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本不用這么多次一舉,奈何楚月也是自知暫時可能無法常駐,自然需要一個人繼續管理門派。
遂才給元豐安了個副掌門的名頭,其實楚月的訴求便是在她前來接管之前的這段時間內,東岳觀能保持原樣不變。
問歸問,楚月自是心知元豐肯定會同意的,畢竟掌門之位都愿意讓出,這般任命對元豐來說不過小事一樁,哪怕東岳從無副掌門一說也是一樣。
“掌門有令,莫敢不從!雖說過往并無這一職位,但也只是沒那個需要罷了。
既然掌門開口,那便證明東岳觀需要一個副掌門,我就當它一段時間又如何?!”
果不其然,聞言的元豐也是毫不猶豫的出聲應下,畢竟對他來說,重點還是將楚月納入東岳門庭,其它皆不重要。
“只是這接任一事還須后延,近幾日我都無甚空閑~”
“掌門有事盡管前去處理。”
“多謝元副掌門體諒~”
“應該的。”
接下元豐的掌門之位,楚月也是由外人的身份變為了自己人,曜仙子午秘訣漏洞外泄自然無從談之。
隨之楚月又直言不諱的道明最近沒空,意思自然是讓元豐再繼續管理東岳觀一段時間了。
接任當然不可能這么草率,畢竟東岳觀可不僅僅只有元豐和玄真二人。
領導換屆都得召開發布會,更何況是更換一派掌門?!哪怕不對外宣揚,自己勢力內部也得有個正式的接任儀式…
至于稱呼元副掌門的問題,則是因為元豐之名即是道號也是姓名。
或者說云豐收養他后就沒有賜予過姓名,所以稱呼其字輩元為姓自然沒什么問題…
“那我這一家親人尸骨牌位就繼續暫供此處,待搬遷后再妥善安置~”
本來自覺云豐已死,與東岳觀沒啥關系的楚月也是覺得親人尸骨牌位再繼續放在這里有些不妥。
但此刻自己已經成為了此派掌門,一整個門派都是她的,自己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地方自然沒什么不妥了。
“此處甚為清凈,這些年來從未被擾,請掌門放心!有我二人看顧絕不會出什么岔子。”
“沒錯,掌門的親人便是我們的親人!”
見楚月客氣,聞言的二人也是自覺這并沒有什么,遂紛紛表示絕對會好好照看。
“說到這個,還未真正感謝過兩位,這些年還真是辛苦你們了~”
“師尊遺物,弟子當服其勞,本分之事,何談感謝一說?!”
“哪里哪里,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面對楚月的認真道謝,兩人回應間氣氛早已甚為融洽,再不見之前被葉問天咄咄逼人時的面紅耳赤…
“剛剛掌門說到搬遷一事,正好兩位真人也在場,不知可否給個準信?!”
“老道也是有些好奇。”
幾句客套之后,正當楚月準備提出離開時,元豐又轉而問了這么一句,一旁的玄真也是做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可見其實在他們這樣夠不上頂尖門派中人的眼中,其實一直是對修道界搬遷昆侖秘境一事存疑的。
當然,并不是不相信有昆侖秘境,而是懷疑修道界能否真正將昆侖秘境納入掌控存疑。
畢竟是與異族開戰,誰知道敵人有多少實力?!打的過還好,打不過的話接下來怕就是修道界危局。
且至今為止,青城祖庭一直都沒有發來什么召令,也沒有傳出什么詳盡的攻略,這很難讓人不多想。
或許也不乏難舍早已在世俗中發展了幾百上千年的基業,窺一斑而知全豹,怕是如今大多數門派應該也有同樣的疑慮。
不過在葉問天看來,這些人絕對是想多了,又不是凡俗戰爭,哪用得著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在推衍加前世記憶加秋池突破那日的隔空交手信息整合下,葉問天已是把昆侖秘境中的情況基本摸了個門清。
實力絕對碾壓之下直接莽不就完了?!誰要是覺得沒有參與感,動手之時可以帶你一個…
非托付生死的關系,無法被人投注百分之百的信任,葉問天是絕對能完全理解的,因為這本就是人之常情。
“所有計劃早已籌備妥當,最多半月之內便會行動,驅逐異族收回秘境,勢在必行!不成也得成!可還有何疑問?!”
“有洞玄真人此話,此行必然馬到功成!”
“如此甚好!我等便靜待佳音了!”
或許消除疑慮的最好方式便是極為硬氣的保證了,見葉問天一副不容置疑的模樣,兩人也是瞬間頓覺信心大增。
心中的疑慮也是霎時間所剩無幾,還各自對著葉問天獻媚了一句,表達了內心對新生活的向往。
畢竟哪怕是對基業有些不舍,但只要不是豬腦子也能想的明白,在如今華夏的時局以及秘境環境對修煉大有裨益之間該如何取舍。
甚至昆侖秘境能給予修道界的好處豈止避開官方的針對和更容易修煉?!那簡直是不要太多好不…
在東岳觀耽擱了個把小時,時值晚上八點,眾人在空間之道的裹挾之下,霎時間出現在了葉府大門外。
對現在葉問天的空間之道境界來說,以地球的距離而言,任何地方幾乎都能動念及至,哪怕帶人也是一樣。
或許超凡入圣便是指的他這般,不過對葉問天來說,即便因為能力強大的原因少了些普通人的樂趣,但只要道心如一,無關乎是否會失去人性,他依舊還是那個他。
府之一字可能多少涉及封建,現在的葉府牌匾已經被換成了“先進榮譽之家”。
不過是出于葉問天的功績,給予的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隱晦表彰罷了。
可能最大的好處也就是整個府邸得以保存完好,也沒有被收繳分發,還是歸屬葉家。
而事實上哪怕不考慮葉問天的功績,也沒人敢收繳葉家的家宅。
要真干出這種事來怕不是取死之道,甚至還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那便是修道界對政令不反抗、不作為的原因源自于華夏血脈同源,以及修道界高層對下面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