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神終于要回國了,好樣的!我之前一直擔心他會留在美利堅,甚至加入美利堅國籍!”
“華夏是華夏人的華夏,,建設華夏,發展華夏,保衛華夏,是所有華夏兒女的責任。這話說得好,可以說是又專又紅!我終于相信,劉神祖上三代貧農的傳言!”
“很期待劉神建立這么一所現代化大學,我現在初二,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去他那里讀書?(期待)”
“大家洗洗睡吧,他建立大學,難道會跟普通人有關系?(嘲笑),學渣們,醒醒吧,沒有考上清北的實力,就別想能去他那個大學。”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話說得好,超級認同他所說的,想要擺脫貧窮就只能自己的努力,憑什么我累死累活拼命工作賺錢,懶漢好吃懶做卻能跟我一樣?”
“財富再多也就是數字而已?看到這句話,我感覺自己很心塞,富豪的世界我不懂!”
隨著機場的采訪報道出來,頓時又在網上引起一陣熱議。
不過劉一辰也沒有上微博或者論壇,雖然他比陶喆軒要年輕得多,但是他可不像陶喆軒是個網絡社交達人。
他在鷺島待了一天后,就回到箐城,因為他要邀請自己的老師們一起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無論是頒獎典禮的觀眾席,還是在此之后的那個舉世聞名的諾貝爾晚宴,身為諾貝爾獎得主,都是有帶親朋好友一同前往的權力的。
而且據說以前諾貝爾獎帶親朋好友去參加晚宴是不設人數上限的。直到198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卡米洛·何塞·塞拉帶著許多人參加這一場晚宴,嚇壞了組委會。
于是,之后便有了一項新規定: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不能邀請超過14名親朋好友一同前往。
他的父母再加上劉婷婷、馮琳以及馮琳的父母和弟弟,這樣就7個。所以他準備邀請箐城一中校長‘蔡明舉’、班主任‘林秀蓮’及‘呂洋’、化學老師‘林芳’、數學老師‘楊振東’、物理老師‘吳明強’、生物老師‘徐瑩’7個,總的加起來就14個。
劉一辰的親自邀請,讓這些老師欣喜非常,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拒絕前去參加諾貝爾化學獎的頒獎典禮以及藍廳晚宴,而且這一次劉一辰特意邀請他們,歐洲一星期之旅。
是的,這一次不僅僅是去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以及藍廳晚宴,他還趁此機會帶著父母以及這些老師們一起在歐洲旅游一周時間。
九龍時代
在劉婷婷地帶領下,參觀著九龍時代,如今3號工廠也進行啟動了,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生產著一塊塊鋰硫電池,將各種原材料制作成一塊塊電池,然后包裝起來,完全的流水線生產。
劉婷婷則是跟劉一辰吐槽著一些她看到的現象,以及自己聽到的。在從鷺島大學正式畢業后,劉婷婷在九龍時代就轉正了,晉升為14C行政管理崗位,而經過這半年的工作,她則是晉升為14A。
通過劉婷婷的吐槽以及不把門的嘴,劉一辰基本上了解這幾個月九龍時代的情況。
隨著九龍時代的快速發展,很多問題隨著員工數量增多,就開始呈現各種問題了,比如員工磨洋工,比如優良率下降,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事不斷出現。
劉一辰沒有處理這些事情,雖然這些問題出現,但是屬于可控的,而且他也打算將這些問題留給新任董事長,也好讓她進行殺雞駭猴,短時間立威。
看著九龍時代總部,已經開始進行裝修,樂觀估計2013年年中搬入總部問題應該不大,不過當看到有人在沙灘上玩耍、在海里游泳,劉一辰微微皺起眉頭。
這兩片沙灘是獨屬于九龍時代的,非九龍時代員工是不能到這里的,除非是九龍時代的家屬或者由九龍時代員工帶領,不然的話其他人是不能進入這里來。
雖然有些不近情理,不過這也是為了管理方便,一來每年這里的維護管理都是一大筆錢,二來如果有人溺水而亡結果估計家屬都得找上九龍時代。
劉一辰吩咐劉婷婷,從現在開始就要在這里設置管理人員,讓保安加強管理。
在九龍時代待了幾天,處理一些事情后,劉一辰將700G整理好的資料存儲起來,放進了保險柜之中。
而馮琳,也終于乘坐飛機抵達鷺島,這也意味著他的諾貝爾獎之旅也進入了倒計時。
