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邊疆,趙老二現在最不放心的就是定難五州,至于折家和楊家他倒不用太擔心,只要能在自己的掌控范圍之內就行了。
雖然別人都說楊業是他趙老二的嫡系,最信任的將軍,但是對于他來說,沒有什么最信任的人,趙普不是,王繼恩也不是。
他看了看王繼恩,“你說那匹馬是楊延昭的?”
“是的,楊業是這么說的。”
“那他們去府州的時候,那匹馬怎么沒有跟著去?”
王繼恩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按理說他和趙老二的關系是很鐵的,都是一起扛過槍一起干過壞事的人。
有一句話說,想要獲得領導的信任,那就是和他一起干一件壞事,讓領導抓住自己的把柄,從這個角度來說,王繼恩做到了。
只是趙老二剛才的問題,他從來沒有思考過,他先入為主的認可了楊業的解釋。
好在趙老二這只是一個反問句,也沒指望著他給出解釋。看著自己的屬下沒有自己聰明終究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所以他到底沒有說什么。
“如果那匹馬是楊延昭的,這說明什么?一個六品能夠馴服一個八品的馬?恐怕楊延昭早就突破到七品了!如此一來,楊家就已經有六個高品了。這還是比較好的結果,就怕那匹馬不是楊延昭的,其主人另有其人。如此一來,那另外一個人是誰?是楊延玉嗎?如果是楊延玉,楊延玉是什么實力?他可是比楊延昭還要小!”
王繼恩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趙老二一說,他也明白了。
不知不覺間,他發現,自己走了一趟西北,居然沒有看到楊家的實力,細思極恐啊。
“陛下說的是,楊延玉和楊延昭都沒有出現,那是不是意味著,那弟兄兩個都成了高品?”
趙老二輕輕的拍了一下龍椅,“一年前的楊家,也只有楊業一個七品,可是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楊家可是奇遇連連,接連誕生了這么多的高品!你說這是我大宋的福氣,還是楊家的福氣?”
王繼恩知道,這位又開始多疑了,在這個時候他不能想著去改變皇帝陛下的想法,但是他可以適當的安慰一下皇帝陛下。
“這肯定是陛下您的福氣,您可是天子啊,老天爺這是想要眷顧您,可是您的實力已經達到了九品高段,無法繼續增加,就只能增加您的屬下的實力了,這楊家是對你最忠心的,自然就要增加楊家的實力,總不能增加曹家或者潘家的實力吧?”
趙老二嘆了一口氣,“就當是上蒼眷顧大宋吧。”
“是啊,再說了,我去西北這件事,楊家又不知道,又沒有未卜先知之能,怎么可能提前把人藏起來呢?可能一切都是巧合也說不定。”
老王只能在心里邊感嘆一聲,“楊將軍啊,我只能幫到這里了。”
他知道,皇帝陛下的內心里邊,已經種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
“看來,有時間還需要到西北走一走了,黨項人那邊,總是不能讓人放心呢。”
至于究竟不放心的是誰,是不是只有李繼遷,只有他自己清楚。
“李繼捧現在怎么樣?”
“還是那樣子,整天待在府中不出門,也不大和別人打交道。”
“你認為現在該如何對待李繼捧?如果把他放出去,安撫一下李繼遷如何?”
“陛下,這恐怕不妥吧?”
“朕曾經查探過李繼捧,他的身上有隱疾,是不可能突破到九品的。”
“可是李繼遷能啊!李繼遷手底下究竟還有多少高品,我們都不知道,已經死了七個了,那么,還有多少沒死的,我們也沒辦法查探。黨項八部都生活在草原上,那些高品放到草原上,我們根本無從查詢。”
“是啊,所以,對于黨項,現在只能采取安撫的辦法,去年剛剛打過仗,朝廷消耗很大,現在也沒有能力同時打兩場戰爭。如果和黨項打起來,遼國人從背后偷襲怎么辦?現在最擔心的是,黨項人和遼國人聯合起來,那我們將如何自處?”
“可是,陛下,如果把李繼捧放回去,那可會增加黨項人的力量,一旦造反,只怕我們的壓力更大!還不如把這家伙老死在汴梁!”
當然是為了老死,還有著另外一層含義,就是讓李繼捧被死亡。
看著趙老二如此堅持,王繼恩也沒有辦法,作為一個太監,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到了他的極限了。
回到宮中,老王在這件事始終在心里掛念著,總覺得皇帝陛下的這個決定不是那么靠譜。
如果黨項人想要造反,那么放不放回李繼捧都沒關系,放回去只會增加造反的資本。
李繼捧肯定會被放回去的,只要皇帝陛下有了這個想法,那恐怕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老王也感覺到有一種無力感。
一直這么徘徊了兩三天,終于他下定了決心,必須要破壞掉這個舉動,哪怕被皇帝處罰了都沒關系。
終于,他再一次找到了趙老二,“陛下,我在想著,假如李繼捧在返回銀州的路上,被楊家給殺了,您說會發生什么后果?”
趙老二想了想,“你說到那時候,李繼遷是會記恨朕呢?還是會記恨楊家?”
“陛下,不管你放不放李繼鵬懷疑他都不會對你有好感,他只想著造你的反。至于楊家,那是肯定的,而且要打的話,必須先得過楊家的那一關。”
“楊家能打過黨項人嗎?”
“折楊兩家現在明面上有七個高品,而且有五個八品,要擋住黨項人,完全可以。當然,折家的折惟昌現在距離七品也不遠了,楊延昭如果沒有突破,也應該差不多了,假如陛下能夠給他們一些資源,讓這兩位也突破的話,那就更好了。”
“怕就怕這一仗打完,折楊兩家的實力消耗的差不多了,誰來為朕鎮守西北邊關?”
“陛下多慮了,黨項這個大患一旦消除,西北也就不需要那么強的力量了?”
趙老二看著王繼恩,“不行,朕不能這么做。”
王繼恩明白趙老二的意思了,這借刀殺人的事情,當皇帝的不能明著去做,那只有他出面了,他本來就是幫助趙老二干臟活的。
于是,當天晚上,王繼恩的一封親筆書信從汴梁城中被送了出去,直奔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