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再度響起落下,舞臺也漸漸露出全貌。
依然是五位老師,有矯健挺拔的身影,也有頭發半白的慈祥面龐。
五位老師穿著書人的春季校服,各自手持樂器圍成了一個半圓。
“薩克斯!”
“圓號!!”
“小號!”
通過老師們手里的樂器,孩子們很快便做出了相應判斷。
尤其是高聲喊出圓號的孩子,聲音充滿肯定。
這名高喊出圓號的孩子肯定有認真地觀看上一個節目,因為在上一個節目中大屏幕里詳細的介紹過圓號這門樂器。
“長號!”
接著又有孩子喊道!
舞臺上本該開始演奏的五人也因為臺下孩子們的熱情選擇稍等片刻。
終于最后還是沒有孩子猜出老馮手里的樂器。
于是老馮環視一圈,幾人相互點點頭,一齊鼓氣奏響了第二個節目。
并非孩子們所以為的那般響亮,五支銅管樂器一起發出的聲音竟然是溫暖的,絲毫沒有金屬的冰冷質感。
這是什么歌?
就在下一秒,當前奏技結束小葛一個真正步出列那一刻,讓現場所有家長熟悉的旋律出現在舞臺上。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
旋律一經響起,便將臺下一眾家長帶入回憶。
跟隨著旋律,一段段刻在記憶深處的歌詞如彈幕一般浮現在眾人眼前。
你可以不知道這首歌的名字,但一定不會不知道這樣幾句歌詞。
作為一首經久不衰的老歌,童年是記錄著無數人成長的旋律。
它就像是兒時的好伙伴,永遠停留在八零后的記憶深處。
夕陽下的秋千,等待著放學,寫不完的作業,這所有的溫馨的回憶,無不伴隨著這首兒時的歌謠一起涌來。
而如今八零一代早已成家立業。
夕陽下的秋千變成了加班的辦公椅,等待著放學變成了害怕到來的月底,只有寫不完的作業真的成為了永遠達不成的績效。
繁重的壓力壓得每一個八零后都喘不過氣,可家里還有不止一個小朋友。
可誰又能想到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陪小朋友聽一場音樂會,竟還能再感受一次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看著舞臺上穿著校服的老師們,家長們很是羨慕。
也是很多家長的遺憾吧,如今在自己能掌控的生活范圍內,想找點樂趣卻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會。
盡管家長們心里清楚此刻臺上這些裝扮成學生的老師們也是在工作。
可他們能從音樂中,從老師們的各種肢體表演中感受到一種誠摯的快樂。
或許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吧。
家長們聽不懂把歌詞變成號聲的藝術所在,對于一部分家長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藝術不藝術,只要孩子能像臺上的老師們這么快樂地享受音樂就已經足夠了。
至少他們期望等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后不要像他們一樣,想陶冶一下情操只能去唱K,還五音缺三。
家長們沉浸在回憶中,孩子們卻被老師們的各種動作逗得忍俊不禁。
有幾個孩子已經決定一定要學圓號,伏地魔老師太有意思了。
這點確實,作為一個行為藝術家,小葛承擔了這個節目里的大多數舞臺表演。
沒辦法啊,老馮和老蔣都是當爺爺的人了,總不能指望兩位老蔣又蹦又跳。
劉兆成和許宏信,一個本就沉默,一個上臺拉不展,能做一套solo表演已經盡力了。
也就只剩小葛一人。
小葛也確實玩嗐了,被光束追著到處跑,不時還和其他四位前輩做各種互動。
眼見音樂就要進入尾聲,小葛有三小節空拍,大概也是被現場的氣氛感染,小葛直接將號放下,雙手舉過頭頂跟著音樂拍起了手。
他這一帶動,臺下的家長孩子們馬上加入。
“啪!”
“啪!”
“啪!”
“啪!”
臺下是一瞬嗨了起來,可后臺老湯慌了!
