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我成了大明勛戚

693 出爾反爾

更新時間:2024-10-19  作者:無限循環
大明確實有一支兵馬趕到了戰場,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援軍”,而是之前停留在八河地區休整的三千營。

武銳從小跟隨在成國公朱勇身邊南征北戰,對于他而言休整絕對不是一種毫無警覺的放松,相反會派出大量的偵查哨騎,防止敵軍趁著三千營懈怠的時機發動進攻。

就是這些分散出去的偵查哨騎,發現了天圣汗也先率領的蒙古先鋒部隊,另外從俘虜的蒙古哨騎得知,后方還有著十幾萬蒙古汗國主力部隊。

也就是說,整個蒙古汗國兵馬,差不多完成了從西域哈密衛的回師,大明追擊兵馬處于很危險的境地,隨時有可能被蒙古鐵騎給“包餃子”。

隨著“武”字將旗出現在眾人視野之中,馮正跟李達已經知道是三千營抵達戰場。雖然三千營經歷過一場大戰之后,拋開無法上戰場的傷兵,實際兵馬僅剩下不到五千。

但是在這個兩軍對壘的關鍵時期,五千人就能起到決定勝負天平傾斜的作用。

所以見到武銳的到達,馮正跟李達兩人臉上都是流露出一抹興奮神情。如果能趁勢擊潰對方也先率領的兵馬,那么真有可能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完成屬于大明的“封狼居胥”之功!

可是武銳見到他們兩人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把這股振奮跟戰意給狠狠澆滅了。

“馮都司、李都司,韃虜后方還有著大批兵馬,我們要準備撤退了。”

撤退?

聽到這個詞,馮正跟李達兩人都愣住了,他們還打算趁著友軍到達之際,朝天圣汗也先發動進攻,結果兩軍對壘什么都沒做就撤退?

“武將軍,韃虜到底有多少兵馬?”

“總兵力不會低于二十萬。”

蒙古汗國具體有多少兵馬回師,不是一個小小的斥候能知道的事情,從俘虜嘴中只能得知一個大概的數據。

“那目前也先統帥了多少兵馬?”

李達向武銳追問了一句,就當前戰場目測跟斥候統計,天圣汗也先肯定是沒有二十萬大軍。

“四萬多人。”

四萬多人?

聽到這個數字,馮正跟李達兩人都陷入了思索中,目前遼東軍有兩萬兵馬,馮正這邊的福建衛將士還能繼續戰斗的,恐怕只剩下兩三千人,其余都是一些傷員。

武銳這邊不到五千人,三方加起來有著接近于三萬人的數量,相比較天圣汗也先其實差距并不大。

可問題是馮正跟武銳都是殘兵,李達這邊屬于勞師遠征,體力跟狀態整體上是不如蒙古戰兵的。此時選擇向也先發動進攻,就算最終結果能獲勝,恐怕也是一場慘勝。

等到蒙古后續主力兵馬的到來,葉尼塞河上游地區又距離漠南蒙古上千里之遙,想要退回去就成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大概率三支兵馬都會全軍覆沒在草原上。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馮正開口說道:“確實這一仗打不了,不過想要退回去,恐怕也先不會那么輕易放我們走。”

孤軍深入的弊端此刻顯現出來,之前僅需要應對博羅部跟納哈勒部,就算馮正跟武銳兩人追擊千里,依舊沒有多大的風險。

現如今蒙古汗國主力回援,這一路追擊的千里路程,就將變得無比漫長。之前納哈勒等人遭遇到的處境,將在明軍身上重現,自己變成蒙古戰兵的狩獵對象。

退是一定要退,就這三萬人不可能跟蒙古主力兵馬對抗,現在擺在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用最小傷亡安穩撤退。

“我來殿后,你們兩支兵馬先走。”

李達毫不猶豫就把殿后的重任承擔下來,雖說遼東軍這一路急行消耗了不少體力,但相比較經歷過數場大戰的三千營跟福建衛,狀態還是要好上不少。

一定要有支兵馬留下來殿后的話,毫無疑問遼東軍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只能如此了。”

馮正沒有過多感謝跟矯情,福建衛已經徹底打殘,三千營這不到五千人留下沒用,還不如當機立斷撤離戰場拉開跟蒙古戰兵的距離,從而給遼東軍爭取撤退的空間跟時間。

另外一邊的武銳卻想到了一個疑兵之計,開口說道:“就連我們都不知道李都司會趕來馳援,那酋首也先更不會知道我軍的部屬,也就是說對方不知道我們底細。”

“我建議不要往漠南蒙古方向撤退,那會暴露己方的勢弱,先行向東往遼東方向撤去,就賭一把酋首也先會做出誤判,不敢貿然追擊!”

