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滬都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成為王憶搞錢的主要渠道了,而且搞錢很多,讓他發家致富成土豪了。
這次麻六他們回去,王憶就要讓他開始暗暗地賣彩電了,這下子收入更可觀。
麻六在商場和黑市都打聽過金星彩電的價格,目前市場上能見到的三種彩電規格中最大的24寸不能賣,太顯眼了,王憶主要是往外賣14寸小彩電。
這種彩電型號是C37401型,商場給出的定價是1150元和一張電視機票。
黑市里的價格也是1150元,不要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但王憶搗鼓到的小彩電都是舊貨,這樣可賣不上1150元的價格,他給麻六說用1000塊往外賣。
別看只便宜了150元,可麻六判斷這彩電在1000元的價錢上就是能賣得出去。
黑市買彩電的絕大多數是農村來的萬元戶。
萬元戶們有錢不假,但他們很會過日子,畢竟也是從苦日子上過來的,他們買彩電有兩個目的,一是觀看電視節目二是帶回村里顯擺炫耀。
舊彩電跟新彩電一樣能看電視劇,這點上沒有什么差距。
顯擺炫耀看的是彩電外殼,只要外殼干凈嶄新,那他們就可以回村跟人炫耀說自己買了一臺新電視機。
所以王憶搗鼓到的電視機能滿足這兩個需求,加上它們價格可以便宜一百多塊,在萬元戶中還是挺有競爭力的。
有人寧肯多花點錢也要買新電視,同樣有人只要買到電視機那少花點錢他們更樂意。
滬都的生意做的紅火,天涯島的生活也是紅紅火火。
社員們白天備戰比賽、晚上學習功課,時間一天一天過的很快。
26號是霜降。
這是個向冬邁進的日子,下一個節氣就是冬至,冬天要來了。
不過上一波寒流卻是過去了,這樣一來外島的溫度反而比前些天有所提升。
恰好前一天大膽領著幾個勞力去市里把菜苗、薄膜這些東西都給搬回來了,今天天氣回溫,王向紅早上拍板決定要發動除學生們之外的全體勞動力來種菜。
種菜的工作可不輕快,因為要翻地。
不能說是帶著蔬菜種子和菜苗去了地里撒下去、種起來這么簡單,要翻地、要打壟,然后才輪到種菜。
種上蔬菜后還得趕緊澆水呢。
翻地是最重的活了,要用鋤頭一點一點的把土地翻一遍、把翻出來的土坷垃砸一遍。
以往這都是輕勞力中的強壯婦女們的工,但今天要搶種蔬菜,她們效率不夠高,最好得強勞力上場。
大清早的吃了飯,朝陽初升,金黃的陽光遍灑大地,驅散了多日的寒意,隊里老人狗子們曬的暖洋洋的一個勁打瞌睡。
而強勞力們在精神抖擻、摩拳擦掌。
他們拎著家伙什等在地頭上,等著王向紅給他們安排工作。
但王向紅沒有安排翻地的活。
他來到最大的這塊田地前后對王憶說:“昨天知道要去城里領苗子,我安排弱勞力和半勞力過來收拾過雜草了,你看看,挺干凈的吧?”
王憶看著點點頭:“挺干凈的,那咱們開工?”
王向紅說道:“行,你覺得干凈了能打地了,那咱就開工。”
打地便是鋤地、翻地的方言了。
王祥賴習慣性的撓了撓鼻子說道:“那爺們兄弟們開始造吧?”
王向紅說道:“造什么?你們拎著鋤頭過來干什么?回家換扁擔,先去打水,把水給準備好。”
王祥賴下意識問道:“那誰來打地呀?”
王憶把小推車推過來的旋耕機給搬了下來,說道:“機器來打地,這東西打地速度快而且打的好、打的細膩!”
機器展示出來,大膽第一個湊上來問道:“這機器是打地用的?這就是旋耕機?我聽廣播里說過,現在東北和華北平原上打地不用人了,就是用這個家伙!”
“這是什么家伙?打地機?”
“伱耳朵是真不好使,聽三不聽四,都說了這是旋耕機。”
王憶說道:“對,旋耕機,跟東北的不一樣,那是大機器,用拖拉機拉著的,這么一畝地兩個來回兩分鐘就能旋完了。”
聽到這話好些人目瞪口呆:“啊?這么一畝地兩分鐘機器就能給打完了?”
