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0年12月2日,南都府(墨爾本市),興安縣(今澳洲莫寧頓市)。
在這個時期,普遍意義上的國家,主要指的是基于主體民族所構建的、擁有共同文化認同的民族性國家。比如日本以和族為主體,法國以法蘭西族為主體,俄羅斯以俄羅斯族為主體,中國以漢族為主體,在這些主體民族基礎上構建的國家,就是普遍意義上的民族性國家,這也是目前世界主流的國家構建模式。
這種國家建構模式需要一個基本條件,即認同感。而認同感來自于時間,只有當一個或多個族群長時間在一片土地上生活,并形成深厚的文化積淀時,大家才會對這片土地形成認同感,并擁有共同的文化認同。
所以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法國、抑或俄羅斯都非常強調歷史文化的作用。
民族性國家建構模式的弊端在于所需的時間比較長,少則幾百年多則上千年,畢竟認同感不是一時半會能形成的,但好處也很明顯,主體民族形成后,就成了這個國家堅實的基本盤,基本盤的存在能保證國家的下限,哪怕在某個時期輸得很慘,只要主體民族猶在,就能投幣再來。
比如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曾數度遭到異族入侵,不說五胡亂華期間,漢人賤如狗的悲慘命運,就是在蒙元時期,華夏全境淪亡,在這種黑暗時代,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仍舊在短暫蟄伏后,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掀翻了蒙元韃虜的統治,建立大明王朝,重新屹立于東方世界。
如果有得選,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會選擇這種構建模式,只要有了主體民族這個基本盤,最終文明不會消亡,民族不會沉淪,國家也不會滅亡。
但現實上,許多國家往往沒得選,比如像奧斯曼,它在數百年前,依靠強大的武力,征服了無數的領土,地跨三大洲,雄霸地中海。但它的境內卻也涵蓋了無數的民族,數百年來,不僅未能將其同化,反而由此也產生了無數的民族矛盾和沖突,再加上其國內叢生的各種宗教問題,使得昔日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在面對越來越強大的歐洲諸國,愈發力不從心。
而齊國的發展歷史更短,僅三十余年時間,根本不足以形成民族性認同,而且人口也是一大問題。占據著廣袤的漢洲大陸,并在數十年時間里,通過各種方法奪占了無數海外島嶼和領地,以至于使得整個齊國顯得異常地廣人稀。
為此,在過去的三十年里,齊國不惜血本地在移民方面進行巨額投入,還不遺余力地鼓勵國內民眾生育,同時也極力提升國內醫
療衛生條件和保育條件,在短時間內,將人口提升至五百萬。
但是如何將這些集聚的人口捏合成一個穩定而又充滿向心力的民族國家,就極大地考驗齊國的當政者的智慧和耐心。
齊國在國民教育和民間宣傳基調上,一直都強調三個“一”原則,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語言,試圖將來自大陸不同地區,以及其他國家的眾多移民全都塑造成漢洲華夏人。使所有人在內心歸屬上,都能依附于漢洲,依附于齊國,最終構成一個新的民族國家。
當然,無數的移民在來到漢洲后,在情感上,多多少少仍會寄托于母國,或者曾經生養他(她)的故鄉。甚至,不少來自大明的移民都曾暢想過,待大陸安定祥寧后,可以重返故鄉,以求得落葉歸根。
對于第一代移民,政府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以期盡可能地提升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忠誠感。
但是,在齊國的統治階層眼里,移民人群中大量三觀尚未形成少年和幼童,以及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這些群體才是國家未來主體民族的構成核心,是漢洲以后的基本盤。
民族國家的建立和成型,是從不斷提升國民的認同感,并建立共享同一價值、同一歷史、同一文化,以及同一語言,以此減少民族區別和隔閡等種種手段來達成的。
而實現上述目標,大規模的國民教育便成為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