武銳不愧是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將,畢竟戰場情形雙方旗鼓相當的情況下,一方突然朝著后方退去,那就等同于告知敵人,自己實力不濟。

相反朝著援軍趕來的方向撤退,就會營造出一種誘敵深入的假象,也先想要追擊的話就得承擔很大的風險。戰場上的“迷霧”對于雙方都是公平的,武銳這邊并不知道蒙古主力兵馬真正能到達的時間。

也先那邊同樣不知道,李達率領的遼東軍,到底是北伐軍的先鋒部隊,還是馳援的全部兵馬。萬一就如同自己一樣,背后還有著沈憶宸親率的大軍,追殺過去就得出事!

“好,就這么辦!”

馮正跟李達兩人點了點頭,然后三千營跟福建衛的兵馬,緩緩的朝著東方向退去,僅剩下李達率領的遼東軍,依舊保持著戰備隊形嚴陣以待。

另外一邊的天圣汗也先,本來看到明國又有一支兵馬到來,心中都浮現出一股隱憂。結果誰能想到,明軍居然選擇往后退去,這到底是不敢與之一戰,還是說布下陷阱誘敵深入?

“納哈勒,明軍這是什么情況,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換作是以前的天圣汗也先,估計見到明軍撤退立馬就會發動攻擊,但是這些年在與明國的戰爭中,整體上是處于一種敗多勝少的劣勢,他已經不敢再對明軍或者沈憶宸,有任何的輕視。

沒有弄清楚明軍到底有多少人之前,也先是絕對不會貿然追擊。

“父汗,兒臣只知道追擊的明軍,人數大概在兩萬人上下。”

“兩萬人就攻破了八河地區的瓦剌祖地,還斬殺了博羅茂洛海?”

也先臉上露出震驚的神情,他一直以為納哈勒面對的是沈憶宸主力兵馬,才會被打的潰不成軍一路撤回瓦剌祖地八河地區。結果誰能想到區區兩萬人馬,就追殺兵力更多的博羅跟納哈勒逃竄千里。

一時間也先都不知道該說是明軍太強,還是自己這個兒子太弱!

“孩兒無能……”

納哈勒面對也先的質問趕緊低頭認錯,臉上表情寫滿了羞愧,實則內心里面卻充斥著一種不服。單單自己抵擋不住也就罷了,要知道博羅茂洛海率領的可是左翼蒙古三萬戶的兵馬,放在整個蒙古汗國都排的上號。

結果還不是被打的丟盔棄甲,又比自己強到哪里去?

當然這些心里面的不服,納哈勒是不會表達出來,一方面是畏懼于也先的強權,另外一方面博羅畢竟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人還是要懂得知恩圖報。

“哼!”

也先冷哼一聲,沒有繼續向納哈勒問罪,更多是把精力放在了當前戰場形勢上面。

從納哈勒的回答能推測出來,明軍的兵力其實并不多,眼前李達率領的遼東軍,大概兵力也就在兩萬上下,自己這邊占據著很大的數量優勢。

可問題是也先發現明軍撤退的方向,并不是大后方漠南蒙古,相反是向著東方。這下就讓天圣汗也先警惕起來,遼東軍的后面還有沒有明國的大部隊存在,自己追擊會不會陷入重兵重圍。

要知道當年遼東之戰,沈憶宸利用大明艦隊的海運,玩了一出神兵天降讓也先做出了很大戰略誤判,從而丟掉了對朝鮮王國的影響力,間接觸發了后續漠南蒙古的丟失。

如果沈憶宸再玩一出海運,把大批北伐軍由山海關地區轉移到遼東出境,這樣展開追擊就風險極大!

“阿木爾!”

