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儒劍仙

第七十七章離宗

更新時間:2023-04-09  作者:七月未時
宋知書出聲,語氣平淡,并未夾雜任何情緒在其中。

可這句話,卻讓執法堂廣場中弟子們一時間全都愣住,因為他們能聽出宋知書話中的意思,似乎并不愿繼續留在宗門了。

真要像古云大儒說的那樣,宋知書要準備離開太昊劍宗嗎?

弟子們都不敢說話,就在旁邊看著,因為宋知書此言,不是對別人說的,而是掌教,掌教親自出言進行挽留,可對方卻選擇用這種話回答,是什么意思?

不過與劍宗弟子的震驚不同,古云大儒臉上卻流露出些許欣喜。

宋知書若不留在太昊劍宗,還能去哪里呢?

古云大儒對于宋知書心中可以說是相當重視的,想要竭盡全力培養,可此前宋知書想要留在太昊劍宗,自己也不好多說什么,現在卻有了希望。

他自信只要宋知書開始將心思放在主修儒道上,過不了多少年便可以成為大儒。

當然古云大儒并未選擇說話,而是等待太昊掌教的回應。

“宋知書,你是否對方才的處置還有不滿?”

“若有想法,大可直接提出來。”

別人能聽出來,太昊掌教自然也能聽出,宋知書直接拒絕,這有些出乎預料,他認為可能是宋知書對自己之前的處置還有意見,所以出聲進行詢問。

意思也很簡單,如果宋知書還覺得哪里不公平,可以直接提出來,能滿足盡量滿足。

畢竟事情已經鬧到了這種地步了,想要完全平息也確實要多做一些。

太昊掌教明白來龍去脈,一切終究是因為改制引起的不滿,宋知書和那幾個雜役弟子遭受了不公,所以也并沒有因為那句話而動怒,反而語氣平易近人。

“掌教莫要誤會,弟子沒有任何不滿。”

宋知書開口,微微作禮:“是弟子自己一心想要離開,并不是被外物所影響。”

自己的這一番舉動能將掌教引出,使得掌教面向所有弟子和古云大儒認錯,已經是超出預料了,宋知書清楚,以掌教的身份其實大可以不這樣做。

甚至于可以選擇支持慕長歌,駁了大周文宮的面子,維護自己的權威,繼續要求嚴懲。

這對于太昊劍宗而言根本影響不了什么,但他最后還是認罪了,當著所有人的面。

而且還親自開口讓自己安心,掌教這番胸懷,宋知書心里也是敬佩的。

因為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越是不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

強者,有強者的自尊。

就如同慕長歌為什么非要讓自己伏法,難道只因為白秋玉之死?針對的是他宋知書個人嗎?

顯然不是的。

宋知書對于自身的定位很清楚,即便之前展現出了儒道天賦,引起了各種異象,可或許在慕長歌眼里也并不算什么,甚至于不會在意,慕長歌一定要誅殺自己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底層弟子面前維護上層權威,然后繼續推行宗門改制。

故而才有了掌教那一句兩個人都沒有錯,因為宋知書和慕長歌不是個人恩怨,而在理念之爭。

事無關對錯,只有每個人想法不同而已,不能只用對錯來分別。

因此掌教的那番處置,在宋知書眼里并無不妥,相反還是很明確的,所以表明態度。

虛空上,太昊掌教聽到此話后,看著宋知書略作沉吟,這才繼續選擇開口道:“那若是我宣布,自今日開始你便是我劍宗真傳弟子,你可否回心轉意,繼續留在劍宗?”

此言一出,周圍眾弟子全部都震動了,臉色浮現紅潤之色,一些人更是止不住瞪大眼睛。

真傳弟子啊,放眼整個劍宗里都沒多少,可以說地位非凡,僅次于首席大師兄之下。

在場眾人大多都是外門弟子,還有一些內門弟子,可即便如此,真傳的身份對于某些人而言那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身份的象征還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資源傾斜。

能被認定為真傳弟子后,將可以無條件學習宗門內的各種道法,連三大劍訣都能選擇進行參悟。

每月還有各種福利,什么靈石、丹藥等等,那都是最基本的,還會被賜予法寶。

尤其是行走在外,天下仙門都要給面子,以禮相待。

因為真傳,換句話而言就是種子,會被精心呵護,妥妥的高層弟子,未來甚至于能參與到劍宗的各種決策當中,意義非凡,跨越了階層。

當然,眾弟子震驚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宋知書是從雜役弟子直接晉升的真傳弟子。

這放在劍宗歷史當中,不說絕無僅有,但也極其罕見了。

加上宋知書如今的修為,才筑基境而已。

筑基境就成為了真傳弟子。

還是掌教欽定。

這如何不讓在場的弟子們都感覺到震驚呢?

