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將在上海建設大型電動車工廠,特斯拉入局?”
“消息確認!馬斯克發聲:感謝華夏官方提供的機會,特斯拉將盡力帶動華夏新能源產業發展,傳播先進設計理念。”
“上海工廠背后或有更大規模交易,涉及SpaceX?”
“重型火箭技術交換新能源市場機會?是賺還是虧?”
“SpaceX消息:將與華夏在LITV技術領域展開合作!”
SpaceX與華夏合作的消息很快被公開,畢竟在美國這樣一個“公開”的市場環境中,能夠影響到股價的消息,基本很難被隱藏。
華夏相關部門對此倒是并不在意——只聽說過聽說過自己有的技術要對別人保密的,還沒聽說從別人手里拿了技術還要保密的。
真要是那樣的話,那就叫偷,不是換了。
然而,在官方按部就班推進著計劃的同時,輿論上對這次交易的內容卻爆發了許多質疑。
其中最核心的點就在于,切割一大部分新能源車輛市場用以換取到的LITV技術,到底值不值得?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是肉眼可見的龐大,畢竟哪怕不考慮超導材料因素,光是一個幾乎無限的核聚變電力,就已經足夠顛覆傳統行業了。
相比較而言,LITV是什么?
普通人也許只知道,這是一種可以提高火箭運力的技術,但到底能提高多少,又能給世界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卻沒有人能說清。
事實上,哪怕不是普通人,一部分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對LITV也不看好。
論壇上,有關這項技術的討論已經進展到極為專業的水平上。
“.LITV這種技術,其實本質上更像是一種改善發動機推力偏轉能力的方法,它的核心就不是在固液轉化這個方向上——當然,我不否認這項技術對固液轉化有一定的啟發,也存在多個相似技術模塊,但問題是,想要真正實現應用,還是沒那么簡單的。”
“哪怕我們能拿到SpaceX的技術,最多也就能解決液體推進向量控制的問題,整體復雜性怎么解決?液體供應和儲存系統怎么解決?設備額外載荷的效率性怎么解決?”
“我之前跟SpaceX有過一些交流,據我所知,這些問題到目前為止,都是沒有得到解決的。”
“所以從航天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這次交換,我們還是比較虧的。”
頭像是一只太空貓的網友發出這條帖子之后,論壇里的其他人迅速跟進,而他們的措辭,就比太空貓要激烈的多了。
“不是比較虧,是大虧特虧。”
“LITV本身就是一種陷阱技術,要不然SpaceX也不可能在研發五年之后,突然把這個項目邊緣化,轉而去研究火箭回收技術。”
“它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當然,客觀的來講,只要愿意下本,這東西一定能造出來。”
“但是,從技術邊界上講,它的邊際收益是小于邊際成本的,坦白的說,這東西就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真的是用國內的新能源市場換LITV的話我覺得官方真的是蠢透了。但問題是,我覺得官方根本不可能那么蠢。”
“所以,大概率這只是放出來的一顆煙幕彈,鬼知道背后還有什么交易呢。”
這條評論給網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而順著這個角度去想,事情似乎也變得沒那么不好理解了。
對啊,LITV確實不值錢,但作為交換的,真的就只是技術本身嗎?
或許,背后還有更大的棋,沒有被挖出來
當然,仔細想想,哪怕剔除掉LITV,只看所謂的上海工廠,實際上也遠遠沒有一些人下意識認為的那么虧。
特斯拉大舉進入華夏,真的能分走多大的市場嗎?
也許,它更像是一條被主動放進來的鯰魚,目的就是把這潭水給攪活。
畢竟,電動車的核心技術雖然確實是電池、電機,但這也并不意味著,一臺車只要能動能跑就夠了。
歸根結底,它是一件商品,商品是要迎合市場的,而在這一點上,特斯拉確實做得很好
于是,風向立刻出現了逆轉。
所謂的“大旗論”逐漸被傳播開來,甚至連遠在美國的馬斯克,都看到了這些評論。
NASA辦公室里,他一邊劃著手里的平板,一邊笑著對納爾遜說道:
“這些華夏的網友真有意思.他們大概是贏了太多次了,已經形成了某種慣性?”
