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些老臣哪一個不是三朝元老,哪一個不是公卿重臣啊,可他們如今因為這西廠催逼賦稅而不得不親自押糧進京,如同苦力一般,這丟的是朝廷的臉面啊!天下人只怕還真以為我大明不體恤老臣啊!如此下去,會令人寒心啊!陛下!臣不得不如實報之,請陛下明鑒。”
禮部尚書孫如游這時候就對朱由校聲淚俱下地控訴起來。
而朱由校聽后只冷冷一笑:“怎么,還想擺老臣的架子來威脅朕?軍民運糧統一交由漕軍運之,已是成例,他們要親自運糧進京也可以!朕會讓倉場侍郎收了他們的稅糧,但是朕也會下旨治他們違背朝廷政令之罪,如同抗旨!讓他們運!任何人都別想阻撓朝廷新政!”
“是!臣請旨告退!”
孫如游有些失望地回了一句,他收到顧起元等人的來信就急著來見皇上,本來是想讓皇上在乎一下老臣們的感受的,在催繳稅糧上對大官紳再優免一些,以避免大官紳跟庶民一樣服役,他沒想到皇帝陛下為了新政竟然絲毫不肯讓步,會連致仕老臣也不再禮待。
朱由校點首,他知道孫如游的心思是想讓自己給這些致仕老臣更多優免特權。
但朱由校可不愿意。
在他看來,這些致仕的公卿老臣都是不差錢的,想不運糧進京,是完全可以交錢代替徭役,而不是讓朝廷通過優免其稅糧的方式來保存其體面。
在朱由校看來,要想體面得自己花錢買,而不是朝廷主動給。
孫如游便離開了政事堂。
朱由校則瞅了他背影一眼,對方從哲說道:“南直隸現在催繳逋賦與清丈田畝進行的如火如荼,朝堂上中央也不能閑著,考成法得盡快施行,不能讓這些官員太閑著太不知道自己的職責所系,一個朝廷二品大員、大宗師、竟然急著求見朕是為了幾個致仕老臣的私信而來,這是部里的事務都做好了,還是禮部本就太閑,本就不需要設立?!所有官員,其俸祿增減、升遷貶黜都得跟政績掛鉤!資歷名望什么的,虛的很。”
“請問陛下,這政績具體怎么算,如今稅糧由西廠催繳,地方官員不用再承擔督糧之責,只有安民之任,故請陛下明示。”
方從哲回問了一句。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而民就是水,社稷就是這舟,唐太宗常以此話告誡眾臣,安民安得好也是政績,地方上的官員要是能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就是對社稷安寧有貢獻,而且這種比以前主要根據稅糧征收情況來考核官員好,從而避免官員為完成稅糧而盤剝于民;
另外,這安民的政績還得量化,不能憑其在當地所謂的官聲名望來確定,老百姓們為一日三餐尚奔波忙碌不停,哪里知道哪個官好,即便真知道,我們也聽不到真實的民望,畢竟大多數百姓是不識字不知道怎么說話也不懂官員離開要送傘來代表難舍之情的;
所以,朝廷考核得有具體的標準,如墾荒多少,如增加糧食產量多少,如開通水渠多少,如家財在一千兩一萬兩以上的大戶增加多少!”
朱由校說著就又道:“這樣一來,官員之職責不但未減,反而增加了不少,肯定會更累,尤其是州府縣的官員,他們直接負責百姓接觸,俸祿又是最微薄,現在朕又禁絕貪污,他們肯定會更不愿意做這種和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官,這就需要給他們提高俸祿待遇,讓他們覺得累是值得的。”
“陛下圣明!州府縣衙官吏太少,而可如今生民日繁,事物冗多,州府縣官要想管好地方就需要更多的屬員,所以,許多官員的俸祿還得雇傭更多的師爺差役之類,這就導致州府縣這些地方官即便想好好做事想做清官也不得不收錢來養幕僚屬吏,可朝臣俸祿之標準是太祖就制定好了的,只怕不好擅改。”
方從哲說了起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俸祿可以不改,但獎掖之金可以增減,在實行考成法的同時,你讓吏部按照朕的意思制定一則官吏賞銀條例,主要分為養廉、致仕榮養、考成賞三個部分:
養廉是為養清廉所用,避免一些有權但窮的官員避免為五斗米而墮落;
致仕榮養則是給官員一個致仕年限,不用擔心一輩子為朝廷累死累活,以及被后生輩忌恨說這個老東西還戀棧權位,到年限后可以主動請辭,并按例由朝廷發榮養銀幾年;
考成賞則是對優秀官員進行厚賞,讓天下官員知道給豪紳辦好事可以收錢,給朕給百姓辦好事也能收錢,但兩者區別可就不一樣。”
朱由校說了起來。
方從哲聽后有些激動起來,心想陛下也不是不把自己官員不當人啊,便道:
“陛下考慮得周全,臣認為養廉之銀不可多,這樣既是避免朝廷一時錢糧開支增加過大,也是避免官員變得更加奢靡甚至會比以前貪得更兇,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而不如把主要獎掖之金放在致仕后,讓官員有一個自己致仕后就能過上安穩富足生活的念想;
這樣的話,他們哪怕在任時有些生活局促,但也會愿意不辭辛勞而為朝廷為百姓做事的,等其致仕后,再給其厚賞,這樣,他們到時候已經老了,既無沉迷聲色之力,也嚼不動山珍海味,也就不能再奢靡,即便無所顧忌,也只會增加疾患,正好將榮養之銀用于替大明培養醫士,使醫者為有豐厚診金而改進醫治之術!”
朱由校很是贊同的點了點頭,笑了起來:“元輔到底是老成謀國啊,提高官員待遇當更加注重于提高官員致仕后的待遇,此策甚為高明!就這樣做,另外,把致仕后的厚賞也不用一次性發放,依舊是按年發放,這樣也避免他自己不能揮霍,他子孫拿去揮霍,同時也是可以通過致仕后的賞銀控制這些致仕老臣,誰不老實,就卡他的榮養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