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這邊正在組織人馬過溝,準備一撥沖破賊將田見秀的阻攔,盡快逃到許昌地界,甚至一口氣逃到南陽才好。
可正應了那句古語:“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這邊左軍還有近半數人馬尚未過溝,那邊一直尾隨在后的劉芳亮瞅見了機會,怎肯輕易放過,他趁著左軍大部已經過了深溝,便指揮率來的五千精銳騎兵,向左軍后隊發起了連番沖鋒。
左良玉眼見賊軍前后夾著自己,卻并不真的發起猛攻狠打,只是一味與自己纏斗不休,便已知其中必有奸謀。
為今之計,當是率領麾下親隨家丁速速逃遁,賊兵必然不及追趕,可麾下兵將人馬召集不易,他又怎么舍得就此拋棄。
左良玉一面指揮各將領整頓麾下兵馬,一面指揮尚未通過深溝的幾營就地組織防御,更是派自己的親軍參將李國英率領五百精騎回到深溝對面督戰。
可“天不遂人愿”,李國英這邊才接令奔回深溝對面,就見東北方向上一陣煙塵而來,久久不息,顯是又有大隊人馬殺過來。
“大帥,賊兵四面來襲,咱們好像中了埋伏啊!”
左良玉的心里也在隱隱發慌不已,但作為全軍的主心骨,他必須表現出硬氣的一面來:“傳令馬進忠頂住賊寇劉芳亮的騎兵,再派郝效忠、盧光祖去截住東面新開過來的賊兵。
要他們且戰且退,本帥親自在此為他們幾個掠陣,接應他們平安退過壕溝來,如遇危急,我必率師親自前往救援。”
旁邊的親將立刻下去傳令,游擊張應祥也是剛剛回來,在他身邊輕聲說道:“大帥,您看李瞎子會否親來?”
“哼。”
左良玉沒好氣地回了他一句:“朱仙鎮北面還有數萬宣大邊軍,瞎眼賊雖對我最是忌恨,可我卻料定他此番必不敢全力追擊咱們。
既然賊寇不是來全力對付咱們,那瞎眼賊便一定不會親來,我看這邊既已有田見秀和劉芳亮二賊,怕是只有那個打鐵的劉憨子做主將,方可服眾。”
他隨后又補充了一嘴,道:“這或許就是天意了吧。”
左良玉望著東北方向的滾滾煙塵,對張應祥說道:“倘若沒有永寧伯率宣大邊軍到來,牽制了瞎眼賊的部分主力,我等貿然撤兵,恐怕真是九死一生啊!”
話說到此處,左良玉似乎也是茅塞頓開,心情瞬間大好起來,朗聲說道:“既然是天不亡我左良玉,更有何懼乎?”
還不是為了能夠活命嗎!
所以在看到前面出現一道深溝阻攔他們生的希望時,才會那般的不顧性命,拼死也要往前擠上去,為了不就是想比別人先越過深溝,逃得性命嗎。
但是在戰場上,左軍確實沒有抵御住闖軍劉芳亮與李過的步騎大軍,就如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那般,一句話雖然只是引發了周圍數十、上百官兵潰逃,但其傳導的速度和威力卻是無比驚人。
只一瞬間,本來就已是苦苦支撐的官兵,軍心士氣頓時徹底崩潰,他們再也無力抵抗,如同山崩了似的,丟掉手中的旗幟和兵器,轉身向著深溝對岸沒命般地奔逃……
此刻的深溝里幾乎已經被填平了一半,里面盡是死傷的官兵和騾馬,偶爾還有未曾死絕死透的,尚在不住地哀嚎掙扎著,其狀比之阿鼻地獄也差不太多了。
而隨著左軍后隊的敗退,又有數不盡的官兵步卒跌落深溝之中,成為了填壕的尸體,可人在臨死之際往往能迸發出極大的能量,那些不甘心的步卒從深溝里不斷向上跳躍著,雖然大多時候都是在做無謂的掙扎,但偶爾也會抓到一只馬腿或者騎兵的戰靴……
就這樣,在敗退之際,左軍后隊的步卒與騎兵又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死搏殺,他們在尸橋上、在深溝里互相踐踏、擁擠、砍殺。
好在各位將軍都有自己的家丁親兵護衛著,他們殺出一條通道來,成功越過深溝來到了西岸,竟無一人被賊寇俘虜或斬殺。
賊軍雖然在營地時,飲水充足,伙食也有保證,且士氣很旺,但他們為了追擊左軍,也是一路急進而來,并且同樣是沒有得到休整就投入了戰斗。
他們初期憑借著旺盛的士氣,殺敗了尚未來得及通過深溝,且又士氣低沉的官兵,可當他們殺到深溝的時候,原本用來給左軍制造的麻煩,此刻卻成為了他們的麻煩。
左軍在對岸土墻后,以箭雨阻擊,立時便將闖軍的士氣優勢給消解掉了。
正所謂“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沒有通過深溝的左軍逃命心切,士氣全無,自然是不堪一戰;而已經逃到深溝這邊的左軍,經過短暫休整,士氣有所回復,同時他們也清楚明白如果讓賊寇過了深溝,自己也會處于生死邊緣,所以他們是在為自己而戰。
為了讓自己活著這個目標,自然會拼盡全力阻止賊寇通過深溝。
不過,雖然阻止了賊軍通過深溝,但左良玉仍是不敢戀戰,畢竟還不清楚賊軍后面還有多少人馬,他可不想把自己留在這里跟闖賊拼命。
當下做了一番簡單部署,便率領主力騎兵大隊往西南方向殺去,那邊王允成與田見秀一直糾纏,雖然多次殺敗田見秀的賊軍,但總是由于兵力不足,而被其逃脫后,再次纏斗起來。
左軍這邊雖然明面上有十多萬人馬,但幾乎有一半是臨時拼湊起來,形勢占優的時候,他們也會賣力作戰,好在事后領功受賞;可形勢一旦不好的時候,他們也會毫無顧忌地悄悄退去。
如今就是這樣的局面,一路逃來到這里的時候,就已經只剩七八萬人馬,許多小股隊伍在路上就已經悄悄脫離了。
而現在大家看到左良玉率領精騎先行撤退,大家更是慌了神,真就如一哄而散般那樣,數萬人馬立時就向四面八方潰散了。
當然,大多數騎兵和步卒精銳,都還掌握在各副、參、游將領手上,他們是沿著左良玉退走的路線跟進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