就連慕長歌侍女綠兒姑娘,眼中也帶著難以置信的神色,因為她實在看不懂,宋知書究竟哪方面被掌教看重,不僅免了罪,現在居然要賜予真傳弟子之位。

難道是給宋知書的補償嗎。

可這種補償未免也太豐厚了些了吧。

亦或者說是對方之前所展現的異象和儒家天賦?

可太昊劍宗修行的乃是仙道,即便天資非凡,也不該如此才對啊,綠兒姑娘心里覺得有些夸張。

但現在這里完全沒有說話的份,心里就算有意見和疑問,卻也不敢說出來。

白昊辰則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他想的比其他人更多。

至于古云大儒,眼神也微微變化。

因為太昊掌教所提出的條件,對于一個修士而言,確實太誘人了。

在太昊劍宗當中,沒有任何一名雜役弟子會選擇拒絕,一但成為真傳弟子,代表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修行之路會變得更加順暢。

這不由讓古云大儒覺得太昊掌教確實會做人,連如此挽留的條件都會提出。

可仔細想想的話,卻也正常,宋知書所展露的儒家天賦,別的人或許看不出什么,可太昊掌教卻能明白,如今現在各方都在爭奪造化,儒家乃重中之重。

現在宗門出了一個有如此天賦的弟子,自然不會輕易放過要進行拉攏,好應對未來之變。

只是他依舊什么都沒說,因為不管對方怎么說,關鍵在于宋知書的態度。

古云大儒不會干擾,無論宋知書是否答應,都會選擇支持。

而宋知書也確實沒有想到,掌教居然會直接賜予真傳弟子的身份,心中也不由意動,長期在底層生活,自己自然知道真傳代表是什么意義。

可他在稍作思索后,便再一次躬身:“回掌門,弟子心意已決。”

自己的萬里路還未曾完全開始,連十分之一都沒有走到。

宋知書想的也并不復雜,若是一直呆在劍宗當中,加上掌教所給出的條件,自己的確能在短時間內強大起來,而且還非常安全平穩,不會遇上多少危機。

但這并不是他想要的,溫室里的花朵開的再璀璨,但沒有歷經風雨,也只是表象。

一甲子后,大劫即將到來,宋知書必須要有足夠的應對手段。

而且他也有足夠的自信,即便不依靠宗門給予的資源,未來自己也能達到應有的高度,因此留下來的意義并不是很大,行萬里路,看遍世事,無論心境還是修為都可以得到提升。

這才是宋知書真正想要的。

而就在他出言拒絕后。

執法堂廣場上弟子們卻全都嘩然了,有些不敢相信。

真傳弟子的身份都直接拒絕了?

這宋知書到底在想什么啊。

那可是真傳啊。

他們可惜,都不知道如何開口了,只覺得宋知書這樣做一定會后悔。

這是多少弟子都夢寐以求的啊,現在就放在面前,輕易之間就可以得到,最后卻選擇不要.......

而且還有一點,現在宋知書拒絕的是掌教,難道就不怕掌教發怒嗎?

上空,太昊掌教得到回答后,面色依舊平靜,可終究沒有多說什么,只是開口道:“既如此那我就不再勉強,不過若有一日你改變心意,這真傳弟子的身份會為你留下,太昊劍宗也一直是你的門派,隨時為你敞開大門。”

“離開劍宗后,無論你是何想法,又將前往何方,我也預祝你前程似錦,仙道有成。”

太昊掌教并沒有發怒,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能強留的。

既然對方已經做出了決定,他也不會更改,還直接留下一下一句太昊劍宗隨時歡迎的話。

“多謝掌教。”

宋知書微微拱手,掌教的開明態度,也確實讓其心里敬佩。

畢竟以掌教的身份,根本就不需要說后面那些話,就算自己展露出儒家天賦如何呢?現在終歸是個筑基境修士而已,未來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好了。”