按照原本的進程,老湯馬上要切最后一張幻燈片,就在還剩一小節的時候,李安忽然來到老湯身邊,“不急”。
李安一邊觀察著前場,一邊示意老湯再等等。
果然,到了小葛的結束句,小葛直接演奏進副歌的間奏,接著臺上其他四人跟著小葛一同進入了又一遍的副歌演奏。
異常絲滑的連接根本沒有讓臺下觀眾發現什么,反而臺下的掌聲力度持續加大。
后臺眾人松了口氣,倒是李安不緊不慢地點了點頭。
小葛剛才帶頭鼓掌的舉動在他看來是一個非常好的互動,他也相信以臺上五人的經驗,這根本不是什么事。
漸漸地后臺也加入了拍手的行列,再看舞臺上,小葛拉著眾人來到舞臺前端站成一排演奏。
如同行進管樂完成最后一幕編隊,五人也用更大的音量將音樂送至最后的尾聲。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著長大的童年’
在音樂緩緩地漸弱中,舞臺后方的大屏幕也悄然被一張略有年代感的彩色照片替代。
蓉城三中零二級初三七班畢業合影
前場掌聲席卷舞臺,后臺眾人跟著鼓掌道:“感謝徐姐的友情提供。”
喬芝芝:“哇!徐阿姨在哪里!”
王小虎:“.趕緊去準備!”
喬芝芝:“哼!”
隨著臺前大幕拉下,舞臺上忙碌一片。
老湯幾人合力將鋼琴推上舞臺,張云舒三人拿著樂器上臺定點,木管老師們負責拿譜架。
一分鐘后,舞臺上一切就緒。
李安來到坐到鋼琴前坐下,調試好琴凳。
接著張云舒幾人目光又望向了后臺入口。
迎著一眾老師的目光,喬芝芝點了點頭。
李安:“開幕。”
話音落下,大幕再度被緩緩拉開。
掌聲先一步響徹大廳。
這次舞臺上呈現出的景象完全吻合了大多家長對于古典音樂的印象。
柔和的燈光打在流光四溢的三角鋼琴上,鋼琴前一位身穿燕尾服的俊朗青年端坐在那里,舉止說不出的優雅。
“李老師!”
一經臺下孩子們的提醒,家長們馬上知曉了這是誰。
果真是一表人才的藝術家,就往鋼琴前那么一坐,就給人一種高貴典雅的感覺。
再看一旁,三位同樣身著華服的年輕面孔也面帶微笑地望著臺下,三人手中的提琴在舞臺的燈光下也顯得熠熠生輝。
僅這一幕,便讓現場所有人忍不住心生期待,接下來李老師要帶著其他三位老師演奏什么樣的音樂呢?
而就在這時,身穿一身書人校服的喬芝芝手持提琴從后臺入口走上舞臺。
喬芝芝的出場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演出至此,還沒有一位學生參與。
作為書人七年級的風云人物之一,喬芝芝的出場也引得臺下一陣騷動。
聽著身旁孩子的小聲介紹,家長們記住了這個女孩,書人的文藝骨干,有一個非常好記的名字,喬芝芝。
喬芝芝走到舞臺中央轉身面向臺下一鞠,接著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李安輕輕奏響標準音,四把弦樂相繼拉響調了調弦。
隨后舞臺安靜下來,幾人看向張云舒。
在與每一個人確認過眼神之后,張云舒猛地一吸揚琴弓落下,同一時間所有人一齊奏響!