齊國在建立之初,就開始大力普及義務教育,從最早的三年免費義務教育,到六年免費義務教育,通過以國家強制性的法律形式,對國內所有適齡和青少年實施基礎知識和文化的普及教育,同時加強國家和民族屬性的認同感培養。
義務教育的普及,不僅可以提高齊國民眾的識字率,為蓬勃發展的工業化,提供了初具文化知識的勞動力資源,還以此將民族和國家的概念灌輸到齊國的下一代的腦海里,讓所有新的一代漢洲人,確立共同的價值觀,塑造共同的文化和歷史。
在興安縣城的東南方,一座新中學的落成典禮剛剛結束。整個學校占地面積三十五畝,建筑面積八千余平方米,最多可容納學生八百人。學校建有兩層教學樓兩棟,一座小型圖書館,一座食堂,以及一個巨大的運動場。
三百二十多名師生興高采烈地進入這座新建成的漂亮中學,結束了興安沒有中學的歷史。此前,包括興安在內的周邊數個鄉鎮均歸屬于北邊二十多公里的太康縣(今澳洲弗蘭克斯頓市)管轄,一直沒有建立中學
。以至于附近鄉鎮所有升入中學的學生,不得不長途跋涉至太康中學就讀。
1669年、1670年,連續兩個移民季里,齊國先后從大明轉運了五十余萬難民。而位于漢洲南方的南都府,因為氣候適宜,地理條件優越,也在兩年時間里,被分配了四萬多移民。
南都府轄下部分鄉鎮在接納了大量的人口,并擴充了更多的村屯和定居點后,不論是管轄區域,還是建制人口規模,都已符合建縣標準。而興安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于去年六月順勢成立。按照內閣教育部的指導規定,每個縣必須配備一所中級學堂,以為國家培養初級人才。遂于去年申請建校資金,并很快獲批,然后在不到十六個月的時間里,就建起了這座初級中學校。
在齊國,法令規定所有年滿6周歲的兒童均須入讀就近的鄉鎮基礎小學堂,修業四年后,繼續入讀初級中學,學制兩年。完成義務教育后,初級中學結業的學生會通過考試和挑選,優秀者升入高級中學,其余學生或就讀各類技術培訓學校,成為一名工人,或者回家務農,待年滿十八歲后,政府將擇地區予其授田。
高級中學堂的學生在完成三年的學習后,會參加國內的十幾所大學堂的入學考試,成績優秀者將獲得進入大學堂的資格。
齊國目前實行為期六年的強制初、中級教育,主要培養閱讀、寫作和計算能力。教育部門按照大王最早提出的指導意見,在這個時期首次創立年級、班級、學科的概念,并在三十多年里,培育出大批能適用于基礎教育的老師。
到了高級中學,教學科目已含有農業知識、手工業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簡單的物理、化學知識,漢洲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以及中國歷史,同時還注重體育和勞動教育,普遍采用實物教學法。
最早時期師范教育在十幾年前也有所改革。齊國的師資培養機構始于1639年建業城所設立的教師養成所,隨后幾年,又改成建業師范大學堂。此后,在威海(今澳洲凱恩斯市)、云陽(今澳洲麥凱市)、大興(今澳洲布里斯班市)、桂州(今澳洲珀斯市)、南都等地先后設立師范學校。
1665年1月1日,內閣教育部又頒布了關于教諭資格考試的敕令,敕令規定只有通過教育部專業考試者才能獲得教諭證書,有了證書才能被任用。證書分三種:只教高年級的教諭資格證書、只教低年級的教諭資格證書和兼教高、低年級的教諭資格證書。
由于工商業的迅猛發展,齊國最早開辦的天工學院這座綜合性的“數學和
機械實科學校“性質的大學堂,傳授工業實用科目。后來又建立了以了“經濟、數學綜合實科學校”性質的建業大學堂。
隨后十幾年,與實科學校教育發展相適應,國內數所以建業大學堂為模式的農、林、醫、機械、采礦以及其他應用科學領域的高等技術學堂也相繼建立起來。
作為各類職業學堂前身的“普通補習學堂”其實早就在三十年前就出現。這種學堂主要是為讀過幾年義務教育的在職青年和新近移民工人入崗進行培訓而創辦的。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國內各種培訓職業學堂相繼建立。這些專業學堂可以按需擴大,旨在向學生傳授早期工業社會所需的生存技能。
職業學堂的專業門類很多,例如有理發、烤餅、裁縫、制鞋、陶瓷、印刷、船舶駕駛、鐘表、機械、園藝、藥材、簿記等等,加上各種各樣的專門學校,在齊國逐步已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職業教育系統。
這時期,齊國的幼兒園、托兒所在王室的推動下也有很大發展,國內各個府縣城鎮,由政府或互助社建立的幼兒園、托兒所陸續出現,為工廠和農場中操勞于工作的父母多少省卻了照看的精力。
