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頑賊

第六百四十一章 休養生息

更新時間:2024-05-25  作者:奪鹿侯
崇禎八年九月初三。

劉承宗忙得腳不沾地,非常幸福地規劃起西安府各縣糧倉。

雖然飛蝗一波接一波地來,但西安府各縣的組織框架仍在,遭受蝗災波及很小。

這個組織框架并非官府,而是關中各縣遭受兵亂的影響程度低,人口基數大,稍加組織,就能防備蝗災。

相應的是關中之外,對蝗災的預防就不行了。

比如固原、靜寧二州,過去兵多、現在人少,當地去年就無力清理蟲卵,今年更是直接變成蝗蟲群在六盤山以西的老巢,使得大批飛蝗侵擾靖虜、莊浪甚至涼州。

而靖虜衛和莊浪縣,本身也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對蝗災的抵抗力較差,當地束手無策,只能報災。

不過大方向也談不上影響有多壞。

一來不至于被吃到顆粒無收。

二來則是因為張獻忠的緣故,莊浪縣還在免征期內,靖虜衛又是曹耀的甘肅軍與明廷寧夏軍的拉鋸之地,能跑的都跑了。

至于涼州,甘肅都督曹耀給劉承宗發來報告,非常樂觀。

因為甘肅三片綠洲,在清理豪家、軍田,分地之后,都在宋賢的主持下推廣了劉承宗的親田法。

親田法本身不會帶來豐收,只是讓百姓都將自家田地分為五區,四區廣種薄收、一區加倍施肥照顧,以期改善甘肅匱乏的土壤肥力。

如今親田法的成果未現,涼州遭受蝗災之后,各家百姓干脆就不管那些廣種薄收的田地,只需集中力量驅趕加倍照顧的一區田地,使的防蝗壓力很少。

收成也能讓人滿意。

畢竟蝗蟲是天災,天災之中,能保住一份收成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有這份收成在,不說甘肅給元帥府納糧,至少劉承宗不需要操心甘肅軍的兵糧。

而西安府各縣,眼下均已將夏稅征收入縣庫,至于打算將糧草起運至中軍的,不過僅耀州、乾州、邠州、武功、興平、咸陽幾處而已。

更多縣城,如知縣張縉彥,不過是騎墻觀望,僅將實征額數報給帥府中軍。

當然,陜西最明目張膽的騎墻派,還得看韓城左懋第。

那個知縣老爺顯然已經跟韓城融為一體了。

劉承宗宣布韓城免征一年,但左懋第還在征稅;但征得正色折色,一粒麥子都不往山西運。

他自己在韓城拿著征稅干起了劫富濟貧的事,修渠、種樹、清淤,休養生息樂此不疲。

劉承宗聽到這個消息,在少陵塬上仰頭大笑,提筆給左懋第寫了封信:兄長比我更像諸侯。

左懋第在韓城的政策,對他來說是好事。

一方面,只要能損大明,哪怕不利元帥府,對他來說也是好事。

左懋第不聽他的問題不大,只要征到的糧不給朝廷運就夠了。

另一方面,他現在一直征糧,那將來韓城到了元帥府手上,繼續征也不會有什么民憤,便是第二樁好事。

倒是合陽的知縣范志懋,沒左懋第那么硬氣,派人打著給朝廷交稅押糧轉運的旗號,浩浩蕩蕩的車隊一路送到渭河北岸。

看見元帥軍塘騎的第一時間倒下糧食推車就跑。

跑過去還有人拿弓箭射了封征稅單據過來,應征夏稅麥一萬一千一百三十石,實征八千七百九十一石,地方挪用三百二十石,實解八千四百七十一石。

西安府各縣的征收比例基本上都這樣,夏稅額征三十三萬九千八百八十六石,實際征收在八九成左右,各縣都有缺額,也都有小比例的挪用。

除此之外還有各式折色,不過那都是收秋糧的時候一并征收的了。

比如草料五十余萬束,一束是十五斤,一匹馬一天的量;絹四百余斤、絲綿一百六十斤、布十一萬余匹、棉一萬五千余斤。

眼下秋糧也即將開征,限十一月交清,額定的是四十五萬九千九百六十六石。

這些額定征收都是咸陽知縣趙躋昌的胞弟趙躋芳算的。

他如今在劉承宗幕府擔任郎官,管的就是西安府稅務,狠狠震撼了劉獅子一把。

什么叫關中平原的含金量啊!

