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波乍一看這個作文標題多少有些期待。
于是便順著文章讀了下去。
剛一開始,他覺得寫這篇作文的學生,應該不是語文水平高的優生。
因為大多數的優生都會用辭藻華麗的句子修飾,這也導致一篇作文下來基本都是一個模板。
但漸漸地,他慢慢被作文的內容給吸引了。
他很是意外,牛海波不明白一個僅僅只有15歲的初三學生為什么能寫出這么感悟的作文。
特別那句“夢想很遠,我想只爭朝夕”更是觸動了牛海波的內心。
曾幾何時,他的心中也是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那就是要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但后來卻被現實打敗。
讀完這篇作文后,牛海波甚至有種想要認識這位學生的沖動。
但遺憾的是,電腦屏幕里是不允許出現考號和姓名。
牛海波當即給了50分作文分,這篇作文是他改了近千份作文里第一個滿分的!
“真的寫得太好了!”
牛海波不禁感慨著。
一篇作文需要經過兩位老師的評分,如果相差不大的話,那么擇其兩位老師的平均分,但如果相差甚遠,就需要第三位老師的綜合評分了。
牛海波覺得任何一個老師見到這篇作文都會被它的內容和深度吸引,所以他絲毫不擔心第二位老師的閱卷。
可意外,偏偏就這么來了。
評改李灝作文的第二位閱卷老師是一位從教二十多年的老教師,當他像點開這一篇我的夢想平凡又現實時,眉頭卻緊皺起來。
“這寫得什么啊!滿篇戾氣!毫無生氣!一點都不像年輕學生該有的態度!”
這種印象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教師的判斷。
于是,他僅僅花了十秒鐘便結束評卷。
21分!
這是老教師給這篇作文的最終評分。
因為兩位老師的評分偏差大,電腦系統便自動分派第三位老師閱卷。
第三位老師簡單看了下,最終給了一個分數。
38分!
三位老師的分值都相差很大,導致這篇作文吸引了第三閱卷科室組長的注意。
三科室的語文組長是一位參加十多年中考閱卷的特級教師,名叫孫傳紅。
他把負責改這篇作文的三位老師都叫來,想要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牛海波得知其他兩位老師僅僅打了21分和38分時,他很意外,直呼道:“我覺得這篇作文寫得很好啊!立意明確,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并沒有普遍學生犯下的堆砌辭藻,作文的內容有深度,就應該是一篇滿分作文。”
老教師則是一臉嫌棄:“小牛啊,你可能改卷改得少,這種負能量的作文我每年都改了不知道多少,他其實就是一個不愿意繼續努力的人,美曰其名說什么比不過別人,但其實就是沒有付出行動!這種學生怎么可能給滿分呢?”
第三位老師則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這篇作文中規中矩,沒有很差,也沒有很好,反正我是這么想的。”
孫傳紅被他們這么一說,反倒是好奇起來。
他組織在場的閱卷老師全部停下手中的評分試卷,并且把李灝的這篇作文調取到每一位老師的屏幕中。
“這篇作文,大家伙兒都看看,說說看法。”
不少老師都已經厭倦了枯燥的評卷模式,突然來了一個有爭議的作文,一時間都來了興趣。
“我覺得這篇作文不錯啊!是一篇好作文,內容深度挺好的。”
“我挺難想象一個初三學生寫出這樣的作文,我懷疑是套文。”
“套文不至于,我估計沒有三十多歲的心理年齡寫不出這樣的感想。”
“為什么我覺得寫這篇作文的學生很懦弱呢?他都沒有努力爭取過?”
......
大家議論紛紛,給出了各自的意見。
孫傳紅讓大家都打上自己評卷的分數。
不多時,他看著統計的表格,陷入了沉思。
三十個老師中,打滿分的人占了一大半,但打低分的人也占了不少。
最后沒有辦法,孫傳紅只好叫來本次的中考語文閱卷負責人,馮祥老師。
當馮祥老師仔細閱讀完這篇作文后,便不由得感慨著:“我真的好奇這個孩子究竟經歷了什么,才會有如此的感悟,你們想想看,你們平時閱卷的作文,不都是我希望考北大,希望當白衣天使,希望成為一名警察。”
“但是呢,這篇作文里,他不想當科學家、不想考北大、不想當老師,他的夢想再也不是那種遠大的理想,而是一個個小目標。”
“你們看他最后寫的幾句:我會說,我想考好這一次中考;我會說,我想考好這一科語文;我會說,我想拿滿分的作文,這其實也是他的夢想,只是平時我們一直說的夢想,前提是夢,但他的夢想前提是想。”
馮祥老師最后說道:“他想考好這一次中考,考好這一科語文可能我們幫不了他,但他想拿滿分的作文,我覺得我們可以幫他實現。”
孫傳紅聽到馮祥老師的這句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于是他當即決定:“這篇作文是滿分作文!”
“太棒了!”牛海波很是高興,他暗地里握著拳頭,心中很想見一面寫這篇作文的學生。
“如果這孩子能去橫江一中的話,我一定要親自帶他語文這一學科。”
與此同時,橫江日報的記者剛好也在評卷現場,當他們得知第三閱卷科室里出了一個滿分作文時,立即好奇地帶著機器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