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錫蘭屬于少數民族,那么就該拉攏其他少數民族。
比如,陀密羅(泰米爾)人!
來自南印度的泰米爾人,從公元前就一次次入侵錫蘭。
朱羅王朝統治錫蘭島時,泰米爾人更是成為這里的上等人,并且把民間信仰強行改為婆羅門教。
錫蘭復國時雖然恢復了佛教,但沒有殺盡島上的泰米爾人,國王甚至招募一支泰米爾雇傭兵做親衛。
幾年前,波羅迦羅摩弒君自立,開始對泰米爾人展開瘋狂屠殺。
現在整個錫蘭島,只有傀儡國王和華人的地盤,還允許泰米爾人繼續生存。
錫蘭國王和夏余慶,不約而同的招募泰米爾士兵——這些家伙打仗時或許會逃跑,但絕對不可能再向敵人投降,因為一旦投降就會被殘忍殺死!
面對一萬多聯軍壓境,夏余慶開始擴充扈從。
也可以說是部曲。
他把自己的三十個泰米爾部曲,直接擴充到一百個,并對這些人說:“此戰只要獲勝,就免除你們全家的田租。聽清楚了,不是減輕田租,而是免去你們家里的所有田租!如果作戰勇猛立下大功,我還會賜給這樣的勇士田產。屬于你們自己的田!跟我一起喊,殺敵,殺敵,殺敵!”
前面那些話,有親隨翻譯成泰米爾語,“殺敵”兩個字卻是標準的大明官話。
“殺敵,殺敵,殺敵!”
一百個泰米爾士兵興奮高呼,瞬間就變得士氣如虹。
雖然夏余慶等華人的統治非常殘暴,但至少允許泰米爾人繼續生存。
如果這里被聯軍攻占,波羅迦羅摩的士兵,肯定把泰米爾人全部殺死或變成奴隸。
即便只為自己,泰米爾人也得英勇作戰。
更何況,夏余慶還承諾免去他們全家的田租,立下大功還賞賜給他們一些土地。
五百大明將士,全都跟夏余慶一樣,各回自己的莊園擴招部曲。
不是陣亡一個,病死好幾個嗎?怎還有五百將士?
因為他們的兒子,或是過繼的子嗣,也都已經十七八歲可以打仗了,并且繼承了亡父的軍事裝備。
此外,許多將士還帶著兒子和侄子打仗。
他們當中最早結婚的兩批,是在跨海突襲遼東時擁有的老婆。妻子多為遼東渤海人,也有少數是漢人和契丹女子。
第三批則是在石見城結婚,妻子都是日本女人。
夏余慶現在有一妻五妾。
正妻是從遼東娶來的渤海族,其余五妾全是在錫蘭島納的。
有兩個妾是僧伽羅貴族之女,皮膚相對白皙,跟南洋土著差不多黑。另外兩個妾是從朱羅國買來的混血女奴,這種女奴也是李邦彥的菩薩蠻的來源之一。還有一個妾,卻是阿拉伯商賈的女兒。
這么多年下來,不算已經夭折的,夏余慶共有六子五女。
長子和次子,皆為渤海族正妻所生,分別為十八歲和十五歲,他們這次全都要參與戰斗。
“王兄弟,高兄弟,李兄弟,”夏余慶抱拳對尋寶三人組說道,“我手里的水師很弱,敵人可能會從海上攻來,海戰方面就仰仗三位了。事后定有重謝!”
王崇度笑道:“聽說敵人的海軍,幾年前已被使節團打殘,就算重建又能恢復多少?我們的三艘海船,皆為海軍淘汰的中型戰艦,陛下還允許我們保留火炮。船上的士兵,也是大明退伍海軍,區區蠻夷水師不在話下。”
雙方一番交流,夏余慶很快就帶兵出征。
沿途不斷有將士帶著部曲來匯合,夏余慶決定兵分兩路。
偏師有五十個將士,以及他們的近百兄弟、兒子和侄子,還有他們的數百個泰米爾部曲。這些人防守東北部的一處城堡,至于城堡以東的地盤全部放棄。
主力有四百二十個將士,以及他們的兄弟子侄千余人,還有他們的泰米爾部曲七八千人。這些部隊一路北上,作戰目標不但要擊潰聯軍,而且還要殺向波羅迦羅摩的老巢。
以上主力和偏師,一些將士的莊園靠近前線,他們暫時還沒有過來匯合。
剩下三十個將士,帶著兄弟子侄和部曲,留守在望向港城堡,防止被敵人摸來偷家。
尋寶三人組也幫著守家,主要是防備海上之敵,關鍵時刻也可進入城堡防御。
至于后勤民夫,全是強征而來的僧伽羅族農民——其實都是佃戶,夏余慶把土著的田產全沒收了。
六個官二代,非要鬧著跟去打仗,而且還把自己的隨從帶上。
行軍路上,陸游問白師厚:“學樸兄出身將門,覺得這些陀密羅(泰米爾)士兵怎樣?”
