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1518年生于武省蘄州。其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任太醫院吏目。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其父不愿李時珍再學醫藥。李時珍14歲時隨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李時珍出身于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并不熱衷于科舉,其后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決心棄儒學醫,鉆研醫學。23歲隨其父學醫,醫名日盛……”
這個世界中醫式微。
前世或許大家對于《本草綱目》或許很熟悉。
但這個世界大家對于本草綱目并不是特別了解。
不過。
這沒關系。
今天的這一次節目,就是要完整的介紹李時珍與他的本草綱目。
在陳凡簡單的介紹了李時珍,這時,畫面一轉,卻是來到了另一個舞臺。
這個舞臺很有意思。
鏡頭里面,有一塊巨大的屏風,徐徐從下往上拉開。
這給人一種非常神秘,又給人一種好像來到了另外時空的感覺。
不管是現場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朋友。
當看到屏風拉出,眾人有一種來到了幾百年前的明朝。
此時。
一位飾演幼時李時珍的小娃娃出現在大家眼前:“我體弱多病,還經常犯目疾。我知道生病的痛苦,而醫者能幫助病人。父親,我想做醫者。”
另一邊,飾演李時珍父親李言聞的演員卻是搖了搖頭:“做醫者,太難了,如逆水行船,好好讀書,考取功名。”
小娃娃裝著聽不懂的樣子搖頭:“聽不懂。”
李言聞嘆了一口氣:“唉,長大了就懂了。”
隨后。
飾演李時珍少年時期的演員出現。
這個時候他已經考取了秀才,但他的志向仍是想當醫者,但還是不被李言聞同意。
直到李時珍步入青年,李時珍第三次懇求父親:“父親,記得我20歲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是您以黃芩入藥,我才得已活下來。父親,孩兒再次懇求,就讓我做一名醫者吧。”
李言聞:“你心意已決?”
李時珍:“望父親成全。”
飾演李時珍的演員跪了下來,說道:“讀上古先賢醫書,敬佩先賢以身試藥。讀傷寒雜病論,敬佩張仲景救民苦難。讀千金藥方,敬佩孫思邈大醫精誠。”
李言聞:“大醫精誠,所謂何?”
李時珍:“為利益百姓,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心,無欲無求。”
李言聞:“若有疾厄來求者,不得問其踐賤貧富。”
至此。
李時珍與父親李言聞并肩為醫。
這翻表演讓眾人一愣,隨后,漫天的掌聲便紛至涌來。
“大醫精誠,說得好。”
“若有疾厄來求者,不得問其踐賤貧富……這才是醫者,這才是醫生。”
雖然中醫發展的并不怎么樣。
但看著李時珍父子,眾人卻是不由得敬佩起那些為百姓治病的醫生。
畫面繼續。
在李言聞答應李時珍行醫之后,李時珍與父親共同前往各地行醫。
此時。
卻是發現了一件有趣的故事。
這個時候,有一個藥商和一家藥店發生了沖突。
沖突的原因,那就是藥店老板認為藥商賣給他的不是人參,很有可能是桔梗。
這個鏡頭就讓大家奇怪了。
怎么會認不出藥呢?
原來。
人參與桔梗長得非常像。
一般人還真分不出來。
同時。
這也不僅僅是因為桔梗與人參長得像。
而且。
不少本草書上對于各類藥類的一些特性,形狀,等等,也沒有完全記載清楚。
所以這就造成了他人的誤解。
別看這只是小事。
醫藥關系重大。
這要是給病人吃了,輕者病情沒有任何好轉,重者直接就會害人性命。
雖然這是一則小事情,但這個小事情卻是讓李時珍有了一個非常大的想法。
“父親,我想修一部新的本草書。”
但李言聞卻問道:“時珍,你知道我們中華有多少種藥柴嗎?”
“何止上萬種。”
“既然如此,你還要修嗎?”
“父親,正因為有這么多種,才更應該修。要不然,在上萬余種藥柴當中,人們又如何才能認識這一些藥柴。而如果做不到認識,那我們醫生又談何治病救人?”
