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技術類共97個問題,由全A級、B和B級組成的豪華陣容研究小組,在系統的不科學推進下只用了96個小時就全部解決。
當然,代價就是102億元資金的巨額“咨詢費用”。
其實林炬也不算虧,如果這43名專家不解除外聘合同,哪怕研究方向和航天關系不大,也能帶來少許的科研速度增益。
但當102億元的賬單送過去,上級還是非常吃驚,但第一時間還是詢問專家組,問題解決了多少。
結果專家組拿出來一份技術和材料難點名錄,上面的每一項都打了勾。
負責供應化工原料的企業連夜驗證配方和工藝,是第一個完成技術驗證的類別,表明“海外華人”的電話是有效的,他們合成的化工品,正是目前僅有島國信越化工能生產的一種,一直處于高度封鎖的狀態。
再問負責接電話的專家們,這些已經在系統研究院掛職的專均表示電話另一端的人很專業,英語都很標準,有些能聽出一點點口音,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因為是使用經緯衛星網絡,新遠以保密和人身安全為由不提供具體的定位,也無法查出是哪些人,至于英語,這個行業里的尖端從業者哪個英語不標準?
由于43名專家在面對詢問時的表現和回答都相當一致沒有破綻,最終也只能判定:在世界上可能存在一個類似于“共濟會”這樣的尖端人才交流組織,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技術實力強大、行跡隱秘,做事低調,有概率通過某個人(特指某廠長)單項聯系,將秘密研究的成果投放,比較愛國,但同時也追求個人利益。
再一聯想新遠那強大到離譜的技術來源以及傳說中豐富的經驗數據庫,說明這個神秘組織的成員遍及全球,可怕到無以復加。
甚至應該是有所傳承所以約束性很強,才能嚴守秘密沒有對外透露出一點消息。
之所以扶持林炬,很可能就是因為借助新遠獨立運行的衛星網絡可以暢所欲言的交流,用三進制阻隔惡意的窺探……
不知不覺之中,在官方的調查局描繪中出現了一個神秘而強大的組織,讓上級大感震驚的同時又不得不寧信其有,想要維持好關系。
所以對于102億元的賬單,也是特批直接支付。
支付方式是四大行聯合起來對新遠宇航動力貸款150億元,無利息,二十年后開始分期五十年償還。
別懷疑,就是白送,偏袒地不要太明顯,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直接找個理由取消了。
而且150億元也不貴,自己搞技術突破沒個五六年搞不定,花的錢絕對超過這個數字。
只不過林炬的身份在上級眼中更加重要了起來,年輕,能與神秘組織保持,提供很多世界上都未出現的先進技術,目的暫且不明,但目前看來友好。
至少維持住這段關系,利遠大于弊。
7月30日。
在津沽火箭制造基地,連續七輛公路轉運拖車從基地開出,帶著一個個以紅白兩色涂裝的大箱子前往津沽港口。
這7個超長集裝箱會通過海運運往瓊州,因為它的寬度已經超過了鐵路的運輸限制。
這一枚火箭,就是長征十號,曙光計劃的核心,將用來執行載人登月任務的巨型火箭。
經過了連續10個月的奮斗后,航天局用過去難以想象的資源和支持力度,硬生生堆出了一枚起飛重量超過3600噸,推力達到5100噸的巨型火箭。
現在航天局在役的火箭是什么?是長征三號乙和長二F,經過連續不斷的改進,這兩型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已經接近14噸。
然后長征十號的近地軌道運力是120噸,將這個數字翻了8倍多。
在另一個世界線,今年的11月3日,長征五號火箭完成了首飛。
立項比長征五號晚了6年的長征十號,比長征五號將提前近3個月首飛。
熊熊燃燒的經費沒有白費,津沽火箭制造基地瘋狂的加班也沒有白費,該有的測試程序一項不少,該走過的流程一點沒落,但長征十號還是如期交付,將在8月12日到15日左右,在瓊州航天發射中心進行首次飛行。
或許是因為已經有新遠二號甲和新遠三號兩個不講武德的巨物搶先,長征十號的轉運過程比較高調,沒有絲毫隱藏。
現在,世界第一火箭是新遠三號,第二是新遠二號甲,第三是尚未首飛的長征十號,第四是重型獵鷹。
就算12月份SLS火箭首飛,block1版本也只能以70噸的LEO屈居第四。
假如拋棄掉新遠這個開掛玩家,航天局的長征十號就是鐵打的第一。
即使SLS有block2改型可以達到130噸以上的運力,但長征十號如果把二級那四臺YF77換裝未來設想的220噸級YF90高壓補燃氫氧發動機,比沖達到了443秒,那么近地軌道運力就將是150噸而不是120噸。
無論怎么講,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優勢在那里,總體載荷系數確實高,哪怕以航天局的保守總體設計,依然是除開新遠后的全球第一。
當8月1日的央視新聞在播放外慶祝節日的畫面后,隨后就是7個已經裝船的大型集裝箱,最長的五個集裝箱長度達到了50米,站在船上的記者在其面前顯得極小。
在箱子的外面,除了CASA的標志,還有一個神舟飛船的簡化圖標以及一行藍色小字:華國載人航天。
記者用驕傲的語氣宣布:
“曙光計劃第一階段的目標火箭,由我國自主研制,近地軌道運力達到120噸,超越上個世紀阿美登月的土星五號火箭的巨型火箭,長征十號正式從津沽火箭制造基地運出,裝船準備運往瓊州。
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從立項到出廠僅僅用了10個月,總共有兩萬多人參與了這枚火箭的制造,突破了上百項關鍵技術。”
說到最后,記者想到是直播,但還是忍不住補充了一句計劃外的臺詞:
“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將預計在8月中旬首飛,而阿美用來登月的巨型火箭或將晚4個月才能進行首飛。”
(本章完)