不過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像關中這么乖。

就比如劉承宗的老家延安府。

一批延安府送來的糧草剛到耀州,正分批向西安城外押送,負責押糧的人是丁國棟營下千總馮大奎。

馮大奎是劉承宗熟得不能再熟的部下了,也是延安府人,馬夫出身。

最早是上天猴的農民軍,后來被送到鉆天峁,算劉老爺的得意門生,進河湟在練兵馬營當百總,河湟大戰立了功,后來調到丁國棟營下做千總。

劉承宗收到報告,起先挺高興,尋思延安府都能交上糧了,還分批運送。

結果半天之后見到馮大奎,身后大小車三十八輛、驢騾馬六十匹,運了炒面二百多石。

馮大奎說:「大帥,一共一千三百石,都留在耀州,要分六趟運完。」

這個時候,劉承宗也沒有失望,鼓掌道:「蜂尾針干的好啊,從延安府征糧居然不光能養住軍隊,還能往西安運糧了!」

「大帥,大帥,不是這樣。」

馮大奎一聽連忙擺手,絕望得很,解釋道:「延安府確實收不上糧,知府張允恭收不上,任將軍收不上,張將軍也收不上。」

劉承宗向后靠了靠,皺眉思索一瞬:「那這糧?」

馮大奎低頭道:「買的。」

聽到這個消息,劉承宗不禁莞爾。

他對延安府的情況,一直有所耳聞,任權兒就曾經寫信跟他抱怨過,說延安衛教延河流域的百姓躲避稅吏,教得非常好,大家也學得很認真。

最后任權兒這個教大家躲稅的老師,也挨了回旋鏢。

他招佃在延安衛的軍田屯田,結果百姓趕在軍田豐收前搶收,帶著糧食逃得一干二凈。

這種情況,讓劉獅子哭笑不得。

他發現任權兒這個小家伙,確實在教育方面有獨到之處,擅長變形。

不論教育別人,還是被別人教育。

想當年李卑教任權兒賞格條例,教他刺殺武藝,想讓任權兒把自己這個名賊腦袋拿去領賞。

結果任權兒學到的知識技能差點都用在楊彥昌身上。

后來任權兒教延安府百姓躲稅,大家也學變形了,平等地抗拒任何勢力的稅吏,誰也別想從他們身上收到一根毛。

「收不上稅也好。」

劉承宗起身沉吟,頗有感慨之意:「當年我就想讓鄉黨吃飽飯,活下來,現在看來他們做的挺好……誒,延安現在還有知府呢?」

馮大奎答道:「有,叫張允恭,山東掖縣人,到延安當好幾年知府了,沒出過府城。」

「其他官吏呢?」

「早前有個姓孟的代知縣,去年病死了,百姓又推舉了個張知縣,膚施縣土人,叫張……張攀。」

「噢,這倆人我知道,那個代知縣病死了啊,張書辦都當上知縣了。」

劉承宗搖搖頭,心說那個代知縣,可是我起事之后封的第一個官兒,隨口一說,居然還真當上代知縣了。

聽上去,好像還干了好幾年。

那么問題就來了。

劉獅子攤手問道:「既然延安府收不上稅,

他們這些官吏怎么吃飯?」

對這事,馮大奎如數家珍,滿面笑容地解釋道:「大帥,鄉黨們能干著呢,延安府其實除了沒有夏稅秋糧,跟其他地方沒啥差別,徭役該有的還有,還是太祖皇帝那套。」

「府城、縣城的三班衙役,全靠各里的里長帶甲首,自家出干糧到府城服役,有事就升堂,里長們湊一塊商議。」

「知府和知縣,領不到官俸,但衙門后宅的地方大,花園都改菜地了,衙役沒事就幫著種點菜,有事就讓知府自己種,反正大伙都吃。」

「對了,張知府還在府學縣學講學,誰都能聽,聽懂聽不懂的,多少要給幾個雞蛋;還有求雨,知府率百姓開壇求雨,各里都得給點小米。」

劉獅子聽著啞然失笑:「聽起來,這張允恭在延安府過得好像……還不錯?」

「過好過不好,反正他別想跑。」馮大奎幸災樂禍地笑道:「大帥,咱延安府也不是啥獅駝嶺,百姓確實不樂意交稅,是因為他們覺得沒官府過得更好。」

「不過他們很敬重大帥,那些里長過去都跟著大帥打過仗,如果大帥硬要收,我跟張將軍、丁將軍合計過,估計能收上來。」

