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革命需要勇氣與資金。
可即便具備了這兩項重要元素,其實還有一點尤為關鍵,那就是:需要被理解。
從酒店到研討會會場還有不短的一段距離,齊磊和南老坐一輛車,穿過魔都的大街小巷。
齊磊很喜歡這種忙碌間隙的恬淡,可以閉目養神,也可以凝視早春魔都那抹跳動著希望的新綠。
南老架著老花鏡,注意力全在膝蓋上厚厚的資料,嘴唇快速的開合著,在背“功課”。
做為行業研討會主要的發起人之一,在齊磊不怎么懂技術、拜倫的普通話又無法勝任的情況下,研討會所有有關技術答疑的擔子就都壓在了南老身上。
可是,其中很多項目其實南老也不熟,甚至需要從頭學起。
以至于,這位已過花甲的老人不得不連著熬了幾個通宵,背下所有關鍵的技術參數。
即使疲憊不堪,但南老卻樂此不疲,誰勸也不肯放棄,因為身邊的那個年輕人給了他一個名叫“希望”的東西。
別忘了,老爺子是看著三石從無到有,看著齊磊在半導體產業一路跋涉過來的。
雖然前路依舊艱難險阻,但南老太清楚了,他們從未離國際水平這么近過。
齊磊把目光從窗外收回來,調笑說道,“我說南大爺,您還是歇歇吧,南大娘已經在找我算賬了。”
南老頭也不抬,“嗯,那你南大娘的覺悟有待提高。”
齊磊搖頭,自知是勸不住的。
但話是真話,現在要說這個地球上誰最恨齊磊,不是亞當斯,也不是夏普和那些被齊磊打敗的對手,肯定是南大娘。
“本來都是退休的年紀了,還被你們當小伙子使喚呢?”這是南大娘的原話。
此時,南老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糾結,也沒什么好糾結的,因為累是累了點,但老爺子累的心甘情愿。
主動轉移話題,“北美三石那邊你不用盯著點嗎?要不你去米國吧!你不在,我們還能放開手腳一點,起碼能落個耳根清凈。”
齊磊,“……”
突然一種奇異的想法升上心頭,耿大爺和南大爺是怎么成朋友的呢?
這完全就是兩個極端,耿大爺是越上歲數脾氣越好、越穩,而南老卻正好相反。
“對不住,讓您失望了,那邊還真不太用得著我。”
南老一怔,難得地把頭抬了起來,“米國人就這么讓你放心?”
齊磊笑著答道,“不是放心,而是真沒有什么需要操心的。”
之前說過,北美三石成立之初和華爾街就有協議,除了三石自身的技術,比如軟件、系統、生態等等,其它的都不與中國三石共享資源。
那個時候,齊磊在鮑爾森眼里只是一個可能賺錢的潛力股,他就是不想讓你中國人占便宜,反正提什么條件齊磊都能答應。
也就是說,中國三石和北美三石都在造智能機,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線。
可是,也正因為如此,齊磊在國內為了智能機披荊斬棘的時候,北美三石卻要輕松愜意的多。
“這么說吧!”齊磊很少說起北美三石的情況,南老也很少主動去問,因為沒用,耽誤工夫,現在正好借機好好聊聊。
“咱們在國內上下翻騰、輾轉騰挪的時候,北美三石的智能機項目部基本就在睡大覺。”
南老一聽,“這么夸張嗎?”
齊磊,“夸張嗎?還好吧?”
“單獨把北美三石拿出來,可能都算不上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公司,項多算是一個產品整合商。”
這話說的,南老羨慕的要死,“真好啊!”
可不就是產品整合嗎?
一臺手機,他們只需要做一個外觀,設計個殼子。至于殼子里面需要什么,翻一翻配件供應商的清單,打幾個電話,發幾份傳真,就行了。
因為沒有中國所面臨的技術封鎖和貿易壁壘,想用誰的就用誰的。
至于同樣面臨的技術難題,就更簡單了。通知鮑爾森和華爾街,強大的資本統治力會幫他們搞定任何技術。
甚至手機內部的工業設計、布局、以及技術參數,都可以直接把中國三石的拿過去用。
因為合同里規定了,中國三石的技術和成果是可以給北美三石用的。
“唉!”南老搖頭一嘆,不再糾結,繼續低頭看資料。
這就是現實,羨慕但不能抱怨,反過來還安慰齊磊,“別著急,咱們早晚也都會有的。”
齊磊撇了撇嘴,“我怎么感覺您比我著急呢?您敢歇一會兒嗎?”
