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澳洲風云1876

第732章人口矛盾

更新時間:2021-10-23  作者:葡萄無牙
花旗國疆域廣袤,南方各州擁有悠久的種植棉花歷史,棉紡織業也是美國輕工業支柱,產品在南北美洲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最遠銷售到扶桑國,是一項很有競爭力的產業。

但是花旗國的棉紡織業始終做不到最強,就是因為產品無法進入歐洲市場與廣袤的英屬殖民體系國家,這里都是大英帝國棉紡織工業傳統市場。

大洋王國同樣面臨這樣的難題,在與大英帝國進行多輪艱難會上之后,不得不作出自我限制的妥協;

棉紡織工業產品僅限于滿足自身需求,不謀求進入英屬殖民地貿易圈和歐洲市場,遠東市場,以避免與英國機織布主要市場產生直接競爭。

沒辦法,在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上,大英帝國態度極其強硬,誰的面子都不好使。

這樣一來

莫桑比克棉布主要銷售市場就在大洋王國領地,此外再加上琉球王國和越國,這部分市場人口約4000萬(大洋王國3500萬,琉球王國200萬,越國320萬),也可以少部分銷售到法屬中南半島及荷屬東印度群島,但是這部分的量很少,因為這里也是英國機織布的銷售市場,還要應對法國,花旗國棉布的競爭,相比較而言沒有明顯優勢。

大洋王國海外領地中,位于莫桑比克廣大西北高原地區降雨量少,年均降雨量是520750毫米,陽光日照充足,氣溫適宜,是發展棉花種植業的優良地區,具有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自然環境類似于埃及尼羅河流域。

當初為了發展莫桑比克地區經濟,經過專家反復考察論證,最終確定了贊比西河上游干旱高原地區經濟作物以棉花,葡萄,干果為主,糧食作物以贊比西河下游稻米產區為主,贊比西河中部則以小麥,大豆,油菜為主的發展模式,事實證明是非常成功的決策。

經過10多年發展

贊比西河中下游城鎮遍布,農田水利設施修建的溝渠河道長達4萬多公里,各種引水提灌站和節制閘上百座,形成了面積數百萬英畝的良田。

不得不贊嘆華人移民是天生的耕作者,十年在非洲發展的歷程中只是滄海一粟。

勤勞的華人移民僅僅用了10年時間,便將莫桑比克中下游大片肥沃土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良田,每年兩季輪種,一季撂荒。

到了收獲季節,一眼望過去金燦燦的沉甸甸稻谷,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分外喜人。

這里每年生產的大量糧食除了滿足莫桑比克地區需求之外,還出口到索馬里州和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南部非洲的英屬開普總督府以及奧蘭治自由邦,德蘭士瓦共和國,成為西南非洲的大糧倉。

截止1895年7月末

莫桑比克地區總人口已經達到620余萬,其中白人約13.4萬人,土著黑人約30余萬,華人移民577余萬(含馬達加斯加殖民地流入該地區的近40萬婦女,很多屬于法屬殖民地,因為有利可圖被法國人有組織地販賣),每年新出生的人口達27萬之多,業已經產生了強有力的內生人口增長動力。

莫桑比克地區度過了最初的艱難創業時光,正步入穩定增長軌道,未來發展一片光明。

有鑒于此

大洋王國君主李福壽通令內務府,逐步減少對華人移民非洲補貼,從最初每年高達270萬英鎊巨額投入,減少到如今每年72萬英鎊補貼規模。

這筆投入預計在未來10年,將最終減少至0,意味著政府間有組織移民活動徹底停止。

前些年頻繁往來于遠東和非洲之間的移民船,這兩年肉眼可見的急劇減少,約莫減末少了三分之二。

政府方面有組織移民,從最初的每年近30萬華人移民規模,直接縮減到如今的每年不足8萬人,對于移民條件的審核更加苛刻。

移民政策上從放水漫灌到如今的有計劃,有選擇引進,意味著移民政策的深入執行,移民資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效果更顯著。

相對而言

這些年來,隨著莫桑比克地區的名氣越來越大,民間自發移民數量多了起來,有來自南洋各國的華人華僑,有來自大洋王國海外州及本土的商人和手工業者,有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數量從每年的幾千人已經增長到3萬多人,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綜合來看

從1896年開始,莫桑比克地區的人口增長每年依然保持在38萬到40萬之間,這個速度是相當快的,主要是由于內生人口增長迅猛。

今后十數年內

由于生育期夫婦數量眾多,生育愿望強烈,新生人口將始終保持迅速增長的態勢,逐漸形成莫桑比克地區發展黃金時期嬰兒潮,成為人口增長的主動力。

相應的將豐富社會需求,該地區小學中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教授大洋王國本土規定的國文正音,使用大洋王國統一規定的教育范本,實施規范化教育。