隨著人口規模的日益增加和經濟的發展,各級各類學校數量不斷增加。1640~1669年間,新建的學校達一千二百多所。而職業教育與實科學校教育的發展尤為突出,可以說在世界上已處于領先地位。
反觀這個時期的歐洲國家,盡管他們創辦的大學歷史極為悠久,甚至最早可以追溯至11世紀(1),但延續至今,大部分皆為古典大學,主要以神學、法學以及哲學等人文學科為主,經院哲學、煩瑣哲學方式仍沒有被完全排除,甚至又產生了新的煩瑣哲學。與早期大學相比,雖然大學的智力水平多少有所提高,但仍趕不上當時一般智力水平發展的速度。當時劃時代的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仍被排斥在大學之外。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笛卡爾、牛頓、萊布尼茨這些著名的科學家的成就都是在大學之外取得的。
更經過1618~1648年三十年戰爭的破壞,大學被認為不再是進步的機構,而被看成是過時的和逐漸衰亡的教育機構,在這個時期,大多數歐洲的大學也被描繪成主要由賣弄學問的人所占據的機械辯論的場所。
至于義務教育,雖然早在1619年,德意志地區的魏瑪公國曾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但限于經濟條件和戰爭影響,幾乎從未實現過。
而歐洲其他國家,教育從來
就不是平民所能享受到的權利。如英國,它的傳統教育收費十分高,同時將信奉國教作為學生入學、畢業、留校任教的重要考核標準,門檻過高,阻礙了其他信仰或經濟狀況較差的民眾入學學習。學生入學后又按照貴族生、高級自費生、自費生和減費生的等級,享受明顯不同的學習、生活條件。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校逐漸被貴族和高級國教教士所壟斷,下層人民將很難擁有受教育的機會,未來就更無從談起。
不過,這個時期,受宗教改革的影響,歐洲國家的民眾識字率卻相對較高,男性識字率大概為30,女性識字率大概在10。這是因為從17世紀開始,教會為了讓所有信徒獨立閱讀理解《圣經》,慈善學校不斷的發展壯大的原因所致。
教育進步的首要推動者是新教,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優先發展教育。為了能讓所有信徒獨立閱讀理解《圣經》,從17世紀開始,教會慈善學校不斷的發展壯大。對于一個宗教信徒來說,不會讀就不能完整的參加所有宗教活動,這是一種“羞恥”。
但也僅止于此而已。
齊國的教育,在創立和發展之初,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為后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提供大量具有初步文化知識的工人,為科學技術的持續進步,培育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濃郁的文化氛圍。
持續三十年的義務教育,齊國民眾的識字率已提升至40左右,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齊國子民,基本上都可以達到熟練讀寫和簡單計算的能力。而這種教育成果,可比歐洲那些只會讀寫《圣經》的教徒,要強出太多。
在工業化的最初階段,識字和算術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有限,提高這些方面的人力資本對勞動者生產率的影響也很有限。雖然部分工匠和行政文員等部分勞動者需要掌握閱讀和基本算術能力,工場中的大部分操作還是可以由目不識丁的工人順利完成。
但到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機械越來越復雜,工序也越來越多,一些新興產業部門對技能勞動力的需求便顯著提升。自此之后,滿足工業化對勞動者識字與算術能力的日益增長的需要并提升其機械操作技能,便成為促進人力資本形成的主要目標(如教育、培訓、技能和健康等)。
于此,齊國的教育,依舊任重而道遠。
注釋(1)世界上最早的大學是博洛尼亞大學。博洛尼亞大學是一所坐落在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首府博洛尼亞的國際頂尖綜合性大學,創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羅馬帝國時期,是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