太昊掌教點了點頭,隨即望向在場所有人:“此事今日到此為止,都散了吧。”

話音落下,太昊掌教直接化作一道霞光,消失在執法堂廣場上。

來得快去得也快,并未停留。

而他的離開,也預示著事情徹底結束,成了定論。

無論是否有人覺得有問題,都不能繼續追究了,這是掌教親自下的令,就算首席大師兄也不能進行反對。

“我等謹遵掌教之令,恭送掌教。”

下方弟子們齊齊躬身開口。

旁邊慕長歌沒有說話,也未曾繼續關注宋知書,帶著侍女綠兒離開,仿佛從一開始就是旁觀者一般,

白昊辰則朝著古云大儒以及映照在此地的儒家讀書人微微點頭,然后轉身隱入虛空當中。

古云大儒轉向身后那些文宮儒生,稍作拱手后便繼續道:“事情已經了結,諸位也離去吧,不過老夫需要你們再注入一道儒家正氣于我體內,有些東西老夫還需要與宋小友詳談。”

此刻古云大儒只是一道意志,不是真身,且已經快到時間了。

但他并不想立即離開,因為還有別的事情要辦,故而需要儒家正氣注入,可以多停留些時間。

“好。”

寧平大儒真身開口,然后與身后的千百位讀書人化為一道道儒家正氣,最后全部注入了古云大儒的身上。

宋知書也在他們消失之前,躬身作禮。

今日之事太過危險,鬧得也很大。

若非古云先生也諸位儒家讀書人支持,不可能有現在的結果,對此他心中自然感激。

“宋小友,清去明月書院一敘。”

古云大儒一笑,隨即腳下儒家正氣化風,帶著宋知書也直接離開了執法堂廣場。

這一刻,在執法堂上,各種氣息全部消失了,恢復原本的模樣。

見此眾弟子才長出來一口氣,一個個都心有余悸。

事情鬧得太大了,不僅有真傳白師兄,還有大儒古云先生,以及大周文宮千百讀書人,緊接著大師兄都出來了,雙方劍拔弩張,差一點就要開戰了。

最后惹得掌教都親自降臨,選擇當眾認罪,才平息了此事。

而一切的一切,就只是因為雜役弟子殺了外門弟子。

當然,如果非要追究的話。

那全都是白秋玉因一己私心引起的,若非是他設計殘害同門,動用私刑,能到到這種程度嗎?

思緒至此,眾人才將目光轉向已經被斬首,卻早已經無人關注的白秋玉。

他的死,本應該引起巨大波瀾,但現在卻變得無關重要。

“今日之事,總算結束了。”

“還好沒有真的開戰,不然怕是會出大亂子。”

“可經過這事,我到有些敬佩宋知書了,他做了我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有人開口,事件安穩平息也讓他們松了口氣,不過也有弟子覺得,宋知書做的那些,可謂勇氣可嘉,因為換做自己別談做了,連說都不敢說。

尤其是宗門改制之后的弊端,有些弟子是感同身受的,可卻一直在默默忍著。

還有就是某些弟子因為關系擁有特權,最明顯的就是白秋玉。

底層弟子有意見,但正如之前所言都敢怒不敢言。

誰都不愿意出頭將其挑破。

因為知道結果。

可宋知書做了,還得到了一個好結果。

對于在場一些弟子而言,無疑是鼓舞人心的,證明在大是大非上,宗門并不會真的偏袒,尤其是掌教也開始宣稱將會重新開始出來掌控宗門,那對于他們而言,日后的處境無疑會好很多,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再出現上層弟子強行欺壓底層弟子的情況。

所以宋知書今日之舉動,確實是為底層弟子說話,并且最后還做做到了,讓在場弟子們敬佩,若不是對方今日大鬧,以后會越來越難。

只可惜啊,對方卻不愿意繼續留在劍宗了。

等下一次再發生相同事情的時候,又有誰會選擇出頭呢?

明月書院。

一座庭院當中。

三道人影相對而立。

“老師與宋小友慢慢聊,我去看看明遠現在如何了。”

周文淵面向老師古云大儒微微躬身,然后有朝著宋知書笑著開口。

“陸兄怎么了?”