也先喊了一聲部將的名字。

“大汗有什么吩咐。”

“你分出幾支兵馬去跟隨明軍,探查清楚他們虛實。”

“是,大汗。”

武銳不愧與也先戰斗了這么多年,對于他的性格極其了解,確實在猜疑的天性主導之下,蒙軍這邊并沒有貿然發動進攻,相反分出數路兵馬去追蹤探查。

不過這種舉動,同樣在李達的預料之中,他同樣分出數路兵馬去攔截,表現的絲毫不像兵力處于弱勢狀態中。

漠北戰場這邊陷入了一種心理博弈的試探之中,另外一邊大明京師,擔任臨時內閣首輔的商輅,卻陷入了一種“腹背受敵”的狀態。

原因就在于“致仕制度”、“內閣首輔任期制”的推行,本就已經引發了朝野內外的一些異議,結果他并沒有妥協退縮,還更進一步的頒布了“階梯稅制”,這下相當于直接引爆了定時炸彈。

士紳階層原本只需要繳納跟平民一樣的稅收額度,也就是每畝稅收比例定在百分之十,雖然相比較以前免稅免賦的待遇,現如今要交錢了有些肉痛。

但是沈憶宸主政下沒有了苛捐雜稅,沒有了各種官員的攤派勒索,一次性繳納百分之十田產稅,綜合下來其實比之前也沒有高太多,相反還省去了很多麻煩。

結果“階梯稅制”一改固定的稅收比例,按照士紳階層的實際收入來征收,最高比例從百分之十,直接飆升到了百分之四十五,頂級地主跟富紳相當于一般收入要交稅。

哪怕繳納一半賦稅,頂級地主跟富紳依舊是家財萬貫,根本就不缺吃喝用度。可錢這個東西,從古至今就沒有人嫌多,特別是這種已經賺到了口袋里面,還要掏出來的感覺,簡直比要人命還難受。

幾乎就是在“階梯稅制”頒布的瞬間,朝野內外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反對浪潮,很多頗有名望跟影響力的士大夫,甚至直接表明自己將拒絕繳納田產稅!

對于這種反對浪潮商輅早有預料,當場就強硬表示現在是戰爭期間,必須保證北伐軍將士的一切后勤補給,但凡有任何抗稅拒繳的情況,一律視為通敵叛國。

并且號召駐扎在各州府的錦衣衛、監察御史、駐派的言官清流,乃至衛所官兵做好拿人準備。這番強硬姿態展現出來,再加上之前沈憶宸在開封府有過鎮壓先例,之前那些瘋狂叫囂的士紳立馬就沒了聲音。

畢竟不反抗只是多交點錢,剩下的依舊能滿足自己的錦衣玉食,要是作死挑事被商輅抓了個典型,通敵叛國的罪名一扣上就得家破人亡。

孰輕孰重,但凡有點腦子的都能想明白。

原本還能借助著聲望跟影響力來煽動民意,可戰爭狀態之下越是底層百姓,就越發支持朝廷決策跟沈憶宸。至于“槍桿子”衛所兵馬,那就更加不用說了,勢必會毫不猶豫的聽命于閣臣商輅。

本來“階梯稅制”引發的反對浪潮,在“戰時經濟體制”的名義下被硬生生壓制住了。結果朝廷中樞卻出現了另外一股聲音,并且還是來自于沈黨內部。

工部尚書徐有貞聯合一眾“合一社”中低層官員,上疏給明良帝要求收回內閣首輔任期制的詔書,并且召開閣部大九卿廷議來決斷。

雖然這并不是閣部大臣跟科道言官“封駁”圣旨,但是徐有貞這樣公然上疏要求皇帝收回成命,造成的影響跟結果,其實并沒有多大差別。

甚至這封上疏還引發了連帶反應,那就是原本已經偃旗息鼓選擇認命的文官集團,這下瞬間就來了精神。本來“致仕制度”跟“內閣首輔任期制”是相輔相成的,畢竟你沈憶宸堂堂內閣首輔都主動退位,文官那群七老八十的老頭子,總不好沒臉沒皮的繼續賴著。

結果你沈黨內部來一個出爾反爾,沈憶宸未來要是不退了,那憑什么要我們文官集團的人致仕?

說出去的話隔幾天就能咽回去,那么年老致仕的官員就同樣能回來!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成了大明勛戚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我成了大明勛戚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我成了大明勛戚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