南老依舊低頭,抽空回了兩個字,“不敢。”
開會的地點在郊區的一個度假村,前幾年鄉一級政府牽頭開發的項目,經營的很不錯。
因為是多個行業分開討論協調,所以需要多個場地同時進行,且周期很長,還要提供住宿,這里就尤為合適了。
老秦和馬拓他們前天就到了,開始接待工作。
此時與齊磊和南老碰面,老秦一搭眼就看出了南老臉上的疲憊,笑著說道,“您老別操那么多心了,我們都安排好了。”
本是關心,卻惹來了南老的不滿,“有完沒完?我這把骨頭結實著呢!”
嗆完接著資料,背著手往里走,把老秦鬧了個大紅臉兒,“誰惹著他了?”
齊磊則是對老北叔深表同情,“我磨嘰他一路了。”
老秦翻白眼,“難怪!你確實挺絮叨的。”
齊磊,“……”
我絮叨嗎?怎么沒感覺?
倒是馬拓無心閑話,“咱們先去哪個會場?”
其實,拓爺的弦也是緊繃著,和南老差不多。
畢竟年輕,這個任務還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一個項目,一點也大意不得,都不知道熬了多少個通宵了。
只不過,正因為年輕,拓爺也僅僅是有些疲憊,比南老還是強上不少。
對于拓爺的詢問,走在前面的南老搶白,“先去看看電池!”
這是和齊磊早就商量好的,其它項目都可以放一放,自由討論,電池才是最棘手的。
還是那句話,齊磊的要求太高了。
電池行業這邊很熱鬧,十幾家電池企業,還有大學、研究所的專家學者。而且,因為電池與材料科技的聯系很深,這其中還有拓爺請過來的行業外人士,都是做材料的。
當然,還有部委和幾個電池產業發達地區的政府官員。
比如廣東、江蘇的。
加在一起幾十號人,齊磊一行到場的時候,場面顯得有些嘈雜。
干什么都有,不過從場面上你就能看出來各個企業缺什么。
像是byd、比克這種有實力的大廠,都圍著上面政府單位的領導轉,圍成一圈,相談甚歡。
而規模小一點的、構不成地方支柱產業的,則是圍著各個大學、研究所的專家轉,他們缺的是才人,是技術。
還有一個蘇州星恒,創始人是中科院的嫡系,所以層次比較高。
齊磊還在角落里看到了哈市光宇的那個宋總,一個人在角落里顯得有些寂寥。
沒辦法,哈市顯然不屬于電池行業的發達地區,所以根本就沒請哈市的政府部門到會。
宋老板雖然是技術出身,但也攀不上名門的高枝兒,那些名牌大學、國字頭研究所的人他一個也不認識。
最主要的還是,光宇經營的是鉛酸電池,在這里面絕對屬于底層存在。
聽聽人家聊的是什么,鋰電只能算務實,算不上什么技術高地,人家都在聊前沿科技,什么鋁電、鈉電,宋老板根本插不上嘴。
齊磊也沒太在意宋老板。放在平時,老鄉加關系,他也許對這位宋老板熱心一些,可現在不是同情心泛濫的時候。
事實上,齊磊了解過了,宋老板能來參加這個會,都是龍江那邊死皮賴臉地硬塞進來的。
老秦是本著平衡關系,照顧情緒的原則,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不管宋老板,齊磊掃視一圈兒,疑惑問道,“怎么沒看到tcl的人?”
拓爺一聽,趕緊說道,“tcl沒來。”
齊磊,“……”
說實話,比起中國電池行業的龍頭byd,齊磊更想看到tcl出現在這里。
多插一話,byd在04年其實已經很強了,做到了世界第二。而且是當下兩大手機巨頭——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電池供應商,在技術上絕對的世界水準。
可是,齊磊真的更看好tcl。
原因很簡單,就齊磊要求的那個技術參數,tcl可能是最有希望率先達成的。
在原本的那個時空,tcl04年還沒開始做電池,可是在這個時代卻完全不同。
說起來,這其中還有齊磊的功勞。
還記得兩年前,就是夏普和鮑爾森帶著一幫硅谷大佬來中國考察的那次嗎?