宋知書聞言,當即有些好奇。

去執法堂之前,陸兄不是還好好的嗎,可聽文淵先生現在的意思,似乎是有事。

“宋小友之前誦念大學之道,引動天地之音,自降文氣,天下讀書人,凡君子境以下的都得到了好處,想必明遠也是如此,有此好處,日后君子境有望。”

古云大儒笑著開口,道出原因。

“原來如此。”

宋知書點頭,自己雖說在文淵先生的指點下,對于儒家了解越來越深。

可因為境界不足,且以仙道為主,所以這方面也知道的不算多。

就比如天地之音、自降文氣之類的宋知書就沒怎么聽過。

“不錯。”

周文淵開口,繼續道:“等明遠轉醒,怕是還要多謝宋小友呢。”

說完后,他也沒有多做停留,微微作禮后,便離開此地。

庭院當中,只剩下古云大儒和宋知書二人。

“宋小友,老夫時間不多,所以就長話短說了。”

古云大儒并未廢話,沉思片刻后再次開口:“宋小友如今已經算不得太昊劍宗弟子,可以說此地已無牽掛,老夫想問宋小友準備何時動身,前往大周文宮?”

此前古云大儒也邀請過宋知書前往大周文宮,安心讀書,未來在儒家的成就上絕對高出仙道。

但那時候對方以修行為主,并沒有答應,自己也就沒多言勸解。

而現在宋知書既然已經決定脫離太昊劍宗。

在古云大儒看來,顯然宋知書或許是想要去大周文宮了,這不僅對于自己,對于文宮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在文宮自己可以全心教導宋知書,又有諸位大儒作為老師,可以讓對方盡早明悟真正的道路。

畢竟現在古云大儒和南派文府的希望,基本上都放在了宋知身上。

“前往大周文宮?”

宋知書聽到后一愣,但很快就明白過來古云先生是誤會了,當即作禮回答:“古云先生,學生的確想脫離太昊劍宗,但學生也暫時沒有去大周文宮的想法。”

“離開太昊劍宗?又不準備前往大周文宮,那宋小友準備去哪里?”

古云大儒疑惑了,實在想不到宋知書還有什么去出。

難道是要去當一個散修不成?

散修可不好做啊,沒有背景、沒有靠山,走到哪里都非常危險,比太昊劍宗的雜役弟子都不如,至少雜役弟子還有劍宗的名頭在,行走在外也會有人顧忌。

故而古云大儒想不明白,如果是這樣,還不如留在太昊劍宗,得個真傳弟子的身份。

“古云先生,學生之前就已經做出決定,要去行萬里路,只是因為有事沒辦,所以又折返回來了,學生現在雖然入了知行境,一切也都結束,可這路才剛開始,因此學生不想半途而廢。”

宋知書開口,語氣溫和:“學生知古云先生心中有擔憂,可這對于學生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考驗呢?君子如竹,需歷經風雨,君子如梅,需渡過苦寒,學生既然走君子之道,也自當如此,請先生理解。”

這是宋知書早就計劃好的,并不會因為什么而選擇放棄,既然是萬里路,那就要走到底。

做個散修又如何?雖說危險,可危險之中也暗藏機遇與人生道理。

知行知行,重在于行。

“好一個君子如竹,好一個君子如梅,可......”

古云大儒聽到后,不由開口稱贊,并非是這兩句話真的有多好,而是宋知書以竹梅詠志,人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可真正要去做,卻會退縮。

他從宋知書的口中知道了決心,當然會覺得好。

可古云大儒還是覺得,對方需要去一趟大周文宮,徹底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儒家,這對以后的修行也幫助。

“古云先生放心。”

宋知書知道對方的想法,微微一笑便開口:“大周文宮,天下聞名,學生自然神往,此次學生行萬里路的最后一段,便是京都。”

“好。”

“宋小友既有此志向,老夫自當支持。”

古云大儒得到明確的答復后,同意了宋知書所言。

確實無論修行亦或者讀書,外出游歷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宋知書也說了,會前往大周文宮,于古云大儒來說已經可以了,別的也并不勉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也或許宋知書這樣選擇才是正確的。

“多謝古云先生。”宋知書站起身來拱手作禮。

“宋小友無需客氣。”

古云大儒一笑,示意宋知書坐下,繼續道:“老夫留下來,除了此事之外,還有一件事情,那便是龍源大會,不知宋小友可曾了解?”