白師厚笑道:“不怎樣。全是從佃戶中招募的青壯,大部分人甚至沒操練過。沒有頭盔,只有皮甲。沒有弓箭,只有刀槍。真打起仗來,連我大明的民兵都不如。不過士氣還不錯,聽說他們幾年前曾被屠殺,這次打不贏恐怕連條活路都沒有。”
“愿意拼命,就已經很不錯了。”白師厚的一個隨從說。
此人是真正的大明退伍精銳,雖然已經四十多歲,而且略微有些殘疾,但上了戰場絕對表現驚人。
范成大連忙問老兵:“能打贏不?”
這位老兵說:“聽聞島上的土著沒有騎兵,只一些貴族擁有戰馬。而夏指揮的軍隊,卻有一百多騎兵。還有幾十條火槍,四門火炮,真打起來還是有優勢的。”
夏余慶的戰馬,最初來自使節團的病馬。
海上航行,許多優良戰馬生病,干脆就留在了錫蘭島。
其中不乏從阿拉伯、塞爾柱買來的極品馬種。這些年有些戰馬老去或死亡,卻也誕下二十多匹馬駒,有幾匹小馬已經可以騎乘打仗了。
又過一日,陸續有莊園靠前線的將士,帶著家人和部曲逃回來跟主力匯合。
他們的莊園,已經被敵人占領了,一個個都鬧著今后要修塢堡。
又過半日,夏余慶派出的先鋒傳回消息,他們已經將一小股敵人擊潰。兩軍先鋒打遭遇戰,漢人騎兵直沖過去,在海邊平原上將敵人打敗。
雙方主力繼續前進,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同一處戰場。
那里是方圓數十里最開闊的平地。
各自扎營,次日出戰。
率先登場的,是各自的法師團隊……
朱皇帝不是在錫蘭冊封了五個大迦葉嗎?
最扯淡的是,敵人這次帶來的法師首領,就是朱皇帝冊封的大迦葉之一。
而夏余慶純屬入鄉隨俗,畢竟還有那么多泰米爾部曲。因此他這次也帶了婆羅門教法師,專門給泰米爾士兵加戰斗Buff,順便給敵人的士兵掛幾個Debuff。
只見雙方各自派出數十名法師,對面登場的是佛教高僧,夏余慶這里是婆羅門高僧。
綦歧庵都看傻了:“這打的什么仗?”
白師厚卻說:“金國有薩滿,西夏有法師,這兩國打仗時也會作法。只不過,很少陣前作法,都是開戰以前。其實前宋的軍隊,出征前也會占卜和祭祀。”
雙方軍隊皆靜止不動,目視各自的法師陣前念咒。
法師很快對陣完畢,各自退回后方。
弒君者波羅迦羅摩派出一個勇士,突然跑來陣前單挑。
陣前斗將這種形式,不僅存在于《三國演義》,而且流行于古代的所有國家。
赫赫有名的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就是在陣前單挑時獲勝,繼而又率軍打了勝仗,被薛西斯任命為亞美尼亞總督。
東羅馬軍隊,也有多次陣前單挑記載。
至于中國古代,先秦時期就流行“致師”。可以單挑,也可以組團挑戰,經常爆發一個戰車小組的互斗。
夏余慶看向自己軍隊里的泰米爾士兵,他害怕不接受單挑會掉士氣,又怕自己派出的斗將打不贏。
“父親,我去會會他!”
長子夏希亮主動請纓。
夏余慶沒有立即答應,也沒有直接拒絕。
他這長子今年十八歲,童年時生活在沙門島,身邊的叔叔伯伯全是吃過人的惡棍。稍微大些又去了石見城,跟著朱皇帝的義子們學過本事。
但一直沒打過像樣的仗,也就這幾年隨軍欺負錫蘭島上的小貴族。
他知道兒子武藝不俗,但實戰經驗太少了,稍不注意就會翻車。
仔細想了想,夏余慶說:“你騎馬出戰。敵人沒有戰馬,可以出其不意拿下。”
夏希亮立即騎馬奔出,可他少年心性,居然在半路下馬,想要通過公平決斗來獲勝。
夏余慶又急又怒,但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罵道:“混賬!”