仔細分析莫桑比克地區華人移民人口結構,就會發現男多女少的矛盾相當尖銳,在大洋王國各海外州中排名居前,人口比例嚴重失衡。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國內務府大規模縮減了對移民資金的扶持規模,以免失衡情況愈演愈烈。

在總數577萬的華裔人口中,出生于莫桑比克地區各州0~9歲新生人口,總數約181萬,其中男女比例各半,女性人口略多一點。

剩下的396萬成年人口,含有117.6萬個家庭,已婚人口共計247.29萬人(源于一夫多妻因素),一夫一妻家庭不足百萬,多出來近20萬家庭都屬于一夫多妻。

這20萬家庭屬于莫桑比克地區金字塔的塔尖,是率先富裕起來的群體,有軍人,有商人,工廠主,店主,農場主,牧場主,地方官員和作坊主,他們有條件負擔多妻多子的家庭昂貴開支,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經濟產出,因而占有更多社會資源。

統計下來,整個莫桑比克地區有接近150萬單身成年男人,希望在未來的2~8年內,組成屬于自己的家庭。

如今在政府有組織移民中,每年8萬人的規模,其中約有5萬出頭是來自大陸的年輕女子,剩下的是各行各業急需的人才,有郎中,戲子,廚子,接生婆,教師,各種手藝人等等,不一而足。

僅靠這點女性人口,差不多是杯水車薪,基本上無法緩和該地區日漸尖銳的人口矛盾。

更何況這些來自大陸的華人女子,是富裕群體爭先追逐的目標,都想娶回家做正妻,那真是一個也沒有多余的。

有許多澳洲本土財雄勢大的媒體公司,已經把目標瞄準了莫桑比克這塊新興熱土,準備通過民間組織輸送大量女性人口,已滿足市場需求。

歸根到底

從大陸到西南非洲實在太遙遠了,能夠承受慢慢海陸顛簸的弱女子相當少,最初直接移民折損率高達23成,可謂代價高昂。

究其原因,這些絕大部分來自大陸窮人家女孩身體過于孱弱,無法支撐兩個多月漫長的海上顛簸,再加上水土不服,很容易半途夭折。

后來經過摸索總結出了一套方法,大幅降低了女性移民死亡率,急劇降低到1以下。

準備移民非洲的女性人口,先期運送到廣東集中居住,在當地開墾良田,養殖肥豬,雞鴨鵝等農產品,盡力調養身體,為遠航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半年到一年的調養,達到一定的身高體重指標,經過醫生簽字同意后才能登上遠去非洲的移民船,依舊不達標的則前往婆羅洲或是香格里拉。

此外,女性移民采用了專門的移民船,摒棄了通用大艙室的設計,改善了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增加了隨船醫生配置,增強營養膳食供應,多種措施齊下,終于實現遠洋移民的安全健康到達目標。

但是這樣一來,就極大地推高了移民花費。

原本能夠運輸3000人的大型遠洋移民船,為了增添更多的活動空間,改裝之后只能運輸1760余人,單人運輸成本驟增。

即便有政府人均10英鎊以上的補貼,加上其他各項花費,每一位女性移民費用都要超過30英鎊,實在太過昂貴,導致無法大規模推廣這項經驗。

總數高達150余萬的單身漢想要解決婚姻問題,最切實的目標還是在馬達加斯加島上。

從這里流出的人口以女性為主,每年都高達十幾萬人的規模,極大的緩解了莫桑比克地區男女比例人口矛盾。

現在的問題在于大洋王國占據的莫桑比克島北部人口資源有限,總人口也就是80多萬,其中適齡女性人口不足30萬,經過兩年多時間的高強度輸出,面臨資源枯竭的尷尬境地。

所以,很多人目光投向了人口資源豐富的南部法屬馬達加斯加地區,這里的土著總人口有270多萬,從12歲到30歲適齡女性人口有70余萬,潛力巨大。

因此很多有勢力的大人物,暗中與法國殖民政府相勾結,從事這一價值上億法郎的交易。

不得不說法國人當中還是有很多聰明者,他們專門把712歲眉清目秀的當地土著女孩,集中到教會學校,給予良好的食宿條件,然后請華語老師教授國文正音,教授華人習俗禮節,穿衣吃飯也都按照華人的習俗嚴格執行,甚至教授音律詩歌,嚴禁說當地土著語言,違者予以重罰。

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冒充有教養的華人女性移民,從中謀取暴利。

其他法國人有樣學樣,在法屬馬達加斯加地區出現很多教會學校,只招收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入學,不但負責食宿還負責教育,一時間蔚為壯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澳洲風云1876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澳洲風云1876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澳洲風云1876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