“文淵先生與學生說過一二,乃儒家十年一次的論道大會,各派儒家弟子在會上闡述學說,若誰的學說能得到認可,那他所在的學派就會壯大起來。”

宋知書開口,這是文淵先生告訴自己的,相當于宗門的論劍大會,一但拔得頭籌,就會得到關注。

“不錯。”

古云大儒點頭,繼續道:“老夫所在屬南派儒家,不過南派儒家近些年一直式微,缺少領軍人物,雖也得到圣人造化,可也很難與其他一些學派爭鋒。”

宋知書一面聽著,一面仔細記下,儒家分各大派系的事情,自己在文淵先生那里也通過。

這些派系并不說是對手,只是相互的理念不同而已,也沒有誰好誰壞。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各大學派都是想要促進儒道發展。

古云大儒也繼續開口:“此前老夫與幾位好友所商議的是,將宋小友所贈大學之道拿出,可以保證我南派一脈在龍源大會上穩操勝券,可最近老夫等人發現,現有不少學派都都有了新的收獲,且影響很大,有天賦的讀書人也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局勢變得很復雜。”

“現在距離龍源大會的召開還有一段時間,宋小友雖說要行萬里路,但老夫的意思是若愿意的話,小友也可以前往參加,增長見識,或許會有新的體悟。”

聽到這里,宋知書也算明白過來,古云大儒的意思很簡單,現在圣人隕落,文氣分散后,儒家的發展出乎預料。

之前以為穩穩勝出的大學之道,現在看來已經不確定了,故而古云大儒想邀請自己參與其中。

當然不是為了一定要拔得頭籌,得到各派認可,只是想要他能前去,多聽聽一些其他學派的道理,也算是可以補足自身的不全。

“古云先生邀請,學生自然不會拒絕。”

宋知書出言,他其實也想見識見識一下十年一次的儒家大會,各派學說的激烈碰撞,可不是什么時候都能遇上的。

自己既然選擇仙道和儒道雙修,肯定不會錯失這種機會,正如古云大儒所言,多去增長見識也算一件好事。

“有宋小友的話,老夫就放心了。”

古云大儒欣慰一笑,也沒有多說什么,不過很快便想到了什么,繼而開口提醒:“還有一事,便是小友行萬里路,千萬謹記小心謹慎,北洲妖魔愈演愈烈,禍患已經蔓延開來,那些妖魔與普通妖獸不同,非常危險,一路上不可掉以輕心。”

他語氣嚴肅,顯然對于這件事情的態度極為鄭重。

“學生謹記。”

宋知書聽到后,也點了點頭,謹記于心。

古云先生乃是大儒,而儒家讀書人對妖魔一類天生克制,否則圣人也不會顯得那般重要了,而現在連大儒都提醒自己,顯然那些妖魔不簡單。

不過他心中也著實好奇,妖魔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需要天下舉力才能勉強對抗之。

當然宋知書也只是暫時好奇而已,以如今的修為并不想遇到。

“好了,老夫該說的也說完了。”

古云大儒也站起身,繼而笑道:“此次宋小友你行萬里路,老夫現只是一道意志,做不了什么,便預祝小友一帆風順,早日來我大周文宮。”

“多謝古云先生。”

宋知書微微拱手,誠心感謝。

不只因為古云大儒的那些關心和提點,更是為了今日對方能全力相助。

否則自己想要以一己之力抗衡白秋玉身后的那些人,根本不可能做到,即便宋知書知道是因為自己被儒家重視,但大周文宮的讀書人不惜要直接和慕長歌開戰,都要護住自己,這番舉動,他會牢記在心。

隨之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宋知書又請教了幾個關于知行境的問題過后。

便拜別了古云大儒,只身離開明月書院,前往住處。

今日之事,確實費時費神。

饒是宋知書有修為再身,也忍不住有些疲憊,要獲取休整調理一番。

“老師,您什么時候離開?”