劉承宗一聽就擺手,斬釘截鐵道:「沒必要。」

「延安府本就水土不行,兵災旱災之后人丁稀少,稅就先不征了,我稍后寫個布告,你拿回去給蜂尾針,讓他傳告延安各地里甲,宣布自今年起,五年免征。」

不是劉承宗不想征,而是他比誰都清楚,延安府就算硬征稅,也征不到西安府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像眼下這樣,能靠著跟鄂爾多斯部的邊墻貿易自給自足,還養活張振、丁國棟兩營兵馬,已經算盡力了。

說句難聽話,帥府在延安府征稅,絕對征不到張、丁兩營的口糧。

「除此之外,這個張允恭和張攀有點意思,你帶回去兩份委任狀,知府和知縣,他倆愿意給就領了委任接著干,不愿意就回家去。」

馮大奎一聽就樂了,拱手笑道:「大帥,張允恭肯定愿意,現在讓他經山西回山東,他也不敢啊!」

「山西鬧疫呢,是這個道理。」

劉承宗說著自己也笑了,道:「若他二人領了委任狀,就差人護送,讓他們來西安見我。」

劉獅子在華嚴寺的偏殿踱步,心中一邊思慮一邊道:「延安府的夏稅秋糧可以不征,但官府也要有官府的作用,種樹、水利、勸學、墾田,當然還有田地、人口的版籍,必須做好,我要知道延安府各縣還剩下多少人。」

這其實才是延安府最讓劉獅子魂牽夢繞的東西。

延安府交稅確實交不上多少,尤其以目前的情況,不論田稅還是丁糧,就算硬交,也交不上多少。

在這一點上,劉承宗受左懋第的思想啟發比較大。

與其說硬要征稅,損耗民心,尤其是損耗又是他老家又是造反老巢的延安府民心,還不如想辦法休養生息。

延安府雖說過去也是在籍六十萬人口的大府,可如今的水土差點意思,又被戰爭打爛了,別說一年兩年,哪怕三年五載,能稍稍恢復個三分之一人口,就算大治了。

劉承宗安排的延安府事宜,馮大奎都一一應下,隨后他忽然想起什么,便隨口呼喚殿外的羽林騎進來,命其至虎賁營尋個閑置的軍官過來。

沒過多久,原來的明軍甘肅副總兵李鴻嗣就過來了。

李鴻嗣官職雖高,但由于投降時屬于光桿將軍,既無兵馬也無錢糧,便一直在虎賁營里給軍官授課,突然聽到傳喚,顯得有些忐忑不安。

他問道:「大帥,何事相召?」

劉承宗道:「將軍你對陳奇瑜了

解多少?」

李鴻嗣懸著的心一下子就落回肚子里了,就連面色都好看幾分:「大帥,卑職與陳軍門素無瓜葛。」

他是甘肅的邊將,過去隸屬于三邊總督洪承疇標下,跟五省總督陳奇瑜根本不搭邊。

哪知道劉獅子對這個回答還挺不滿,皺眉道:「一點都不了解嗎?總知道他是哪里人吧,我記得他是山西人。」

「這個知道,陳軍門是山西保德州人,就在府谷縣的黃河對岸。」

劉承宗點點頭,對李鴻嗣道:「行,我知道了,將軍去忙吧。」

李鴻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迷迷糊糊就下去了。

就連馮大奎也不知道劉承宗這是要做什么。

卻見劉獅子對著輿圖看了半天,這才轉頭道:「周清和惠登相那兩個橫山首領,你見過嗎?」

「見過,他們與張將軍一見如故,有歸附大帥的意思。」

「他們跟王嘉的時間不短,對保德州應該很熟悉,你回去告訴蜂尾針,從周清和惠登相那借些熟悉路途的鄉導,派些好手去保德州一趟。」

劉承宗思慮片刻,下令道:「路上躲著點瘟疫,把陳奇瑜全家老小帶到西安,過黃河先在綏德待一段,安全了再往南來。」

在搜索引擎輸入 頑賊 龍之谷中文 或者 "頑賊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頑賊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