“就這個小機器?看不出來呀,它應該跟磨面機一樣是不是?”
王憶解釋道:“我說的是大機器兩分鐘就能打完一畝地,不過這個機器雖然小可它是四沖程的,動力很足,人扶住了推著它往前走就行,人能推動多快它就能走多快!”
社員們迅速圍了上來,很快圍了一個里三層外三層,翹著腳的抻著脖子的,都在好奇看這個能自動打地的機器。
旋耕機用汽油不用汽油,王憶為了省事買的是四沖程機器,市場上二沖程的還得往油箱里加機油,那玩意兒燒機油!
四沖程的旋耕機是300CC的發動機,大約是30馬力,所以別看這機器只有一百斤的重量,其實它的動力相當于三十匹馬在拉車。
但這個動力只管旋耕機,不管往前行,得有人驅動它前行,像是大型旋耕機都是拖拉機牽引的。
王憶上午還有課,肯定不能自己當人力牽引車,于是他就找了王祥賴、大膽、王東陽、王祥海等身材魁梧的勞動力來跟自己學習使用旋耕機。
社員們哪里見過這種自動化的農具?
他們把種地叫做‘伺候地’,就是因為他們得用傳統農具一點一點的收拾土地,就跟以前仆人伺候老爺一樣。
于是王憶這邊給機器油箱倒上汽油他們來勁了,呼朋喚友、邀三喝四,全跑來看‘會自己打地’的機器。
甚至連曬太陽的老人都知道這事要過來看了,他們還奇怪的問:
“還有自己會打地的機器?什么機器這么懂事?”
“現在機器都懂事,那個磨面機是太陽磨的,現在機器自己會打地,這是都來了咱們國家跟咱無產階級一起建設社會主義哩。”
“這打地機好像不是太陽驅動的,它得喝汽油……”
“那它不如磨面機懂事。”
老人們聊著聊著便嘿嘿嘿的笑了起來。
王向紅一看這一臺小小的機器要吸引全隊人來圍觀,這樣農活還怎么安排?
于是他指著劉紅梅說:“紅梅主任你帶你們鐵娘子去收土豆,這土豆該收了,今天收了等明后兩天過來撿一撿,到時候把地打一遍,準備用種土豆那塊地搞大棚!”
王憶問道:“今天要收土豆?”
土豆是好東西,跟紅薯一樣,都在農業發展落后的階段幫中國人民解決過饑飽問題。
紅薯產量高,土豆則是種植頻率高。
像是外島這種不冷的地方,一年中可以種植三季的土豆,春季、夏季和秋季都能種,幾乎是全年都有土豆收。
像是春季的土豆在5月成熟就可以挖,夏季土豆得在7月成熟,而秋季土豆在10月份和11月份成熟。
劉紅梅喊了一批人離開,王向紅又給其他的副組長或者黨員安排工作,讓他們各自清點人手開工。
王憶這邊也開工了,他招呼幾個壯勞力說:“聽好了,不管使用什么機器,都要給我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安全,第二個問題還是安全,第三個問題他媽的依然是安全!”
他盯著幾人說道:“這機器馬力很大,30馬力的東西,明白什么意思吧?”
“一匹馬的力氣是一馬力,都懂。”漢子們紛紛點頭。
王憶說道:“對,所以這機器動力足、力量大,它的齒輪有松土刀和開溝刀,咱們先用的就是這個松土刀,你們看看它多鋒利,就這個馬力這個鋒利程度,要是碾到人身上什么結果?”
王祥賴上來摸了摸松土刀的刀刃,忍不住的咂咂嘴。
王憶對他說:“你要是不注意安全被這東西給弄到腿上,那你下半輩子可就等著享受你家王東竹的孝心吧,他得照顧你下半輩子吃喝拉撒和挪動了。”
王祥賴急忙說:“我可不能這么拖累我家小子,王老師你放心,我絕對注意安全。”
其實這機器也沒有那么危險,它的齒輪外有個保護罩,這保護罩特別松弛,如果把齒輪摁入土中,那地面會把保護罩給頂起來。
而一旦機器脫離泥土,那保護罩就立馬落下,讓齒輪不能碰到人。
要驅動這機器至少要三人。
一人在后面摁著往前推,兩人在前面拉扯。
當然一人拉扯也足夠了,它的動力很大,旋耕的時候會很輕松就把泥土給打碎。
王憶檢查機器沒問題,左手按下油泡、打開風門,右手拉了下啟動把手,隨即旋耕機上的發動機‘轟隆轟隆’的開始咆哮。
他現在體型健碩、肌肉發達,雙手摁著扶手往下一使勁,齒輪便‘嗤嗤’的鉆入泥土中,將硬邦邦的泥土給打的松散而細膩。
“走!”
