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榮赫一怔:“我看看。”
南榮盈安再伸手,乍一看手心白皙干凈,但皮膚底下好似有青影一閃而過。
屋里光線昏暗,南榮赫很自然地拿起她的手,湊到眼下細看。
掌心果然扎破一處,比針孔還小。怪不得他方才探女兒脈象有些古怪,原來是被東西入侵了。
他正要叫王嬤嬤去拿針,把異物挑出來,可還沒站起來,頭腦忽然眩暈,腰腿無力,竟然站不起來。
南榮赫大驚。
他有修為在身,身板遠比常人強壯,一下就反應過來:自己中招了!
他提氣大喝:“來人!”
外頭靜悄悄地,沒人進來。
“你是誰!”他勉強伸手,一把扼住帳帷里的女孩脖子,“我的盈安在哪?”
“這就是你的女兒,如假包換!”南榮盈安被扼得氣都喘不上,卻還帶著詭異的微笑,“你再用點力,就把她勒死了。”
“你想做什么!”南榮赫強提真氣,然而全身的骨頭像被抽走,身體軟得像麻袋,別說站起來了,他連坐都坐不住,居然滑落到地面上。
“你們這些懦夫,連抵抗九幽的勇氣都沒有。”南榮盈安咯咯笑道,“我就勉為其難幫你一把。”
從南榮赫的角度,恰好能瞧見詭異一幕:
女兒忽然低下頭,跟他面對面。有一樣東西就從她嘴里鉆出來!
南榮赫大駭,但已出不了聲。
緊接著,這東西就鉆進他鼻子里去了!
轟轟烈烈的龍神大點兵,前后持續了六個時辰,從東方既白到暮色西沉。
賀靈川登上高臺閱兵,望著下方一望無際的大軍,心中豪情無限。
這是龍神軍,這是他的兵!
經過近四個月的艱苦訓練,他們的眼神變得兇狠又堅定,與從前判若兩人。賀靈川非常了解這種轉變,同為他一手帶出來的軍隊,龍神軍比起盤龍世界的西摩軍團還有不同。
他們仰望龍神的目光,專注、狂熱、欽仰。
便是龍神此刻令他們赴湯蹈火,他們也萬死不辭。
不枉閃金軍民和黑甲軍不計生死,拼命替他們爭取這一百一十多天的訓練時間!
龍神大閱兵之后,就開始點將。
全軍共分七部,每部都有兩位主將,若干副將。
轉階段的戰斗格外殘酷,黑甲軍也大量減員,如黃哲明、余士奇、夏勀等將領紛紛捐軀;但同時也涌現大量將才,戰場反應出眾、戰斗意志堅定、御下有方,皆出現在龍神的點將之列。
對于他們自己、對于龍神軍,此次大點兵足以載入史冊。
點將之后,龍神軍明早就要進行最后一次排整編隊,同時后勤也在緊張地補充撥備。
因為龍神已經號令全軍——
三天之后,對爻國發起總攻!
大勢已成,龍神也不藏著掖著了。這么大的軍團調動,壓根兒也瞞不了人。
傍晚,東邊的群山霞光漫天。
殘陽如血,映在每人心頭卻是萬丈豪情。
隱伏一百多個日夜,終于等到飛龍在天!
賀靈川抬頭看天:“天公作美,今晚大概又有靈雨。”
帝流漿的頻繁到來,能讓士兵們盡快褪去訓練的辛勞,將身體恢復調整到最佳狀態。
今晚也要理政。
他案頭早就放好了一摞資料,多數都是各地軍情,但最上頭是一封短信。
賀靈川打開一看,是魚駭來信報平安,說此行一切順利,自己已經入住牟國都城驛館,即將與牟國的典客會面。
閃金平原現在可不太平,這又是龍神第一次派出使者拜訪牟國,再加上魚駭身負重寶,賀靈川甚至請朱大娘隨同保護。
今回還是秘密訪問,沒有大張旗鼓,就連賀靈川身邊也沒幾個知情者。
還好,魚駭終于順利到達,此刻應該已經開始外事活動。
賀靈川長舒一口氣,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魚駭的任務很重要,他能安全抵達牟國都城,這任務就成了一大半。
鏡子問賀靈川:“哦您上次說過,牟國的政體有些奇怪。”
但賀靈川上次沒有展開細說,因為被突發的公務打斷了。
“對。”賀靈川打了個呵欠,“從我看過的資料來歸納,牟國每一任君王都很愛折騰,總喜歡做些大刀闊斧的改革。”
“對于靈山主導下的國家來說,這好像并不多見。”
賀靈川笑了:“誰說牟國是靈山主導的國家?”
“不是?”
“不是。”賀靈川順沙盤,望著牟國廣闊的土地,“從表面看,你很難看出牟國和靈山有什么直接聯系,頂多是牟國境內有不少道宗門派,這和貝迦與天神的關系截然不同。”
貝迦可是公開敬奉神明,不僅國內神廟林立,天宮甚至還給眾神排位列序,編撰諸多傳說神話。
牟國可沒給仙人著書立碑寫傳,甚至也沒多少牟人知道靈山的存在。
當年賀靈川大鬧天宮,靈山隨后出來宣誓,但貝迦卻沒辦法把這事全栽在牟國頭上,就是因為牟國與靈山的關系沒那么直接。
“咦,還真是。”鏡子被他這么一點,更迷糊了,“為什么?牟國不是靈山一手扶持起來的么?”
“這個問題,我早就問過方燦然。”賀靈川微微一笑,“他也說不出個所以來,只說牟國和靈山的關系有些微妙,既密切又疏遠,若即若離。”
天神把貝迦牢牢抓在掌心,用力過大,結果貝迦對天神都有些反彈。
可靈山并沒有這樣做。
是不愿,還是不能?
賀靈川沒有深談,只是接著道:“每一任牟帝的統治都很穩固。第三任牟帝剛剛即位時,還有重臣趁機政變,也就是和白坦干同樣的事兒,結果被狠狠鎮壓,毫無反抗之力。”
“現任牟帝登基五年之后,統治穩固,然后就搞出了一套輔政制度。”
“輔政?”鏡子現在也是一面有文化的鏡子了,一聽就道,“指派輔政大臣,那不是先王托孤才有的舉動嗎?”
“革新嘛,就是要打破常規。”賀靈川笑道,“牟帝這個制度的重點,就在于他本人聽政而不攬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