事實上。
現代西醫還經常開錯藥,更不用說面對著何止上萬種的中藥。
李時珍自小就知道老百姓的艱難,更看到過很多抓錯藥的例子。
直到這樣的一個事情出現,更是激起了李時珍修本草的信念。
而為了讓他的本草書能夠更為方便后人閱讀,李時珍將他的本草以綱目分之,分別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等十六部。每部之前均有簡要論述,各部之下再分若干類,如草部分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類、雜草等十一類,凡六十類。每藥均標注首載文獻出處,若有歸類變更或并入某藥者,則以校正說明;下設釋名、集解、辨題或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欄目解說……所以部書籍的名字就叫《本草綱目》。
只是可惜。
要編著這樣的一作巨作,談何容易。
本草綱目還沒有開始,李時珍的父親就去世了。
但李時珍并沒有停止。
他接過了父親的醫者之任,一邊當醫生,一邊周游全國各地,遍識世間本草。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
李時珍接觸到了很多以前見都沒見過的草藥,同時,也糾正了許多前人注解錯誤的本草。
春去秋來。
不知不覺,27年過去,李時珍終于編作出了這一本況世奇作。
“這毅力,牛逼。”
“將近30年啊,在我們眼里剛才看的只是彈指一瞬間,但對于人生來說,將近30年幾乎相當于一輩子。”
看著鏡頭里面李時珍編撰出的這一部本草綱目,眾人都是無比的欣慰。
只是。
就在大家以為,這部書籍編出來就可以了。
但是。
編本草難,刻印更難。
因為本草綱目實在是內容太大,總共有170萬字。
這170萬字別說是放在當時,就是放在現代也是一部長篇。
但古時可沒有互聯網,也沒有像現在這么方便的雕刻印刷技術。
面對著170多萬字,還有幾萬幅的本草圖片,所有的書商都知難而退,不敢雕刻。
“我去,編出來竟然還不能印出來?”
“那些出版商是吃屎長大的嗎,這都不敢印。”
“不能怪那些出版商,這么多的字,而且這本書也沒有什么名氣,編出來誰買,虧錢出版?”
“可這是李時珍花了30年的時間編出來的。”
“不能道德綁架,人家也要吃飯。就像你,我現在吃不飽飯了,你給我1萬塊錢,你愿意嗎?”
“不愿意。”
“那不就得了。”
眾人有一些嘆氣。
面對著這樣的困難,原本一向清高從不求人的李時珍。
為了能將本草綱目流傳出去,于是厚著臉皮去求當時的名臣王世貞。
幾次遞上拜貼,但都被拒絕,沒有見面。
不過李時珍不敢放棄,將本草綱目遞給童子,直到童子將本草綱目拿給了王世貞看了之后,王世貞這才見了李時珍。不過當時王世貞雖覺得本草綱目是一部巨作,但他卻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此巨作,內容這么復雜,這里面是否會有錯誤呢?
這一問。
李時珍拿著本草綱目回來重新修訂。
這一修,又是10年過去。
這時的李時珍,已經來到了暮年。
當李時珍再一次找到王世貞時,王世貞被李時珍的毅力以及關懷天下的醫者之心所感動。
他欣然提筆,為本草綱目作序:
“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不備采。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鑒,毛發可指數也。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海。茲豈僅以醫書觀哉?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寶也。”
王世貞的意思是說:上自古代典故,下到民間傳奇,凡是跟藥相關的沒有記述不到的。就象進入了金谷之園,品種多色彩奪目;又象是登上了皇宮寶殿,寶藏都能看的清楚;象是冰壺玉雕般,精致極了。多但不繁雜,詳細卻有要點,綜括核實研究的透徹直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怎么能僅僅是醫書呢?實在是闡述生命精湛道理、解釋萬物的大典,帝王的秘錄,百姓的重寶!!!