“明明只是很簡單的商業上的交易,卻被說得好像是我們上了當一樣。”
“實際上,能進入華夏市場,我們所獲得的利益,遠遠要超過他們的想象”
聽到他的話,納爾遜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其實并不贊同特斯拉去跟華夏做深度綁定,因為這家工廠一旦落成,特斯拉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利潤,都要被鎖定在其中。
而作為一個政客,他比馬斯克更明白,在很多時候,能左右一家公司走向的,其實不是股權,而是“控制權”。
等特斯拉的籌碼全部投入到華夏這張賭桌上之后,馬斯克還會有別的選擇嗎?
是的,你可能會一直贏下去,你可能會一直獲取你所說的“利益”,但如果這些利益,根本就沒辦法帶下賭桌呢?
那它所代表的,也不過就是一個好看的數字罷了
不過,他沒有辦法去跟馬斯克說這些。
立場已經變了——NASA不再是金主,也沒有了“建議”的權力。
于是,他沒有接馬斯克的話題,而是問道:
“所以LITV技術真的沒有意義嗎?有沒有可能,他們在合作的基礎上真的開發出了實用性技術,達成航天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呢?”
“怎么可能LITV技術就是一個死胡同。”
馬斯克嘲諷地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事實上,所有的國家都在搞LITV,畢竟它的潛力確實很大。”
“但是,跟SpaceX同期啟動的項目,基本都已經夭折了。”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已經走到了這條路的盡頭。”
“但華夏還沒有——他們的航天技術比我們還落后二十年以上,所以會天真的以為,我們做不到只是因為做得還不夠好。”
“他們就是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聽不進去成年人的建議。”
“不過,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是嗎?”
“他們犯的錯誤越多,我們的機會就越大如果能在他們之前登上月球,那之前我們所丟失的一切,說不定都能拿回來”
“確實如此。”
納爾遜重重點了點頭。
事實上,發展到這一步,雙方在“登上月球”這件事情上的競爭,早就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技術之爭,而是被賦予了額外的象征意義。
這是一次以月球為舞臺的“健美大賽”,那些尚在搖擺和猶豫的國家等待著比賽結果,而這個結果,將決定他們最終選擇的陣營。
掌握了新技術的華夏,還是在舊時代打下了堅實基礎的美國?
納爾遜突然覺得,眼前的局面有種似曾相識的意味。
當年的那場coldwar里,世界的兩極也是爭相飛向太空來著
地面上千變萬化的事情,卻要被天空中的那輪從未改變過的明月決定,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諷刺?
他嘆了口氣,繼續開口問道:
“不管怎么樣,這就是我們能做的極限了。”
“我們不可能再通過其他手段去阻礙華夏的技術發展,而只能盡快加速重返月球計劃的進程。”
“記住,我們必須要把人送上去,我們必須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是真正的.勝利。”
“我知道。”
馬斯克回答道:
“Artemis計劃將會與重返月球計劃同步進行,設備與人員會同時登陸。”
“在到達月球之后,第一批‘探險家’會立刻開始搭建生活基地,實現在月球的長期駐守——其實我很好奇,如果華夏人發現,一次簡單的載人登月計劃,居然轉變成了月球基地建設計劃,他們會是什么樣的表情?”
納爾遜略微思索后,突然笑著說道:
“他們大概不會有任何表情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最多只能完成嫦娥3號的發射。”
“他們跟我們仍舊不在一個層面上,所以也只能為我們鼓掌?”
