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B級基地完工,來自系統神秘力量的工程隊驗收后就消失了,留下派過來的工程師接收和進行小部分改造。
7月22日,已經有100多名原C級基地員工和同等數量的新招募學徒進入崗位,將部分設備進入工作狀態。
當林炬抵達的時候,去年年末看到的荒地已經全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廠房占地5000畝、設施完備、還帶有兩條跑道的巨型航空航天制造基地。
就算是把合作高校能挖的人都弄過來干活,目前B級基地的人手也達不到300,需要拼命擴張。
現在運轉起來的部分只有發動機實驗部的高空試車臺、一條總裝線和碳化硅芯片自動生產線,預計在下個月將25%以上的設備機器開動起來。
林炬有一種蛇吞象吃不下的錯覺,因為只要將這個基地的全部生產力量發動,新遠二號這種重型運載火箭可以同時生產四枚,制造周期50天,平均不到半個月一枚。
按照廠內指示標找到巨大而先進的航空發動機試車臺,林炬發現這里已然在進行工作了。
一臺小涵道比,一看就是XW-9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進氣口接在模擬高空高速氣流的風洞上,尾部的噴口收斂,噴出長長的藍色尾焰。
XW-9對比它的原用途WCR-9組合發動機的噴氣部分改動很小,所以在林炬從試驗臺看到的測試數據中,表現也完全符合預期。
為了適配高空高速環境,XW-9的涵道比只有驚人的0.29,連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涵道比都在0.34左右。
即使是這樣的小涵道比,XW-9還是做到了加力狀態下最大可輸出14.4噸推力的程度,雖然在世界上不算最高,但這個小體積和適配高速的優勢是絕無僅有的。
當飛行器在28000米以上飛行時,推力不再是影響最大的因素,而是氣動阻力和稀薄的空氣導致發動機容易喘振、輸出動力下降乃至停車的風險。
XW-9最佳應用對象就是長時間飛高空高速的飛機,比如超音速客機、超音速轟炸機或者中型截擊機。
至于加大涵道比增強不加力推力的XW-10改動的地方就太多了,現在還在設計階段,等團隊熟悉了XW-9再說吧。
離開航空部,林炬繼續在基地里轉起來,當到達跑道上的時候看到了停機坪上一排與建筑很不和諧的東西:
一排由輪式拖拉機、履帶式拖拉機、棉花聯合收割機、圓白菜收割機、玉米收割機等多種大型農用機械組成的隊伍整齊停放在停機坪上。
看到那里有自家員工,林炬連忙驅車過去,詢問是怎么回事。
“老板,原來拖拉機廠升級改造前還積壓了不少農機和配件,后來就露天堆著沒人管,然后我們將這些農機修復,配件組裝起來湊齊了差不多十臺,那邊地方小就運過來了。”
“我們還要這些破爛干什么?你們是哪個部?”
林炬一頭霧水,結果一問這些居然是與新安一起搞XW151智能駕駛系統的人,而他們看到農機竟然想順便做一做智能農機。
別看拖拉機和汽車工作的場地天差地別,但做智能無人化的農機比汽車簡單多了,最大的場地變化和基站問題都容易得多,算是一個不重要的分支。
或許是為了懷念從前,林炬還爬上去試了一輛輪式拖拉機,然后就抓著用火箭鈦合金邊角料加工的檔把和內飾一陣無語。
算了算了,有錢就任性造吧。
……
23日早上10點,進步號的第二次太空直播,第一次授課正式開播。
華國上一次太空授課是2013年的天宮一號任務,全國有8萬多所學校,近6000萬中小學生觀看,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次雖然也有很大反響,但并遠沒有6000萬學生的壯觀場面。
因為周瑞在講的是數學……線性代數。
昨天的直播是老少皆宜的太空小實驗,喝在空中漂浮的水球,觀察失重狀況下的旋轉陀螺,以及展示太空中剛破土的豆芽等。
有校園直播,但還是只有與蜀川教育廳合作的大部分中小學合作,效果還是很不錯。
第二天的時候就是面向全部高校的網絡直播了,周瑞本來想講老本行傳感器的,結果昨天晚上聽說系里線代掛了一大片,便決定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喚醒大家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地面中心表示無所謂,反正他們又不是國家航天局,航天員行動沒什么條條框框。
于是在南機院以及眾多高校看到直播畫面后,就看到一臉慈祥的周瑞帶著三人組先完成自我介紹,然后鄧磊和趙曉文一起抓住一塊白板,撐在了周瑞后面。
周瑞拿起筆,寫下了“第一講”三個字: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的太空授課內容是:線性代數第一講,行列式。
行列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
“咳,咳咳咳!”