這樣的評價一出,無數觀眾紛紛站了起來。
“是的,這已經不是醫書。”
“這是屬于百姓,屬于我們中華的文化。”
雖然可能很多人沒有怎么聽過本草綱目。
雖然可能有更多人,也沒有看過。
但沒關系。
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先輩,他們之所以能夠傳承下我們,就是因為有像李時珍這樣的精誠大醫。
只是。
就在王世貞介紹金陵最大的一家書商準備給《本草綱目》進行出版時。
李時珍卻是身染重病,即將離去。
“本草綱目出了嗎?”
“父親,金陵書商說,他回去之后,一定會讓工人日夜加工,刊印《本草綱目》。”
“唉,大概我是看不到這一天了。”
飾演李時珍的演員一時無比的落寞。
“兄弟們,那啥,李時珍看見過自己本草綱目成書的那一天嗎?”
“好像沒有。”
直播間內,無數人已經沸騰了起來。
畢生的愿望就是為了此書,但直到死去,也沒看到書成那一天。
這是多么的遺憾。
只是。
就在這時。
原本大家以為站在舞臺上的陳凡只是一個觀眾,只是一個解說人,只是一個帶領大家走進故事的主持。
就在這時,陳凡卻是突然來到了李時珍的身前。
“這是怎么回事?”
“陳凡老師怎么到了李時珍那里?”
“難道……這是穿越到四百年前了嗎?”
眾人有一些不敢相信。
而在此時,陳凡卻是朝著李時珍深深鞠了一躬,說道:“晚輩陳凡,已然看到刊印好的《本草綱目》。”
李時珍有些奇怪:“你是?”
陳凡恭敬的自我介紹:“晚輩是來自四百多年后的一位讀書人,此行特來拜訪李時珍先生。”
李時珍的兒子李建木這時說道:“足下何以自證來歷?”
陳凡卻是微笑的說道:“敢問《本草綱目》是否尚未刊刻?”
李建木回答:“尚未刊刻。”
陳凡則說道:“那按道理講,世人都不知道本草綱目書里的內容。”
李建木再次回道:“是的。”
陳凡卻是突然說道:“本草綱目共計五十二卷,近一百九十萬字。其中記載了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附有藥方一萬一千零九十六首,并繪有藥圖一千一百零九幅。”
這一說,眾人震驚。
李建木向父親李時珍匯報:“父親,難道他真是來自四百多年后的人?”
已知天命的李時珍卻是看著陳凡,好像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相信這位先生來自四百多年后。”
陳凡再一次向李時珍鞠禮:“先生,你的本草綱目在后世被奉為藥典,先生,您想不想看看,刊刻出來的本草綱目?”
李時珍激動的說道:“此乃我畢生所愿,當然想。”
“我為各位帶路,請。”
一邊走。
陳凡一邊在前往藏書閣的路上說道:“李時珍先生,胡承龍先生為您刊刻的那一版,后世稱為金陵版。但此后本草綱目又經歷了很多的版本,而且您的書還傳到了東洋,西洋,傳到了全世界。后來西方有一位叫達爾文的生物學家稱,他稱您的《本草綱目》是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說完。
前面的巨大的屏風再一次拉開,陳凡帶著李時珍以及他的幾位兒子來到了藏書閣。
當李時珍看到他所編的本草綱目出現在他的眼前時,李時珍無比激動的看著這部作品,細細翻閱,然后,又無比小心的將書籍合上。
直到最后,他與自己的兒子緩緩的走出藏書閣,并大聲說道:“天下醫書,利益天下,當天下共修,世代永新。”
畫面再一轉。
鏡頭里面,出現了當代無數的中醫師在學習治病之時,都在不斷的參考《本草綱目》。
另一邊。
中醫藥大學劉強教授卻是在旁邊評價:“中華醫藥典籍到目前已經出版了十一版,在繼承《本草綱目》的基礎之上,我們一次又一次進行了修訂更新。這也正是李時珍先生所說的,天下醫書,利益天下,當天下共修,世代永新。”
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傳承。
中華民族,就是通過傳承,才延續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