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明天子

第七十三章 滅此朝食

更新時間:2021-04-15  作者:名劍山莊
第七十三章滅此朝食

事到如今,征戰南洋這一件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了。

太子心中怎么想也無法改變。

既然無法改變,他只能將這一件事情接下來,并且辦的妥妥當當的。

朱祁鎮聽了太子如此說道:“怎么滅此朝食?”

太子沉吟片刻,心思流轉,說道:“孩兒有緩急兩策。”

朱祁鎮說道:“說說。”

太子說道:“急策自然是現在就命令張懋帶領嘉定之軍與南洋水師共南下,攻淡目國。大軍乘船而下,不過月余就能到淡目。淡目城臨海而建。集我大明水路之師,可以一戰而定。”

朱祁鎮說道:“那緩策當如何?”

太子說道:“整兵經武,宣淡目不臣之罪,昭告南洋各國,令其出兵從征。大征淡目。”

朱祁鎮眼睛之中,流漏出一絲欣賞的意思。說道:“你覺得當用急,還是用緩?”

太子說道:“自然是緩策,朝廷南征,非為一草芥之國,而是為南洋。正以此觀南洋各國之向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太子胸中也是有韜略的。

只是有時候私心重了一些,畢竟是朱祁鎮用心培養出來的繼承人,或許算不上出類拔萃,但是最少在水平之上。

即便去了太子這一層身份,做一個朝廷重臣也是合格的。

緩急兩策,看似急策是兵家要義所在,所謂兵貴神速,淡目之滅滿者伯夷,兵鋒近十載,軍民皆疲。

大兵臨之,一戰而定。

自然是符合兵法之中,用最小代價,換最大的戰果。

但是如果,用緩策。一來給了淡目一國準備時間。畢竟南洋精髓大半在爪哇島上,人口稠密,盛產糧食。特別是有大量火山灰,土地肥沃,即便是在現代,爪哇島也是印度尼西亞重要的水稻產區。

而在這個時代,糧食人口,就是國力的象征。

淡目國是小國,那是與大明相比的,如果單單論東南亞來說,吞并滿者伯夷的淡目,妥妥南洋小霸主。

給淡目時間,自然是增加了大明征服淡目的難度。

二來,大明在南洋影響力很大是不假,但是真以為大明號令一出,南洋各國臣服?那就是異想天開了。

雖然這些國家都對大明稱臣,但是前文也解釋了,這種稱臣更像是一種生意。朝貢貿易而已,而且一些口頭便宜而已,真要大明進入南洋,各國未必心中服氣。

征召各國士卒,標志著大明對南洋從影響力,到實質上控制的第一步,這么多國家,未必都愿意。

說不定別的地方,還會惹出麻煩。

這是急策的弊端。

但是利弊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就看一個人是怎么看了。

急策的弊端,也是緩策的優點。

急策是軍事上的最優解,而緩策是基于政治上的因素。

看似朝廷大張旗鼓,甚至打草驚蛇。但是卻是分辨敵我的一個過程。

正如之前所言,大明從來是天朝,出兵是要大義的,絕對不能無罪而伐。雖然實在沒有辦法的話,也是可以用一些陰私手段的。

但是能不用,還是不用比較好。

這一次淡目滅大明藩屬國,大明討伐名正言順。

大明作為宗主國,發動正義的戰爭,要求各藩屬國出人出力出錢,也是基于君臣大義,無可挑剔。

即便之前大明朝貢貿易之中,從來沒有對這些國家進行索取,甚至以厚往薄來的政策,厚待他們。這一次直接征召各國兵馬,基本上是第一次對各國進行索取。

自然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

朝廷如果只是每一個淡目國,這樣做自然是將事情越鬧越大,得不償失。但是如果說朝廷的目的是整個南洋,正好分辨出誰是潛在的敵人。

畢竟,連朝廷這樣正義的戰爭都不愿意支持,那就是與淡目私通,是叛臣。

太子對朱祁鎮的心思揣摩到位。

朱祁鎮而今并沒有想要將南洋全部列入大明版圖之中,非不愿,實不能也。南洋種種的情況,今后很長時間,就是好像漢唐時期的西域一般,雖然上面有朝廷統治,下面還有大量的國家從屬。

