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宋朝的慫貨皇帝
一個繁花似錦的大宋,女真人會放過這塊嘴邊的肉嗎?
這話讓趙佶和在場的所有朝臣都一臉的難看。
趙佶的臉更是黑到了一定程度。
蔡京作為求和派的老大,自然是不認同西門慶的說法,而是反駁道:“西門大人夸大了吧,金兵雖然強盛,但是其對我們大宋可是沒有任何的覬覦之心,只要到時候將送給遼國的歲幣轉送給金國,我大宋自會無憂。”
蔡京的話也是包括趙佶在內的大部分大臣的想法。
那就是我給你點錢,你別騷擾我,去騷擾別人吧,都是抱著這種想法,花錢買安穩。
其實要是是求和本身也有點有失偏頗,所以也就很容易讓人先入為主地認為“求和”的一方更加軟弱。
說起來,宋朝大部分的求和都應該屬于議和或者媾和。
也就是說宋朝并沒有實質性的戰敗或者有滅國之危,大部分都是雖然弱于對方,但整體戰略態勢上還是能夠維持相對平衡的,至少在戰場上,之前沒有哪個國家干說短期內就能夠將宋朝滅國的。
包括在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澶淵之盟也是如此,公元1004年,大約有20萬遼軍在遼蕭太后和遼圣宗的率領下,一路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嚴重威脅北宋都城東京的安全,雖然此次遼軍來勢洶洶,但是與宋軍幾次交手下來,沒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只能被動的停止進攻,大宋的防守雖然很成功,但是宋朝上下對于要繼續打下去,還是去和談猶豫不決,但是當時的丞相是個主戰派,他絕對如果宋真宗肯渡過黃河,親臨前線,大宋將士必能一鼓作氣,擊退遼軍,但是宋真宗膽小,哪里敢到前線去呢但是被丞相和自己身邊的殿前指揮使高瓊等人連唬帶騙,最后強行扣住宋真宗,才讓宋真宗渡過黃河,到達了前線
果然宋真宗一到,大宋將士士氣大振,直接擊殺了遼軍大將蕭垯凜,此時宋軍已經占據了大優勢,然后遼軍首先撐不住了,數次寫信給宋真宗求和,膽小的宋真宗覺得繼續打下去,對雙方都是一場煎熬,于是同意了和談,并派曹利前往遼營,因為澶淵之盟時宋不像晚清那樣被人打得抬不起頭了,所以這次和談的結果對大宋來說,并不是只對宋朝不公,澶淵之盟對大宋而言,其實一點不虧,甚至還很賺,為什么這么說呢你看一下談判的結果就知道了
一、遼與契丹為兄弟之國,遼圣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后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于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實際上,這個協議對宋朝還是很有利的,遼國也覺得自己占了便宜,所以也就退兵了。
當然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遼國覺得打不過了,畢竟遼國還沒怎么打入到大宋內部領土的時候,真要進軍汴梁城,到時候還能不能再出的來,那就是個問題了。
也就是從澶淵之盟開始,求和派開始在朝堂舉足輕重了起來,而且求和派的官員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
直到現在,求和派在朝堂上已經成為了第一大勢力,太師蔡京,太尉高俅,中書舍人王黼,李邦彥等儲相等都是求和派的主力。
其實要說他們賣國也不至于,只不過他們覺得打仗費錢,還不如直接花錢買清凈,所以才會求和,而不是像秦檜那樣,都滅國了還要求和。
其實,要說宋朝真的愛求和,也是不對的,真正到了存亡關頭,就是蒙古人侵宋的時候,宋廷哪怕沒了皇帝也要另立新君抵抗至死,足以說明這一點了。