齊磊和微軟的比爾蓋茨,還有英特爾的克勞格有過一次懇談會,當時聊的就是微軟的手機業務最好是找誰合作的問題。
比爾傾向于黑莓,而齊磊沒有藏私,告訴他們找黑莓必死,最優選擇就是找中國的新興手機企業合作。
那些話,比爾和克勞格都聽進去了。
回到米國,經過多番討論,他們還真的向幾家中國手機廠商發出了橄欖枝。
最后,tcl在波導、步步高、康佳等一眾行業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微軟手機的合作伙伴。
不得不說,tcl的領導層很有能力,也很有遠見。這要是換了一般廠商,基本就躺平了,米國人說怎么干,我就跟在屁股后頭怎么干就完了,反正有我一碗湯喝。
但是tcl沒有,高管開始更深層的布局,力求在這場中米合作之中分得更多的利益。
于是,tcl的電池業務提前上線了。
他們花重金從米國、歐洲請人,都是鋰電學術界的大神級人物,快速的成立了tcl金能電池。
而且,主研務業就是智能機電池。
雖然微軟的電池參數要求可能沒有齊磊這么苛刻,但是,至少他們已經開始在這個領域行動起來了。
這也是齊磊很希望看到他們的原因。
可是……
馬拓此時說道,“他們和微軟是深度合作,必須要考慮很多因素,不來三石的研討會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齊磊點著頭,“理解啊!”
商場嘛,就是這么回事兒,這個時候就沒法用中國人來區分了。
“可是,可惜了啊!”
如果tcl能加入,那齊磊在電池這塊心病上可能省不少醫藥費。他甚至做好了,如果tcl真能突破難關,他可以和微軟共享電池技術的準備。
現在看來,還是自己天真了。
他大度,比爾那家伙小心眼兒啊!
這事兒要不是比爾蓋茨和克勞格他們干預了tcl的決策,齊磊都不信。
事實上,齊磊猜對了,還真是比爾和克勞格搞的鬼,他們開出了一個讓tcl無法拒絕的條件。
電池那點蠅頭小利,微軟和英特爾根本看不上,但是借此來抓緊小弟卻是有必要的。
所以,他們借著米國的霸道從日本松夏電池搞來了技術轉讓,低價轉給了tcl。
怎么說呢?對于齊磊來說,這等于是斷了與tcl合作的可能。
但是從中國企業的角度來說,卻是好事兒。tcl電池行業一出生就是王炸,未來可期了。
“算了!”齊磊也不是糾結的人,“開始吧!沒有tcl,還有byd、比克呢!”
中國的電池行業在當下也不落后多少,后世就更不用說了,齊磊還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會一開起來,齊磊就感覺不太對勁兒。
正常的會議流程無需多言,一開始大家都表現的很積極,只要是來的,場面話都說的極好,紛紛表態,要打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可是,等齊磊開始動真格的,把技術參數一公布,風向就開始變了,大伙兒似乎前面都在放屁,又沒那么積極了。
兩天的會下來,開始有了反對的聲音,“小齊總,這個技術要求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
有人甚至用到了“吹毛求疵”這個詞。
再后來,在齊磊看不見的角落,某些人開始串聯、游說,于是那些本來不太發表商業意見的業界學者也開始唱衰,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把電池做的那么極致。
他們甚至自作主張,私下里討論了一套新的技術參數,試圖說服三石,說服上面,按照這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走。
怎么說呢?
大概就是,現有的電池水平向上提升了10左右的性能。屬于現在回去就能做,稍稍投入一點技術研發就能搞定的狀態。
這期間,雖然byd沒有參與這些小動作,但是,似乎byd也有他們的想法,選擇了沉默。
不知不覺,會議開始朝著詭異的方向發展。
看上去,齊磊這個主導者倒成了場中唯一不被理解、最孤獨的那個人。
所有人都在試圖改變他的想法。
主與客,似乎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