這一次是借淡目國之滅,震懾整個南洋,如果有跳梁小丑出來對抗朝廷,自然也在征伐之列。

將所有反對者一掃而空,南洋就是大明的了。

太子深明這一點,所以,這一次他不怕大打。只怕打不大。

朱祁鎮說道:“好,南洋遠在千里之外,有一個緩急,朝廷也不可能立即派出援軍,有前朝前車之鑒,這一次你多待些人去。”

朱祁鎮沉吟片刻,說道:“懷恩。”

懷恩立即出列說道:“奴婢在。”

朱祁鎮說道:“擬旨給內閣,太子掛征南大將軍,總領兩廣交趾福建人馬。令兩廣總督白昂為征南大將軍長史。詔航海侯王英,平江伯陳銳,南寧侯毛銳,田州伯岑睿并南京京營五萬,交趾,兩廣,福建各為衛所軍,北洋南洋水師,皆從節制。”

懷恩立即說道:“是。”

懷恩立即下去,片刻之后,就將這些內容整理成文。

朱祁鎮看過之后,從身上翻出一個印章,蓋了上去,卻是朱祁鎮的私印。

這樣的任命太過重大,重大到朱祁鎮不與留在北京的內閣通氣都不行。而且他這一次出來,并沒有將二十四方玉璽帶來。

大多數時候都用這一方私印。

王英乃是老將,打仗或許不大行,但是資歷老,大明南北洋水師都是他的徒子徒孫,而且他祖上就是鄭和的副使王景。對南洋的情況很了解。

而且這一次南洋抵定之后,一夠封一個國公,之后就該致仕了。也該發揮余熱了。

平江伯陳銳乃是正統勛貴們推出來分王英之權的后起之秀,就是當初跟隨于謙治水的平江伯陳豫的兒子。

這一老一少,代表了水師之中全部勢力。

而毛銳所部大多是南方出身的將士,雖然南方人未必適應熱帶的氣候,但是怎也要比北方人更適應吧。

而田州伯岑睿,自然是在廣西土司改土歸流之中,向朝廷積極靠攏的岑家家主。很多土司家族到了北京之后,因為教育家底的原因,很快就變成很普通的閑散勛貴,每年領一些俸祿之外,其余的事情都辦不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土司都這樣的。

比如岑睿。

而今的岑睿已經是大明一員實權將領了。

而且為了安撫土司,岑睿還在交趾帶兵,所帶的都是廣西狼兵為底子打造的軍隊。岑睿被重用,雖然有朝廷安撫土司的意思,但也有岑睿自己的能力。

這也是親父子。

朱祁鎮一聲令下,將大明四個省,千萬百姓,幾十萬水陸大軍全部給太子。

這也是朱祁鎮對太子的最大的一次考試了。

如果太子能將這一件事情辦下來,那么當一個皇帝應該不會出什么大錯了。

畢竟南洋之戰,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之戰,也是一場政治戰。

朱祁鎮說道:“朕先從商稅之中,還有內庫之中,拔給你兩百萬兩,暫且充為軍費,之后的軍費由戶部撥付。此事就交給你了,好生去準備吧。”

幾十萬大軍,天南地北,還有各路人馬聚集在一起,比如王英此刻他在北京當樞密副使,也算是大明高官之一。

單單是將人手聚集到一起,就要幾個月時間。

大戰之前的準備,真是需要好些事情要做,幾個月估計還下不來。

太子也知道其中輕重,立即說道:“孩兒明白。只是如此孩兒就不能陪在父皇身邊了,孩兒”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天子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明天子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明天子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