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
如果英國公世子能同皇長子一起長大,將來皇長子登基,就是鐵板釘釘的潛邸之臣,有這個身份在,英國公一脈的富貴權勢,也可以保全了。
朱祁鎮正中英國公的要害,英國公大半輩子什么沒有經歷過,唯獨膝下艱難,唯有一子,對兒子的將來不很是擔心。
英國公年事已高,不可能將兒子培養長大了。
有此安排,英國公也算是放心了。
英國公說道:“陛下,臣謝陛下隆恩,我這一把老骨頭,就壓在這一件事情上了,即便是拼了性命,也要將這一件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
朱祁鎮說道:“朕自然信得過國公。”
其實這一個雙贏的合作。
朱祁鎮對長子其實也是按太子的標準來辦的,自然要給他安排班底,雖然兒子還小,但是很多事情該安排的,就要安排起來。
但是又一點朱祁鎮也是心有疑慮,他與兒子相距只有十幾歲而已。
如果將來他還在位,兒子就羽翼豐滿,對他們父子,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什么也不安排,一旦他有什么三長兩短的,兒子沒有足夠的班底提前接管朝政,到時候大權就不在皇室手中了。
而英國公張輔的兒子,張懋就是一個很好的安排。
首先年紀小,英國公年事已高,自然是活不到太子登上政治舞臺了。但是張懋畢竟是下一任英國公,天然就要繼承英國公的勢力。
雖然不敢說英國公一脈在英國公死后,還有多少力量,但是最少太子在軍中就了支持者。有這一條線,在關鍵的時候,就可以拉出一批想得從龍之功的將領。
就不會如當初朱祁鎮登基的時候,簡直是彷徨無顧之極。
而且張懋年紀尚小,權威不足,他與太子同齡,最大不過是牽線的,不可能有功高蓋主。朱祁鎮在一日,想來即便是有張懋作為太子死忠,也做不成什么事情來,朱祁鎮根本不用擔心他們威脅自己。
至于將來太子與他君臣如何,卻不是朱祁鎮可以看見的事情了。
英國公答應下來,自然立即去辦事,去了內閣與王驥商議諸般事務,兩個人拗起來,誰也不怕誰。
最后,花了兩天終于得出一套方案。
雖然很簡陋。很粗糙,但是最即便的雛形算是出來了。
王驥與張輔的意見結合,是征兵與募兵想結合的,首先凡是被選擇的士卒,家中免役。這對百姓是極大的好處。
相比起賦稅來說,徭役才是普通百姓最害怕的事情。
招募士卒這一件事情,被王驥分解開來,河北八府中大名與河間去年水災,這一次征兵免了,剩下的天津府,永平府,保定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再加上順天府本地,按人口數量比,每一個府縣分攤幾千兵額。
到了府里再由各縣分攤,大抵是每一個縣中征兵不到一千人。由各地衙門送到京師。
從這里都是文官系統,確切的是兵部負責的。
而張輔將通州一處大營騰空,讓各處新兵在這里入伍,并派遣老將定西伯蔣貴主持訓練,再加上京中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將領。還有武學學生一并訓練。
到了這里,就歸五軍都督府負責了。
但是兵部會派一個侍郎常駐軍中,負責供應糧餉。
雙方權力相互制衡,整個框架是相當精密的。朱祁鎮看了還有一些不放心,就劉永誠派過去作為監軍。
雖然很多地方,朱祁鎮還不大滿意,比如如何退役。
歷史上的征兵,都是一征就是一輩子,他并不想如此。更想讓軍隊大部分士卒的年齡保持年輕。
所以退役制度,也必須要用。
“五軍都督府職能不大適合了。”朱祁鎮心中暗道:“牽一發而動全身,一處改動,很多制度都要修改了。”
朱祁鎮心中雖然有后世軍隊的模本,但是他也知道,他終其一生,也未必能將大明軍隊建立成那個樣子。
只能一步步的來。
此刻保定侯孟瑛已經帶領軍隊出了居庸關了,與留在宣大的軍隊匯合。而瓦刺也先已經理清內部秩序,又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南侵。
但是真正爆發大戰的地方,并非宣大,而是遼東。
準確的說,乃是遼河套熊山站。
之前說過,遼河以西大片土地都在遼東的邊墻之外,是因為遼河套北邊有一個巨大的缺口,與東北平原相連,無險可守。
韃子騎兵可以長驅直入。
明軍不好抵擋,即便驅除了兀良哈,或者瓦刺。也不好站穩腳跟,算得上是戰略緩沖,或者說是兩屬之地。
但是在朱祁鎮的支持之下,在木蘭河衛之戰前,曹義就將手伸進遼河以西,并在遼河以西建立城堡。
相比要人工建立起一道防線,將遼河河套一體納入大明統治之中,這一片刻是可耕可牧,即便一時間沒有足夠的人手開墾耕地,也足以當一片馬場。
而今日脫脫不花帶兵攻打遼
東,卻選著了這里作為戰場。
總體來說,脫脫不花進攻的時間比也先遲了大半個月。
倒不是脫脫不花有意如此,而是脫脫不花麾下都是兀良哈女真部落的人馬,脫脫不花的本部人馬少的可憐。
草原之上是最現實的。
脫脫不花沒有實力,就是他是大汗也不會被人尊重。所以脫脫不花要理清上下,安撫各方,組織進攻,就要比也先慢上一拍卻是正常的。
甚至之前,脫脫不花有意不與遼東大軍作戰,采用了牽制的方式。大軍分成數支,在遼東,海西一帶有神出鬼沒之態,讓明軍不堪其擾,卻又抓不住瓦刺主力。
這樣情況讓曹義有些抓狂,但毫無辦法,畢竟馬匹不如人,能有什么辦法,只能被動防御。
但是在也先貓兒莊大勝,震動天下的時候,脫脫不花忽然改變了主意,不再用這種飄忽不定的打法,而是決議要攻下明軍一座城池。
這一座城池,就是熊山站,或者說是熊山堡。
這熊山堡在幾年之前,還是一個驛站,大明在邊墻之外有不少驛站,即便是瓦刺人幫忙維護,原因和簡單,瓦刺進貢的時候,也是要用到驛道的。
而因為熊山站在遼河套中間地帶,東據遼河,西據廣寧都有些距離。處于一個四邊不靠的地理位置上。
雖然得到了加固,但也只有守軍千余人而已。
進攻這里,各處明軍的援兵,會持一些。
當然了,讓脫脫不花突然改變想法的不僅僅是熊山堡的地理環境,還有麾下軍心的變化。
面對瓦刺也先在貓兒莊的大勝,特別是也先分賞各部落的東西傳來,更是讓很多人眼紅。
大明大敗,丟下了不之多兵器盔甲,這些在草原之上,都是一等一的硬通貨,真正好的鐵甲,都被也先占據了。但是剩下的邊邊角角就足夠很多部落興奮不已了。
這也是為什么大明騎兵在對很多部落的時候,可以以一打三的原因。
這也讓也先的權威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同樣也讓一直以來與明軍來回做迷藏的各部,心中滿腹牢騷。
他們覺得他們打了這么長時間,苦勞倒是不少,但是卻沒有什么成果,畢竟整個瓦刺聯軍,幾乎就是一個強盜聯盟而已。
對他們來說,搶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有什么時候多死一些人也算不得了什么?在草原之上,人命從來不值錢。所以他們都眼紅了,似乎覺得也先能大勝明軍,他們也可以是的。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