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臣沒有一個敢在這件事上出來說話的,皇帝想要開通西域,為的就是經商。
而且爭論了這么久,如今朝中已經有了共識。
以秦國如今的地盤,再攻占其他地方屬于自找麻煩。
但是帝國這位老上卿今日刻意過來,顯然是不給皇帝這個臺階下的。
二世則問道:
“上卿張唐,朕讓你召集全國壯丁,一起發兵北胡,可解帝國之憂患?”
張唐自然搖頭:
“舉國之力,就為攻打北胡,興師動眾,于國不利。”
“那朕讓你召集國中一半壯丁,一起發兵北胡,可解帝國之困?”
“老臣已經九十余歲了,國中一半壯丁可謂百萬之軍,臣指揮不起;再者,帝國如今方才偃旗息鼓,正是與民休息的好時機啊。”
二世又問:
“那朕給你十萬兵馬,卻解決那些想要晉升的人的煩惱,何如?”
張唐聽到這里,這才發覺皇帝是怒了,這砝碼是層層加重的。
張唐不敢答應,可也不敢不說話。
“欲晉升稱雄之人,天下何止千萬?”
“那朕給你一支百人眾的隊伍,讓他們去解決帝國內憂外患的困境,去解決天下百姓貧寒交迫的困境。”
眾人聽了,一個個都把嘴巴閉得嚴嚴實實的。
周青臣把頭縮起來,生怕皇帝看到他,想起來今日他也說過話。
殿中忽的陷入一片沉寂。
“今日朕就對諸位明言,在朕的朝中為官,不管官職高低,功勛幾何,如果遇到事情,只能想到用戰爭來解決的,那就自行辭官歸老吧。”
眾臣聽了,自然都道唯。
堂中氣氛緊張,張唐更是沒面子。
他這樣的身份來到朝堂上,自然是受人所請,但是被皇帝陛下這樣說道一通,背后請他出來的人自然也面紅耳赤的。
蒙恬坐在殿中,雖然此事明面上和他沒有關系,但是他確實不敢抬頭面對二世。
“朕當年未被拜太子時,曾經出使過齊國,當時遇到齊國一君一相,便知齊國因何衰落。帝國要想長盛不衰,朕以為也要從齊國滅亡中學到教訓。今日就先議到這里,退朝。”
這個朝上完,大家都戰戰兢兢的。
二世忽的來了這么一出,弄得大家說話都開始小心翼翼的,唯恐一個不小心惹了陛下生氣。
張唐退了朝,自然覺得臉上無光。
蒙氏兄弟親自送張唐回去,但是張唐回到家里就大哭起來。
“陛下這是要我早早辭官回家種地啊。”
張唐淚如雨下,對著四下的親人哭著,第二日就把官印給上繳了。
至此以后,再也沒有人反對過經商的事情。
邯鄲郡,堂內銅光閃耀,燭火高舉,內里坐著十二名新報道的秦吏,這些人都是出自太學的選拔,在地方實習了一年,實習期滿,如今是來到趙完跟前報道的。
這個時候,趙完剛好得到皇帝回批的奏章。邯鄲郡中一共有兩個地方上表要自行單獨設立縣,但是二世卻都回駁了,原因是縣城人數規模不夠。
趙完把這件事告訴了這些下吏,問他們的看法。
這就讓一眾下吏很是困惑,以至于劉季本人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當初嘴上嚷嚷著要辦成這件事時,幾乎所有人都表示贊同。但是一旦讓他們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很多人又當起了縮頭烏龜,弄得
這些新來的秦吏詢問緣故,趙完捋著長須道:
“這就是我今日要教你們的第一件事。不要親信他人。”
“你們都還年輕,不曾嘗過被背刺的感覺。如今我告訴你們,日后你們所有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有了一件事情不得不請求上面的意見,身邊的人會在你跟前信誓旦旦,表示他們要和你同生共死,但是一旦到了真真正需要對方的時候,他們都會躲起來。”
“所以起義往往是不會成功的,因為背后站著許多小人。人心之黑暗,是你們很多人都難以想象的,在人心面前,唯有利益是絕對的權衡標準。如果沒有好處,他們是絕對不會跟從你的。為什么趙國很有名的趙氏族長趙歇明明擁兵自重但是卻一敗涂地,那是因為當今陛下的名聲遠比他的好,而陛下的權位合乎禮法。”
“所以雖然他手下有很多跟他一樣不滿于帝國統治的人,但是他們并不會真心實意的幫助趙歇反抗秦國,反而等到趙歇被抄家的時候,一個個袖手旁觀。等到趙歇一家全部被斬首了,他們還是云淡風輕的模樣,仿佛這些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但是如果趙歇復國成功了,今日他們又會陪這趙歇喝酒。”
眾人都很驚訝,沒想到邯鄲郡守這么大膽,和他們說這些事情。
趙完說著,隨后晃著步子來坐在竹席上,矮腳案前,他對著一眾即將被提拔的秦吏道:
“看看這桌子上,古人的智慧都都在這上面。”
眾人定睛看了,只是一副棋盤。
“棋子的得失,根本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勢的數目,誰勢多,誰就贏得棋局。此番分地,日后可以算得上是流傳千古的大事了。你們這些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秦人,只是和我一樣,都生的晚,沒有趕上秦國第一件大事,衛公變法。”
“但是你們也不要沾沾自喜,自以為是趕上了秦國第二件大事,兼并天下。沒有經歷數十年的戰亂,沒有見過七雄并存的烽煙,你們只是站在一統后享受榮譽罷了。”
“如果沉湎于戰勝天下諸國的優越感之上,而不善待原先的六國吏民百姓,戰火肯定是要重卷的。這就是我要教你們的第二件事情,既然離開了關內,來到了關中邯鄲,那就把邯鄲郡百姓當做老秦國的百姓,用一樣的標準去善待他們。”
眾人都耐心聽了,隨后聯袂作揖拜曰:
“吾等謹記郡公今日之教。”
只是這些新選拔出來的年輕小吏落了座,不免問道:
“我等來時,曾聽朝中有議論,河內山西分地,要看今歲秋收狀況幾何,不知郡公以為,我們是否要提前準備。”
“分地,本就是人心所向,這便得了勢。這期間,勢力相爭,必定會引得兩方大打出手。但是天下局勢趨向安穩,即便是打的頭破血流,也不要見怪。他們斗的越是兇狠,對于帝國來說,越是有利。”
“這就是我要教你們的第三件事。只要庶民不是反對帝國,那么無論他們怎么內斗,都不要加以制止,此為帝國特殊時期變通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