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具備霓虹風格的英文單詞,它的主要意思便是.
大和人。
換而言之。
能使用這個詞的政權.絕不是什么偏遠小國——至少在霓虹的范圍內是這樣的。
意識到這點后,張瑩立馬又問道:
“朱先生,難道說那個卑彌呼女王,就是應神天皇本人?”
“應神天皇?那倒不是。”
朱祁鎮輕輕搖了搖頭,解釋道:
“應神天皇可以找的記載雖然也不多,但百分百是個男性,而卑彌呼則是一位女子——霓虹可沒有花木蘭的典故,當然了,后世扶她什么的另說。”
“不過卑彌呼雖然不是應神天皇,但她和應神天皇的關系卻很接近。”
說到這里。
朱祁鎮刻意頓了頓,方才出口:
“她是應神天皇的母親,神功皇后。”
張瑩當即一愣:
“神功皇后?”
朱祁鎮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感慨:
“沒錯,神功皇后。”
“傳聞卑彌呼年長不嫁人,從事鬼神道,能以妖術惑眾,于是被倭人共同擁立為王。”
“但實際上卑彌呼并非處子,不過她的丈夫仲哀天皇去世的很早,因此她長期都處于獨身的狀態。”
“至于從事鬼道則是早期華夏史官對霓虹神道教文化不了解導致的錯誤印象,卑彌呼更多擔任的還是一個宗教領袖的形象。”
“這點在我手中的這冊《永樂大典》中有明確記載,懷帝質諸使者笑川:‘今誰主倭國?’使者恭答曰:‘乃來紗別尊,卑彌呼之孤嗣,今承其母之位而君其國。’”
“這段話里的懷帝就是晉懷帝司馬熾,笑川是使者的名字,此人姓氏為孫,至于來紗別尊則是應神天皇,對話發生在公元292年。”
卑彌呼。
如同華夏的武則天一樣,這是霓虹歷史上最為知名的一位女性君主。
根據《后漢書》中載,華夏漢桓帝、漢靈帝時期也就是公元二世紀中葉,倭國大亂。
倭王本來都是男的,但當時日本二十多個小國似乎誰都不服誰,也沒有一個像后世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這樣令萬眾折服的能人。
因此在經歷了十數年的互相征伐后,這些小國方才達成共識,擁立出一個女王,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
它是霓虹列島出現的第一個有史為記的王權,傳聞卑彌呼女王的真容無人得見,其一生沒有婚嫁,管理國家政事也是由其弟輔佐進行的。
后世的霓虹史學家對于卑彌呼的來歷做出了十多種猜測,史學家之間亦是眾說紛紜。
不過這個困擾了霓虹近千年的問題,終于在《永樂大典》中得到了解答。
卑彌呼就是神功皇后。
同時在史學角度上,這個結論也是有很多證據支持的。
例如傳聞卑彌呼年長不嫁人,其實就是因為神功皇后的丈夫仲哀天皇在公元200年便逝世了。
在仲哀天皇嗝屁之后,神功皇后進行了長達70年的執政生涯,并且一直沒有再嫁。
還有神功皇后在位期間霓虹國內確實戰亂頻出,比如說熊襲人.也就是所謂的狗奴國便多次攻打過大和國。
不過原先史料中關于卑彌呼的實際記載終究有點少,同時很多記錄都帶著記錄者的個人理解,而這種理解.尤其是涉及到兩個不同文明的時候,往往會與現實出現很大的偏差。
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容易腦補甚至迪化。
隨后張瑩四下張望了幾眼,又對朱祁鎮說道:
“朱先生,除了卑彌呼就是神功皇后之外,這卷《永樂大典》里是不是還記載著其他一些事情?”
“哦?”
朱祁鎮聞言聲音略微拔高了幾分,饒有興致的問道:
“你怎么看出來的?”
張瑩指了指面前的展柜,又比劃了幾下身邊的過道,解釋道:
“剛才觀展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你們在展柜的設計上非常用心——準確來說是很有儀式感。”
“比如第一排的頭號展柜放著第一卷永樂大典,第二排的頭號展柜里放著的是史料的開篇。”
“這處展柜位于第三排的第一位,那么照理來說也該有些大活或者說勁爆點的內容才是。”
“恕我直言,區區卑彌呼女王就是神功皇后的身份.有點配不上它的位置。”
朱祁鎮沉默了幾秒鐘,朝這姑娘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張小姐,你很聰明——沒錯,卑彌呼就是神功皇后這則記載,只是一道開胃菜而已。”
“真正驚人的消息,還在后頭呢。”
說罷。
朱祁鎮又將手中虛擬的《永樂大典》翻了幾頁,說道:
“不知道二位對于霓虹的神話了解有多深?”
“霓虹的神話?”
張瑩眨了眨,說道:
“就是天照高天原之類的故事?”
