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鎮院之寶

更新時間:2022-11-10  作者:瘋神狂想
修復前后的“云紋銅禁”,殘破的一塌湖涂。

而要修復這種等級的國寶,手藝肯定不能差了。

以當年王琛的技術,肯定不行。

所以在修復云紋銅禁之前,肯定需要一定的磨煉。

這也就是隋侯之珠的功能更加強大了,要不然陳文哲還看不到修復云紋銅禁之前的事情。

那是1979年,高中畢業的王琛,進入當時的南河省博物館,接了父親的班,從事文物修復工作。

但在王琛看來,這不能算是接班,頂多只是接替工作。

因為在他心目中,當時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父親差得很遠。

那時候他還年輕,有點欠火候。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因工作需要,也因嫻熟的技藝,王長青被返聘回單位。

一是繼續做一些修復文物的工作,二是對王琛正在修復的各類文物進行悉心指導。

作為父親和師傅,眼光永遠是挑剔的,一丁點差錯也不能出現。

這是老人的原則,而原則是不能討價還價的。

1981年1月,王琛開始對南河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青銅重器7件列鼎中的兩件“王子午鼎”進行修復。

修復過程中,對其中一件“王子午鼎”修復補配后,需在補配的新銅件上進行紋飾凋刻。

因紋飾太繁瑣,也加之心不在焉,沖斷了補配件上已凋刻出的紋飾,惹得王長青非常不滿意。

按老規矩,就讓他到墻角那兒罰站,并對沖斷的紋飾進行重新制作。

當時他已經20多歲,不是小孩子了,但還像小孩一樣被罰站。

那時不太理解,后來漸漸就明白了。

文物修復來不得半點馬虎,稍有疏忽就可能給修復中的文物,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老爺子是恨鐵不成鋼,但是這種嚴厲,對他的成長和技藝磨練是非常有益的。

“王子午鼎”的修復經歷鍛煉了王琛的技術,使王琛的文物修復技藝愈發精湛。

很快他就和父親一起合作,修復了一件大文物。

這也就是云紋銅禁的修復,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學到的技術會更多。

1981年10月,南河博物院組織人手,對hen省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云紋銅禁”進行修復。

云紋銅禁是一種青銅禮器,這樣的重器肯定要修復,不管有多難,都要修復。

“云紋銅禁”運到修復室時,是用兩個麻袋裝著的。

打開麻袋一看,真是讓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禁體殘碎為十余大塊,且面板嚴重變形,無數云紋剝落與缺失。

12個龍形附獸和12個座獸,不僅全部脫離禁體,且大部分殘缺不全。

一般理解中,文物修復就是修修補補,文物大的框架應該還在,但眼前的這件云紋銅禁只能用殘碎來形容。

面對這樣一堆碎塊,王長青老先生與王琛認真地對禁斷面進行比對。

對銅梗碴口與碴口進行對接,對附獸與座獸的位置,進行細致的觀察分析。

他們弄清了全部結構和鑄造方法,之后才開始修復。

他們采用整形、加固、凋制石膏樣版、補缺配件、鏨花、大焊、鑄接、粘接、著色、作銹等多種修復方法。

最后歷時近四年,才使“云紋銅禁”修復完成。

1984年9月,“云紋銅禁”終于以本來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它修復之后,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通長124厘米、通寬68.3厘米、通高29.5厘米、重191斤,呈長方形的樣子。

而在這么大的個頭當中,是一層層的鏤空紋飾。

特別是在中部有一個平面,平面周圍及器身均以鏤空、層層盤繞的云紋組成。

最后是器下有12個昂首伸舌、挺胸凹腰的怪獸作足。

器身四周附有12個口吐長舌、曲身卷尾、攀緣登壁的龍形怪獸為飾,形成群龍拱衛的場面。

“云紋銅禁”以失蠟工藝鑄造,在器表之內,用四層粗細不同的銅梗加固支撐。

這是我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失蠟工藝鑄件。

“云紋銅禁”的出土,將我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100年。

南河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際,經專家們一致推舉,“云紋銅禁”成為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在那幾年的時間里,王長青父子倆經常忘記下班的時間。

有時“云紋銅禁”修復到關鍵的時候,父子二人會在修復室待一天。

早上從家帶飯,午飯都在修復室里解決。

平時父親自己走著上下班,到冬天就要王琛騎自行車帶著上下班。

因王老先生有孝喘病,最怕的就是冬天。

有時王琛也勸父親休息幾天,但父親老是說沒事兒。

每當王琛回憶起這段往事時,都對父親的工作態度油然起敬。

所以,王老先生對文物修復事業的認真和執著,深深地影響著王琛。

像是他們那老一輩人,最大的心愿后繼有人。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文物修復工作流程復雜,技術要求高,相當有難度。

就拿春秋出土的“重環紋簠”青銅器修復來說,得經過很多道程序,才能修復完成。

像是斷碴清理、整形、制版翻模、補缺配件、磨制鋦口、銅鋦制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之后還需要焊接、清洗焊劑、除銹、填縫打磨、內部貼膠、紋飾繪制、花紋鏨刻、除膠、清洗、著色、做銹等,總共17道程序。

如果遇到殘缺變形更嚴重的如鎏金鎏銀、鎏金鑲嵌綠松石、錯金銀絲及金銀片、漆嵌金銀絲及金銀片、銅鑲銅、鑲嵌綠松石的器物等,就需要20到30多道程序。

和老一輩修復專家相比,現在的文物修復用上了高科技,比如機器除銹。

通過回朔,陳文哲真的學到了很多,比如用一些現代工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現代工具用起來更簡單。

還有,參與修復青銅器的工作人員可不少,那么多人,總是有分工的。

他能看到,修復工作中,工作臺的柜子里,各種形狀奇怪的小機器。

比如有一種醫用潔牙機,分平頭和尖頭兩種。

平頭的能用來鏟掉大面積銅銹,尖頭的可以去除紋飾縫里的銹質。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的系統不正經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我的系統不正經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我的系統不正經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