他吆喝一聲,前面拉繩子的大膽和王祥賴開始彎腰俯身的拖行,如同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他們跟牲口一樣有勁。
也非常舍得使力氣。
社員們都在觀望,于是兩人俯下腰后肌肉緊繃,踩著土地結結實實的邁步往前走。
繩子拉的繃直,就跟一根鋼筋似的。
王憶這邊輕快了,只要把機器按下去就行,前面兩人會拖著機器往前走。
三人大踏步前行,后面出現了細膩的土。
王向紅立馬一把抓下去,就跟搶錢一樣。
他抓起一把土捻在手里哈哈笑道:“好家伙、好家伙,這可真是一臺好家伙啊!”
“難怪鄧公要科技強國,這他娘的種地都得需要高科技的家伙什呀!”
其他人紛紛上前查看情況。
他們試了試旋耕土地的深度后贊嘆道:“三十公分沒問題吧?這機器確實厲害,比咱打地可好多了。”
“那肯定的,隊長剛才說了,這是高科技的家伙什,這是科技強國的好東西!”
“有了這個,咱以后種地那可輕松了呀,以后打地不用咱下手嘍!”
這片地的長度是六七十米,挺長的,往常一個人要揮舞鋤頭給一個地壟打一趟怎么著也得一個鐘頭。
可是使用上這臺機器,走一個來回也就是兩三分鐘!
差距太大了。
社員們眼睜睜看著王憶三人帶著機器越走越遠,又眼睜睜看著他們扶著機器越走越近。
等他們回來后有些人忍不住的鼓掌起來:“好啊!”
一個來回打完,王憶先關上了機器。
十多個人立馬過來了,問道:“賴子,累不累?”
王祥賴額頭稍微見汗,他滿不在乎的擦了一下子說:“小意思,跟拉了一張網差不多,走,咱直接把這塊地干下來!”
王憶將機器交給王向紅,笑道:“隊長,你來試試。”
王向紅將煙袋桿別進腰帶里,爽快的說道:“試試就試試——主要是個把機器摁下去對不對?”
王憶點頭說是。
王向紅力氣可不比他小,上去開動機器也是一下子把齒輪給摁了下去,喊道:“同志們,走嘍!”
三人立馬向前走去,后面是松軟的泥土。
地頭上的社員們紛紛點頭:“王老師,這機器好呀,真是個好東西。”
王憶笑道:“嗯,機器是為了解放咱們人民生產力而設計的,都是好東西。”
也有老人說道:“這個機器干活太快了,麻雀來不及吃蟲子呀。”
翻地除了把泥土翻的松弛讓它們更富含氧氣,還能翻出蟲子,島上鳥挺多的,每當種地前開始翻地,鳥兒便會飛來吃蟲子。
王憶沒見過這種場景,說道:“沒事,蟲子可以用殺蟲劑來對付。”
“但是那就抓不到麻雀了。”老人遺憾的搖搖頭,“燒麻雀挺好吃的。”
麻雀現在雖然不是四害了,但也不是日后的國家三級保護鳥類,社員們挺喜歡抓麻雀回家改善生活的。
外島人跟內地農民一樣討厭麻雀,因為外島地少,很多人家就種了黍子、高粱,這些糧食耐旱耐堿土,對肥力需求不是那么大。
可是它們收割稍稍晚些不僅會造成掉粒,還會招來鳥害,最常見的是麻雀,哪怕在外島也是麻雀最多。
麻雀特別喜歡吃糜黍谷等作物,又喜歡群體性生活,一飛到哪里,黑壓壓一大片都來,如果不及時驅趕肯定會使作物遭到損失。
這種情況下抓麻雀吃可就成了時髦,老百姓一能解決饞肉的問題二能保護糧食,一箭雙雕呢。
王向紅去干活了,被他先前轟走的社員們便跑了過來看。
旋耕機的高效率讓他們贊嘆不已。
很快機器回來了,王向紅關上機器意氣風發,黑紅的臉膛上放光澤了。
他拍了拍機器蹲下給齒輪扒拉掉粘在上面的一點泥塊,王憶說:“不要緊,這地是沙土,不會黏結多少土在上面。”
張愛萍笑道:“待會到了我們那邊就不行了,我們那邊是下等地,全是膠泥,肯定黏糊。”
隊里土地分三等,上等地、中等地、下等地,膠泥地是下等地。
它的最大問題是不透氣,下雨了泥土黏性大,甚至能蓄積雨水,等到天旱時地里又能干裂起土塊來,所以種進去的莊稼遇上好年景有點收成,年景不好連種子也收不回來。
別的土地是靠天吃飯,這種土地是老天爺不給飯。
但哪怕這樣隊里人也視若珍寶。
王向紅說道:“沒事,今年有了這個好機器,待會咱把膠泥地都給反復的干幾遍,一定要打的跟面粉一樣蓬松了再種上蔬菜!”
