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勛二代小說,請收藏
一七小說1qxs
“伯爺,這茶乃是黃楊尖芽茶,出自舟山本島最高峰黃楊尖,此茶清香怡人,你嘗一嘗。”
說話的人乃是寧波市舶司,提督市舶太監楊志。
楊志約五十歲左右年紀,一張大圓臉,兩道又疏又淡的眉毛下,嵌了一雙總是半閉半睜的雁眼。
“不錯。”張忠端起茶盞,瞧見茶葉泡于水中已成倒傘型,輕嗅便有一股清香飄出,輕輕啜了一口不由贊道。
話說自從張忠在桃渚千戶所全殲倭寇之后,便離開臺州府,一路北上徑直抵達寧波府。
而到了寧波,有兩處地方,張忠自然是要去看看的,一個是寧波的市舶司,一個便是雙嶼港,這個有名的走私貿易基地。
張忠自然知道明朝只設有三個市舶司,分別設在廣東廣州﹑福建泉州與浙江寧波。
在廣東的是專為占城(越南)﹑暹羅(泰國)﹑滿剌加(馬來西亞)﹑真臘(柬埔寨)諸國朝貢而設,在浙江的是專為日本朝貢而設,在福建的是專為琉球朝貢而設。
據《明史·職官志》記載市舶司的職能云:“掌海外諸蕃朝貢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偽,禁通番,征私貨,平交易,閑其出入而慎館谷之。”
簡而言之便是市舶司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
回到眼前。
“伯爺喜歡便好,等你回京時我給你準備幾斤,你以后可以慢慢喝。”楊志聞言那張大圓臉笑成彌勒佛。
“那多謝楊公公了。”張忠笑道。
“雜家聽聞伯爺奉皇命,巡視浙江沿海,以備倭寇,不知今日到我這市舶司所為何事?”楊志收斂笑意問道。
“你這寧波市舶司專門管理日本的朝貢貿易事宜,這倭寇也與之有所關系,我這有機會自然是想了解一番的。”張忠誠懇說道。
“是這樣呀!正好日本的遣明船前幾日抵達寧波,使團正住在安遠驛,若伯爺感興趣,我一會陪同你去看一看。”楊志聽聞張忠只是好奇朝貢貿易不由放下心來。
因為這市舶司乃是個油水極多的衙門,這里面的貓膩自然是有很多不能為外人所知的。
楊志起先見到張忠時還驚疑不定,不知道是不是他收受賄賂的事情被京師知道了,所以陛下遣永春伯順路來查他。
“看來是我多慮了!”楊志心中暗道。
“安遠驛是個驛站嗎?”張忠好奇問道。
“市舶司所在地,自然會設置賓館招待外國朝貢使節,像泉州的賓館叫做’來遠’,廣州的賓館叫做’懷遠’,而我們寧波的賓館叫做’安遠’。”楊志解釋道。
“來遠,懷遠,安遠,意即安撫與懷柔,呵!一概帶有居高臨下的口吻呀!”張忠心中腹議道。
不過張忠想想便也能理解。
因為這里進行的是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貿易,就是外國使臣以“朝貢”的名義向明廷進獻貢物,明廷按照“薄來厚往”的原則,給予多于貢物的賞賜。
大明勛二代小說,請收藏
一七小說1qxs
“伯爺,這茶乃是黃楊尖芽茶,出自舟山本島最高峰黃楊尖,此茶清香怡人,你嘗一嘗。”
說話的人乃是寧波市舶司,提督市舶太監楊志。
楊志約五十歲左右年紀,一張大圓臉,兩道又疏又淡的眉毛下,嵌了一雙總是半閉半睜的雁眼。
“不錯。”張忠端起茶盞,瞧見茶葉泡于水中已成倒傘型,輕嗅便有一股清香飄出,輕輕啜了一口不由贊道。
話說自從張忠在桃渚千戶所全殲倭寇之后,便離開臺州府,一路北上徑直抵達寧波府。
而到了寧波,有兩處地方,張忠自然是要去看看的,一個是寧波的市舶司,一個便是雙嶼港,這個有名的走私貿易基地。
張忠自然知道明朝只設有三個市舶司,分別設在廣東廣州﹑福建泉州與浙江寧波。
在廣東的是專為占城(越南)﹑暹羅(泰國)﹑滿剌加(馬來西亞)﹑真臘(柬埔寨)諸國朝貢而設,在浙江的是專為日本朝貢而設,在福建的是專為琉球朝貢而設。
據《明史·職官志》記載市舶司的職能云:“掌海外諸蕃朝貢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偽,禁通番,征私貨,平交易,閑其出入而慎館谷之。”
簡而言之便是市舶司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
回到眼前。
“伯爺喜歡便好,等你回京時我給你準備幾斤,你以后可以慢慢喝。”楊志聞言那張大圓臉笑成彌勒佛。
“那多謝楊公公了。”張忠笑道。
“雜家聽聞伯爺奉皇命,巡視浙江沿海,以備倭寇,不知今日到我這市舶司所為何事?”楊志收斂笑意問道。
“你這寧波市舶司專門管理日本的朝貢貿易事宜,這倭寇也與之有所關系,我這有機會自然是想了解一番的。”張忠誠懇說道。
“是這樣呀!正好日本的遣明船前幾日抵達寧波,使團正住在安遠驛,若伯爺感興趣,我一會陪同你去看一看。”楊志聽聞張忠只是好奇朝貢貿易不由放下心來。
因為這市舶司乃是個油水極多的衙門,這里面的貓膩自然是有很多不能為外人所知的。
楊志起先見到張忠時還驚疑不定,不知道是不是他收受賄賂的事情被京師知道了,所以陛下遣永春伯順路來查他。
“看來是我多慮了!”楊志心中暗道。
“安遠驛是個驛站嗎?”張忠好奇問道。
“市舶司所在地,自然會設置賓館招待外國朝貢使節,像泉州的賓館叫做’來遠’,廣州的賓館叫做’懷遠’,而我們寧波的賓館叫做’安遠’。”楊志解釋道。
“來遠,懷遠,安遠,意即安撫與懷柔,呵!一概帶有居高臨下的口吻呀!”張忠心中腹議道。
不過張忠想想便也能理解。
因為這里進行的是朝貢貿易。
所謂朝貢貿易,就是外國使臣以“朝貢”的名義向明廷進獻貢物,明廷按照“薄來厚往”的原則,給予多于貢物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