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陸絆在戛納拿獎拿到手軟的時候,柏林的金熊獎評委會苦惱了起來。
按照現在正常的規矩來說,三大電影節是不能同時參加的。
或者說,想要拿到該電影節的獎項,就必須要在這個電影節上首映,所以,這十幾年來,沒有一部電影是同時獲得了兩個電影節的大獎的。
這多少有一點相互排斥的意思。
畢竟按照評委的標準,一部電影如果獲得了金棕櫚獎,那么自然就不應該獲得金熊獎和金獅獎。
畢竟文人總是有點相輕,你覺得好的,我就一定要挑一點刺,不然總感覺我是跟你的風在評獎。
不過這一次,《春日無戰事》讓金熊獎的評委有點拿不準主意了。
這些評委都在法國看過了這部電影,自然也受到了震撼。
如果《春日無戰事》是在柏林電影節首映,那毫無疑問,金熊獎的相關獎項都是陸絆的,他要多少給多少!
可現在,金棕櫚獎先人一步,頒發了大獎。
那我們金熊獎怎么辦?
你要說不讓陸絆參展吧,那這一屆金熊獎的作品質量不就比金棕櫚獎差了十幾個金獅獎了嗎?
但要是讓陸絆參展,那豈不是會被別人說金熊獎的審美不行,只會跟風?
評委們糾結萬分。
當然,最后他們還是妥協了。
試想一下,要是后人回望今年的三大藝術電影節的作品,發現金棕櫚獎是《春日無戰事》,而金熊獎和金獅獎是別的電影,是不是會對金熊獎的評審水平產生懷疑?
更要命的是,萬一金熊獎這邊按規矩沒讓《春日無戰事》參與評選,結果那幫天天吃土豆的意大利佬破例讓《春日無戰事》拿了金獅獎。
那我大德意志的面子往哪里掛?
想到這里,評委們就受理了《春日無戰事》的參選。
理所當然地,《春日無戰事》能夠橫掃戛納,自然也能橫掃柏林。
七月,難得在夏季舉辦的金熊獎,《春日無戰事》完成了大滿貫,包攬了包括最佳影片的金熊獎,最佳導演的銀熊獎,最佳主角和最佳劇本在內的幾大獎項。
至此,《春日無戰事》在三大藝術電影節的征程,只剩下了威尼斯的金獅獎。
伴隨著這部電影在各個國家與地區陸陸續續的公開上映,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陸絆式的治愈人心”。
北美,《紐約時報》特約評論員如此點評陸絆的作品:
“《春日無戰事》是一部通過展現絕望來引導人們感受希望的電影,就像許多戰爭電影,雖然細致描繪了戰爭的點點滴滴,但實際上是通過真實地展現戰爭的殘酷來喚起普羅大眾對于戰爭的恐懼和厭惡,達到反戰的目的,而陸絆導演的這一部電影,毫無疑問,正是通過對充滿絕望的世界的細致描寫與刻畫,通過對美好事物的破壞來引發觀眾們對于這樣的世界的憎恨與害怕,從而更加珍視現有的世界,對生活充滿希望,因此,完全可以說,這是一部反絕望的電影!”
英國,《泰晤士報》采訪了劍橋大學影像與傳播學的教授,詢問她對于《春日無戰事》的看法,她表示:
“《春日無戰事》是一部觀眾與導演,演員,共同參與完成的實驗性質的電影,當觀眾們觀看完劇情之后,他們就成為了劇情的一部分,由他們與其他尚未觀看的觀眾共同演繹了劇情里的內容,導演陸絆通過細膩的情感,絢麗的畫面,以及殘酷的劇情,讓觀眾們感同身受,才達成了如今的效果,可以說,這樣的劇本可能以后會有,這樣的導演可能以后會有,這樣的演員可能以后會有,但三者重疊,能夠達到完美的,只有這一部《春日無戰事》。”
島國,作為與《春日無戰事》里的背景和島最相像的國家,他們的報道《讀賣新聞》則怒斥陸絆的電影。
“《春日無戰事》里表現的島國文化雖然無可挑剔,將物哀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和島政府與我國政府絕非同類,我國是不會做出像電影里那樣坑騙殘害無辜少女的行為的,陸絆導演通過電影含沙射影地諷刺我國傳統文化的舉動是褻瀆藝術的!”
當然,罵歸罵,《春日無戰事》在島國的票房很快拿到了第一,再加上島國人那種從重的心理,票房節節攀升,迅速達到了年度第一的位置。
《中國電影報道》的記者王箐有幸采訪到了陸絆,并撰寫了一篇簡要的訪談。
q:陸絆導演,請問你對于國際上對《春日無戰事》的好評如何看待呢?
a:我認為藝術是無國界的,這部電影能讓大家感受到類似的東西,超越了文化與國家,這說明我們人類的文明是有某些共性的,這些共性就是維持我們社會的紐帶。
q:那對于島國官方媒體的差評,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a:我展現的是和島的風貌,它可能與現實中的國家有相似之處,可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對于有的人對號入座的行為,我只能懷疑他們閑的程度了。
q:有人說,你是一名國內的導演,卻用別的國家的背景和文化拍電影,有崇洋媚外的嫌疑,你怎么看?
a:故事需要合適的載體,這個故事發生在和島,這是你和我都沒辦法改變的事情,我不能虛偽地去篡改已經發生的事情,我這個人最優秀的品質就是誠實。
q:還有評論家表示,你打著治愈人心的標簽,結果卻展現了一個無比殘酷的故事,涉嫌利用這些宣傳來欺騙觀眾,你認為呢?
a:我覺得這并不沖突,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認為我這部電影殘酷,有人認為這部電影治愈,還有人可能覺得這電影的結局還不夠黑深殘,正是因為能從一個結局里看出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故事才能反復琢磨,品味。
q:最后是有關琥珀的問題,她的演員一直沒有露面,這是某種宣傳手段或者表現方法嗎?
a:不如我讓她來親自回答這個問題吧?
q:那請問琥珀小姐在哪里呢?
a:她就在這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