王憶問道:“這樣有用?”
王向紅說:“絕對有用,膠泥地就是這樣,你打兩遍比打一遍出的糧食就是多,你打三遍五遍出的還要多!”
大膽笑道:“有了這家伙,以后收拾膠泥地就不怕了,以前最頭疼那地方,泥土板結以后太硬了,哎呀,砸那里一分地使的力氣和時間都夠砸這里一畝地了!”
其他人紛紛笑起來:“夸張了,不過說砸那膠泥地一分能砸這沙土地三分地是沒問題的。”
有人訴苦說:“那膠泥地砸還沒什么,記不記得前年秋天咱在那片種了好幾畝的糜子?經過幾次打地后咱們仔細伺候,當時莊稼長勢還可以,社員們都盼望能多打些糧食,多分二兩的大黃米。”
“結果秋天了、快要收割了,下大暴雨,好幾畝糜子全部被淹了,二尺多高的糜子只能看到穗子啊……”
“這事一輩子忘不了,”大膽接過他的話,“當時正好秋分,暴雨又是半夜下的,為了搶收莊稼,隊長領著咱們大半夜下去干啊。”
“那天晚上真挺冷的,咱當時不懂,估計也是有寒流過來了,下水的人一半是腿抽筋了。”王向紅提起這件事也皺眉頭。
正如大膽所說,他一輩子忘不了那晚上的活。
他是隊長、是族長更是勞動模范,因此碰到這種活他都會身先士卒,并且干的比別人時間要長。
其實那晚上他也凍的腿抽筋了,但他硬是咬著牙拼命的提起腿去干。
腿抽筋的滋味難受,他只能用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繼光同志的事跡來激勵自己:腿抽筋還能比被火燒更疼?忍著往前走,反正腿又斷不了。
后來搶了糧食從膠泥地里上來后,他是真一動都不敢動了,后面整整半個月抽筋的腿一動就疼。
但他也沒跟別人說是怎么回事,就說是上年紀了身子骨不結實了。
王憶聽社員們說的都感覺難,搖頭道:“那太遭罪了,何苦呢?”
王向紅笑道:“你是沒受過餓肚子的苦吧?我的好王老師,咱農民為什么被叫做莊稼人?因為莊稼就是咱們的命!”
“只要能多收點糧食、只要能讓娃娃們多吃兩口飯,那咱莊稼人再苦再累都得干,祖祖輩輩就是這么下來的。”
“哈哈,苦?苦就對了,地主和資本家才凈想著享福呢!咱們黨員是要干工作、干活的,這活啊它最公平,誰干它誰就累、誰就得吃苦,所以吃苦不要緊,只要有收獲!”
說著他一揮手轉過頭說道:“走,再來一圈,趕緊把這里干完了去膠泥地干。”
張愛萍沖王憶招手說:“走,王老師我領你去撿土豆,都是新鮮的大土豆,今天中午你給學生做土豆吃吧。”
王憶說:“行呀,有新鮮土豆下來是吧?這樣,今天隊里一起種蔬菜,我給大家伙做土豆蕓豆燉排骨!”
旁邊的項玉環一聽這話就流口水了:“哈呀,又有好飯吃了?”