12月7日,劉一辰他們總的15人,從鷺島機場出發,開啟了自己歐洲之旅,這一次的歐洲之旅,先從鷺島機場乘坐國際航班前往巴黎機場,在巴黎玩兩天,然后再從巴黎前往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鷺島機場,只有飛往巴黎和法蘭克福航班,若是要前往斯德哥爾摩,那就得去魔都機場、京城機場、鵬城機場、羊城機場、香江機場進行轉飛,或者到了巴黎和法蘭克福后再轉飛。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緩緩地降落在巴黎機場,因為到達時已經是晚上,他們直接從機場坐車到達已經預定好的酒店。
第二天一大早,在酒店吃了早餐后,眾人就開始了巴黎之旅,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盧浮宮、巴黎圣母院
塞納河的兩岸坐落著這些知名的藝術古跡。
靜靜流淌的河面,有游船駛過,也有大橋橫架之上。
在導游的帶領下,他們行走在這座世界出了名的國際大都市,在世界上人們一談起巴黎首先第一個印象就是‘浪漫’,而巴黎也被稱為‘浪漫之都’。
在巴黎足足玩了兩天,留下上千張照片,他們才離開了巴黎,前往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拖著行李箱,穿過來來往往的人潮,走出機場。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而對于這里最直觀的感受,除了整潔之外,便是濃郁的藝術氣息。
其實,劉一辰不是很懂藝術,理性的思維也使得他很少從感性的角度看待這些問題。不過即便如此,他也能直觀地從這座城市的地鐵站中,感受到那濃郁的藝術氣息。
因為毫不夸張的說,這里簡直向一座博物館。
全長為108公里的地鐵網,里面存放著一百多位藝術家專門為這些地鐵站創作藝術作品。
難怪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時候,威騰等人跟他推薦,能坐地鐵一定不要坐出租車,否則的話雖然方便,但會少了很多樂趣。
按照諾貝爾獎的規格,獲獎者下榻的住處被安排在了斯德哥爾摩大酒店。
在斯德哥爾摩大酒店,劉一辰見到了前來迎接他們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諾貝爾基金會副主席斯塔凡·諾馬克院士。
張開雙臂,熱情地擁抱了下劉一辰的肩膀,然后握住了他的右手,斯塔凡院士笑著說道:“歡迎,劉一辰教授。”
“希望沒有讓你們等太久!”劉一辰頗為不好意思地說道。
據他所知,有些獲獎者提前一個禮拜甚至是兩個禮拜就抵達斯德哥爾摩,而他則是帶著親朋好友踩點抵達斯德哥爾摩。
“怎么會?”斯塔凡院士笑了笑,繼續說道,“請允許我向你介紹下,這位是……”
站在旁邊的幾位是瑞典皇家科學學院的學者。
在斯塔凡院士的介紹下,劉一辰和他們一一握手問好,隨后就入駐了斯德哥爾摩大酒店。
稍作休息之后,劉一辰換上了正裝。
劉一辰的親朋好友們,也都穿上了最新的衣服,特意打扮了一下,顯示著對這一次頒獎典禮以及晚宴的重視。
“劉一辰,外面好多人!”劉婷婷看著斯德哥爾摩大酒店的門口,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他們手持攝像機或話筒,正安靜地等待著一個時機,等待著一個個身影,這使得劉婷婷都有些怯場了。
“沒事,沒有什么好擔心的!”劉一辰安慰地說道。
前往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的車隊有兩撥,一撥是諾貝爾獎得主與他們隨行的親朋好友,另一撥則是受邀前來參加頒獎儀式與之后晚宴的賓客。雖然區別只是在儀式上,但給人的感覺還是不同的。
此時此刻,劉一辰的親朋好友,都好似一下子變成了鄉下人,緊張感就差寫在臉上,就是馮琳見過世面,此時也緊張得不得了。
而此時,酒店外,天氣很冷,但氣氛很熱。
費力地擠到了前排,穿著羽絨服的央視記者手中握著話筒,站在了同伴的攝像機前,用自己情緒高昂的聲音,向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觀眾們,傳達著現場的盛況。
因為這一次有兩個華夏人獲得諾貝爾獎,特別是劉一辰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而且還創下了諾貝爾獎最年輕得主的記錄,所以國內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央視直接進行現場直播,在中文國際頻道進行全程直播,從1個小時前,這場直播就已經開始了。
而且不僅僅中文國際頻道,互聯網媒體也紛紛使出渾身之術,來直播這一場盛況,因為這一場盛況注定是舉世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