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陽安關,劍門關。
并稱為入蜀三關。
陽平關距離漢中郡治南鄭最近,附近的定軍山扼漢水咽喉,曹魏大將夏侯淵就戰死于此處,陽安關位置在漾水(西漢水)的東側。
而在它的西側,就是白龍江的支流白水江,姜維率軍從陰平橋頭跳出包圍之后,率軍進抵白水關,從這里往東北方面,就是傅僉堅守的陽安關,往東南方向,則是蜀漢最后一道關隘——劍門關。
姜維軍主力,除去趙廣的五千人馬外,東進救援的兵馬還有約四萬人。
這中間,右車騎將軍廖化統領了一萬兵馬,左車騎將軍張翼的部隊大約有六千人,剩下的就都是跟隨姜維多年征戰的將卒,這樣的實力在鐘會十萬大軍面前,雖然有所不足,但年過六旬的姜維并不懼怕。
陰謀詭計也好,大風大浪也罷,他姜伯約經歷的多了,莫說鐘會,就是司馬昭親來,姜維也敢會上一會。
漢水、岷山、漢中、隴西。
這里的山巒、河流、高坡陡崖,民風人情,哪一處不在他姜維的腦海里。
按三國志史料記載:姜維從沓中到劍閣這一路,走的相當的驚險。蜀軍到白水關的時候,諸葛緒與鄧艾合兵一處,急急率軍追殺,兩軍的行程只差了一天,姜維不敢在白水關多作停留,否則的話,蜀軍將面臨來自魏軍二路大軍的進攻。
而這一次,鄧艾因損失過大退兵沓中,諸葛緒則被鐘會奪了兵權,魏軍三路大軍連廢了二路,這讓姜維在考慮整體布防策略時積極主動了許多。
白水關前。
蜀軍旌旗招卷,將士神情嚴肅,不利的戰事讓每一個士卒都感到了壓抑,他們的目光紛紛看向站立在高處的將領。
高臺上,蜀漢三員白發蒼蒼的老將正在作別。
姜維已經六十有二,長期的軍伍,不停歇的征戰,讓曾經俊朗的臉龐上溝壑縱橫,仿佛每一道就是一次北伐中原的痕跡。
蜀郡潛力有限,漢人中的有識之士甚少,加之諸葛亮與李嚴的東州派、譙周的本土實力派不睦,蜀軍中可以依靠的將領,也就姜維、夏侯霸這樣的降將,還有趙廣、傅僉等劉備留下的元從之后。
廖化須發已經全白,精神依然抖擻,這一回,他主動請令增援陽安關。陽安關只要守住,蜀軍就能打一場持久戰,將曹魏的人馬拖死在漢中。
姜維拉住廖化的手,一字一句囑托道:“老將軍此去陽安關,若關隘仍在,當命傅公績不可硬拼,留存實力為上,魏軍若傾力來攻,當后撤至劍閣,再圖大計;若關隘不保,則千萬保得公績性命回來。”
廖化點頭,道:“大將軍且放寬心,廖某雖老,猶有廉頗之勇,鐘士季兵馬再多,某也不懼。”
說罷,廖化毫不停留,即令本部人馬往北而去。
陽安關的戰事緊急,在魏軍的猛攻下,誰也說不準傅僉能阻敵到何時,援兵早到一刻,就能多一份勝算。
目送廖化離去,左車騎張翼聽的真切,疑惑道:“大將軍,廖右騎一萬將士,加之陽安關傅僉兵馬,又有險關在手,如何不能擋下魏軍。”
姜維搖頭苦笑,道:“伯恭,汝多勸某蜀漢國小民疲,不可濫用武力,非姜某不知,實是魏蜀差異,攻伐還好,如果停歇,魏軍休整完畢,勢必反攻過來,如今正是如此。劍閣于我蜀漢,關系重大,望伯恭謹記。”
張翼也不是無能之輩,從能力上看,比統領無當飛軍的張嶷,確實要差了一些,但起碼的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漢中、隴上失守,魏軍西路、中路兩軍雖被趙廣殺傷,但元氣尚在。鄧艾若是緩過勁來,這白水關又不是陽安、劍門,苦守是守不住的。
聽姜維這么一說,張翼心頭凜然,迭聲應道:“翼當盡全力守御劍閣道,請大將軍放心。”
在姜維的指揮下,白水關前,蜀軍調整部署,重新構筑北線防御布局。
廖化一部往北,前往陽安關救援傅僉,張翼一部往南,先期到達劍閣,修筑防御設施,而姜維則坐鎮白水關,統籌蜀軍整條防線。
——
不提姜維如何應對魏軍進攻,單說趙廣率領一千六百余人的蜀軍沿陰平道南撤至廣漢屬國古苴國一帶。
苴國,春秋諸多小國之一。
開國時間已不可考,滅國在司馬錯入蜀的時間點上,估計秦軍路過,順手就把這個小國給滅了。
趙廣到此,引軍暫作休整。
趙廣這一路,在無人煙的地方,作長征之行。
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趙廣、劉林、陳壽、荀詡等人相互扶持,情誼不斷加深。
荀詡這個中途加入隊伍的蜀國官員,年長趙廣等人一輩,算是諸葛武侯一代的人物,說起當年劉備入蜀,文有龐統、法正、李嚴、費觀等文臣相輔佐,武有張飛、馬超、趙云、劉封等勇將沖鋒陷阱,真是感慨萬千,不勝嘆息。
趙廣、劉林聽到父輩的事跡,也是眼眶通紅,蜀漢的今天,交到了他們手里,這一刻的擔子,千斤之重。
趙廣與荀詡在相互試探中,開始的交談十分有趣。
趙廣扶著荀詡,問道:“長丞在宮中任職,位高權重,陰平不過一隅之地,除羌人馬匹外,再無其他,如何勞動長丞大駕。”
典牧長丞,確實是宮中的官職,不過,趙廣也不是兩眼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依他的推算,荀詡真正的背景,應該不會是劉禪,而應是某位皇親國戚。
荀詡歇了口氣,嘆道:“牙門將,元忠可惜了,要是丞相還在的話?”
荀詡沒有說下去,諸葛亮已經去世二十余年,誰也無法意料,他還活著會怎么樣。
對于趙廣在沓中之戰的前后經過,荀詡這一路問的仔細,連趙廣斬殺禿發樹機能的細節,決定層層阻擊的決策,包括水泥的配方、使用都一一問到,并關照陳壽作了文字記錄。
這也讓他對趙廣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士別三日。
當刮目相看。
相比平庸的長兄趙統,趙廣這個次子出色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