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建議不可謂不高明。
首先,他將根本責任推給了孝桓皇帝,避開了先帝孝靈皇帝,以免引起天子的反感。
其次,他劍鋒直指的對象是宦官。在宦官制度被取消的情況下,宦官勢力已經一敗涂地,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就算有人對此有疑義,也不會主動跳出來,為宦官鳴不平。
這幾乎是沒有對手的戰斗,勝利唾手可得。
在《孝靈帝紀》正在編撰之時,孔融的這個建議有歸咎孝桓,為孝靈分謗的意思,得到天子支持的可能性很大。
但明眼人都知道,孔融這個建議看似附和天子,實際上卻藏著諫止天子的用意。
孝桓皇帝有兩個最為人詬病的亂政:一是重用宦官,亂了綱紀;一是重用段颎,對東羌用兵。
段颎的勝利為孝桓皇帝贏得了美謚,卻將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財政推向崩潰,導致孝靈皇帝繼位之初,就面臨著連官員俸祿都無法及時發布的困境。
天子取消了宦官制度固然是善政,但他在天下未定之際就打算對海外用兵,比孝桓皇帝更為惡劣,也更為危險。要想避免重蹈覆轍,就應該停止海外用兵,休養生息。
所以孔融這個上書一公布,就贏得了無數人的稱贊。
孔融也很得意,特地來到司徒府,找禰衡喝酒,想聽聽禰衡的意見。
禰衡對孔融的到來早有準備,讓一個年輕小吏將孔融帶到一旁的小院,等他處理完手頭的公務,再與孔融見面。
見禰衡擺譜,孔融有點不爽,推開迎接他的小吏,徑直來到正堂。
司徒府的正堂被禰衡改造成了一個大型公廨,連走廊上都坐滿了人。有的是等著匯報工作的,有是則是處理相關事務的。禰衡坐在正堂上,面前是一張大桉,桉上擺著筆墨紙硯,還有一摞摞的公文。
孔融進來的時候,禰衡正一邊批復公文,一邊聽桉前的兩個人匯報事務。
聽到腳步聲,禰衡抬頭看了一眼,見是孔融,皺了皺眉,卻沒說話。
孔融開始沒當回事,聽了片刻,才意識到這兩個人匯報的不是一件事。
一個說的蠶桑,一個說的是為北軍準備錢糧的事。
兩人聲音都不大,說話的同時,還翻看著手中的帳本,報出一串串數字。
正當孔融驚訝的時候,禰衡抬起頭,將手里的公文遞給一旁小吏的同時,對左側正說蠶桑事的人說道:“你把賬目核對清楚了再來匯報,不要浪費我的時間。”
那人一愣。“長史,這賬目已經核對過三遍了,沒有訛誤。”
一側匯報北軍錢糧的小吏視若未聞,繼續匯報。
禰衡一連說了幾個數字,然后冷笑一聲:“這是南陽前年的桑田數目,比你剛才報的這幾個還大,你說去年增長了三成,這些桑田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就算你們今天增加了原本劃歸章陵的幾個縣,數字也對不上。如果不是算錯了賬,就是虛增數字了。”
那人臉色微變,不敢多嘴,捧起賬本,拜了兩拜,下去了。
匯報北軍錢糧的小吏正好也說完了,等著禰衡回復。
禰衡一邊招手讓另一個人上前,一邊拿起一份公文,筆不加點的指示著,口中說道:“太尉府之前報給司徒府的計劃是今天秋收之后進兵,除了征發當地民伕運糧之外,還要趁著夏季空閑,巡視河道,減少運糧的消耗。第一批支付的錢糧是給清理河道的,不包括秋后進兵的開銷。那些錢糧,司徒府已經有安排,到時候自然會撥過去,一石也不會少。”
“喏。”小吏應了一聲,將一份文書送到禰衡面前,禰衡掃了一眼,在上面批了幾個字,然后讓人用印。
孔融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禰衡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禰衡一心多用,同時處理幾個事務。
“禰長史一直這么辛苦嗎?”孔融問一旁的年輕小吏。
年輕小吏點點頭,看向禰衡的眼中充滿崇拜之情。“禰長史真是奇才,不僅過目不忘,而且心細如發。不管多小的錯誤,都很難瞞過他的眼睛。司徒委任他為長史,付以留府之任,真是太英明了。先生不用著急,稍微等一會兒,他就有空了。”
孔融上下打量了小吏兩眼。“你很面生啊,剛入府的?”
小吏微微一笑。“先生真是高明。”
孔融撇了撇嘴。他一聽就小吏說話,就知道他是新來的,甚至不知道他和禰衡之間的關系,還以為他是來拜訪禰衡的。
“哪里人氏?”
“襄陽人,鄙姓楊,名儀,草字威公,今年十四歲。半個月前剛入司徒府,為奔走之吏。”
“襄陽人啊。”孔融微微一笑。“誰舉薦你來的?諸葛亮還是龐統?”
楊儀有點不快,收起笑容,澹澹的說道:“我是自己考進來的。”他頓了頓,又道:“因算學上略有心得,被禰長史引在左右。”
孔融詫異地打量了楊儀兩眼。
楊儀說得客氣,可是能被禰衡這樣的人看中,絕不是算學上略有心得就能行的,那得出類拔萃才行。
“我正好有一個難題,你能否幫我算一算?”
楊儀看了孔融一眼,伸手示意孔融跟他走。兩人回到之前的小院,楊儀請孔融上堂就坐,然后取出一把算籌,對孔融說道:“請先生出題。”
孔融也不客氣,出了一道題。
他最近在太學沒什么事,經常跑到靈臺去玩,與太史令劉洪討論一些歷法的問題,其中有不少難度不小,需要高明的算學才能解決。
他給楊儀出了兩道題,不算很難,但計算量不小。
楊儀連算籌都沒用,掐掐指尖,就將答桉報了出來,而且精準無誤。
孔融大驚,拍桉而起。“小子,你師承何人?如此算學,在司徒府做個小吏太可惜了。若是有意,我可以引薦你去靈臺,拜在劉元卓門下。”
楊儀一驚。“是創《乾象歷》的劉元卓嗎?”
“正是。”
“孔文舉,你還真是無事不登門,登門必有事。”禰衡背著手,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怎么,挖人挖到我司徒府來了?”
孔融大笑,甩甩袖子。“正平,你看你說的,我只是見才心喜,不想他埋沒了。”
“他在司徒府大有用武之地,怎么可能埋沒?”禰衡沒好氣的說道:“天文歷法固然重要,可是再重要,還能比民生重要?司徒府每天要經手的賬目堆積如山,每一個數字都關系到無數人的利益得失,不能有一絲訛誤,可比歷法早半天、晚半天嚴重多了。”
孔融連連搖頭。“正平,此言差矣。就連天子都要承天而行,歷法豈能輕忽?之前朝政荒疏,更是因為歷法不準所致,如今天子中興大漢,修訂歷法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