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地終止了話題。
馬斯克看向窗外,在那里,一艘尺寸遠超此前所有航天器的巨型火箭已經在建設當中。
按照計劃,大概在6個月之后,它就會啟動自己的第一次遠征。
而那個時候,也是自己的“太空之旅”開始變成現實的時候了
長安,固液轉化發動機項目實驗室內。
李炳忠看著最新拿到的技術文檔,眉頭直接皺出了一個川字。
對面的羅文同樣是滿臉苦澀,他一邊不停地搖著頭,一邊開口說道:
“SpaceX共享的技術文檔比我們預想的質量要好得多,但結果有點不太樂觀啊”
“他們搞了整整10年,居然到現在都沒能解決液化噴口的矢量控制問題,我甚至都有點懷疑,這份文檔是造假的了”
聽到他的話,李炳忠嘆了口氣。
“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從公開發表的論文上基本可以驗證他們的研究路徑。”
“可以判斷,他們確實嘗試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案,也確實有一些進展。”
“但固液轉化發動機內部的熱力學效應太過復雜了,通俗的來講,就是要在一根竄天猴的固體火藥里塞進去一根注射器針頭,然后用針頭里噴出來的液體控制火藥的燃燒速率,甚至還要調節火藥燃燒的范圍。”
“這不僅僅是對針頭材料有超高的要求,控制的精度上更加離譜,單純的算法已經沒辦法滿足需求了——伱看,他們在2011年的時候,甚至嘗試引入人工智能系統,去進行實時的敏捷調控。”
“但哪怕是這樣,效果也是差得離譜。”
“難怪俄國的技術人員普遍都不看好這個方向——我們真的是選了一座最高的山去爬。”
“相比起這個方向,有機推進方向反而簡單的多,可惜不能跟我們的燃料選擇適配。”
“我真有點無能為力了,感覺這就是一條死胡同。”
“雖然看上去像是有路的樣子,但在路的盡頭橫著一道不銹鋼大門,而這扇門的鑰匙,我們還沒造出來。”
羅文贊同地點了點頭,隨即說道:
“想要解決液體注射系統控制的問題,我們首先要有一套更加精密的監測儀器,光是這玩意兒就已經超出當前技術的上限了。”
“除此之外,固液轉化艙的熱力學效應的復雜程度幾乎已經到了‘類混沌系統’的邊緣,目前小型計算機的算力根本無法支撐我們對它進行智能化控制。”
“而如果要上大型機,載荷又成了問題。”
“不上大型機,數據傳輸速率也同樣是一道跨不過去的門檻。”
“我說SpaceX怎么會在技術幾乎成熟的節骨眼上轉去做火箭回收呢——這技術根本就是一個陷阱。”
“前期花團錦簇,一步一個成果,但后面嘛”
羅文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但李炳忠已經聽出了他話里的悲觀。
兩人沉默地相對而坐,良久之后,李炳忠才開口問道:
“現在項目組里的氛圍怎么樣?”
“不好,俄國的兩名技術員已經宣布退出了,他們最開始以為我們是要走有機溶劑方向,所以才選擇加入——當然,他們本來也是有機化合物領域的,所以退出的理由其實也很充分。”
“但是客觀上講,他們的退出還是給項目組造成了一些打擊的,哪怕是我們自己人,對這項技術的信心也在下降。”
“我們迫切需要一些小成果,但問題來了:能解決的問題,SpaceX前期都已經解決完了。”
“解決不了的,短時間內我們也沒有辦法。”
李炳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片刻之后,他才開口說道:
“就算沒有辦法,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既然選了這條路,上級也同意了,甚至星火也表態支持,就說明這個路線是有前景的。”
“這樣,你先把我們目前的技術關隘列一個清單。”
“大不了,我們就一個一個去搞,我就不信,那么多人,難道連一個問題也解決不了嗎?”
“明白,我盡快交給你。”
羅文回答道。
而此時,他的腦海中已經快速地把所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全部過了一遍。
零零總總,至少得有二三十個。
好像,也不怎么多啊?
“確實不怎么多。”
成都的辦公室里,陳念幾乎跟李炳忠同時讀完了SpaceX提交的文檔。
而與李炳忠的悲觀不同,他的心里,只有撿了大便宜的竊喜。
該說不說,老美的科研人員還真是有幾把刷子的。
他們幾乎把能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而那些所謂的關隘,其實也只是因為時代和技術的限制,導致他們沒辦法突破而已。
但現在,落到了自己的手里
一切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