猶如一只躍出水面的魚兒在半空中弓身一彈再度扎進水面,激起了一簇晶瑩的水花。
寧靜的大廳也在這一瞬變得激蕩起來。
然而只有這么一瞬,四個弦樂奏完第一拍立馬收音,留下鋼琴繼續演奏。
鋼琴前李安繼續演奏著,音樂卻非開場那般調皮,兩組慵懶的三連音將音樂拉長,猶如夕陽下。
仿佛明亮清澈的小溪中,一條小鱒魚悠閑的地游來游去。
音樂色彩的驟變也使現場觀眾不自覺地放松了下來。
一提二提再進,李安降低音量把舞臺交給了四把弦樂。
一幅和美的自然景象漸漸呈現在舞臺,鋼琴伴奏如清澈的河水流淌,偶爾綻起一朵細小的水花泛出點點波光。
浪漫的弦樂與古典音樂格式,加之嫻熟的表演與服化,無論你喜不喜歡,都不能否認這都是一種文化的高度濃縮。
哪怕只是表象,它也能帶觀眾一種審美觀。
聆聽古典音樂就是這樣,有的人一輩子都不喜歡,有的人卻聆聽一次現場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只要接受了這種音樂的速度設定、把心理預期調整到它的框架內,它便會一點一點帶給你一種令人著迷的舒泰感,直到難以割舍。
家長孩子們大多不懂古典音樂,甚至相當一部分都是第一次聆聽這種音樂。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能從中察覺到一種慢條斯理的美感,像是一種內力外化的形式,令人透過外觀的示弱,觸摸到它層層演進中的邏輯之精妙,調理之圓滑。
直到感受到一種藝術的感召。
哈利波特組曲是一種藝術,童年也是一種藝術,但相較而言,在眼前這個場景中,這首在某一刻忽然漸強發展出的力感積蓄更貼合古典音樂的藝術之美。
瞧那鋼琴老師的演奏,在一段激情演奏過后再恢復平靜,音樂在一口呼吸中的幾次情緒轉變實在讓人大開眼界,趣味無限。
再看那幾位提琴老師,神色雖各異,但手中的琴弓卻具有相同的功能一般,仿佛能幻化出無數種變化。
觀看起來當真是聽覺加視覺的雙重享受。
可漸漸地家長們還是將目光轉移到了喬芝芝的身上。
看得出比起幾位老師,這位還穿著校服的小姑娘在拉琴的過程中還略顯生澀。
但這還是個孩子啊,和自家的孩子差不多大。
小小年紀就能和專業的老師們一起演奏如此的音樂,此刻有幾個家長不希望坐在舞臺上的是自家的孩子呢。
音樂能帶給人回憶,也能讓人對未來產生無限的幻想。
舒伯特這首作品的主題并非一個暖心的故事,這也是李安沒有讓張淼為這首音樂做背景效果的原因。
可這并不能阻止一部分家長通過這首音樂認識了各種弦樂,并決定讓孩子學習一門弦樂。
相比管樂,弦樂在演奏的過程中的確要優雅幾分。
喬芝芝在這一刻也成為了家長們心目中的成果,家長們寄希望于不久的未來,也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拿著樂器出現在舞臺上。
隨著音樂進入樂章尾聲,旋律回歸大調,象征著河流的鋼琴再次清澈無比,輕松愜意。
聽到這里小虎哥輕輕一嘆,本來他以為這首曲子是舒伯特為小孩子們寫的一首兒歌,結果聽車琳講完這首作品的故事,他才知道最后小鱒魚被漁夫釣走了。
河流還是那條河流,可再也沒有那只從水面一躍而出的小鱒魚了。
跟著觀眾席一同抬起了手,王小虎為老師們和喬芝芝送上了掌聲。
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精彩的演出。
“大家拿好自己的凳子準備上臺。”
轉過身,王小虎身后已經集結了所有管樂團的成員。
下一個節目就是龍舌蘭了,王小虎抬手理了理自己的領結。
“上臺!”
見老師們已經把舞臺騰空,小虎哥一聲令下,所有小樂手按照隊列依次登臺。
滿頭大汗的喬芝芝放下琴回到后臺,與迎面而來的小虎哥擊了個掌。
“加油!”
“加油!”
大幕另一側,觀眾們不知道接下來又是什么好戲,所有人只能聽到一幕之隔的舞臺上有大動作。
大約過了兩分鐘,舞臺上安靜了下來。
大幕第四次緩緩拉開。
舞臺上的龐大陣容頓時讓孩就愛張孩子們再一次期待拉滿。
最后一個節目了嗎?!
哇!果然陣勢龐大!
許多家長再次拿出手機開始拍攝!
舞臺上,書人學生樂團和已經參演過的所有老師此刻都坐在舞臺上,一眼望去說不出的有氣勢。
待到前場掌聲落下。
后臺王小虎輕吐一口,抬頭挺胸微笑,闊步走上舞臺。
臺下: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