無數個電腦屏幕前,剛剛受過數學折磨的學子感覺呼吸驟停,眼前發黑。
在開播前,所有人都覺得太空直播是有趣的,肯定會看到很多新奇的實驗和獨特的物理現象,結果內容就是:
漂浮的高校老師橫著身子,講著線性代數的同時還要晃來晃去,不時在艙壁上撐一下?
怎么有種老電視機無信號的圖標全屏游蕩的感覺?
雖然直播內容讓無數人聽了昏昏欲睡,但在太空授課的BUFF加持下缺很少愿意不看,硬是看完了兩個小時一刻不停的線代直播課。
當周瑞結束直播,從地面的反饋得知觀看人數沒怎么變化的時候心里倒是很高興,深感自己教學方式新穎卓有成效。
“小趙,不如明天的直播就還是講課吧,你來講第二章,后面的我不太熟。”
“周老師,這不太好吧?”
“你要相信老教師的經驗!來我們趕緊把實驗做完,有幾個培養基好像有點問題,睡覺前多留點時間備備課,看看這些年,學生的質量是一屆不如一屆了,這樣下去還怎么為國做貢獻?”
“哎……既然如此,也好如此了。”
“……”
指令長鄧磊對兩個人商量如何迫害大學生的脆弱心靈毫無興趣,只是飄到機頭前部的舷窗前,拿起攝像機不停地拍攝星空和地球的照片。
本次任務沒有出艙環節,但艙外航天服卻是準備好了的,下一次駕駛團結號就能夠出艙了。
到那時,才是真正體會到被黑暗所包裹,懸浮于太空之中的神奇感受:這是已經出艙過的航天員告訴他的。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直播中的一張截圖已經開始在外網以極快的速度傳播開來。
在油管上搜索關鍵詞華國太空課,現在排名第一的視頻播放了400多萬,才發布了不到7個小時。
封面最讓人捧腹,周瑞和趙曉文一下一右圍繞著白板,上面是全球大學生都痛苦的線性代數,指令長鄧磊手持塑封紅茶,默默躲在駕駛室觀察星空。
封面的標題是:“有史以來最無趣的太空課。”
2013年的太空授課不光是在華國引起了轟動,在外網的航天板塊也是興起了一大片的“拆哪、拆哪、拆哪”。
雖然無論是阿美還是前聯盟都在幾十年前把人送上太空,直播過第一次太空行走、搞過大型空間站,但受限于當時的世界還沒有互聯網,電視的轉播質量也不佳,給新生代的映像并不深刻。
所以反而華國的航天事業很受關注,而且2015年的墻還沒有那么嚴厲,交流還是不少的。
林炬火箭發射后沒事就喜歡翻翻油管和小藍鳥,看看這些老外有什么看法。
“航天飛機是不可靠的,加甘揚計劃將會在明年實施,我們的飛船不僅更先進,還會承接ISS的宇航員運輸任務。”
這是林炬看到的第一個高贊評論,仔細一看,是印度,那沒事了。
加甘揚計劃70年代就提出實施,等到林炬穿越前整整50年了影子都沒有,說明年實施就跟轟20明天飛一樣,都是錯覺。
再看下一個:
“粗悪な華國製です,H2Aはより強力です(低劣的華國山寨品,不如強大H2A火箭)”
嗯,看來是福島海鮮吃多了小日子過得不錯的鬼子,2013年到現在核廢水已經足以讓生物產生變異了。
不對,現在核污水還沒有往海里排。
林炬將阻止核污水排放記到備忘錄,決定以后想想辦法阻止以下,要是外務省敢說往海里排就火箭發射失敗往東墜落。
“H1抄襲了阿美的航天飛機!進步號是奮進號拙劣的仿製品,是用山寨部件製造的山寨品!”
“雄風飛彈不是天下第一了,大陸企業都比我們強”
“愛來自坦桑尼亞,華國能把非洲航天員送上太空嗎?”
“偷竊了前聯盟技術,***”
“我一點都不想看數學,為什么沒有蠶吐絲?”
剩下的評論大多都是群魔亂舞,少部分有趣一些,其實油管上林炬很多不需要翻譯都能看懂,這類視頻下繁體字評論才是最多的,偏偏又是最沒意思的。
再去看看小藍鳥,馬一龍的最新動態下面第一條就是嘲諷他的龍飛船,林炬想了想給馬一龍點個贊,用小號英語評論:
“加油,龍飛船比H1更棒,一定要堅持下去啊。”
幾個小時候,林炬再次登陸小藍鳥居然發現馬一龍給他回復了,一句簡單的謝謝和表情包。
截圖,保存到以后,等跟老馬八角籠決斗的時候拿出來讓他笑場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