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邊防軍隊,其實原本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體制。
太祖皇帝建國之后,對于北元的殘余勢力十分警惕,因此,不僅多次派兵肅清邊境,追擊蒙古各部,而且還設計了一套以屯田為基礎的邊境鎮守軍隊。
這種屯田不是簡單的讓軍隊去耕種,而是混合了放牧,耕田,巡邏為一體的新型方式。
這套體制有兩個基本的支撐點,即鎮守地方的軍戶世代相傳,以及洪武時控制的廣大草場。
那個時候,在宣府和大同往北,上千里的范圍內,都屬于大明的領土。
因為當地的軍戶世代以此為家,所以屯田和草場,對于他們來說,就是賴以生計的產業。
在敵人入侵的時候,他們也不僅僅是作為軍隊在保護邊境,更是在保護自己生活的家園,自然軍心穩固,戰力十足。
與此同時,太祖皇帝冊封了十三塞王,給予了極大的自主權,以保護邊境的安全。
同樣的道理,因為是自己的封地,所以塞王們會好好經營,保護當地的繁榮,嚴防外敵的入侵。
所以在洪武時代,個個塞王對于軍隊的操練,屯田,放牧都十分的盡心盡力。
在這種體制下,朝廷其實不用耗費太大的精力和財力,就能夠保持邊軍的戰力持續強盛。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這種體制最大的缺點,就在于邊軍在軍屯,放牧,中鹽法的相互輔助下,幾乎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不依賴于中央朝廷。
這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唯一漏洞。
既然不依賴于中央朝廷,那么也就意味著中央朝廷對于邊軍的控制力直線下降。
尤其是在各大塞王具備軍事,民政等各項重要權力的情況下,一旦放任他們經營數十年,乃至兩三代,邊境自然是穩固。
但是這些塞王們,成為完全不受朝廷控制的封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事實上,建文皇帝的削藩并不能說是錯誤的行為,換了任何一個人登上皇位,都不可能對這種風險熟視無睹。
只不過建文的方向雖然沒有錯,但是他的政治能力確實不行,自己把自己給作沒了。
所以在太宗皇帝登基之后,針對邊境的體制,他老人家做了一番大的調動。
太宗皇帝自己就是塞王,自然清楚,這套體制的核心在何處。
為了加強中央朝廷對于邊軍的控制,他先是撤銷了藩王的軍權,邊軍的控制權,被收歸到了朝廷任命的邊將手中。
與此同時,他將原本時代駐守邊境的軍隊調入內地,命令內地軍隊輪換到邊境駐守。
兵將分離,徹底杜絕了邊軍對于中央朝廷的威脅。
但是如此一來,邊軍都是輪值,對于邊境其實沒有什么歸屬感,戰力自然也不如洪武之時。
而且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因為邊軍是輪值,所以沒有辦法持續的保持放牧。
畢竟軍屯的田地就擺在那里,但是牛羊馬等卻是需要人長期照料的,邊軍幾乎是隔幾年就輪調一次,所以很難保持大批量的長期放牧。
不能放牧,那么關外龐大的草場就沒有了任何的價值,反而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巡邏。
因此,在永樂后期,太宗皇帝放棄了大寧,開平,東勝等關外的據點,將防線后撤,希望建立新的邊防秩序。
可惜,原本的秩序一旦崩壞,想要建立新的秩序,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也是太宗不斷北征的原因所在。
邊境的防線已經受到了破壞,所以想要保持邊境的安寧,那么就只能主動出擊。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和太宗一樣馬上得天下。
草原上的部族,總是春風吹又生,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便會迅速強大起來。
放棄了大寧,開平,東勝等關外據點之后,宣府,大同,寧夏等幾個據點,就成了直面蒙古部族的重鎮。
沒有了這些關外據點緩沖,新的邊防體系又沒有建成,再加上某個太上皇好大喜功,土木之役的慘敗,其實早已經埋下了禍根。
作為在邊境幾乎待了一輩子的楊洪,對于邊軍的狀況,其實比所有人都要了解。
但正因于此,他才對王翱的說法不能茍同。
“朝廷任命邊將統兵鎮守,為的是保邊境安寧,屯田耕種,本是為了緩解朝廷壓力,但是這些年,朝廷一再縮減邊境軍費,這種情況下,若不加大屯田力度,如何保證將士們的軍餉?”
