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心在桔梗叢附近的樹上做了個記號,方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自己的生財之道,差不多算是有著落了。
這會兒,李云心也不感到疲憊了,反而覺得,自己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力氣。
要不是背簍裝不下,她還能再挖!
但是背簍已經滿滿登登的了,她挖再多也帶不走,今兒個只好到此為止。
李云心抬頭看了看天空,陽光透過林木之間的空隙灑進來,宛如碎玉亂金,鋪陳一地。
她看著斑駁的樹影,再留心尋找自己留下的記號,十分確定,自己沒搞錯方向,再走個幾十步,就能回到那小山谷了。
不知現在是什么時辰了,到沒到跟李云秀約定的時候。
不過,李云心事先留了個心眼兒,早早就跟李云秀交代過,說如果到點兒了自己沒出來,就是抄近道先走了,讓她不要在原地傻等。
李云秀是個急性子,對原主唯唯諾諾、黏黏糊糊、磨磨蹭蹭的模樣,一直不怎么喜歡。不管是挖野菜還是打豬草,都不愛帶著原主。
然而李云秀的娘親王氏,卻偏偏很喜歡馮氏。
所以王氏的幾個孩子,對四房的孩子們,也都十分友善。
李云秀雖然看不上原主,但每當外人跟原主沖突的時候,她還是會盡力罩著原主。
畢竟她這個姐姐,可比李云心大五歲呢。
這回李云心想進山挖野菜,喬細妹又發了話,李云秀再不樂意,也得帶著她。
萬幸的是,李云心竟突然“懂事”起來了。
大概是總算知道了自己不愛帶著她吧,竟然主動提出分開走。
還主動提出,如果她沒有及時出現,自己不用等她……
這些提議,正合李云秀的心意,她自然是不會反對的。
即使事后喬細妹和王氏問起來,反正李云心有言在先,她也不愁沒話說。
李云心樂顛顛地往小山谷走的時候,李云秀已經忙活完了自己的活計,到了倆人事先約定好的地方。
李云秀挖了很多野菜,又打了不少豬草、撿了不少柴火。一邊兒干活兒,一邊兒還得照看著兩個親妹子,李云芳和李云嬌。
忙忙活活的,片刻不得閑。
這會兒任務完成了,只想趕緊回家洗把臉,再跟娘親撒個嬌,要點兒什么炒米、炒豆之類的零嘴兒吃。
她一開始倒是還耐著性子,想等一等李云心。
大家一塊兒來的,也該一塊兒回。
但這些日子,天氣漸漸轉暖。這片小山谷,又比外頭氣候熱上許多。
李云秀本來就是個急性子,又被太陽曬著,便愈發焦躁。只等了半刻鐘,就覺得似乎已經過了一個時辰。
其實,自己曬著也沒啥。
可兩個妹子,尤其是小妹,粉團子一般的好模樣、臉皮子嬌嬌嫩嫩的,怎么能在大太陽底下曬著呢?
最終,李云秀實在按捺不住了,到底還是選擇了先走。
李云心已經八歲了,不至于找不著家。
自己八歲的時候,也沒人帶著啊,不也這么過來了!
李云秀做好了心理建設,帶著妹子們和自己忙活了整整一上午的“戰利品”,愉快地回了家。
渾然不知,李云心下了山,壓根兒就沒往家里走。
反而趁著大家伙兒都在歇晌,沒人在外面溜達的便利,獨自一人去了鎮上。
上回去集上,她特意留意了許多店鋪的位置分布,就是為了自己獨自去鎮上打算的。
這回她沒有男裝可以換,但還是簡單地給自己化了個“妝面”——捏碎了幾朵染色能力極強的蘑菇,把那棕黑色的汁液,抹在了自己臉上、脖子上、手上。
一邊兒抹,一邊兒心疼。這蘑菇肉質十分鮮嫩,燉雞吃,一定是極美味的。
但也沒辦法,自己這樣大的小女孩,單獨一個兒在街面上行走,若是不打扮得丑一點,說不定就會被壞人盯上,或者就被拐子拐去了。
也不知這回去鎮上,會不會遇到喬細妹和柔姐兒、賢哥兒他們。
李云心的心情有點兒矛盾,不確定自己到底希望不希望遇見他們——兩種情況,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煩惱啊。
……
鎮子上,那條寬闊的主路中央,又有一伙人,在策馬狂奔。
這一回,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十分高大神駿的白馬。馬背上的騎手,竟然是個英姿颯爽,穿著一身大紅色騎裝的稚齡少女。
她明眸皓齒,容色姝麗,爽朗的笑聲,伴隨著馬蹄聲,撒了一路。
她一直打馬跑在最前面,一路上卻一個攤位也沒有撞翻,一個行人也沒有傷到。
那份意氣風發,神采飛揚,深深地印進了無數人心里。
她的白馬之后,落后兩三個馬身的距離,是龐家小少爺龐耀祖,和潘家三少爺潘叔澤。
潘少爺和龐少爺爭先恐后,你追我趕,都想成為跟騎白馬的少女并駕齊驅的那一位。
但他們始終落后兩三個馬身,那一點點距離,似乎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何四少、鄭七少和胡二少,落在潘龐二人身后一兩個馬身的距離。
論騎術,他們自然不甘示弱。
但因為多多少少,都看出了點兒潘龐二人的心思,便也不想太往前面湊。
尤其是何四少,他獨自一個,落在隊伍的最后。
一邊兒暗暗對潘龐二人的行為嗤之以鼻,一邊悄悄嘲笑這兩個貨,純粹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前面那策馬飛馳的少女,是近幾年才搬到祥云鎮的鄉紳,于老爺家的小女兒,于青梅。
按說,大家既然都是祥云鎮的大戶,彼此聯姻,也不是全無可能。
但人家于老爺家,那是什么人家?
仔細想想,其實倒也真不能怪這倆貨不知輕重,癡心妄想。
實在是那于家人,太過低調了。
表面上看起來不顯山不漏水,也不做那些仗勢欺人的事情。
雖然陸陸續續買了許多田地,但用的卻都是市面的價格。從來不曾聽說他們有欺壓農戶,強買良田的事情。
而且,似乎于家人對本地的大戶,都頗為看重,也頗為以禮相待。
為了不跟本地大戶沖突,就連于家人在縣里和鎮上新開的鋪子,選的都是那些本地不大興盛的行當。
于老爺做過前朝的官兒,品級還不低。
現在的于老爺,雖然已經變成了一個笑瞇瞇的鄉紳,但依然不是個簡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