而事實上,以宋的經濟實力,每年交點保護費,韜光養晦,假以時日,收復北方領土也是有機會的,只不過北邊的敵人不斷涌現,一波比一波更強,最后終于無法抵擋。要說宋人文弱,西門慶個人覺得還是有些扯淡,一個自立朝時刻要和兩個主要敵對國作戰和對峙的國家,它能夠延續三百年,其軍隊不是作戰經驗豐富也起碼有一些軍事素養,真的文弱,如何能抵擋幾個蠻族歷時三百余年的入侵呢。
只能說宋朝的皇帝慫,打得過議和,打不過也議和,反正打過了,那就少花錢,打不過就多花錢。
看看宋朝的皇帝,每一個都想打仗,每一個都想收復燕云十六州,但是卻沒人敢真正的為了燕云十六州去真刀真槍和遼國干仗,其實還是害怕自己的江山會不保,擔心自己的地位會不如以前。
西門慶自然也知道這些,看到趙佶的臉色之后,西門慶還是說道:“蔡太師說的不錯,我大宋不缺那點錢,要是真能夠花錢換去和平,那也是值得的,但是諸位,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金國會愿意嗎,拿下大宋,那整個大宋的富饒都是他們的,如果換成是你蔡太師,不知道你是愿意直接打下大宋這樣一個繁花似錦的疆域,還是只要一點錢財就滿足。”
“遼國之所以歷年來只要錢,那是因為遼國的實力不足以和我們大宋打滅國之戰,但是金國不一樣,現在的金國就可以滅了遼國,那吞下了遼國的金國將會更加的強大,這樣一個強盛的金國,陛下真的能夠睡安穩嗎?或者諸位誰能給個保證,金國一定不會攻打我大宋?”
西門慶先是看向趙佶,然后又看向了在場的諸位大臣。
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下來。
趙佶一臉擔憂的說道:“那依著大郎你說咱們該怎么辦?”
西門慶當即便說道:“官家,我們不能將自身的安全放在別人的手里,所以臣以為,我們不妨支援遼國,讓遼國去消耗金國的實力,每一個國家都會從一開始的落后,然后慢慢的強大,最后強大到了巔峰,就會慢慢的衰落了下去,漢唐皆是如此,遼國也是如此,金國自然也逃不了這個宿命,所以我們讓遼國去消耗金國的實力,而我們大宋則是先平息內部隱患,然后借著遼國和金國對峙的時候,找機會消滅西夏,然后我大宋便可以休養生息,等待金遼之戰的結局,若是金國贏了,那我們便可直接出兵燕云十六州,這時我們的北方便有了上千里的戰略要地,金軍若是想要進攻我大宋,那我大宋便可在燕云十六州和金國打消耗戰,我大宋內部自當無憂,若是遼國贏了,那遼國也沒了和我大宋爭鋒的實力,陛下也可派大軍收復燕云十六州,將我大宋疆域擴充到千里之外,完成列祖列宗的遺愿。”
西門慶的回答,讓趙佶眼前一亮,覺得西門慶這個想法不錯。
接著金遼對峙的機會,打下西夏,然后坐看金遼之戰的結局,無論誰贏,大宋都可以直接拿下燕云十六州。
真是好想法。
想到這里,趙佶高興的說道:“大郎的想法,深得我心啊,你們以為如何呢?”
蔡京在聽完西門慶的話之后,心里那叫一個驚訝,這戰略簡直就是為大宋量身定做的,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宋能不能在金遼戰爭結束之前打下西夏。
當然了,蔡京對于打西夏還是有些疑惑。
為毛要打西夏?為毛直接坐看金遼之間的戰爭不行嗎?
想到這個問題,蔡京便直接說了出來:“回陛下,西門大人說的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老臣還是有一個問題想要問西門大人。”
“蔡太師請說。”西門慶說道。
蔡京問道:“我想知道,我們為什么要打西夏呢?我們直接等著金國和遼國之間的戰爭不是更好嗎?”
西門慶搖了搖頭,說道:“蔡太師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們為什么要打西夏呢?”
