,都沒有用,還被打斷了四肢從廟里扔出來。”
“姑娘都說我武功這么高強了,又何必替我擔憂。相比于縣城里的高手,我自覺還是比他們略勝一籌的。”
不是碧華自視甚高,而是自從她來到陳國以后,無論是一開始所遇七皇子身邊的先天武者,還是一郡太守花重金聘請來的護衛,好像都打不過她的樣子,區區一個縣城里的高手,難道能比這些人厲害么。
再說了,如果打不過那個山神的話,她逃跑的本事也是一流的,雖然好像從來沒有施展過……
咳,碧華神色一正,對張靈兒義正言辭地道:“我心意已決,姑娘不必多勸,明日靜候佳音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