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一直老神在在的童貫,在聽說虎賁軍殺過長江了,而且還攻占了揚州城之后,瞬間就不淡定了!
要知道,童貫可是對長江天險寄予了厚望的。
——童貫之前一直覺得,李存就是再猖狂,也不敢更不可能渡過長江。
畢竟,譚稹那里可是還有五六萬大軍,只要稍稍布防一下,目前兵力還不夠的李存,肯定沒那么容易殺過長江的。
誰想,譚稹和其部宋軍竟然紛紛棄城而逃,望風而遁。
此時,西起宣化鎮東至柴墟鎮,在這一百多里長的長江天塹上,趙宋王朝竟然再也沒有一名守兵,長江防線就這樣不攻自破了。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童貫很怕李存會喪心病狂的繼續北上去攻打東京汴梁城。
童貫趕緊調兵遣將堵住淮河沿線上所有北上的通道。
與此同時,童貫立即派遣王稟率領京畿禁軍、鼎澧槍排手即刻南下高郵軍,匯合譚稹手上的殘兵敗將阻止虎賁軍繼續北上。
王稟是王摶的七世孫,本是行伍出身,在西軍歷練過,宣和元年就官至婺州觀察使步軍都虞侯,如今更是在童貫的保舉下擔任統制之職,他可以說是童貫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童貫覺得,以王稟的能力,應該可以將虎賁軍打回長江以南,然后再想辦法剿滅這支發展迅猛又膽大妄為的蟻賊……
……
只說王稟領命后,即刻率領京畿禁軍、鼎澧槍排手星夜趕路,來到了高郵軍,見到了神情憔悴的譚稹。
譚稹此人,平日里最注重穿著打扮。
王稟對譚稹的印象,永遠都是那么溫文爾雅,很像一個儒將。
誰想,這才月余不見,譚稹就變成現在這幅慘兮兮的樣子,哪里還有半點儒將的風采?
王稟拜道:“見過置制相公。”
譚稹苦笑:“王統制無需多禮。”
接著,譚稹也不知是真還是假的說道:“我總算是將童樞密給盼來了。”
聽了譚稹這話,王稟很詫異。
在趙宋官場上混的人,誰不知道童貫和梁師成不和?
如此一來,作為梁師成力挺的用來取代童貫的譚稹,肯定跟童貫勢成水火。
而且,童貫這次過來,就是取代譚稹成為討逆的總指揮的——童貫來了以后,譚稹就算不被趙佶叫回去,最多也只能是二號人物,關鍵,以童貫那無比強勢的性格,譚稹肯定是半點權力都沒有了。
這種情況下,譚稹怎么都不應該盼望童貫來才對啊。
看出來了王稟的詫異,譚稹自嘲一笑:“不瞞王統制,我真怕童樞密再不來,我會將大宋江山丟得一干二凈。”
“?”
王稟真沒想到,譚稹會說出這樣的話:“他這應是叫蟻賊給打怕了罷?”
王稟公式化的勸了譚稹一句:“相公莫要說喪氣話,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輩武人,誰還未打過兩場敗仗?”
不想,譚稹卻搖搖頭:“王統制錯矣。”
王稟不解:“相公此言何意?”
譚稹悠悠地說:“我既入武途,自有戰敗準備,故而我并非怕輸也。”
頓了頓,譚稹繼續說:“然輸與輸不同矣,我同你明言,蟻賊皆不足慮……”
說到這里,譚稹看著王稟很認真的說:“所慮者,賊首李存一人耳!”
王稟有些不信:“李存那賊廝恁地厲害?”
譚稹沉默了一會,給出了一個讓王稟萬萬沒想到的評價:“膽力絕眾,才略過人,連十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是謂驍雄。”
王稟臉上全都是難以置信之色。
譚稹見了,淡淡的說:“王統制必是在想,我言過其實,亦或我被李存那賊廝打破心膽,一草莽之輩,安能有恁地通天徹地之能?”
王稟沒說話,算是默認了譚稹的猜測。
譚稹沒再多說什么,只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王統制不日便會與李存那賊廝交手,屆時便會知曉我所言是真是假。”
王稟贊同譚稹最后說的話,李存到底是不是譚稹所說的那么厲害,他會親自去判別的。
王稟主動說起:“好叫相公知曉,我此來只帶來了萬余京畿禁軍、鼎澧槍排手,而蟻賊現今只怕有三五萬人馬,三五倍于我,還請相公派一萬人馬同我南下去取揚州。”
出乎王稟意料的是,譚稹竟然非常痛快的就將章綡叫來,說:“你挑七千步卒、三千馬軍、兩萬民夫同王統制一道去收復揚州。”
誰想,章綡有些為難:“今我軍士氣低迷,只怕不堪重用……”
譚稹眼睛一瞪:“你我皆待罪之身,不立些戰功,如何能消此彌天大罪?你如實同將士言,誰想戴罪立功,便隨王統制出戰,不愿出戰者,別怪譚稹不擔其罪責。”
王稟看出來了,真不是譚稹和章綡在跟他演戲,而是譚稹手下的將士真是被虎賁軍打得畏敵如虎了。
章綡嘆了口氣,然后應了聲:“諾!”
言畢,章綡就下去整軍了。
這時,譚稹才扭頭對王稟說:“叫王統制看笑話了。”
王稟能說什么,只能說:“此病倒也好治,打一二勝仗,他們便又是精兵強將了。”
譚稹深吸了一口氣,又吐了出去,然后才說:“但愿罷。”
王稟不想跟譚稹這么消極的人在一起,那樣會影響他對戰場形勢的判斷的。
所以,跟譚稹談完了正事,王稟立即就主動跟譚稹告辭離開。
可就在王稟即將出門的前一刻,譚稹突然說道:“我有一言,還望王統制銘記。”
王稟聽言,轉過身來,拜道:“相公請言。”
譚稹站起身來,慢慢的走到窗邊,推開窗戶,然后看向揚州方向,說道:“跟李存那賊廝交戰,萬萬不可用計,當以堂堂之師與他決戰,否則你必敗無疑。”
王稟一聽,不禁想笑:“你譚稹就是在跟蟻賊正面會戰之時敗北的,竟然還想叫我跟伱走一樣之路?!”
譚稹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王稟一眼,心說:“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我已看在國家大義上,為你做出警示,你不聽,那你吃了敗仗,就不怪我嘍。”
譚稹轉念又一想:“你等若皆不吃敗仗,豈非顯得我譚稹很無能,罷了,我便坐觀你如何敗給李存那賊廝好了!”
念及至此,譚稹揮揮手,示意王稟下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