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建立空間導向基因的全球研究計劃,在場的學者們異常興奮,大家都想參加,對人體的空間導向基因的探索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后面還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一個面向未來的計劃。
如果攻克了所有空間導向基因,那么以后只需要抽取任何人的干細胞就可以在實驗室培育出各種器官用于器官移植,人類以后換器官就像汽車換零件一樣方便,最重要的是不會有異體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應,這種意義無異于揭開一個醫學的全新時代,每個人想為這個新時代的到來做點什么。
“如果建立這個全球計劃,我們報名參加!”
“我們也參加。”
“還有我們。”
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一個又一個舉起自己的手,誰也不想落后,不想被新時代拋棄。
因為舉手報名的學者太多,楊平讓帶來的幾個研究生登記名字,愿意參加這個計劃的學者移步另一個小會議室,大家共商大計。
這些學者實在沒想到來參加一個婚禮而已,不僅可以聆聽楊教授親自演講,而且還當場參與討論全球空間導向基因計劃的建立,可能順便成為這個計劃其中的一員,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就像一個公司的老板去參加一個婚禮,不僅認識了全球頂級大老板,而且還當場簽下了幾百億的大單。
不過不是誰都可以參加這個全球計劃,參加這個計劃的學者和實驗室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不是擁有一腔熱情就可以。報名者的團隊實力,實驗室的硬件設備等等,都是有極高的門檻,究竟能不能參加,這些學者自己心里最清楚,所以他們也不會亂報名。
演講完畢之后,楊平來到小會議室,報名的學者全都聚集在這里,大家坐下來一起商量建立全球計劃,報名的大概有幾十位學者,這些學者全部來自與基因研究有關的世界頂級實驗室。
楊平坐下來,大家圍著長方形的會議桌開始自由討論。
“空間導向基因的尋找依靠我們一個團隊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集合全世界的力量,這個計劃一旦成功,對人類健康意義巨大,如果大家愿意加入這個計劃,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提供團隊與實驗室的詳細資料,我們審核合格后將正式納入我們的全球計劃。”楊平開門見山。
就這么簡單?這么大的合作,在這個小會議室就這樣敲定?
對楊平來說,有能力參加這個計劃的實驗室幾乎可以數得出來,所以只要提交資料后讓唐順的團隊審核一下,沒問題就可以加入,不需要什么復雜的程序。
“楊教授,你是說現在就可以提供資料,一旦審核通過,就正式加入你的全球計劃?”一個學者有點不相信這么簡單。
“是的,就是這么簡單。”楊平打消他的顧慮。
“資金呢,我們需要分擔資金嗎?”來自英國的學者李維斯先生問道,李維斯先生曾經在基因領域成就杰出,獲得過諾貝爾獎。
這樣的學者,這樣的團隊,這樣的研究經歷,以及他的實驗室,肯定是世界頂級的,不會出現無法勝任的情況。
“資金我們全部出,大家不用擔心。”
其實楊平已經想好了,一旦建立這個全球計劃,他將以全球計劃的名義向全世界募捐,到時候全世界的有錢人排隊送錢,這個計劃一旦成功,意味著可以隨時換沒有排斥反應的自己的器官,這是這些人做夢都想得到的技術。
不用自己去籌錢,只需要出力,這些學者現在沒有任何擔心之處,立即開始聯系各自的助手準備資料,生怕自己慢半拍,最后錯過這個全球計劃。
“畢竟我們還沒有掌握空間導向基因技術,如果參加,你們會提供技術指導嗎?”美國麻省理工的學者麥德蘭教授問道。
楊平慷慨地說:“凡是參加計劃的實驗室,我們提供全套的技術培訓,我們所有的研究數據將共享。”
其實楊平就是想在未來的這個領域掌握絕對的話語權,絕對的制定規則的權力,這才是每個領域的最高主導權。
“這么珍貴的技術,你愿意跟我們共享嗎?”
麥德蘭教授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在前不久他參加BG公司的科學家會議時得到一個消息,BG公司現在竭盡全力在想辦法獲取三博實驗室各方面的研究數據,現在楊教授愿意將所有的數據共享,既然這樣,還有竊取的必要嗎?BG的公司的人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為什么會如此慷慨?”麥德蘭教授不解。
楊平輕松一笑:“這是人類健康的關鍵技術,理應屬于全人類,而不是被某個人,或者某家公司占有,我們研究的所有技術是為整個人類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
麥德蘭教授不禁臉紅,和楊教授比起來,BG公司簡直太狹隘了,它只顧著利用技術賺錢,賺錢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賺錢是唯一的目的,為了賺錢可以犧牲一切,那么就違背了技術的本來意義。
“楊教授如此慷慨,不知道你有什么附加條件?”麥德蘭教授問道。
曼因斯坦教授立即接過話:“只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所有參與這個計劃的研究人員必須懂中文,以后的論文發表和學術交流使用中文,因為這項技術的基礎知識全都是中文記錄的。”
這個附加條件說難不難,說不難也挺難的,關鍵看參與者是否真正愿意去做這件事情。
麥德蘭教授認為這好像不算是條件,雖然學習中文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也不是不能做到,他立即同意,吩咐自己助手趕快去準備資料。
“我們全球計劃成立后,楊教授將是這個計劃的主席,我是秘書,以后大家多多支持我的工作。”曼因斯坦教授自豪地說。
秘書已經是整個組織的二號人物了,這個全球計劃的巨大意義曼因斯坦教授比誰都清楚,能夠在這個學術組織里擔任二號人物,曼因斯坦教授倍感榮幸。
在這個小會議室,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家談笑風生之間,一個巨大的全球研究計劃就這樣促成。
共享?
麥德蘭教授有點想不明白,既然共享,那BG公司還費勁去竊取楊教授的研究成果?
有必要嗎?完全沒必要。
花那么多心思去竊取技術,不如積極學中文,積極按照楊教授的標準建立團隊,完善實驗室,爭取加入這個全球計劃。
明明可以正當獲取的東西,為什么還要去偷?這不是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