王憶笑道:“對,集體活動之后就有好飯吃。”
項玉環哈哈笑道:“咱不是天天集體上工嗎?”
張愛萍問她:“那咱不是天天有好飯嗎?你家昨天是不是吃大米飯了?聞見香味了。”
項玉環笑道:“嗯,我侄女領著她女婿昨天去我家來著,找漏勺幫忙做了個辣椒炒雞給他吃,就著米飯可把他吃美了。”
土豆、蘿卜、大白菜,這是冬天三樣救命菜。
所以隊里種土豆種的也多,足足用了二十五畝,隊里人家也多,分配到家家戶戶去沒有多少。
另外土豆因為在冬天用處大,所以屬于外島的硬通菜,以往不允許買賣經營的時候,外島流行土豆換糧食。
張愛萍給王憶介紹,說與其他的莊稼相比,谷子、高梁的成熟季節會晚一些,收割時節差不多要到寒露才行。
這時候很多生產隊的田地好,都是上等地,種土豆長得快,就可以收獲新鮮土豆換糧食。
她笑道:“今年可不用切谷子、扦高粱了,現在咱隊里糧食夠吃,都不愛吃高粱米了,真是過上好日子了。”
然后她給王憶介紹,說收拾谷子和高粱費勁,切谷子就是把谷子穗從桿子上切下來,扦高粱則是把高粱穗從桿子上拽下來。
這活不重,都是由婦女們來完成,這樣這活的工分也低,切一捆谷子或者收拾一捆高粱只給兩厘工分——這個一捆是大捆子。
像是張愛萍屬于能干的婦女,她一天下來能切50捆,這是多少工分?10個工分而已!
當然她是輕勞力,平日里也是這個工分,問題是她是能干的那種,所以才有10個工分,像是不能干的婦女一天下來干這活可能就是六個八個工分,一下子成半勞力了!
此時已經有一些土豆被收上來了,張愛萍說:“二叔,你給王老師燒兩個鮮土豆吃呀,讓他嘗嘗咱漁家的野火燎土豆。”
土豆的產量也很高,跟紅薯一樣都很驚人,動輒就是畝產三五千斤,像是22年有高產土豆能達到驚人的畝產萬斤。
王憶看向地里奇怪的問:“這邊的地還行呀,看不出什么膠泥土質來……”
聽到這話周圍的社員紛紛笑起來。
王憶訕笑道:“怎么了?我鬧笑話了?”
一個婦女拄著鐵锨柄笑道:“這當然不是膠泥地,膠泥地還得往前走老遠哩,在一片泥塘子里,這是沙土地。”
張愛萍說道:“別笑別笑,王老師是讀書人,他不干農活,你們笑話他做什么?”
她對王憶輕松的說:“土豆是好東西,跟地瓜一樣最喜歡沙壤土了。”
王憶點點頭:“對,地瓜是紅薯、土豆是馬鈴薯,它們都喜歡沙壤土,因為沙土地里有足夠多的空氣、排水性好,對根系生長有利。紅薯和馬鈴薯,咱們吃的都是它們的根。”
婦女們便指著他對張愛萍說:“你看你看,王老師雖然不干農活,可他啥都懂。”
“王老師真是個專家,有文化就是不一樣,他剛才那話以前城里來的專家也說過。”
“城里還來過專家?”
“來過,那時候號召咱外島種甜菜,專家親自來咱們生產隊介紹這個情況,當時他就說咱們的沙土地適合種紅薯、馬鈴薯還有甜菜。”
這方面王憶倒是了解,他研究過生產隊的天氣條件、土壤環境適合種植的作物種類。
于是他簡單的說道:“是,甜菜喜歡中性或弱堿性的沙性土壤,跟咱們的土地環境很匹配,但為什么咱生產隊不種呢?”
一些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婦女便說道:“咱這里種甜菜都是六幾年的事了,縣里建起糖廠是哪年的事來著?”
“65年,我家老大那年剛出生。”
“對,65年,然后糖廠生產需要甜菜和甘蔗之類的,咱這里肯定種不了甘蔗,于是就種甜菜。”
“后來糖廠倒閉了吧?”有年輕的少婦問道,“我記得是辦過糖廠,我小時候還去撿過糖菜片片喂豬。”
張愛萍說道:“早倒閉了,現在鐵器廠就是在以前糖廠的廠房里建起來的。”
旁邊有火堆升起來,一名老漢往里放了些掉落在地的干樹枝,看不見土豆在哪里,然后他也過來參與聊天:
“麗娃你還能去撿到甜菜片片?行呀,我們隊里那時候也派人去撿來著,結果老打架,嗨,氣的隊長不讓去了。”
王憶問道:“打什么架?”