趙佶發現楊逸一臉自信,頓時帶著好奇詢問道:“大郎快說說。”
趙佶對西門慶現在是很信任,而且他的心里現在已經被西門慶說的燃起了一絲希望,那就是收復燕云十六州,讓自己的江山永固,大宋再也不會被外地內患滅掉。
西門慶輕笑著說道:“陛下和諸位大臣有所不知,西夏這個國家,和我們大宋接壤,和遼國也接壤,金國若是滅掉了遼國,那自當下一個目標就會是我大宋,而進攻我大宋,有兩條路,一條就是從燕云十六州,然后攻打我大宋,但是這條路太難了,光是燕云十六州,就足以讓金國耗費在那里許多年難以有所作為。”
“另一條路便是從西夏進攻我大宋,若是金軍借道西夏,那就可以直接進攻我大宋腹部,到時候我大宋就要在內部和金軍爭鋒了,說實話,臣不看好我大宋的士兵,不是強弱的問題,而是大宋的士兵已經多年不曾打過大仗,經歷,士氣和血氣都很衰弱,而金軍那時則是經歷了多年和遼國的滅國之戰,踏著滅掉遼國的士氣和血氣,兵指我大宋,所以臣才會說我大宋一定要借此機會全力滅掉西夏,只有這樣,大宋才可高枕無憂了。”
其實,金國滅遼,就是和西夏一起出兵,然后才這么快的將遼國給滅掉的,若是宋朝真的完整的將燕云十六州拿回來,那金國攻打大宋,那也肯定會和西夏一起,畢竟西夏和大宋之間也是有著仇怨的,
十幾年前,當時的大宋攻打西夏,讓西夏損失慘重,最后不得不一再向遼求援,并求天祚帝女尚公主為妻,結果是在遼國的調解下,大宋才放過了西夏。
所以若是有機會攻打大宋的話,西夏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更何況背后還有著一個金國,若是西夏不肯攻打的話,那金國很有可能就會將西夏給滅掉。
當然了,西門慶想要將西夏滅掉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打算將西夏納入自己的底盤中。
只要吞并了西夏,到時候占據了燕云十六州的自己,再加上西夏的疆域,那他西門慶也就不比金遼的底盤差了。
而且無論宋朝攻打不攻打西夏,只要西門慶拿下了燕云十六州,那就會第一時間攻打西夏。
若是能先打下西夏,那就等遼國滅亡,第一時間攻打燕云十六州。
反正無論如何,這兩個地方,他西門慶要定了,耶穌也擋不住!
他西門慶現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到時候再拉一些其他的名臣,就能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班底
從始至終,西門慶都只是將宋徽宗趙佶當做一個跳板,他可沒興趣一直給趙佶當奴才。
西門慶的話說完,蔡京也都明白了過來。
現在的西夏已經不是以前的西夏了,現在的西夏可以說是十分的衰弱,到時候強盛的金國若是想要借道的話,西夏是難以拒絕的。
想到這里,蔡京也是點了點頭,說道:“西門大人的這個計劃真是讓人刮目相看,陛下,老臣以為,此事可議。”
高俅緊接著說道:“臣也以為此事可議,只是樞密使出征一事,臣以為還需要再考慮一下才是。”
童貫連忙說道:“臣反對,剛剛西門大人就說了,要借著金遼之戰的機會,先平定內部憂患,然后再攻打西夏,所以這田虎等賊子還是要盡快的剿滅才是,臣不才,愿意領兵替陛下蕩平這些賊寇。”
趙佶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那就按照大郎所說,童貫你盡快領兵去剿滅賊寇田虎。”
童貫連忙激動的應了下來。
蔡京見狀,若有所思的看向了站在一旁的西門慶,突然蔡京眼睛一瞇,恍然大悟,看向西門慶的眼神也開始變得銳利了起來。
童貫帶兵去攻打田虎,那這汴梁城里禁軍的老大便成了西門慶,西門慶現在可是領殿前都指揮使,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幾個官職的大員,可以說是除了童貫之外在禁軍里地位最高的官員,而且經過梁山之戰,禁軍里的官兵對于西門慶可以說是十分的認同,這個時候童貫被調離出去,那西門慶這個知樞密院事兼領殿前都指揮使,就成老大了。
如此一來,汴梁城周邊立刻就成為了西門慶的勢力范圍。
厲害!這一招真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