“邊將之中,固然有少數不軌之輩,役使邊軍為己用,但是這些不軌之輩,自然有朝廷巡查御史糾劾,不會影響大局,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軍費不足,輪調頻繁,這才導致邊軍戰力下降。”
“若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根子上入手,增加邊境軍費,邊境軍餉充足,出逃的兵士自然會減少,邊將也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操練上,提高邊軍的戰力。”
自從正統以后,朝廷對于邊境的控制加強了,但是每年撥付的軍費,實際上卻在減少。
一方面是因為,朝廷三征麓川耗費了大量的物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三楊主政之時,主張罷一切不急之務留下的慣例。
所以站在楊洪的角度,邊軍逃亡,屯田廢弛,實際上最大的原因在于朝廷對于邊境的重視度不夠。
沒有足夠的軍費,邊軍自然逃亡,朝廷不給銀子,但是邊境支出不會減少,所以自然要挪用正常的操練軍隊,用以屯田,也就是王翱所謂的煎迫兵卒。
看著一臉不悅的楊洪,王翱也搖了搖頭,道。
“楊侯你愛兵如子,軍紀嚴明,這一點老夫知曉,但是邊境非宣府一地,邊軍糜爛,空額嚴重,邊將煎迫士卒,也并非老夫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何況如今朝中物用并不充裕,各處都需要用銀,若想要整飭邊防,從邊將開始是最好的辦法!”
朝堂上的爭論,大多數都是這種情況。
楊洪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王翱也不是在胡說八道。
邊境如今的狀況,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朝廷控制的原因,當然,也有邊將貪婪,甚至還有地方官的原因。
這種事情,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交織,十分復雜。
但是因為立場以及認知的不同,不同的人在解決問題上,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楊洪主張提高軍費的預算,改變邊軍的待遇,以此減少出逃,穩步恢復正常的屯田秩序。
這是站在邊將的角度出發來看待。
王翱主張裁撤不合格的邊將,直接遏制這股不正之風。
兩個人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出于自身利益和角度不同而已。
朱祁鈺嘆了口氣,望著針鋒相對的兩人,心中有些無奈,想了想,對著于謙道。
“于尚書,你是什么看法?”
于謙沉吟片刻,態度也很清楚,道。
“陛下,臣以為若要快速見效,莫過于從邊將入手,如今邊境各隘口當中,還是有不少邊將掠軍屯為私用的,若是能夠將這批人都整飭一番,當可緩解邊境的財政壓力。”
“不過,卻有幾點難處,兵部軍報顯示,北方瓦剌近來有所異動,若此時對邊將大動干戈,恐被人趁虛而入,還有便是如今各處鎮守的邊將,多在瓦剌一戰當中有功,朝廷剛剛敘功結束,便厲行整飭,恐令各邊將心寒。”
“而且,長期來看,單純整飭邊將,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當然,朝廷歲入有數,單純依靠朝廷輸血,也不可取。”
他這番話,算是不偏不倚,把王翱和楊洪兩個人的話,都給委婉的否定了。
這個時候,一旁沉默的靖安伯范廣忽然開口道。
“陛下,關于此事,臣倒有不同的看法。”
朱祁鈺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擺手道:“那就說說看。”
范廣這才開口道:“臣剛剛聽幾位大人所言,皆是從大處著眼,但是臣這些年,輾轉遼東,宣府,大同等諸地,眼中所見者,卻略有不同。”
“楊侯和首輔都將軍屯廢弛,歸于邊軍調動頻繁,逃亡嚴重,但是事實上,臣在各處的時候,所見的軍屯數量都并不少,之所以朝廷無法通過軍屯養活邊軍,是因為有著大量的私墾田。”
朱祁鈺精神一振,側了側身子,開口道。
“私墾田?細細說來!”
見天子如此關注,范廣也不敢怠慢,繼續道。
“正是私墾田,我朝軍屯,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依照土地肥瘠、地方沖緩,所產出的糧食,分一九,二八,四六不等,大頭需要上繳朝廷,但若是開墾私田,那么只需在官府報備,便可以民田形式,繳納田賦。”
“如今軍中,私墾田風氣十分盛行,從邊將到軍士,都熱衷于私墾田,正因于此,軍屯才會日漸荒廢。”
“所以臣以為,當務之急,既不是擴充軍費,也不是整飭邊將,而是要解決私墾田的問題。”
殿中忽然安靜了下來,一幫大臣們不約而同的都沉默了下來,惹得范廣一陣摸不著頭腦。
倒是朱祁鈺笑了笑,開口道:“說得好,一針見血!私墾田,才是邊境如今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啊!”