老漢說:“甜菜片片能喂豬,就是為了搶這個東西打架。”
旁邊的人比劃著說:“王老師沒見過甜菜片片嗎?這甜菜片片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甜菜你要進廠子取糖分要把甜菜底下那塊給片出來,一片一片的,這就是糖菜片片……”
為了搶點喂豬的東西要打架。
這就是曾經貧窮的外島。
張愛萍往周圍看了看說道:“行了,別光顧著說了,人家組里都在干活,咱不能太落后,走,咱也干吧。”
“王老師你等等,等你上課之前土豆能燒好,你拿兩個土豆回去吃,到時候也給小秋老師吃一個,挺好吃的。”
老漢擠眉弄眼的說:“都能吃上。”
張愛萍笑道:“你燒了多少呀?讓隊長知道了肯定批評咱們。”
老漢說:“種什么吃什么,這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土豆吃土豆!”
其他人聽到這話更是大笑起來。
然后就開始甩開膀子繼續干活。
大清早的寒氣自然相對重一些,但社員們很快熱了起來,紛紛開始脫衣服擦汗水。
勞動場面很火熱。
張愛萍給王憶介紹,說今年出土豆輕快,因為往年壯勞力要去打地,都是輕勞力在前面用鍬剜土豆,弱勞力和半勞力在后面提著籮筐摘土豆撿土豆。
現在有了旋耕機,壯勞力被解放了,他們可以來干以前輕勞力的活,輕勞力去撿土豆就行了。
張愛萍笑道:“以后要是連收土豆都有機器了,哈哈,那才是真輕快了。”
王憶說道:“會有的,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收土豆的機器……
現在美帝和蘇俄已經泛濫了。
旋耕機在之前收獲過的紅薯田里縱橫捭闔,一塊塊田地由堅硬變得蓬松。
然后這機器還有開壟的功能,將松土刀換成開溝刀,能夠打開地壟溝,這樣社員們在后面用鋤頭來收壟即可。
這下子生產隊效率大增,社員們輕松許多。
輕松之后,社員們便有心情和余力去干點別的事了,比如烤土豆吃。
地壟頭上的火堆熄滅后又過了一會,二叔上去推開了木頭灰燼,扒拉開熱土露出下面被高溫燜熟的土豆。
正好這會社員們在休息,不少人一窩蜂地圍過來搶起了土豆,有用棍子挑的,有用手刨的,弄出來拍拍灰、吹吹土就能吃。
二叔找了兩個個頭中等的給王憶,嘿嘿笑道:“嘗嘗,新出來的土豆,燒著吃很香。”
社員們吃的也很香,這些土豆上的沙土都被擦掉了,他們很不客氣,直接連皮咬著吃。
熱氣騰騰的香氣在秋風中盤旋,勾的人一個勁吞口水。
王憶吃的要仔細一些,他剝了皮咬了一口慢慢吃。
社員們吃相很豪放,有的土豆太燙,他們吃的著急熱的一個勁倒吸涼氣,有的是吃的著急噎住了,又是拍胸膛又是蹦跶。
跟大猩猩一樣。
王東方兜著衣服過來找王憶,到了一看笑道:“喲呵,已經吃上了?行了,我這以為我們那邊是積極的,沒想到你們這邊更積極。”
“來,王老師,這幾個土豆你帶回去吃。”
他是過來給王憶送烤土豆的。
王憶擺擺手笑道:“大家分了吃,分著吃、一起吃才好吃。”
這話可不是客氣。
現在的土豆品種普通,雖然是鮮土豆但烤熟了也沒什么好吃的,王憶吃在嘴里覺得還沒有聞著香呢。
可是大家伙爭先恐后搶烤土豆吃的氛圍很好。
他會很快就忘記烤土豆的香味。
但哪怕很多年后他也忘不掉大家伙坐在一起扒拉著熱土豆吃的眉開眼笑這個場景。
深秋的海風開始刺骨了。
烤土豆的溫熱卻能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