待到宋知書離開后不久,周文淵走了進來躬身詢問。

“還有些事要處理。”

古云大儒沉思片刻,便繼續道:“文淵,宋小友和太昊劍宗的事情,你要多關注,妖魔禍亂撐不到一個甲子,必須要留心,我留下的時間所剩不多,具體的會給你修書。”

“是,學生明白。”

周文淵鄭重回答,無論宋知書還是妖魔禍亂都極為重要,他知道怎么做。

古云大儒則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腳下儒家正氣浮現,化作一道風拖著他離開明月書院,而古云大儒的目的不是別的地方,而是太昊劍宗核心之地,太昊掌教所在地無極宮。

約莫一炷香過后。

太昊劍宗內峰最為核心之地。

這里有一座巨大的殿宇,立于山巔之上,周圍有玄光縈繞,霞光飛舞,景色壯麗,宛如仙人宮殿一般。

此刻在大殿之中,有三道人影站立宮殿中心,皆是老者,其中兩位氣息渾厚而龐大,法力涌動下,使得宮殿內有寶光不斷流轉。

兩位老者分別是太昊劍宗掌教,以及劍宗太上長老,也是李青舟之師。

至于最后那位便是才到不久的古云大儒。

不過三人的臉色都極為鄭重,似乎正在憂慮某些事情。

“北洲妖魔還是沒有完全鎮壓住,七十二地魔雖有一半伏法,但還有一半逃了出去,現在暫時無法追查道蹤跡,后續會很麻煩。”

太上長老率先開口,神色和語氣非常鄭重,七十二地魔雖算不上強大,但能力極強。

現在找不到,對于天下而言,無疑是一件壞事。

“三大劍宗,各大仙門合力,加上大周朝廷,死了那么多人,居然還是無法遏制,到底是因為圣人隕落,僅憑借道門和佛門難以完全壓制,現在是七十二地魔,那將來呢?”

“若到時候圣人手段逐漸失效,三十六天魔出現,又如何壓制?”

太昊掌教也開口了,言語當中有著深深的擔憂,他們的反應其實已經足夠快了,可那妖魔實在難纏,同境界的修士基本沒有太大用處。

隨即太昊掌教轉頭望向古云大儒道:“不知現在儒家有何手段應對?”

鎮壓妖魔,最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依靠儒家讀書人。

無論道門還是佛門都很難應對。

故而太昊掌教才會想知道儒家有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圣人的手段不止在北洲,圣人坐化后文宮化作古境,不出意外的也即將開啟了,那里定有圣人對付妖魔的手段,不過想要得到其中真正造化很難,有德者居之。”

古云大儒開口,但就說了這樣一句話。

太昊掌教沒有立即回應,只是與太上長老相視一眼。

在場的都是明白人,二人自然知道古云大儒那句話中的意思。

圣人文宮古境,天下矚目,儒家各學派都在盯著,這古云大儒所屬的南派自然也不會放棄,不過南派現在不算強大,即便進入其中,不一定能得到圣人遺留的造化和手段。

所以需要支持。

“古云先生與大周文宮,在我太昊劍宗開設書院,助我劍宗奪氣運造化,我太昊劍宗自然也會鼎力支持。”太昊掌教直接開口,表明自己的態度。

實際上不僅太昊劍宗,蜀山、青城,以及各大仙門,都與儒家有合作。

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圣人文宮古境的開啟。

到時候是一場爭斗。

誰是贏家還猶未可知。

而太昊劍宗和南派儒家走的比較近,幫助南派儒家,也是在幫助自己。

只要能拿到圣人留下的造化,太昊劍宗也能從中獲取好處。

大爭之世。

一步慢,步步慢。

為了因對將來的劫難,所有人都要做好準備。

古云大儒聞言,沉思片刻后,便望向太昊掌教以及太上長老,微微共生:“太昊掌教之意,老夫是明白的,不除了此事之外,還有就是在不久后召開的龍源大會,我南派一脈準備拔得頭籌,借此機會壯大,也希望太昊掌教能鼎力支持。”

儒家的盛會,影響的不僅僅是讀書人,各大仙門都會留意,選擇支持親近的儒家學派。

所以看似儒家內部的學派之爭,以往各大勢力都不會在意,可今時不同往日,儒家的事情沒有人能選擇置身事外,因而太昊劍宗的支持,在古云大儒看來也是需要的。

“自然。”

太昊掌教對此自然不會拒絕。

南派儒家一脈若是能夠拔得頭籌壯大起來,甚至于成為整個儒家最重要的一脈,那從旁協助的太昊劍宗能得到多少好處,不言而喻。

而且這是之前雙方早就商量好了的,此次古云大儒再次提出,只是不希望出紕漏。

“天下將變,亂起甲子年后,有些東西,必須要快一點了。”