軍屯廢弛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楊洪和王翱說的都對,但是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回避了私墾田的這個問題。
不為別的,因為私墾田牽涉的范圍,實在是太大了。
邊境不比內地,越是靠近邊境,百姓便越是稀少,因此,可供開墾荒田的地方也就越多。
相比于耕種絕大多數產出都需要上繳的軍屯,邊軍上下,從將領到普通的軍士,都更樂于開墾荒田為私田。
這已經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邊軍的問題。
正因于此,才沒有人敢輕易提起這個話題,因為一旦要整頓私墾田,觸動的不僅僅是邊將的利益,而是整個邊軍的利益。
若是處置不當,甚至可能會因此而產生嘩變。
要知道,田地不管是在老百姓的心里,還是在這些將士們心里,都跟他們的命根子一樣,誰敢動他們的田,非跟你拼命不可。
所以朝廷的大臣,寧愿擠出銀子輸血,或者是整飭撤換將領,都不愿意輕易觸動私墾田這個敏感的話題。
也就是范廣久在軍中,腦子里全都是怎么領兵打仗,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繞。
所以朱祁鈺一問,他就按著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
睨了一眼低頭沉默不語的眾大臣,朱祁鈺淡淡的開口道。
“諸位,私墾田一事你們也不是今日方知吧?”
片刻之后,于謙的神色有些復雜,艱難的回道。
“陛下恕罪,此事著實干系重大,若要整飭私墾田,邊軍上下必將傷筋動骨,朝廷這些年,邊患一直不停,朝廷上下所想者,皆是如何提高邊軍戰力,若是大動干戈,邊軍不寧,恐邊境難安。”
這是實話,問題早就存在,朝廷也早就知道。
但是,不被逼到必須解決的地步,大家總是狠不下那個心刮骨療毒。
何況,朝廷這些年,也的確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環境。
邊境上瓦剌虎視眈眈,摩擦不斷,這件事情萬一要是處置不當,引起邊軍嘩變,被瓦剌趁虛而入,動輒便是社稷傾覆的局面,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朱祁鈺定定的望著于謙,半晌之后,方搖了搖頭,道。
“邊患是一回事,但是不能因為邊患就遲遲不解決這個問題,私墾田是個鈍刀子,若不整治,軍屯便日漸流于形式,朝廷靡費日廣,邊軍戰力日降,未必便比刮骨療毒要來的好。”
不過,朱祁鈺也明白于謙的難處,所以他也不在此事上過多苛責,繼續道。
“朕知諸位皆是國之棟梁,為社稷計,但是私墾田一事,必須要解決,于謙,朕若讓你來主理此事,你可愿接手?”
眾臣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都望向于謙,這可是個燙手山芋。
且不說這件事情的難度有多大,單說是后果。
若是辦的不好,引起了軍隊嘩變,即便是以于謙現在的地位,也免不了丟官去職。
就算是辦的好了,那也是分內之事,但是從此以后,于謙也會成為邊軍將士的公敵,可謂是兩頭不落好。
可若要推辭,只怕也不容易,天子既然開口發問,說明定是起了心思,于謙身為兵部尚書,這本該是他的職分。
于謙沒有說話,他的神色也有些復雜。
見狀,朱祁鈺開口道:“于卿若是擔心,鬧得動靜太大,讓蒙古各部乘虛而入,大可不必憂慮,此事若要施行,必是在保證邊境安寧之時。”
別人都覺得于謙是惜身,但是朱祁鈺更了解他。
說于謙不怕死,是不可能的,但是他這個人,更看重社稷大局,除了個人生死,他更多考慮的,則是這么做會不會對大明有害處。
果不其然,朱祁鈺的話音落下,于謙很快便有了決斷。
他抬起頭,面色堅毅,開口道。
“陛下,若是在保證邊境安穩的情況下,臣愿親赴邊境,清查私墾田,整飭邊務,恢復軍屯!”
“好!”
朱祁鈺點了點頭,臉上浮起一絲滿意之色,道。
“既然如此,那兵部即日起就開始準備吧,細細的定個方案,不必著急,朕會命都察院協助于你。”
清查私墾田,不是小事。
具體怎么清查,派哪些人去,邊軍如何安撫,邊將的私墾田和軍士的私墾田分別應該怎么處置。
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是需要細細斟酌,反復討論的。
所以現在,只是定一個大方向,真的要動手開始整飭,至少要好幾個月之后了。
這邊朱祁鈺說著話,王誠在成敬的引領下,匆匆走了進來,手里捧著一個匣子,稟報道。
“陛下,蒙古特使已經進城,轉呈了大汗脫脫不花及數部首領呈遞來的信函,請陛下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