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金榜
永樂十三年秋,皇帝放金榜,立紫金石碑,尋天下有能之士,改進農桑,精制器械。
得永樂勛章者,刻名于紫金石碑之上,賜功德牌坊,流傳萬古之名。
此事一出,立刻流傳到了全國,所有的百姓,農夫都驚訝于朝廷的做法,這讓他們這些一輩子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有了一條路子,一條和文人士大夫,和將軍們一樣可以留名青史的路子。
封狼居胥,先登奪旗,勇冠三軍,青史留名,國家柱石,金榜題名。
這些事情有誰能拒絕呢,但是平頭百姓一輩子哪有機會去做到這些事情,金榜題名,勇冠三軍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是現在皇帝告訴你,你只要改進農耕,精制器械就可以做到青史留名,刻名字在紫金石碑之上,賜功德牌坊,從此光宗耀祖。
族譜上寫到你的名字都得加大加粗,單獨一頁來介紹一下你的功績,這事誰能忍得了。
而且這事情基本上只屬于農民和工人,你朝廷的官員有幾個會種地的,幾個知道哪些地方該改進的。
同時朝廷還規定,各地的衙門府縣各級官員,若敢讓人冒名頂替就革職砍頭,若本府本縣有人得獎就分級嘉獎。
這也是想辦法杜絕官員將下面百姓的發明創造據為己有。
你啥都不搶只是去推動下面的人發明創造,得了獎伱也有分,不得獎也無過,但是你要是敢搶那就砍頭。
寧可無功,不求有過,絕大部分的官員是不可能冒著殺頭的風險去搶百姓之功績的。
當然這道御令的下達也不是那么簡單的,戶部的夏原吉就反對,擔心的理由是一樣的,害怕百姓為了得獎勵而放棄農耕。
但是朱瞻墡的理由是改進農用工具得在農田里面試,試出來有成功的才能拿獎,反而是鼓勵了一些人去開荒,拿田實驗。
權衡了各項利弊之后,朱棣最終還是決定去做,以名賞之,而非重金,獎勵的金額其實不是特別大,因為有能者更重名。
各州府縣的百姓得到了消息,最興奮的莫過于各類工匠們,畢竟改造工具是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的,對于本身就靠著制造工具為生的工匠,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了大餡餅。
走向田埂山野,去問問農夫們現在的工具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農用環節需要開發新工具,思維碰撞之間總有一些奇思妙想會被激發出來。
農夫本身不善機械的,根本不去理會這個金榜,只當是茶余飯后的談資,繼續耕田農作,仿佛與之無關。
歷朝歷代都一樣,朝廷重視什么,民間就會發展什么,甚至只是皇帝的一個愛好都能發展出一個巨大的產業。
如歷史上朱瞻基愛玩蛐蛐,當他做皇帝的時候,大臣們便紛紛精于此道,蛐蛐分門別類,價格也不斷的攀高,更有甚者價值千金。
懸賞要獲得回應還需要好一段的時間,朱瞻墡相信這些能工巧匠會不斷的冒出來,到時候他就可以將這些人匯聚起來,形成一個研究院,讓這個時代有想法的人都加入進來,去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明創造。
作為想出這辦法的朱瞻墡被朱棣好好夸了一番,但是沒什么實質性的獎勵,是胖爹朱高熾不讓給的。
給了怕朱瞻基覺得這個弟弟現在太受寵了,心生嫌隙,不給怕朱瞻墡覺得不受重視。
當爹的兩個兒子都如此出色也是非常苦惱的事情。
朱高熾將朱瞻墡單獨叫了過去。
“瞻墡,這次陛下沒賞你東西,心里可有不舒服?”
“沒有。”朱瞻墡無所謂的回答。
但是朱高熾可不信他無所謂,便嘆了口氣說:“你這孩子,有些事情和父親該說就說。”
“真沒有。”朱瞻墡確實不是很在乎錢財,這年代也沒啥好買的,充游戲都沒地方充,當然如果你能給我賞個西域美女是可以的。
“你說吧想要什么賞賜,我私人賞給你。”
“父親,你這里有沒有西域公主。”
朱高熾白了他一眼:“別拿這些亂七八糟的話來搪塞我。”
“我知道你心里有委屈,我們太子府不像是你二叔那里一樣一抓一把金豆子,你母親和我說你希望以后你的封地要么在廣州府,要么在蘭州府是嗎?”
朱瞻墡點了點頭。
“最想去的是哪一處?”
“廣州府。”
“此事記下了,我會去安排。”
“多謝父親。”
朱瞻墡從朱高熾書房出來,朱高熾這是怕朱瞻墡委屈了,就想辦法補償他,至少封地的事情如了他的心意,也算是好的。
當天下午,朱高熾和夏原吉還有禮部尚書呂震商量事情,主要還是永樂金榜,夏原吉依舊非常擔心農耕的事情,哀嘆連連,就怕農夫們不事農耕,荒廢良田。
“夏尚書,事已施行,待結果出來自有分曉,改進農桑,精制器械之事還是有一定門檻的,普通農戶應當不會貿然去做,不必過于擔心。”時任禮部尚書的呂震開解了一句。
“但是,哎……”夏原吉也不再多說,多說也無益處,畢竟皇帝都已經下了最后的決定了。
“尋你們二位來呢,不單單因為此事,陛下想要皇城閱兵的事情,你們二位也是知道了的,瓦剌有異動,陛下必然親征,閱兵之事禮部主辦,我會命瞻墡從旁協助,呂尚書,瞻墡年幼若到時候有不妥之處要多海涵。”
“太子殿下言重了,早聞五殿下聰慧,能得五殿下幫助,是極好的。”
“他性子跳脫了些,如有頑劣之處,記得與我告知。”
“陛下皇城閱兵,皇威浩浩,臣定當與五殿下竭力合作。”
呂震此人是能人,但是為人也多受詬病。
主要商談的是皇城閱兵的事宜,估算一下花費,算下來其實并未有太多的超支,而且軍中將士聽說可以在皇城前被檢閱,紛紛報名,現在各營在選拔其中優秀者。
這差事只要不出幺蛾子,就是那種難得的皇帝群臣百姓都滿意且喜聞樂見的事情。
事情商談順利,兩位尚書正準備離開,朱高熾咳嗽了一聲留下了禮部尚書呂震。
瞧著四下無人,朱高熾頗為不好意思的小聲問:“呂尚書,近來可有西域諸國來和親的公主。”
“太子殿下,您……”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