可他麾下的將士,不管是漢人士兵,還是泰米爾士兵,都爆發出陣陣歡呼。
顯然夏希亮棄馬不用的舉動,贏得了所有將士的好感——這種好感是有條件的,夏希亮必須單挑獲勝才能繼續擁有。
敵將身披皮甲,左手持盾,右手持矛,腰間還有一把刀。
夏希亮身披鐵甲,背著弓箭,腰挎長刀,手持長槍。
雙方相距數十步,夏希亮插槍于地,取出弓箭就射去。
射得很準。
但過于準了,直奔敵將胸口,被敵將持盾擋住箭矢。
敵將也嚇了一跳,不再容許夏希亮射箭,立即伏身加速朝他奔跑過來。
夏希亮又射一箭,這次卻是沒中。
主要是那敵將伏身沖殺,要害全被盾牌遮住,夏希亮瞄準雙腿射擊被閃避了。
收起弓箭,夏希亮拿起長槍。
這是一桿四米騎槍,而敵將的單手矛卻只有一米多。
長兵器可以隨便欺負短兵器,可敵將手里還有盾。而且似乎力氣也大,盾戰技巧極為精妙,夏希亮好幾次出槍都被格擋,反而被敵將沖進來一矛刺中胸膛。
雙方都短暫一愣。
敵將愣住,是因為他的攻擊,根本就無法破防。
夏希亮身上的札甲,是明金大戰時期的改良版,夏余慶用一顆極品錫蘭紅寶石為兒子換來的——大明有人走私換裝入庫的舊甲,在軍方后勤賬目里記錄為報廢軍械。
而夏希亮愣住,則是因為稀里糊涂被敵人近身。
他從小練習騎射,馬戰技藝更為精通,步戰反而不如敵將。
夏希亮的反應也很快,此時已是中距離,他連忙舍棄長槍,拔出腰刀不退反進。
敵將作戰經驗豐富,撤矛舉盾前推,把想要近身的夏希亮推開,讓雙方保持在短矛的最佳攻擊距離。
“擊助威鼓!”
夏余慶用望眼鏡看得焦急,生怕兒子單挑翻車。
若非夏希亮的鐵甲堅固,此時已經被敵將殺死了。
“咚咚咚咚!”
鼓聲大作。
敵軍那邊,也開始擊鼓。
陸游說道:“中國已經很久沒斗將了吧?上一次流行斗將,還是在五代時期。”
白師厚的老兵親隨評價說:“夏小郎君的經驗太淺,而且兵器不利步戰,他棄馬的行為過于托大了。幸好甲胄精良,還有獲勝的機會,年輕人總要吃點虧才能長進。”
說話之間,夏希亮再度持刀前沖。
敵將持矛捅刺,雖把夏希亮扎得生疼,卻依舊無法刺破札甲。
那敵將已經懵了,從沒遇到過這樣的決斗,驚慌之下借著短矛戳刺的反作用力連連后退。
敵將退后,夏希亮也退,快速收刀回鞘,抄起地上的長槍。
他抖一個槍花刺向敵將面門。
敵將舉盾格擋,順勢持矛前沖。
夏希亮手里的長槍,卻是中途變線,刺向敵將的腰部。
敵將沒有遇到過這種槍花技巧,瞬間就中招。
顯然,夏希亮的長槍也是特制的,槍桿堅韌的同時還有彈性,可以依靠手臂抖動挽出槍花。普通騎兵的長槍,不可能采用復合材料制作,這種槍桿制作耗時至少要兩三年。
槍頭應聲捅入皮甲,敵將腹部遭受重創。
敵將丟掉盾牌后退,握住槍桿想要拔出。夏希亮卻得理不饒人,握著長槍徑直前沖,槍頭在敵人的腹部越捅越深。
終于,敵將在后退時摔倒。
夏希亮繼續使力,槍頭完全捅進腹部。隨即拔出腰刀,狠狠一刀砍下,接著又割掉敵將首級。
他回去翻身上馬,提著人頭沖到敵軍陣前,耀武揚威的來回奔馳。
己方士兵歡呼聲震天,敵方士兵卻士氣大減。
夏余慶見到兒子獲勝,總算安心下來,說道:“打出旗令,讓那混賬快回來,老子要開炮了!”
既然朝廷留下四門火炮,當然要合理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