太上長老嘆氣,這不同于其他,事關天下蒼生,誰都逃不了,不怪他不擔憂。

“不錯,有時候必須要用非常之法。”

古云大儒也認同這種說法,隨即望向太昊掌教,躬身行禮:“今日為宋知書之事,我大周文宮強行出頭,插手太昊劍宗之事,老夫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宋知書在儒家上天賦絕倫,對我南派一脈不可或缺,還請掌教不要介懷。”

大事說完了,自然該說點其他的了。

古云大儒來此,也是想要在這件事情上多解釋一番。

之前自己和文宮讀書人,為保宋知書,差點與慕長歌鬧翻,慕長歌什么想法,古云大儒不會太過在意,但不希望讓南派一脈與太昊劍宗生了嫌隙。

“古云先生無需放在心中。”

太昊掌教搖頭:“此事并非儒家之錯,我太昊劍宗也有問題,宋知書所做也是為求公平,于情于理都并無不妥。”

他知道古云大儒說這句話的意思,而這也是自己的最真實的態度。

事情放在臺面上,而且已經解決,沒必要在虛與委蛇。

最重要的是,接下來能和儒家繼續順利的合作。

有些東西確實不用較真。

這不僅僅是為了太昊劍宗,也是為了天下蒼生。

“老夫也謝過掌教了。”

古云大儒開口,事情既然說開了,那就沒什么。

雙方處理的問題的方式是不同,可目標到底是一致的。

太昊掌教見此還禮,然后繼續道:“不過我能看出,宋知書因為此事,對劍宗有意見,這沒什么不對的,終究是我們的問題。”

“而我還是那句話,就算發生今日之事,宋知書選擇離開劍宗,但他依舊是劍宗之人。”

有些東西并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開的,就如宋知書所遭受的那些,畢竟無法做到完全的感同身受。

太昊掌教理解,心里也沒有任何怪罪的意思,他希望能通過時間來化解這些恩怨。

“宋小友是知曉大理的人,老夫倒覺得掌教不用太過擔心。”

宋知書的為人,在場幾人古云大儒最為清楚,他知道宋知書離開劍宗,并不只為了今日之事,因為就算沒有,日后也是要離開的。

“如此便好。”太昊掌教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而后三人又在幾件事情上達成一致后。

古云大儒便選擇離開。

他的身形變得虛幻,意志也徹底消失。

宮殿中,太昊掌教和太上長老則相視一眼,并沒有說什么。

因為接下來的計劃已經確定,就看該如何實施了。

不久。

明月城內。

宋知書已經回到了家中。

今日發生了很多,心神也有些疲憊,但他并未立即選擇休息,而是收拾了一下家中雜物,然后盤坐起來調息。

同時腦海中,將所發生的再一次整合、清理,為的是從中獲取更多的感悟。

并不是事情結束,就意味著結束了。

所謂吾日三省吾身,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宋知書明白,故而從未刻意回避,而是選擇直面,也是一種修行。

一個時辰過后。

宋知書才緩緩睜開眼睛,同時心中知曉了更多的道理,今日之舉收獲良多。

“今日我不僅入了儒家知行境,獲得了三百道儒家正氣,加上已經有的兩百二十道,想來可以去開啟第二重的第二個仙盒了。”

宋知書沉下元神,了解自身情況。.五

此前他沒有選擇開啟,并不是儒家正氣不夠,而是擔心仙緣會受到修為的影響,所以就一直拖著。

如今成功筑基,自然也沒什么猶豫的。

如此。

宋知書清除雜念,然后沉下心生。

下一刻,儒圣仙塔呈現在眼前,寶光流轉。

宋知書沒有猶豫,直接越過第一重,來到了第二重。

里面還有三個玉盒,開啟第二個玉盒。

一道信息也自腦海中浮現。

開啟第二個玉盒,需要兩百道儒家正氣,比第一個多出一百道。

宋知書稍作思索過后,深吸一口氣,直接選中了一個玉盒,兩百道儒家正氣凝聚,涌入玉盒之中,

在搜索引擎輸入 儒劍仙 龍之谷中文 或者 "儒劍仙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儒劍仙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