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各部主力在袁耀的統御下集結浚遒地界,對鄭寶麾下部眾采取合圍的架勢。
不過圍困敵軍十余日,敵軍在內憂外患下,悄然潛下山歸附袁軍的人數愈發之多。
發展到最后,鄭軍士卒甚至結伴來投,其間不乏有許多將校級別的將領。
針對于此,袁耀還專門組織一支部眾專門于山下駐扎,以迎接敵方的投誠,表明自身予以對降卒的重視,好瓦解鄭軍軍心。
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縱然是鄭寶嚴令竭力彈壓,亦是無法止住軍士們的紛紛背離。
此舉對于鄭寶來說,無異于致命一擊。
但他卻也絲毫未有辦法,現今間巢縣失守,諸士卒的家眷已經受袁氏所控制的軍情早已是傳遍諸部,令每一位士卒都清楚了。
對于他們來說,現在軍心、斗志已經逐步瓦解,想的不再是如何拼命奮勇殺敵,而是如何投誠方才能保全家人。
因為,明眼人都能夠看出,鄭寶早已大勢已去,在繼續追隨并未有太好的結果。
雙方持續對峙五六日。
縱然都并未發生大規模的戰事,但袁氏早已是奠定了勝局。
此時不攻勝強攻,展開一系列的“攻心”戰術遠遠比猛攻,以強行逼迫敵軍士卒魚死網破,非是智者所為。
原本鄭寶麾下主力部眾六千余眾,隨著這幾日越發之多的兵士下山歸附袁軍陣營,規模已是銳減至三千之眾。
而人數還在持續的減少著……
針對于此等情況,鄭寶自然是坐不住了。
他只得強行召集起麾下意志最為過硬、最忠臣的一批私兵,鼓舞一番士氣以后,親率部眾向山下的袁耀主營殺奔而至。
此刻的鄭寶已是身處絕境,再無退路可言,此舉乃殊死搏斗,做最后的掙扎。
只是,袁軍各部經過連日來的大肆筑造工事,挖掘壕溝等,直至目前防御設施仿若固若金湯一般。
縱然鄭氏私兵心懷無畏之色,不顧生死而跟隨著鄭寶戰斗,亦是無法突破袁軍的防守。
一波波的鄭軍士卒朝著山下發動著無畏的沖鋒,但在強弩這等強有力的箭雨打擊下,除了漫山遍野的丟棄片片尸身以外,再無其余收獲。
鄭軍無法存進一步。
而且,袁耀或許是從發兵之際便已定計,此戰以圍而不攻為主,更是在戰前便開始大肆征發周邊城邑的匠人打造投石機。
這一刻,投石機的作用顯露無疑。
一架架的投石機拋著巨石塊往山腰間猛砸。
鄭軍本就是在沖鋒的途中,周遭壓根并未有太多的掩體可以抵擋。
傷亡瞬息間倍增……
“啊、啊……”
而此刻的山間,亦是此起彼伏的嘶吼聲連綿不絕。
一位位鄭軍士卒在巨石塊、箭雨的打擊下,連連喪命,整個軍陣間充斥著悲色。
沖鋒戰連續持續一兩個時辰,鄭軍士卒已經傷亡將近兩千余眾,漫山遍野盡數遍布層層尸首以及流淌著無盡的血液仿佛要匯聚成江河般長流。
戰況令人毛骨悚然!
雖然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但鄭軍卻依舊并未沖鋒至山下與袁軍士卒進行搏斗。
這一刻,渾身浴血、披頭散發,持著一柄長劍的鄭寶早已是疲憊不堪,大幅度的喘著粗氣,隨后他透過紅紅的眼眸,望著山下默然無語。
半響后,他命令諸軍停止了沖鋒。
戰事持續到現在,他已經明白,自己縱然是奮起一搏,也無法再從夾縫中求得生存。
他滿懷信心、渴望割據整個江、淮地區,繼而進駐揚州,以觀天下事。
終究是尚未開始便要落敗。
一時間,鄭寶腦海里居然五味雜陳。
有畏懼、不甘,憤恨……
但緊隨其后,這種種情緒卻都不約而同般的化為了淡然。
事至如今,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翻盤希望。
今日的他,必死無疑!
他趁淮南空虛之間趁勢舉兵,嚴重威脅到袁氏的統治,袁耀勢必不會放他一條生路。
此刻間,鄭寶有些思緒萬千……
緊隨著,卻也漸漸的放下了心理包袱,露出了一抹坦然的笑容,沖散了內心對于死亡的恐懼。
他毫不猶豫舉起掌中長劍,自刎。
隨著脖頸間的絲絲鮮血開始流淌于地,鄭寶的身軀也越發無力起來,緩緩的倒于地面之上。
他心知自己若活著被袁軍俘虜,必然會遭受到諸多凌辱。
故此,鄭寶選擇自盡,以保全自身聲名。
鄭寶自刎,卒!
自然也將宣示著這場戰事相繼結束,叛亂被平定。
剩下的千余殘軍,也在鄭寶自刎以后徹底喪失了繼續抵抗下去的勇氣,遂紛紛向袁軍投誠。
浚遒之戰,終是告一段落。
袁耀幾乎是輕而易舉的殲滅了鄭氏主力,反而自己麾下部眾的損失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此戰,呂蒙一直跟隨在袁耀從旁,戰斗經過以及其中的每一道決策他都親眼所見。
這一刻,他心下已是觸動不已。
“多讀書,或許并不是虛度光陰也!”
呂蒙心下觸動極大,喃喃的回想著。
經過此戰,對他的感觸可謂是無比巨大。
另一方面。
此戰經過若待發酵以后傳遍各地后。
不出所料,袁耀接下來在江、淮地區的聲名將再上一層樓。
壽春。
由于戰事還在相持階段,此時的孫策并未放棄,依舊在持續的向后將軍袁術請戰。
“將軍,現叛軍依舊在肥水一線與我軍對峙,戰事若長久拖下去,必然會極大影響袁氏占據淮南的威信。”
“到那時,其余各方反賊瞧著我軍遲遲無法解決鄭氏叛亂,或許他們會一齊接踵而起。”
“到那時,局面將一發不可收拾也!”
一席話落,孫策緊隨著面露振奮之色,信心滿滿地拱手高聲道:
“可將軍若能令策提一支軍馬南下,則策必然在極短時間內平定叛亂,還合肥一線清平,并對其余各方勢力予以震懾。”
“還望將軍批準。”
一言落罷,孫策言語頗為堅定。
他自己都已經記不得這究竟是第幾次請戰了。
但無一例外,都被袁術所駁回。
而今日。
由于袁耀方面遲遲未傳回捷報,他心下已是有所動搖,以孫策為將,平討鄭氏勢力。
畢竟,叛賊肆虐,絕不能坐視不理。
孫策說得在理,若長時間無法平定叛亂的話,那勢必會影響自己坐穩江淮地區的威信,令其余勢力難免生出別樣心思。
現在其子一方面要剿滅汝南黃巾,又要對付鄭氏家族,或許的確無法做到兩面兼顧。
袁術重重思慮一番,決議以孫策為將……
“孫策聽令……”
而就在他準備封將時,忽然府外侍衛迅速奔進府內來報。
“主公,捷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