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sp;&sp;李賢思路
面對朱祁鎮的問題,李賢熬了整整一夜,所思量的就是破局之法。
朱祁鎮或許覺得自己很英明神武。但是對下面的人來說,朱祁鎮是一個相當不好糊弄的皇帝。
當然了,這或許是所有精明上司的通病。
特別是朱祁鎮的主意很正,很多時候,誰也不可能改變他的心思。
就好像是與瓦刺大戰,如果沒有朱祁鎮在背后的支持,大明與瓦刺或許還會有一場大戰,但是決計不會打到這個地步,也不會打到這個地步,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看見的不過是休戰幾年而已。
所以,想要正面將朱祁鎮想要改變的想法給壓回去,是決計不可能的。
牛頭尚且不能硬按,何況龍頭?
所以只能順著朱祁鎮的想法來。
而且李賢從政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在吏部,更是主持過京察大計,對大明官場也是非常了解的。在李賢眼中,大明官場之中,一些事情也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但是這種改變,必須是適當的,有分寸的,是遵循大明一慣祖制的情況之下進行的。
也就是說,是對大明這個機器,敲敲打打,再上一點潤滑油,而決計不能大刀闊斧,一夜之間,還不足以讓李賢推敲出朱祁鎮的心中方案。
但是足夠李賢心中提出一套方案了。
李賢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國朝百年以來,積弊深重,百姓深受其苦。是時候清理朝綱,刷新政治的時候了。”
“故臣有本上奏。”
朱祁鎮眉頭微微一挑,范弘立即上前將李賢的奏本接過來了。
朱祁鎮打開一看,李賢的政治主張有這么幾條。
首先,京察大計。治國先治吏,吏治不行,就算有無上之妙法,也會變成害民之法。
朱祁鎮對此也是明白的。
吏治這東西,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朱祁鎮登基以來,過上幾年,就非要搞一次類似運動式的清理吏治,但是不出數年,下面的人總是會舊態復萌。讓朱祁鎮也是很煩惱。
其次就是遷移衛所,并將內地衛所改衛為縣。
這個政策,是朱祁鎮一直在做的事情,李賢提出來,不過是迎合朱祁鎮的意思而已。
在此之前,朱祁鎮都是用別的借口來,比如將內地衛所遷徙到朝鮮,遷徙到海西,而今漠北,松花江一帶,都必須用人口填充,衛所畢竟是軍隊,用來填滿再合適不過了。
如此遷徙衛所,廢除衛所
,將衛所所剩下的土地歸為府縣體系之中,朱祁鎮可以看見大明各地的賦稅,就要有一次遷躍了。
至于會高出之前定額二千三百萬石多少,就看具體該怎么執行了。
朱祁鎮心中暗道:“這一點還欠上一點,那就是內地的鎮戍部隊的安排。”
雖然內地衛所早就不堪為用了吧,但是他還是大明在各地地方經制之軍,沒有了這些軍隊,各地總是要有一點駐兵的。
總不能大明內地這么大的地盤,沒有一點軍隊吧,一旦出了事情該怎么辦?
這一點李賢沒有說,他大概是放心各地方官員,因為各地方官員在緊急的時候,有權力征召民壯民兵。
但是朱祁鎮還不放心。
再往下看。在廢衛為縣這一條之中,更是有廢除清軍之法,該招募之法。重新厘定衛所名額等等。
清軍之害,之前也說過了。
但是這個制度是維系大明衛所軍隊的必然之策。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而今李賢已經清楚一點,那就是而今大明骨干武力,還是衛所軍嗎?
不是了,京營都是募兵。
既然衛所軍隊已經不是大明最重要的武力,甚至皇帝也有廢除衛所的想法,這依附在衛所制度上的惡法,也到了廢除的時候了。
如果說衛所上面的改革,李賢不過是代朱祁鎮落筆,將朱祁鎮之前的改革思路,形成文字,昭告天下而已。
畢竟,在燕然大捷之后,以朱祁鎮的威望,在很多事情上,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而且衛所之中但凡能打的,朝廷也給了出路。京營之中大小將領衛所出身的人,簡直是不可計數。即便平庸的將領,也可以申請到北邊各地的新建的衛所之中。
在朱祁鎮權威大增的時候,又是拉一派。中立一派,再打一派,打的就是那中完全腐朽,不堪為士卒的衛所將領。
而且圈定了范圍,就在內地,具體的說,應該是河北,河南,山西南部,陜西東南部,湖廣,江西,南直隸,浙江北部一帶。
沿海,西南,西北,四川,兩廣,九邊舊地,都還沒有動。
朱祁鎮看到這里,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李賢,心中暗道:“李賢,見事明快,此事做這一件事情,的確是合適之極。”
隨即朱祁鎮繼續看下去。
下面就是一個大題目,乃是丈量土地,重造黃冊。
說起來大明從洪武以來十年一造黃冊的任務從來沒有變過,但是造出來的都是一些什么東西,誰都知道。
根本都是一片
胡言,連騙鬼都騙不了。
大明各地黃冊唯一比較靠譜的還是直隸一省的黃冊,因為這是當初于謙治水開田安置流民的時候,才重新造好的黃冊。
距離而今才十幾年而已。
這一件事情,也是朱祁鎮一直想做,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因為牽扯太大了。
官場士紳百姓士林,大明各方面的方方面面都牽扯進去,決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朱祁鎮看來,未必比與瓦刺決戰容易。
而且這一件事情,朱祁鎮變法的時候,也是準備要做的。
因為大明的根本在土地之上,不將土地方面的事情處置好,朱祁鎮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事倍功半。
只是朱祁鎮想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重新清丈土地,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大明的編戶有關系,他想趁著這個機會,將大明戶口簡化成兩個,或者三個體系。
如果是兩個,那就是民戶與軍戶。
如果是三個,那就是民戶與軍戶,附郭戶。
至于什么灶戶,茶戶,樂戶,陰陽戶,匠戶,賤籍,士籍等等等,都一視同仁。
分成民戶與軍戶,是現有情況的繼承,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大明衛所只能更替革新改革,不可能廢除的。
一來大明不可能養那么多兵,單單是京營幾十萬大軍,朝廷軍費每年都要到一千萬兩之多,如果將大明三百萬大軍全部變成募兵,不用別人打,大明財政就要破產。
二來,很多偏遠的地方,的確需要屯田兵,就是后世也是生產建設兵團的。
今后募兵制度的京營作為大明主力,皇帝的軍刀,各地衛所軍隊作為輔助力量,陛下的城墻。這種分工不會改變的。
所以軍戶體制或許有些變動,但是軍戶是不會消失的。
而民戶更是大明最主體的百姓,除卻軍戶都要列為民戶之中,甚至朱祁鎮要動一動讀書人的特權。
一般來說,讀書人都隸屬于士籍。
就是所謂功名中人,宋朝所謂官戶。是大明免稅的對象,朱祁鎮準備再次給大明官員一次加薪,雖然在周忱改革財政的事情,給過一次實質上的加薪了。
只是那不過是,將大明百官的俸祿恢復到洪武年間。
都說大明俸祿低,其實太祖皇帝從民間出身,深知民間疾苦,他給出的俸祿是不高,但是決計不會讓人養家糊口都難,這更多后面一連串的折現的問題。
不過,總體上來,還是有很多上升空間的。朱祁鎮有時候都在想,這是不是太祖皇帝留給后世皇帝施恩的空間?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