朱祁鎮輕輕點了點頭:
“沒錯。”
早先提及過。
張瑩這姑娘雖然不是什么哈日腦殘粉,但生活里對于日漫卻挺熟悉,有事兒沒事兒也會去看看各類漫展,因此對于霓虹的神話倒也有所耳聞:
“我記得霓虹神話里最早的神明叫什么天之御中主神吧就是這家伙創造了整個宇宙,有點類似咱們的盤古。”
“然后就是啥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出現創造了霓虹,伊邪那岐生出了天照讓她去管理高天原,于是天照就成了霓虹神道中最高的主神”
“還有其他一些事兒我好像聽說過,但記不太清了”
看著有些懊惱的張瑩,朱祁鎮溫和的笑了笑:
“能記得這些已經很不錯了,畢竟是異邦人的神話故事嘛。”
“你說的天之御中主神就是霓虹的創世神,也叫作天御中主尊或者別天津神。”
“這樣的神明一共有五位,除了天之御中主神外還有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宇麻志阿死可比古吃神以及天之常立神。”
“不過這五位神明沒有人型,在他們之后又誕生了11位神靈,其中的兩位叫做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是一對兄妹。”
“后來天御中主尊讓他們去創造霓虹,這對兄妹先結婚后反目,天照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注:這部分內容在290章介紹過,這里就不重復了,想了解全故事的可以去290再看看)
正如朱祁鎮所說。
霓虹人神話里的神明一共有八代,目前霓虹所信仰的并非一代神天御中主尊,而是三代神天照。
這種信仰方式用華夏神話來解釋,就相當于不信盤古而信二郎神,單純從信仰角度上來說倒沒啥毛病。
哪怕是西方的基督教里也有類似的情況,很多信徒尊崇上帝,但信仰的卻是座前的天使或者其他使徒。
“.總之就是這么個情況。”
朱祁鎮簡單的和張瑩王通介紹了一遍霓虹的神話故事,隨后意味深長的說道:
“然而很有意思的一點是我們在《永樂大典》摘錄的資料也就是郭頒所寫的抄本文獻中,發現了一則記錄。”
“這則記錄的內容是這樣的——懷帝與使者款敘往昔,細詢卑彌呼遺事,使者陳言:‘昔卑彌呼既老,倭邦忽逢日夕有食,月往蔽之。彼以為天譴其擅權之過,遂匿于巖隅,欲遁世紛擾。來紗別尊偕諸神官懇勸經月,始釋其重憂,再秉朝政’。”
“這段話的意思用白話文來描述,就是懷帝與霓虹使者閑聊時得知,卑彌呼在年老的時候倭國出現了日全食,卑彌呼以為這是上天對她長期獨斷朝綱的警示,所以嚇得立馬躲到了山洞里,來紗別尊也就是應神天皇帶著文武百官在山洞外求了快一個月,卑彌呼才放下顧慮離開了山洞。”
“怎么樣,猜到什么了沒?”
張瑩從朱祁鎮念完古文的時候就已然瞪大了眼睛,明明頭顯內的通氣效果很不錯,這姑娘卻愣是感覺耳后有點灼熱:
“朱先生這不是在天照身上的發生的事兒嗎?”
張瑩記得很清楚。
剛才朱祁鎮在介紹天照故事的時候特意提到了日食的事情,不過霓虹神話里的順序和文獻記載不太一樣就是了——霓虹神話中的天照乃是太陽神,正是因為她的避世才出現了日食。
不過這類神話傳說歷來不靠譜,華夏神話里的孫悟空還接近五分之一光速呢。
驀然。
張瑩又想到了華夏歷史上的一個人,他叫李耳。
李耳原本是陳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老子,《道德經》的編撰者。
在經過千百年的傳播擴散之后,李耳成為了神乎其神的太上老君
咕嚕。
想到這里。
張瑩忍不住重重咽了口唾沫,看著朱祁鎮說道:
“朱先生,您的意思莫非是”
“霓虹人如今崇拜的至高神,其實只是華夏最拉跨的王朝之一分封的倭王?”
朱祁鎮嘿嘿笑了兩聲,整個人少見的帶上了些許猥瑣:
“沒錯,這點在郭頒記錄的另一冊文獻中還有更清晰的記錄。”
“那冊文獻位于《永樂大典》的2333卷,內容是懷帝覽使者卑諂之姿,圣心甚悅,遂賜已故卑彌呼以“天照”之嘉名。名之所寓,一則彰其正統之尊,二者明倭島乃受天子之光所佑.”
“同時這位孫笑川使者前來覲見司馬熾的原因之一,便是因為當時的倭國糧食欠收,天皇又沒有后世那般神圣,因此應神天皇帝位不穩,方才派遣使者前來求助。”
“媽耶.”
看著侃侃而談的朱祁鎮,張瑩與王通二人齊齊陷入了震驚。
卑彌呼不但是神功皇后,還是天照大神的原型?
這消息要是傳出去,那些霓虹人豈不是得分分鐘炸了?
誠然。
卑彌呼雖然沒有做過對魏王獻身之類的香艷橋段,但光是她曾經向曹魏臣服朝拜的記載,就很容易讓那些有莫名自尊心的霓虹人紅溫了。
當然了。
考慮到《三國演義》在霓虹那邊擁有大量狂熱粉的情況,保不齊到時候有些霓虹人反倒還會有點小興奮?
畢竟這個民族有些時候的腦回路確實挺奇葩的.
“哦,對了,還有一件事。”
就在王通與張瑩大眼瞪小眼之際,朱祁鎮忽然像是老爹似的拍了拍腦袋:
“除了卑彌呼是天照大神的原型之外,我們還在《永樂大典》里發現了另一個事件的記載——之前不是說了么,我們一共發現了兩位史學家的記錄。”
“其中有關卑彌呼的記錄出自西晉的郭頒,而東晉習鑿齒記錄的則是另一件事。”
說到這里。
朱祁鎮刻意拉長了些許音節:
“那就是霓虹的第十六任天皇,是華夏人。”
《永樂大典》這段情節屬于我個人二創,大部分內容都有一定資料可以考證,不過同樣也有能夠反駁的理由,所以大家當熱鬧看看就好,但我能保證的是這些情節經得起一定程度的邏輯推理,不是那種牛頓是崇禎遺腹子的無腦YY。
某種意義上這和《永樂大典》藏在哪兒一樣,有的人說它被燒了,有的人說它在永陵,我采用的說法是后者,然后再根據一些現有的證據資料進行創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