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張曉琿回答,衛靖已經說道:“即便有了槍械,武藝也是不能丟的,你們誰贏得了張將軍?”
安平兄長使這槍械使得出神入化,同時還練成一身高強武藝,還會駕船出海,繪制輿圖,制造槍炮,也許還有更多別的本領。
“武藝不光不能丟,動作還需更為敏捷,因為子彈速度可比箭矢快多了,若是對手也拿著槍械,躲避子彈可比躲避箭矢難上許多。”
是啊!他們只想到了自己拿著槍械,卻沒想到對手也是有可能拿到槍械的,看看今日那些成排倒下的南詔蒲甘兵士,這小子彈難道也能躲得了的嗎?
“雖然躲不過,但可通過修筑各種掩體,提前判斷對手射擊意圖,配合身體閃避動作減少對手擊中自己的概率。”
眾人默然。
接下來衛國公從軍中挑選了兩千人任主副機槍手,這兩千人都是精挑細選,首先需要身體強壯,因為一挺機槍的重量就接近二十斤,加上彈藥修理機槍的工具袋之類,一名主機槍手的負重將近七十斤。
這倒不難選,衛家軍最不缺的就是身體強壯的人,他們平時行軍負重也接近這種重量。
還需要箭法好。
箭法好的人相應的槍法也會好。
再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戰術素養和定力,知曉何時該打何時不該打,不能只顧著打個痛快,畢竟彈藥寶貴。
最后還需要機槍手學習一定的機槍維修,畢竟機槍相對步槍來說復雜不少。
挑步槍手就容易多了,首要的第一條就是足夠忠心,因此衛國公和衛靖的親兵營護衛隊全員入選,張曉琿看到手上的名單時一陣無語,但這就是封建軍閥的做派。
好在京城還會繼續送來更多槍械彈藥,皇帝讓張曉琿帶給衛國公的密諭中,除了給出最新戰略目標之外,也讓他加緊訓練兵士們的用槍技能,擺足了信任的姿態。
訓練的第一步就是熟悉槍械,衛靖不愧是天生的軍人,僅僅是拿到步槍的第二天,他就可以蒙著眼睛進行步槍的分解組合,張曉琿看著他通紅的眼睛,猜想他大概是練了一晚上。
衛靖確實是練了將近一晚上,因為他收到了張曉瑛的信心中激動,再加上接觸到槍械的兩件事疊加,竟然平生第一次失眠了,干脆就起床練習起步槍的分解組合。
這把步槍他拿到了就幾乎沒有離過手,也不用額外挑選,在嚴明昊的嚴格標準要求下,每一把步槍出廠時都是精品。
而在射擊測試時,張曉琿看著衛靖的成績在心里冒出來一個詞:臥槽!
僅僅是經過昨天的訓練,他倒是比別人多打了不少,應該有二百發子彈這樣,但是眼前的這個十環成績也足以讓張曉琿驚嘆了。
張曉琿自己是經過了無數的苦練才有這樣的成績,但衛靖……也算是苦練過了的,畢竟射箭也要練。
在場的眾人倒是很淡定,仿佛他們的將軍就應該是這般的表現。
因為在船上訓練出來的士兵僅是知曉持槍射擊,許多戰術動作并不到位,因此張曉琿只能從頭開始嚴格訓練,自己先親自訓練出一批骨干隊伍,再由他們去訓練更多的士兵。
衛靖也跟著第一批六十人訓練,不光沒有半點驕嬌之氣,反而比旁人還要多練幾分,普通士兵僅需要掌握步槍的使用,他還要把機槍的使用也同時掌握。
幾天時間衛靖把張曉琿編寫的訓練章程和操作手冊幾乎都翻爛了,里面的內容也已爛熟于心。
因為有他的領頭示范作用,所有人都刻苦訓練,加上時間也急,五天時間就把各種據槍射擊動作要領完全掌握,而且因為他們要作為教員示范,因此張曉琿對他們的要求也極高。
不知不覺中,張曉琿在軍中的威望隨著訓練的進行越來越高,而衛國公父子對將要到來的熱武器時代也越來越有信心。
會使槍械射擊容易,要用好槍械卻是需要艱苦訓練的,而且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甚至比射箭要學的內容更多。
衛國公也愈發倚重張曉琿,有他的訓練經驗,要遠比衛家軍自己摸索出一套訓練方法要快的多好的多,因此對張曉琿提出來的許多建議衛國公也很重視。
“何為威武文明之師?”衛國公問道。
此刻他們父子兩人正跟張曉琿討論著治軍之道。
“便是軍紀嚴明,不搶不殺不辱,不拿民眾一米一粟,民眾們有了災禍都盼著他們出現救苦救難的軍隊。”
“竟有民眾盼著出現的軍隊?”衛靖疑惑問道。
他們衛家軍的軍紀算是嚴明了,但大軍路過城鎮時民眾依然屋門緊閉滿臉驚惶。
“當然有,我大乾若想要開疆拓土收服當地民心,打造一支威武文明之師是必要手段,如果不能嚴整軍紀,手中拿著槍械的士兵一旦作惡,極易給當地民眾帶來滅頂之災,造成難以預料后果。”
衛國公父子對視一眼,又同時看向張曉琿。
此事確實非同小可,人性之惡往往不可預料,必須牢牢把它捆在籠子里。
“五郎,你與大郎商議一下,在原有的軍紀上加以完善,拿出初稿再拿到軍中討論。”衛國公說道。
他們剛一起用過晚膳,左路軍主將陳灝不想讓女兒陳丹燕離衛靖太近,主動留在曲靖駐防,右路軍主將李如松水土不服正在休養,這一支伐南詔大軍只剩下衛國公父子為主將。
門外護衛報告:“稟報大帥,南詔王求見。”
南詔國的降兵當日稍晚些也按照蒲甘降兵那般處理了,衛靖還嫌留下來的人太多,又把百夫都遣散,只留下將官們,南詔王也跟他們關押在一處,留了兩名他的親衛照顧他起居。
南詔王被俘后衛國公雖然吩咐了要好生照應,也每日派醫官給他診治身體,但一直也沒去見他,就是故意要晾他一晾。
聽聞他終于主動要見自己,便說道:“送他過來。”
張曉琿起身行禮說道:“國公爺既有事要忙,小子先行退下。”
衛國公擺擺手說道:“無妨,大郎坐下,你也一起聽聽,看這南詔王有何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